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1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2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3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4页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0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200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3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201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6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06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3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解释题(40分)1.《伊安篇》2.“为艺术而艺术”3.布拉格学派4.物哀文学5.《典论·论文》6.世界文学7.客观对应物8.文学反应论二、简答题(50分)1.区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意象与英美意象派诗人的意象有什么不同。2.艺术与日神酒神精神有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3.什么是“东方主义”?用此文学理论分析一部作品。4.谈谈你对“文以载道”的理解。5.简述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三、综合题(60分)1.“影响的焦虑”这一概念是由谁提出来的?联系世界文学史范围内(包括中国)任意两个时代、两个流派或任意两个作家个体之间的关系,谈谈你对“影响的焦虑”的理解。

2.亦真亦幻——论神话(传说)在二十世纪西方长篇小说中的影响。3.分析亚非文学、东方文学和东方国别文学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4.对严肃的文学批评来说,作家研究有何利弊?各国文学理论家或作家对此有什么论述?重点谈谈你的理解。

2007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柏拉图的“洞穴喻”2.结构主义文论3.文镜秘府论4.狂欢5.形象思维6.文学史7.唯美主义8.形式主义二、简答题1.《典论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谈谈你对神话的理解。3.新历史主义的源起及特点。4.文学与表现的关系。5.比较印度的神韵与中国神韵的区别和联系。三、论述题1.论述东方古典文论对世界的贡献。2.列举西方20世纪三个理论家对“作者”的理解,并谈谈你的认识3.谈谈你对“一切文学都在讲述同一件事”这句话的理解。

4.论述你对文学作用的认识并以作品分析之。

2008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意识形态国家机器2.美即生活3.形态4.象征5.莱辛的拉奥孔二、简答题1.简述伍尔芙“现代小说”的理论。2.简述歌德的文艺观。3.什么是肌理说?4.后现代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三、论述题1.分析日本文论对中国文论的继承。2.列举三个现代西方的文艺理论流派,试论它们对“作者”的不同阐释。

2009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盖绥达诗体2.人文主义3.移情说4.法兰克福学派5.后殖民主义6.集体无意识7.罗兰巴特尔8.谚语二、简答题1.试述《摩诃婆罗多》主题的多样性。2.谈谈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三大喜剧诗人。3.简述托尔斯泰小说对世界文学的影响。4.席勒在狂飙突进运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5.用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非洲文学的理解。三、论述题1.以西亚或南亚为例,论述东方民间文学的特色。2.阐述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悲剧的差异。3.结合自然主义作家作品谈谈科学与文学发展的潜在关系。

4.写篇短文阐发你对世界文学史上“自我”主题的理解。

2010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八种常情2.古希腊悲剧3.元小说4.解构主义5.非个人化6.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二、简答题1.什么是“三一律”?2.简述波斯细密画的艺术手法。3.简要分析杜甫《戏为六绝句》第六首,并谈谈杜甫对中国诗歌理论的影响。4.题目缺失。5.如何理解LordMacaulay所说的“Ascivilizationadvances,poetryalmostnecessarilydeclines.”三、论述题1.论神秘主义在东方诗学中的体现。2.苏珊·桑塔格在《反对阐释》里说:“在现代大多数情形中,阐释无异于庸人们拒绝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真正的艺术能使我们感到紧张不安。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予以阐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阐释使艺术变得可被控制,变得顺从。阐释的这种平

庸作风在文学中比在任何其他艺术门类中更为流行。几十年来,文学批评家们一直在把诗歌、戏剧、小说或故事的成分转换成别的什么东西,视之为己任……我们的任务不是在艺术作品中去发现最大量的内容,也不是从已经清楚明了的作品中榨取更多的内容。我们的任务是削弱内容,从而使我们能够看到作品本身。”结合2~3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被阐释的案例,谈谈你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3.论述现代主义的一个流派在欧美亚三大洲的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主要理论家极其代表观点,以及在各洲的接受情况。4.简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研究与法国结构主义之间的关系。

