pcexj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_第1页
pcexj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_第2页
pcexj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_第3页
pcexj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_第4页
pcexj危险化学品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厂平安质量环保处第一局部

危险化学品平安根本知识

1.危险化学品及其危害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3.危险化学品的预防与控制4.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5.危险化学品平安技术说明书6.危险化学品平安标签

危险化学品平安卫生根本知识

●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概念●化学品的危害*化学品燃爆危害*化学品毒性危害*化学品的环境危害1.危险化学品及其危害1.1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的根本概念●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或人造的。●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判断一种化学品是否危险化学品,需查阅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1.2化学品的危害化学品的燃爆危害●燃爆危害概述●化学品的燃烧与爆炸危险性*燃烧三要素*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爆炸〔浓度〕极限氢气:4.0%~75%一氧化碳:12.5%~74.2%异丙醇:2%~12.7%甲醇:5.5%~44%甲苯-二异氰酸酯:0.9%~9.5%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液体化学品的燃爆危险性

△燃烧过程

△闪燃与闪点汽油:-58℃~10℃甲苯:4℃苯乙烯:32℃环己酮:43℃

△流动性与扩散性,受热膨胀△比空气重,容易沉积在低洼处

△易导致静电●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火灾

损失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爆炸瞬间完成

△直接的破坏作用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造成火灾

△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化学品的毒性危害

●毒性危害概述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吸收◆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引起刺激▲

过敏▲

缺氧▲

昏迷和麻醉▲

全身中毒▲

致癌▲

致畸▲

致突变▲

尘肺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引起皮炎〔枯燥、粗糙、疼痛〕引起眼部炎症〔疼痛、流泪等〕呼吸道刺激〔鼻咽痛感、咳嗽〕▲

引起刺激

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过敏接触某些化学品可引起过敏,开始接触时可能不会出现过敏病症,然而长时间的暴露会引起身体的反响。即便是接触低浓度化学物质也会产生过敏反响,皮肤和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过敏反响的影响。引起皮炎〔皮疹或水疱〕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缺氧(窒息)涉及到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这种病症分为两种:单纯窒息和化学窒息。●单纯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周围氧气被惰性气体所代替,如氮气、二氧化碳、乙烷、氢气或氦气,而使氧气量缺乏以维持生命的继续。一般情况下,空气中含氧21%,如果空气中氧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组织的供氧缺乏,就会引起头晕、恶心,调节功能紊乱等病症。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具有限制性空间的工作场所,缺氧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化学窒息〔血液内窒息;细胞内窒息〕这种情况是由于化学物质直接影响机体传送氧以及和氧结合的能力,典型的化学窒息性物质就是一氧化碳。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到达0.05%时就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严重下降,亦称血液内窒息;另外如氰化氢、硫化氢这些物质影响细胞和氧的结合能力,尽管血液中含氧充足,这种窒息亦称细胞内窒息。▲

昏迷和麻醉

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全身中毒

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某一点或某一区域。

●肝脏作用是净化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并在排泄前将它们转化成无害的和水溶性的物质。然而反复接触一些物质是对肝脏有害的,引起病变〔肝硬化〕和降低肝脏的功能,例如溶剂酒精、四氯化碳、三氯乙烯、氯仿等,也可能被误认为病毒性肝炎,因为这些化学物质引起肝损伤的病症〔黄皮肤、黄眼睛〕类似于病毒性肝炎。▲致癌

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癌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以后许多年才表现出来,这一时期被称为潜伏期,一般为4-40年。▲致畸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生胎儿造成危害,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脑、心脏、胳膊和腿等重要器官正在发育,从而导致胎儿畸形。▲致突变某些化学品可引起接触者基因发生改变而对遗传造成影响,导致后代发生不希望出现的变化。一些实验结果说明80%-85%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有影响。▲尘肺尘肺是由于在肺的换气区域发生了小尘粒的沉积以及肺组织对这些沉积物的反响。一般很难在早期发现肺的变化,当X射线检查发现这些变化的时候病情已经较重了。尘肺病患者肺的换气功能下降,在紧张活动时将发生呼吸短促病症,这种作用是不可逆的,能引起尘肺病的物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煤粉和铍。化学品的环境危害

●环境危害总述

●进入生态环境的途径生境环

`态气体废物液体废物固体废物燃烧产物生活废弃物使用过程排放物排放物包括:气体或液化气体液体、固体事故排放有害化学品其它废物生产废物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对大气的危害

●破坏臭氧层

●导致温室效应

●引起酸雨

●形成光化学烟雾

我国每年排放工业生产废气量约3万亿立方米,其中:

