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婚姻家庭法律规制的东西方比较
婚姻制度是人类生活和再生产的基本制度之一。人类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婚姻制度亦随之相生。但正如斯大林所言:“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婚姻制度与婚姻法亦然。生长于不同传统文化的大树上,东、西方在婚姻家庭领域的法律规制问题上受到不同的民族习惯、风俗传统、宗教渗透、法律观念与传统等的影响,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发展脉络和轨迹。在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化差异中,宗教因素或者可以成为解读东、西方婚姻法律文化差异的一把金钥匙。本文试以无效婚姻制度领域为视角,尝试勾勒出西方婚姻法发展脉络中教会法千百年来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印迹。一、姻观、婚姻理论对婚姻本质的认识的不同,势必直接导致不同婚姻观和婚姻理论。关于婚姻的本质,早期教法学家和中世纪教会法学家长期争论不休。大体上,教会法学家们关于婚姻本质的认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关于禁令、婚姻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神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这可说是基督教教义面对人性与本能问题的最初妥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保罗在关于禁欲与婚姻关系的问题上,首先推崇的是禁欲,希望众人都能像他一样;但他同时考虑到人的本性趋向及单个教徒的具体情况,希望合法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能避免“欲火攻心”、避免淫乱。正是由于保罗的婚姻观是建立在消极被动地应对人之自然本性的基础上,故而圣保罗在的婚姻观又推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要求:其一,反对淫乱,反对不当性行为,主张“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其二,希望夫妻双方履行各自为人妻、为人夫的义务,“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旦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也就是说,夫妻有同房义务,这样限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另一方抵挡不住来自外在的情欲诱惑。其三,夫妻双方不可随意离弃。“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这可说是基督教会法禁止离婚、限制离婚之肇始。2.婚姻的三大要件成为教会婚姻思想系统化的开始。教父时代,教会内部关于婚姻本质的争论仍然比较混乱。哲罗姆(EusebiusHieronymus,英文作Jerome,约342-420,早期基督教圣经学家、拉丁教父)主张实行禁欲,以控制乃至消除身体的各种欲望,反对婚姻,主张独身。在他看来,圣母玛利亚是最好的榜样,特别是在永恒的贞洁上。奥古斯丁(AuzeliusAugustine,354-430,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则写下了《论婚姻的好处》、《论神圣的贞女》、《诠释〈创世纪〉》等文论述自己的禁欲和婚姻观,认为婚姻有生育、忠诚和圣礼三大好处。A.生育是婚姻的第一大好处,生育的不仅是生物个体,更重要的是补充上帝的子民。B.婚姻的第二大好处在于维护夫妻之间的忠诚,防止淫邪发生。“由于人类自堕落以来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性欲,所以允许不能节制的人结婚,用婚姻的合法形式去发泄不圣洁的性欲,以免做出更混乱的不合法的事情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结婚夫妇有责任彼此维持性关系上的忠诚,不仅指不与外人发生性关系,而且指有责任满足对方的性要求,以防止对方犯下婚外性行为的罪恶。”C.婚姻的第三个好处乃在于成为圣事。由于婚姻是上帝安排的神作之和,神圣而不可随意解除,“一旦婚姻协议建立起来,它就成为一种圣事以至于分居也不能使它无效”,除非死亡。3.婚姻的本质—格兰西进一步阐发了婚姻理论。格兰西在婚姻本质问题上进一步阐发了奥古斯丁的婚姻理论,认为男女结合乃受上帝之命,是自然法的一部分,并同时认为基督徒结婚的理由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前者即指为了生育目的而进行的结婚;后者指的是为了避免性的诱惑而进行的结婚。在《格兰西教令集》第二部分案例27问题2(Case27,QuestionⅡ)中,格兰西指出:(1)性交不构成婚姻,双方同意才构成婚姻;因而肉体的分离不能解除婚姻,只有双方原意分开才能解除婚姻。