2011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诗镜》2.批评3.反高潮4.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5.零度写作6.民间文学7.符号学8.伯明翰学派二、简答题1.分析日本古典俳句的诗学艺术。2.简述布瓦洛《诗的艺术》。3.列举中国古典文论中“以诗论诗”的三个例子并加以分析。4.列举欧美“原型批评”的代表并简要评析。5.根据具体作品谈谈“小说修辞学”其中的两个特点。三、综合题1.什么是“东方主义”?有哪些主张?2.分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渊源关系。3.谈略萨与“总体文学”。

4.论文学和文化的关系。

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诗病2.《韵光》3.戏仿4.《驳圣伯夫》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6.但丁的《论俗语》7.叶芝的“面具”理论8.文化霸权二、简答题1.简论《四类英才》中的诗人观。2.简述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3.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4.简析元好问的“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5.阿莱霍·卡彭铁尔提出的“神奇的现实”。三、论述题1.简论中印古典诗学中的韵味论之异同。2.怎样理解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以及“介入文学”与结构主义的论争?

3.莱辛的《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4.综合世界文学范围内三四部作品,阐述“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2012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诗病答:诗病是指诗歌声律上的毛病。近体诗的格律规则,初始于南齐永明年间的“声律说”,由于提倡音调和谐,逐渐形成了“永明体”。随着“四声八病”和“永明声律论”的传播,人们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端,将其整理修改,出现了更为简便的“粘对律”,并由此演化出“平仄律”。经过长期的探索,格律规则定型于晚唐的宋之问、沈全期,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最终形成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规则。唐宋以来,诗人一直在探索格律,完善规则,尤其是明清时期,使格律规则理论化系统化了。违背格律规则就是诗病。如三仄尾、三平尾、孤平、合掌、失粘和失对等。2.《韵光》答:《韵光》是印度古代文学理论著作,作者是阿难陀伐弹那。全书分四章,书中有诗体歌诀和散文体的说明。《韵光》提出诗的主体是“韵”的理论,认为词的“暗示义”或“领会义”是“韵”的依据;“韵”是诗的灵魂,词和义不过是诗的“形体”。这在印度古代文论发展中是一重大突破。3.戏仿答:戏仿,又称谐仿,是指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其他作品进行借用,以达到调侃、嘲讽、游戏甚至致敬的目的。戏仿属二次创作的一种。戏仿的对象通常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从文体学和风格学上看,戏仿可以简洁地界定为“不协调的模仿”,是“滑稽”的一种手法或变体。其目的在于通过突出形式和风格同题材之间的悬殊或落差,造成一种滑稽可笑的效果。戏仿所模仿的或者是一部特定文学作品的严肃素材和手法,或者是一个特定作者的独特的文体风格,抑或是某种严肃文学样式的风格和其他特征,把它们应用于一个诙谐的或者不相协调的主题,以取得上述效果。一般说来,这种效果的取得需要通过对被模仿者的某些特征的变形、夸大,行文往往采用漫画式的手法或笔触。在与“原作”取得极端相似以及对其主要特征予以有意识的歪曲、夸大之间,必须保持一种

微妙的平衡。戏仿某种文学样式而言,文艺复兴后期,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就是对中世纪整个传奇文学传统的模仿。拉伯雷的《巨人传》则把冬烘学究式的教育传统打得人仰马翻。在现当代,戏仿作品也时有出现。在戏仿大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就能找到戏仿的痕迹。4.《驳圣伯夫》答:《驳圣伯夫》是普鲁斯特的一部意识流艺术作品。一块小玛德莱娜蛋糕,牵引出丝丝缕缕、连绵不绝的无意识回忆。作者强烈抨击权威批评家圣伯夫批评方法的机械和错误,及因此造成的对当年法国文坛所有文学天才的轻视与误读。全书既有抒情的叙述,又有理性的思辨,为后来的文本主义和结构主义批评奠定了第一块基石。5.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答: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过失说是其在《诗学》中第一次对古希腊悲剧进行了界定,并为悲剧在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把悲剧作为科学认识对象,认为理想的悲剧人物应该是犯错误、有弱点的好人:“他不以美德或正义著称”,但“他之所以陷入否运,并非因其邪德败行,而是由于‘错误’(即过失)。”他甚至认为悲剧描写“穷凶极恶的人由泰运陷入否运”也是不恰当的,因为“穷凶极恶的人”本来就应该受到惩罚,难以唤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过失”可以包括两种:一是判断不明的错误,如俄底浦斯;二是道德选择的错误,如美狄亚。6.但丁的《论俗语》答:《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7.叶芝的“面具”理论答:叶芝的“面具”理论是叶芝艺术创作和认识世界、理解自我的重要手段。他认为,人的智能再创造是外部命运的对立面,而“我所谓的‘面具’是出自其内在本质的一切的情感的对立面。”面具是情感的再创造,