二氧化硫1500万吨二氧化碳约10亿吨

●对土壤的危害

●土壤酸化

●土壤碱化

●土壤板结

我国每年向陆地排放有害化学废物2242万吨

●对水体的危害◆含氮、磷及其他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可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赤潮〞和“水花〞。●富营养化●赤潮●水花

◆重金属、农药、挥发酚类、氰化物、砷化合物等污染物可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造成其损害、死亡,破坏生态环境。

◆石油类污染可导致鱼类、水生生物死亡,还可引起水上火灾。

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通过工业三废向江河湖泊排放石油类54150吨,硫化物41554吨,挥发酚5335吨,铅1250吨化工废水中氰化物、砷、汞、铅和挥发酚1994年达24274吨。〔乙烯污水库〕这不是天然的优美风景区,而是独山子石化的工业污水处理库。时近中秋,污水库上呈现“波清苇绿水鸟鸣〞的动人景观。容量为700万方的污水库是1994年独山子石化投资三千多万元建成的,与14万吨/年乙烯厂同时投用,是独山子石化“开展石化,环保先行〞的成功范例。◆化学品的环境污染控制●制定和健全立法,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有害化学品的环境管理●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排放●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化学品危险性鉴别与分类的必要性●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化学品固有危险性评估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

2.2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体系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液化、加压溶解或冷冻的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有毒和感染性物质※第7类放射性物质※第8类腐蚀性物质

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如:叠氮钠、黑索金、2,4,6-三硝基甲苯〔TNT〕,三硝基苯酚爆炸品的主要特性●爆炸性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殉爆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殉爆发生的原因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强度越大。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临界温度低于50℃时,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燃气体〔无毒、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压缩空气、氮气等。易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如:一氧化氮、氯气、氨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性●可压缩性压力增大,体积缩小。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氯气、氨气、二氧化硫;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氢气、氧气、一氧化碳等。●膨胀性气体受高热后,分子热运动加剧,体积增大。●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氢气、甲烷、天然气)●毒性、窒息性和腐蚀性〔溴化氢、氮气、惰性气体、氯化氢〕

指易燃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低闪点液体:闪点<-18℃如:乙醚〔闪点为-45℃〕乙醛〔闪点为-38℃〕等;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如:苯〔闪点为-11℃〕乙醇〔闪点为12℃〕等;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如:丁醇〔闪点为35℃〕氯苯〔闪点为28℃〕等。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的特性●易挥发性●易流动扩散性●受热膨胀性●带电性〔汽油、苯、甲苯、液态烷烃等〕●毒害性〔1-氯-1,3-丁二烯、2-氯丙烯、3-氯丙烯、丙烯醛〕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如:红磷、硫磺等;★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响,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如:白磷、三乙基铝等;★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响,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如:钠、钾等。易燃固体的特性●易燃性〔红磷、硫磺、萘、平安火柴;2,4,6-三硝基甲苯[含水〉30%〕、硝化棉〔25%〈含水〈28%〕]●可分散性与可氧化性〔硅粉、锰粉、钛粉等〕●热分解性〔多聚甲醛、2-硝基联苯等〕自燃物品的特性●极易氧化〔黄磷、硫化亚铁、硫化钠、烷基铝、油棉纱等〕●易分解〔硝化纤维片基、种子饼等〕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遇湿易燃性〔金属钠、金属钾、铝粉、金属氢化物、碳化钙、磷化锌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本类物品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高锰酸钾等;★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氧化剂的特性●强氧化性〔高氯酸盐、高锰酸盐、硝酸盐等〕与易燃、可燃物混合,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火药、氯酸钾与硫磺〕●助燃性在火场中增大火势●易分解受热、撞击、摩擦、震动、撞击极易分解〔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醇、过氧化甲乙酮等〕

有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有毒品如:氰化钠、氰化钾、砷酸盐、农药、酚类、氯化钡、硫酸二甲酯等。有毒品分三级经口:LD50≤5mg/kg经皮:LD50≤40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LC50≤0.5mg/l经口:5mg/kg<LD50≤50mg/kg经皮:40mg/kg<LD50≤200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0.5mg/l<LC50≤2mg/l固体经口:50mg/kg<LD50≤500mg/kg液体经口:50mg/kg<LD50≤2000mg/kg经皮(24小时):200mg/kg<LD50≤1000mg/kg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小时:2mg/l<LC50≤10mg/l

放射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如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等。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外表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其它腐蚀品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等。

腐蚀品的特性●强烈的腐蚀性〔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氧化性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复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复原反响,放出大量热量。