(2)双方同意就可缔结婚姻……(35)婚姻从订婚开始……(36)夫妻的结合使婚姻完成。因为安布罗斯说:“在所有的婚姻中,结合被理解为精神的结合,它通过夫妻肉体的结合而得到确认与完成。”由上,格兰西关于婚姻本质的认识主要为:婚姻是精神结合与肉体结合的统一,精神上结合主要为婚姻双方的自主意愿,即结婚首先要由双方同意,订婚表达了这种意愿,所以婚姻自订婚开始;同时,婚姻的解除亦须满足当事人双方自愿的条件。二、关于无效婚姻的规定是根据教会法制定1.基督教文化中的无效婚姻从上述教会法学家关于婚姻本质和界定中,可见基督教会一直强调婚姻的不可解除性。对此,《圣经》中多有记载与强调,如《马太福音》中记载:“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并宣称“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辜负他的妻子”、“凡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了奸淫”、“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了奸淫了。”随着基督教会势力的日益强大,到10世纪,婚姻的不可解除原则已包含于每一个教会国家的民法之中,直到宗教改革之前,人们都不知道离婚为何意。直到1857年,英国法院才建立起离婚法庭,在此之前,英国法院均无权做出离婚判决。基督教虽然坚持婚姻不可解除,然而由于《圣经》本身即存在一定矛盾之处,况且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需要解除的婚姻关系,为此,教会法在苦苦坚持婚姻不可随意解除的前提下又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变通:其一是实行分居制度,分居制度允许丈夫和妻子分开居住、各自生活,但婚姻关系并未解除,除非一方死亡,否则任何一方均不可另行再娶或再嫁。分居的理由则可能涉及私通、“精神通奸”(即与异教徒或叛教者缔结的婚姻)、性虐待、不当性生活等。另一个方面的变通便是无效婚姻制度,即通过对婚姻制度予以无效认定来解除一桩婚姻。婚姻一旦被认定为无效,则表明在特定当事人之间根本不存在婚姻关系。无效婚姻与分居自是完全不同的范畴,与离婚也有本质区别。离婚意味着一项有效婚姻归于失败,而无效婚姻则意味着婚姻关系自始就不存在。2.婚姻无效的例外教会法的无效婚姻概念来源于对同意规则的违反。如前文所述,格兰西认为“双方同意才构成婚姻”,只要双方同意即可缔结婚姻,所以婚姻由订婚开始,而夫妻双方的结合只是使得婚姻得以完成的条件。他尤其强调不受强迫的同意(包括对肉体结合的同意)的重要性。12世纪教会法学家们都同意将婚姻建立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之上,教皇尼古拉斯(PopeNicholas)曾强调说:“如果双方不能同时同意,不可以缔结婚姻。那种为仍在摇篮中的孩子订婚的行为是一种恶习,这样的婚姻即使双方父母同意,也不能算有效,除非等孩子达到一定年龄并懂得是否该同意为止。”教会在此基础上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区分:(1)交换将在未来结婚的承诺,这种交换构成了一项婚约的契约,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由任何一方当事人废除,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双方合意而解除。(2)交换在近期内结婚的承诺,这构成一项婚姻契约。以及(3)同意随结婚而来的性生活,这构成婚姻的实现。教廷经常必须对是否订过婚、订婚是否有效之类的问题进行裁决。因订婚无效而解除婚姻关系的理由有时是未经双方同意而订婚(如双方父母包办),有时是因为订婚时双方年龄太小,不负责任。这些可说都是违背了同意的基本规则。根据教会法规定,“同意必须由某种自由意志所做出。有关另一方当事人认定方面的错误以及有关另一方当事人的某些实质性的和区别性的品质的错误都会妨碍这种同意并进而使婚姻无效。由于胁迫是对同意自由的干涉,因而亦导致婚姻无效。另外,又规定一项婚姻不能在恐惧或诈欺的影响之下而有效地订立。”由此可见,错误、胁迫与恐惧或诈欺也都将导致婚姻无效。3.婚姻无效的排除关于无效婚姻,教会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第一,未达法定婚龄。现行法典规定婚龄为男16周岁、女14周岁,未达法定婚龄而结婚者,结婚无效。第二,性无能者。丈夫阳痿,没有能力过性生活,这能成为导致婚姻无效的一个重要理由,其原因即在于教会法学家对婚姻本质的认识。如前文所言,教会法将婚姻看作是禁欲之外以生育为目的、并防止奸淫及其他婚外性行为的消极选择,如果婚姻无法完成该使命,则在教会看来,该婚姻的功能与价值没有得到实现,也就成为了一种可被废除的无效婚姻情形。性无能者《教会法典》第1084条第一项规定:“婚前,男女任何一方永久不能人道者,不论是绝对的或相对的不能人道,依婚姻本质而言,结婚无效。”第三,重婚者。由于教会法将婚姻从订婚时起算,因而其对于重婚的限制范围比世俗社会要宽,包括了在结婚圆房之前已订过婚约的情形。《教会法典》对此如是规定:“凡受前婚的约束者,虽是未遂婚姻,亦不得结婚,违者婚姻无效。”