即反自我。叶芝认为自我只有找到且自觉地模仿反自我,人格才有可能发展完善,而且在此过程中才会有所创造。“假如我们不能想象自己与自己不同,尝试充当那第二自我的话,我们就不能给自己强加一条戒律,虽然我们可以从别人那里接受一套。因此主动的品德与被动接受一种规则不同,是做戏似的、有意识的表演、戴着面具。”8.文化霸权答:文化霸权是意大利政治学、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安东尼奥·葛兰西所提出的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又称文化领导权、领导权。文化霸权是指一个社会阶层,可以通过操纵社会文化(信仰、解释、认知、价值观等),支配或统治整个多元文化社会,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会被强制作为唯一的社会规范,并被认为是有利于全社会的普遍有效的思想,但实际上只有统治阶级受益。文化霸权首要的不是一个争夺“领导”的问题,而是一个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是你的领导能否被接受,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因此统治阶级或统治集团要获得统治的合法权,就需要通过赢得被统治人民的同意,通过被统治阶级的自愿的赞同来获得,而不是通过压制或暴力来获得。二、简答题1.简论《四类英才》中的诗人观。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2.简述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答:哈姆莱特延宕其复仇行为的原因主要有:(1)社会的压迫从当时的客观情况来看,初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思想还不成熟的,具有一定的软弱性,而丹麦还是一个封建色彩很浓厚的国家,所以新兴的人文主义者尚无法同腐朽但是依旧强大的封建势力进行斗争。(2)性格的缺失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的是变化着的。有热情澎湃、骄傲自尊、温和淡定的一面(留学时期),又有尖锐敏感、沉郁低落、多疑内向、耽于冥

想的一面(得知父死母嫁后)。他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性格中的弱点显现出来:优柔寡断,喜怒无常,思虑繁重,缺乏果敢的实践能力。于是,他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在责任面前痛苦逃避。(3)信仰的破灭由于自身所接受的教育,他对“人”具有宗教般的崇尚意识,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对于他来说,“人”是最高的哲学意义;但当他回国后才发现,人同时也具有邪恶,自私,虚伪的一面。于是,他对“人”的看法从完全的褒扬走向了鄙夷的咒骂。信仰的崩塌使他开始怀疑人生与生活的意义:复仇到底是实践着灵长的职务还是为了一己的欲望杀害另一个“人”?这种矛盾的心理最终使他走向了悲剧的结局。(4)“俄狄浦斯情节”的作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哈姆雷特的潜意识中蕴含着“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自己的父亲即是自己的潜意识中的假想敌。其叔父克劳迪斯杀死哥哥迎娶嫂嫂的行为是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于是他的内心分化为不同的精神领域。从道义角度来说,他要杀了叔父为自己的父亲报仇,但由于克劳迪斯的行为是他所一直想实现的,所以另一方面,他的潜意识深处可能怀有对叔父的钦佩与赞同,两种矛盾的心理的胶着,导致他无法主导自己的行为。(5)自身行为的滞后性作为一个接受新思想的青年,哈姆雷特过于的沉溺于思维领域,这使其长于思虑,短于行动。他热衷于沉思,在沉思的过程中,又因新生思想的不完善陷入精神痛苦中,在这种情况下,他迟迟不能做出复仇的行为即在于思维和行动寻在严重的脱节。(6)自身荣誉情结的要求哈姆雷特作为一个早期的人文主义的代表极为强调一个人的尊严和意义,在复仇中也便是如此。他的自尊使其极度看重贵族式的荣誉,所以在他叔父祷告的时候,哈姆雷特经过内心的挣扎仍是放弃了刺杀,因为他认为就这样让仇人死去,自己是一个阴险的刺杀者而不是一个光荣的复仇者,这样的荣誉情结贯穿了哈姆雷特的所有事件。