●操作控制操作控制的目的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或降低工作场所的危害,防止工人在正常作业时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卫生。●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指按照法律和标准建立起来的管理程序和措施,是预防作业场所中化学品危害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危害识别、平安标签、平安技术说明书、平安贮存、平安传送、平安处理与使用、废物处理、接触监测、医学监督和培训教育。3.化学品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操作控制

替代

用无毒、低毒替代高毒、剧毒,用可燃物替代易燃物隔离

拉开作业人员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通风

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个体防护

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卫生

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变更工艺选用可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管理控制

危害识别培训教育医学监督接触监测废物处理平安处理与使用平安传送平安贮存平安技术说明书平安标签4.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4.1化学事故及其案例、特点4.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根本任务4.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4.4化学事故救援泄漏警戒与处理4.1化学事故一种或数种化学品在操作与处置时,由于其具有毒性、腐蚀性、火灾爆炸等危险特性,这些能量的不正常释放,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化学事故一般包括:泄漏中毒和火灾爆炸两大类化学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突发性、危害性4.1典型事故案例

深圳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因化学品硝酸铵燃烧爆炸,12栋库房着火,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事故的起因:1)审批不严2〕违规存放河北黑作坊毒害人命事件〔2002.3〕

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加工厂打工的一些农家少女接连死亡,她们的死因最终都追究到箱包厂用的胶水中含剧毒化学物质———苯。此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后,顿时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职业病防止法?已于2002年5月1号正式生效。洛阳氰化钾溶液翻车事故〔〕2001年11月1日,河南洛阳市第一运输公司一辆核定载重8吨的东风汽车载11.67吨氰化钾(30%溶液),在运往洛宁县某金矿途中,行驶到洛宁县兴华乡境内,由于道路狭窄,并因前几天连续下雨,路基不实,造成偏覆翻车。汽车翻入兴华涧内,罐体倒扣,罐口破裂,约10吨氰化钾溶液流入兴华涧内,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广西七吨砒霜坠入珠江事故〔〕2002年12月11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辆满载100桶(20吨)砒霜的大货车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一条乡级公路上,因会车时路基塌陷,坠入距路面60多米的三渡河中,车上约0.6吨砒霜掉入水中污染了水源,车上一人重伤两人轻伤。事故险情紧急上报到中央。吴邦国副总理批示:全力保证下游群众饮水平安!4.1化学事故的特点①化学事故突发性强,不受地形、气象和季节影响。无论企业大小、气象条件如何,也无论春夏秋冬,化学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②化学事故破坏性大,且可能导致二次事故危害。能造成大量的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③化学有毒有害物质多,分布面广。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多样化,造成的事故损失也具有多样性。④化学事故造成的影响也可能是持续永久性的。如化学事故除可造成死亡外,也可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可以是急性中毒也可以是慢性中毒;不但影响本人也可影响后代;可以致畸也可以致癌。环境被污染后,消除也极困难。4.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根本任务

①控制危险源。限制事故恶化,尽早、最大程度地加以控制②抢救受害人员③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④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⑤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提供详实情报⑥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4.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

实施

4.3.1事故报警4.3.2出动应急救援队伍4.3.3紧急疏散4.3.4现场急救4.3.5现场处理〔包括泄漏源控制、泄漏物处理、火灾控制、环境处理等〕4.3.6原因分析与技术总结4.4泄漏警戒及处理

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本卷须知泄漏警戒及处理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本卷须知

4.4.泄漏警戒与处理

下风方向警戒区域

4.4.泄漏警戒与处理

个体防护用品选择原那么

进入事故现场,包括扩散区边缘的警戒人员,都要作好个体防护,佩带隔绝式呼吸器,进入内部执行任务的人员要着全密封消防防化服,或其他型号的防化服,或防火服。并作好用水枪保护、通风换气等防护工作。危险区毒性 重度危险区 中度危险区 轻度危险区剧毒 一级 一级 二级高毒一级 一级 二级中毒 一级二级 二级低毒 二级三级 三级微毒 二级 三级 三级

4.4.泄漏警戒与处理

泄漏源的控制常见的方法切断控制阀转移物料垫高水层堵漏

4.4.泄漏警戒与处理

泄漏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

围堤堵截稀释覆盖收容废弃

4.4.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本卷须知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一般要求:★灭火人员不应单独行动★对应急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以便能平安撤离★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一旦火灾已扑灭,也要加强现场监护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根本对策★扑救初期火灾★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抓住有利时机灭火(1).扑救易燃液体火灾的根本对策①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②及时了解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熔性以及危险特性;③根据着火液体的特性和着火面积,决定采用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④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⑤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如有条件,可采用取放水、搅拌等防止发生沸溢和喷溅的措施。一旦出现沸溢、喷溅的征兆,应立即组织撤离;⑥设法切断泄漏源。(2).扑救毒害品、腐蚀品火灾的根本对策①灭火人员必须穿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②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③扑救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防止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④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⑤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数量不多时,可用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