此外,不论前婚因何原因而无效,或被撤销,在依法及确知其无效或被撤销之前,亦不得另行结婚。第四,存在血缘障碍和姻亲障碍者。12世纪的教会法曾禁止七亲之内的近亲结婚,但对于一个交通不发达、人口流动有限的古代社会而言,七亲的范围的确过大,教会法后于1215年第四次拉特兰会议中将近亲结婚的限制缩小至四亲。现行《教会法典》亦规定的是直系血亲和四亲等以内的旁系血亲不得结婚,违者结婚无效。第五,其他障碍。比如教会法规定领受过圣秩者、在修会已受公开而终身贞洁愿之约束者,不得结婚。又如童婚和秘密婚为教会法所禁止,格兰西就曾明确:任何人都不能为未成年人缔结婚约,任何形式的秘密婚都不为法律所承认。此外,还包括“以与指定人结婚为理由,而害死对方的或自己的配偶者,不得与之结婚”、“男女二人共同以有形或无形之手段害死配偶者,彼此不得结婚”等。事实上,因结婚无效而请求废除婚姻的案例在教会法庭的司法实践中并不多见。史料表明,1384至1387年间,巴黎的主教法庭(法国最重要的教廷)审理了500个婚姻案件,但只废除了10桩无效婚姻。其中一桩是由于近亲结婚,一桩由于丈夫阳痿,其他八桩都是因为重婚(第二次婚姻均被宣布无效)。三、从国外婚姻无效案件的角度教会法的无效婚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教会法宣称婚姻神圣不可解除,另一方面又以无效婚姻制度和分居制度为补充,最终演变成为新教予以抨击的窗口。在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的领导下,宗教改革家们掀起了一场呼吁允许离婚的思潮,掀起了一场所谓的婚姻还俗运动,一些国家和地区并根据其理论制定出各自的离婚法。即便如此,教会婚姻法中的无效婚姻制度在世俗民法中仍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和延续。1804年,法国民法典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第一部民法典首先承袭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将无效婚姻分为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规定违反公益要件的为绝对无效婚姻,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检察官均得为婚姻无效的请求权人,如因未到法定婚龄、重婚、结婚未在主管官员面前举行等原因而导致的婚姻无效,检察机关可以主动提起婚姻无效之诉。而违反私益要件的为相对无效婚姻,只有当事人和其他有请求权的特定人可以请求确认婚姻无效。1896年,德国民法典根据违反婚姻成立要件的原因的不同,创设了可撤销婚姻制度。其理由涉及违反法定婚龄、血亲障碍、精神错乱、恶意欺诈、非法胁迫等。被撤销的婚姻自撤销之日起无效。此后,英国、瑞士等国相继设立了无效婚和撤销婚制度。我国修改后的《婚姻法》亦规定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若干情形,前者包括重婚、血亲障碍(直系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而婚后所患病症未治愈的、未达法定婚龄的;后者是指因胁迫结婚的情形,受胁迫一方可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以上,不难看出教会婚姻法之无效婚姻理论的间接影响。除了性无能外,后世无效婚姻制度和可撤销婚姻制度几乎涵盖了教会法中关于无效婚姻的种种情形。只是教会法当初设置无效婚姻制度,其目的旨在为其婚姻不可解除原则提供缓解疏通之道,而后世离婚大行其道,无效婚姻制度已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内核。自然,我们在学习西方无效婚姻制度的同时,尤当反思其教会婚姻法背景及其历史使命,捕捉其精神实质,方令法律的学习与移植不失为神形兼备。公元1139-1142年,波伦亚僧侣格兰西(Gratian)将以往宗教会议的决议与教皇敕令汇编一起,编写成《历代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售货亭销售合同协议
- 和水果商家合作合同协议
- 德清空气治理合同协议
- 员工离店安全协议书范本
- 正规旅游合同协议版
- 咖啡生豆采购合同协议
- 商品展览展示合同协议
- 商场劳动用工合同协议
- 比亚迪解除劳务合同协议
- 商场合同员工代签协议模板
- 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
- 焊接质量检查表
- 形式发票模板
- 高一语文《赤壁赋》 完整版课件PPT
- 内科学教学课件:脑梗死
- 《各级法院代字表》
- DB32∕T 2880-2016 光纤传感式桥隧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施工及维护规范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建议及课本习题解析
- 渤海财险非车险业务培训
- 水工隧洞施工ppt课件
- BOSCH电控柴油共轨12传感器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