(7)宗教教义的影响在当时的丹麦,宗教仍是影响人思维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虽然哈姆雷特是一个进步的具有人文思想的青年人,但仍不免受到基督教传统教义的影响,他不肯刺杀正在祷告的叔父,是因为哈姆雷特认为其叔父“正在清洗他的灵魂,如果他在这一刻死去,他将进入天堂”。在基督教的教义中,有“七德”(谨慎,坚强,节制,正直,信仰,希望,仁爱)“七恶”(骄傲,妒忌,愤怒,懒惰,贪婪,保湿,好色)的束缚,在这种宗教背景下,哈姆雷特自动的将自己的行为带入了基督教的行为准则中,他开始思量自己在这一刻行为的公正性。(8)中心权力的争夺作为丹麦的王子,哈姆雷特是权力的合法继承人。但由于父亲的意外去世,他继承权力的地位受到动摇。在事实上,克劳迪斯的继位是不合法的,但在公众眼中却是合法的,哈姆雷特对于叔父的憎恶主要来源于杀父娶母,却没有否认“兄死弟承”的王位继承法。而哈姆雷特若要进行复仇,则会将自己变为一个“弑君者”。在复仇的延宕期间,他的犹豫不决来自于对“王”这一地位的尊敬,若是杀了叔父则会造成领导者的缺失和中心权力的真空,极易造成动乱,于是他一直在寻找一个“万全之策”。3.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答:《诗艺》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被认为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它对17世纪以及后来的法国文学影响很大。(1)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布瓦洛在笛卡儿唯理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继承古希腊罗马尤其是贺拉斯的理论传统,总结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①美源自“理性”的主张他认为“理性”是一切的准绳,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他提出的“理性”,即常识、天性,它是永恒、普遍、自然的。美源自理性,美必然符合理性,因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和普遍永恒的评价标准。

②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自然”,即“人的自然”或“自然人性”,即经过理性净化了的自然。具体来说,“摹仿自然”就是要“研究宫廷”“认识城市”。布瓦洛崇尚理性和自然,认为“只有真才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③模仿古人,文学创作应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为典范在文艺作品方面,他认为文艺创作要以古人为榜样,因为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体现了普遍理性与自然人性,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悲剧是“高雅”的体裁,要用崇高,悲壮的诗体来表现宫廷生活;喜剧是“卑俗”的体裁,需用日常的语言来表现下层社会生活。作品要遵守严格的“三一律”。人物性格应定型化和类型化。(2)布瓦洛《诗艺》的影响《诗艺》把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观点编写成简练通畅、便于记诵的诗句,对古典主义理论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布瓦洛的美学理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对欧洲文坛有深远影响,促进了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特别是戏剧理论的发展。4.简析元好问的“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答:(1)诗歌简析元好问认为西晋时期的诗人很多都继承了建安文风的特点,这彰显出了建安风骨的影响之大——“壮怀犹见缺壶歌”。但是,诗歌绮靡文风也已经潜滋暗长了,元好问以张华为例,指出张华的诗歌“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以至于到了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更是儿女情长,风格婉约,而这样的绮靡婉艳的诗风是不健康的,即使这些诗人赢得一时之名,终究会因缺乏豪壮慷慨的风骨而湮没,故元好问所肯定的诗品是那种直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或高扬政治理想,或反映民生疾苦,或抒发豪情壮志,或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强烈个性和浓郁悲情色彩的“建安风骨”风骨,所以“奈若何”一句表明了元好问对绮靡柔弱诗风的不满。(2)诗歌反映出的诗文风格流变