●平安标签的样式●平安标签的内容6.危险化学品平安标签

供给商平安标签标签内容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平安措施生产企业信息〔地址、、提示参阅MSDS化学事故应急危规号与UN号危

险警

告爆炸品易燃气体有毒气体低闪点液体一级自燃物品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一级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一级酸性腐蚀品不燃气体中闪点液体一级易燃固体二级自燃物品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二级氧化剂有毒品二级酸性腐蚀品一级碱性腐蚀品高闪点液体二级易燃固体有害品二级碱性腐蚀品其它腐蚀品注

意警示词与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对应关系第二局部

与本车间相关主要危险化学品防护知识

原油一标识中文名原油英文名Petroleum;CrudeoilCAS号8002—05—9UN编号1267危险货物编号32003IMDG规那么页码3141二理化性质〔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原油本身无明显毒性健康危害原油本身无明显毒性。其不同的产品和中间产品表现出不同的毒性。遇热分解释出有毒有烟雾。吸入大量蒸汽能引起神经麻痹。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尽快洗胃。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6.67~32.2自燃燃温度(℃)350爆炸极限(V%)1.1——8.7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遇高热分解出有毒的烟雾。其燃烧、爆炸危险性与轻汽油相似。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灭火方法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原油六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护服,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废物运出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七包装及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储存于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地方,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罐应有防静电防爆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油时要注意流速不超过3m/s。装运油桶时要轻装轻卸,防止着火爆炸。八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在高浓度地区,应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防护服穿防护服装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手防护戴橡皮胶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汽油一标识中文名汽油英文名gasoline;oetrol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烷烃二理化性质〔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病症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局部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病症,并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50爆炸极限(%)1.3——6.0引燃温度(℃)415℃~530最大爆炸压力(MPa)0.813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灭火剂:汽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水无效。汽油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平安情况下,就地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七包装及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包装类别Ⅱ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要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放,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300[溶剂汽油]前苏联MAC(mg/m3)300美国YVL-TWAACGIH300ppm,890mg/m3美国YLV-STELACGIH500ppm,1480mg/m3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防止长期反复接触。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

石脑油一标识中文名石脑油;粗汽油英文名GrudeoilCAS号8030-30-6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二理化性质〔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病症,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钳等缺氧病症。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2爆炸极限(%)1.1——8.7引燃温度(℃)350危险特性其蒸气可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石脑油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七包装及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美国TVL-TWAACGIH1590mg/m3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平安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溶剂油

一标识中文名溶剂油(抽提溶剂油)英文名Solventoil二理化性质〔略〕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四包装与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五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300mg/m3(50~220℃)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毒性卑微LC50100~230mg/m3健康危害中毒病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慢性影响为头痛、乏力、失眠、多梦及眼和呼吸道粘膜充血。溶剂油

六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敷硼酸眼膏。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肠。就医。七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防止长期反复接触。八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柴油一标识中文名柴油英文名Dieseloil;DieselfuelRTECS号HZ1770000二理化性质〔略〕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乙闪点(℃)50自燃温度(℃)257爆炸极限(V%)0.60——5.0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器、砂土四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充灌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五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CA未制订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毒性具有刺激作用健康危害皮肤接触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病症,头晕及头痛。柴油六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尽快洗胃。就医。七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平安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八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式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枯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润滑油一标识中文名润滑油英文名Lubricatingoil;Lubeoil二理化性质〔略〕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建规火险分级丙闪点(℃)140自燃温度(℃)248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器、砂土四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五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CA未制订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毒性毒性卑微,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某柴防锈剂可引起接触性过敏性皮炎。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性接触者,一般无明显病症,有时有胸痛、咳嗽、痰中有油滴。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毛囊炎。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润滑油六急救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用枯燥砂土或类似物质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或熔融盐焚毁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后废弃。七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平安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八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好自给式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平安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于枯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

渣油一标识中文名渣油英文名Residualoil二理化性质〔略〕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成分未知的黑色烟雾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四包装与储运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五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CA未制订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对皮肤有一定的损害,可致接触性皮炎,毛囊性损害等。接触后,尚可有咳嗽、胸闷、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全身病症和眼、鼻、咽部的刺激病症。