说明:本问暂未作答,请见谅。5.阿莱霍·卡彭铁尔提出的“神奇的现实”。答: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个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他提出了神奇现实的理论,在《人间王国》(一译为《这个世界的王国》)的序言中全面阐明了神奇现实的理论。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决不能和神话志怪或幻想故事相提并论。魔幻现实主义的本质在于神奇加现实。它的立足点是拉丁美洲的现实,神奇只是外在的形式,是手法。就是说,要用神奇的手法来表现拉丁美洲的黑暗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这一点,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标志。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卡彭铁尔曾到过委内瑞拉弥漫传奇情调的茫茫草原以及富有魔幻色彩的加勒比海岛国——海地。他惊奇地发现,“那个世界处在富有生气的原始状态,一切都如天造地设,象超现实主义者们精心虚构的一般……于是就在我心中产生一种概念,并且在我的心里扎了根,这就是我所说的“神奇的现实”。此外,卡彭铁尔还在《人间王国》的序言中强调拉美有不同于欧洲的神奇的现实。他说:在海地逗留期间,“我随时都能发现神奇的现实,可我又想到,这种活生生的存在着的神奇的现实并非海地一国独有,而是整个美洲的财富”。他认为“整个美洲的历史”就是一部“神奇现实的编年史”。对此,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中有一段话可以看成是对“神奇的现实”的极好的注释。他说“拉丁美洲的日常生活告诉我们,现实中充满了奇特的事物。为此,我总是愿意举美国探险家德格拉夫的例子。上世纪初,他在亚马逊河流域作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旅行,使他大开眼界。他见过一条沸水滚滚的河流;有一个地方,人一说话就会降下一场倾盆大雨;在阿根廷南端的里瓦达维亚海军准将城,极风把一个马戏团全部刮上天空,第二天渔民们用网打捞上来许多死尸和长颈鹿;在《格兰德妈妈的葬礼》里,我写了一个难以想象的、不可成为现实的旅行,即教皇亲访哥伦比亚的一个无名小村。我记得故事中描绘的迎接教皇的总统不但脑袋光秃而且身子矮胖,以此区别于当时执政的高个瘦削的总统。故事发表十一年后,教皇到哥伦比亚访问,迎接他的总统和故事中描绘的一模一样;秃顶,矮胖。”马尔克斯这段话的意思正是为了强调拉美现实的独特

性、神秘性。这种独特性神秘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许多事物还远没有为人们所认识。关于拉丁美洲现实,包括他的大自然、社会和历史的“神秘”之处,卡彭铁尔曾总结过“拉丁美洲的一切都异乎寻常:崇山峻岭和巨大的瀑布,广阔无垠的平原和难以逾越的的密林。混乱的城市建设伸入到风暴濒临的内陆。古代的和现代的,过去的和未来的,现代技术和封建残余,史前状态和乌托邦理想,这一切全都交织在一起。”正是这块土地上魔幻般的现实,为作家作品的绚烂多姿提供了神奇的背景。拉丁美洲大陆上的种族结构也给这片土地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拉丁美洲是个种族混杂的地区,除去土著印第安人之外,还有殖民时期被贩运到这里来的非洲黑人。同时还接纳来自欧洲各国的移民。这种种族结构使得拉丁美洲不排斥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造成了欧洲文化与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同时并存,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的独特的文化结构。因此,人们既可以在这里看到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可以看到土著人原始的耕作方式;既可以看到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大都市,也可以看到山野林莽之中在蒙昧状态下的原始部落;既可以看到天主教的广泛传播,也可以看到印第安人和黑人古老的宗教习俗。这种特殊的种族结构,无疑使本来就以大自然的神奇而著称于世的拉丁美洲显得更加神秘。阿斯图里亚斯的代表作《总统先生》淋漓尽致地塑造了近代拉美凶神恶煞的独裁者的生动形象。“神奇的现实”不只是表现于那些不可思议的自然的奥秘,还反映在他的政治现实上。拉丁美洲长期受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的统治,以后又是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十九世纪以来,民族解放运动不断,一些国家虽然取得了独立,但其政府首脑往往是帝国主义、大庄园主、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他们搞军事独裁,专制统治,其官僚机构残酷地压迫人民。大独裁者的昏庸、残暴在现代人看来,几乎难以置信。置身于拉丁美洲这块土地上的作家们感受到自己现实生活中充满奇特的魔幻事物,自然而然,那种天然的神秘色彩和魔幻氛围必然渗透到小说家们的想象和创作实践之中。基于拉丁美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令人惊讶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实,人们熟知的、传统的文学表现方法显得无能为力,必须寻求与之适应的艺术原则和艺术方法。因此,就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来说,魔幻现实主义的源泉正是拉丁美洲神话般的自然与政治现实。