渣油六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如皮肤污染用稀料如桉叶油或二甲苯擦净,再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清洗。就医。防止阳光照射。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七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戴防毒面具。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平安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八泄漏处置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注意个体防护,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石油裂解气

一标识中文名石油裂解气:瓦斯英文名Petroleumcrackinggas二理化性质〔略〕三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元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那么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四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4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石油裂解气

五毒性及健康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异戊二烯为40mg/m3;丁二烯为100mg/m3前苏联MAC异戊二烯为40mg/m3;丁二烯为100mg/m3美国TLV-TWA其中异丁二烯为2.2mg/m3;侵入途径吸入毒性属低毒类,具有刺激作用和麻醉作用。健康危害具有刺激作用和麻醉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头痛。六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并休息。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七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防止高浓度吸入。八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或用管路导致炉中、凹地焚之。如无危险,就地燃烧,同时喷雾状水使周围冷却,以防其它可燃物着火。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去除可能剩下的气体。九环境资料〔略〕十废弃〔略〕

液化石油气一标识中文名液化石油气;压凝汽油英文名liprefietpetroleumges;comoressedoetroleumgasCAS号68476-85-7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化学类别烷烃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眼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乱等。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假设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74爆炸极限(%)2.25——9.65引燃温度(℃)426-537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那么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本卷须知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良好的不燃仓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000美国TVL-TWAACGIH1000ppm,1800mg/m3;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防止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容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九稳定性和反响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十环境资料〔略〕十一废弃〔略〕氢气

一标识中文名氢;氢气英文名hydrogenCAS号133-74-0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单质危规号21001UN编号1049包装分类Ⅱ包装标志4包装方法钢质气瓶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爆炸极限(%)4.1——74.1引燃温度(℃)400最小点火能(mj)0.019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响。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那么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氢气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大量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本卷须知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系统,通风,防爆电器与照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式防毒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防止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九理化性质〔略〕十稳定性和反响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防止接触的条件光照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燃烧(分解)产物水十一环境资料〔略〕十三废弃〔略〕

氮气

一标识中文名氮;氮气英文名nitrogenCAS号7727-37-9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单质危规号22005UN编号1066包装分类Ⅲ包装标志5包装方法钢质气瓶。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假设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危险特性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氮气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本卷须知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间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美国TVL-TWAACGIH窒息性气体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止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九理化性质十稳定性和反响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防止接触的条件光照十一环境资料〔略〕十三废弃〔略〕氧

一标识中文名氧;氧气英文名oxygenCAS号7782-44-7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化学类别空气(氧气)危规号22001UN编号1072包装分类Ⅲ包装标志5,11包装方法钢质气瓶。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助燃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根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氧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防止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本卷须知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产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末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止高浓度吸入。九理化性质〔略〕十稳定性和反响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十一环境资料〔略〕十三废弃〔略〕

一氧化碳

一标识中文名一氧化碳英文名carbonmonoxideCAS号630-08-0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氧化物危规号21005UN编号1016包装分类Ⅱ包装标志4包装方法钢质气瓶。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上述病症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局部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病症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生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椎体系或椎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四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易燃闪点(℃)<-50爆炸极限(%)12.5——74.2引燃温度(℃)610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假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那么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一氧化碳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七储运本卷须知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30前苏联MAC(mg/m3)20美国TVL-TWAOSHA50ppm,57mg/m3ACGIH25ppm,29mg/m3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发烟硫酸-五氧化二碘检气管比长度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平安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防止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九理化性质〔略〕十稳定性和反响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十一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时/天,3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肚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入0.11mg/L,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50ppm(24小时,孕1—22天),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ppm(24小时,孕—18天),致胚胎毒性。十二环境资料〔略〕十三废弃〔略〕二氧化碳

一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英文名carbondioxideCAS号124-38-9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化学类别非金属氧化物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那么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主诉。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假设有冻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假设有冻伤,就医治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假设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二氧化碳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查后再用。七储运本卷须知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放,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18000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TVL-TWAOSHA5000PPM,9000mg/m3美国TLV-STELACGIH30000ppm,54000mg/m3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防止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九理化性质〔略〕十稳定性和反响活性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十一环境资料〔略〕十二废弃〔略〕氨;氨气〔液氨〕一标识中文名氨;氨气(液氨)英文名ammoniaCAS号7664-41-7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化学类别氨危规号23003UN编号1005包装分类Ⅱ包装标志6.7包装方法钢质气瓶二主要组成与性状〔略〕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病症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