二、论述题1.简论中印古典诗学中的韵味论之异同。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2.怎样理解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以及“介入文学”与结构主义的论争?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3.莱辛的《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答:《汉堡剧评》是莱辛的一部重要理论著作,它是作者对汉堡民族剧院的实践进行批评和理论探讨的成果,是对德国资产阶级民族戏剧发展的科学原则最早、最成功的描述,以“真实”“自然”的现实主义精神全面批判古典主义的戏剧原则和实践,在欧洲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莱辛《汉堡剧评》对古典主义的反叛意义主要有:(1)提出戏剧应着眼于自然和真实莱辛指出,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戏剧把人们从法国人自欺欺人的睡梦中唤醒了,大家终于体验到,戏剧还可以产生一种完全不同于高乃依和拉辛的效果。高乃依决非无瑕可击,莱辛以《罗多古娜》这个高乃依自己颇为欣赏的剧本为例,说明把一个嫉妒的女人、怨恨的妻子、凶狠的母亲克里奥帕特拉所犯的罪行,擅自改成是出于一种骄傲的统治欲,是多么不自然。莱辛认为,女人不是因恋爱的嫉妒而是因统治野心而犯罪是有的,但却是反常的、例外的、矫揉造作的,戏剧不应以展览反常和例外为乐,而应着眼于自然和真实。(2)主张平民化方法,将宫廷题材推向现实主义道路莱辛说:“帝王和英雄的名字能够使一部剧本显得壮丽和威风,却不能使它因此而更感动人。那些处境和我们最相近的人的不幸必然能最深刻地打入我们的灵魂深处;如果说,我们同情国王,那是因为我们把他们作为人看待,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国王的关系。他们的地位固然常常使他们的不幸显得重要些,但却不能使剧本因此而引起更多的兴趣。虽然整个民族往往被牵涉到不幸中去,但我们的同情需要一个个别的对象,一

个国家对我们的感性认识来说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概念。”莱辛这里表达了对古典主义者常常离不开的那些剧中人的宫廷身份的轻视,认为对戏剧来说只有与广大观众最相近的普通人的遭遇才能感动人。莱辛没有一般地否定宫廷题材,没有绝对地反对帝王和英雄作为戏剧人物,而是主张用平民化的方法来处理这些。这表明了莱辛要把宫廷题材推向现实主义道路上去的努力。(3)对私人家庭生活题材创作的提倡在戏剧的题材样式上,莱辛反古典主义之道而行之,主张重点表现市民的私人家庭生活。在狄德罗等人论述的基础上,莱辛进一步说明了在新的时代戏剧样式变化的必要性和自然趋向。他说,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都没有逃脱这种变化。“喜剧提高了若干度,悲剧却降低了若干度。就喜剧来说,人们想到对滑稽玩艺的喜笑和对可笑的罪行的讥嘲已经使人腻味了,倒不如让人轮换一下,在喜剧里也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里找到一种高尚的娱乐。就悲剧来说,过去认为只有君主和上层人物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人们也觉得这不合理,所以要找出一些中产阶级的主角,让他们穿上悲剧角色的高底鞋,而在过去,唯一的目的是把这批人描绘得很可笑。喜剧的变化造成提倡者所称的打动情感的喜剧,而反对者则把它称为啼哭的喜剧。悲剧经过改革,成为市民的悲剧。”当然,时代和历史对于戏剧发展的影响未必刻板地表现和停留在一种戏剧样式上。后来莱辛也感受到市民戏剧在思想教益和社会改革运动中作用的局限,转而向往表现市民阶级中英雄人物的政治悲剧,希望在那里熔铸进更多的社会伦理思想,这种要求,是以市民戏剧反对古典戏剧的斗争的一个自然发展,也是对现实主义戏剧的一种新推动。4.综合世界文学范围内三四部作品,阐述“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答:(1)概念的提出在《小说修辞学》(TheRhetoricofFiction,1961)中,韦恩·布思(WayneC.Booth,1921~2005)提出了一系列对后来叙事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术语,如“隐含作者”(impliedauthor)、“不可靠叙述”(unreliablenarration)、“非人格化叙述”(impersonalnarration)等等。

布思在《小说修辞学》第六章“叙述的种类”中提出了“可靠叙述者”和“不可靠叙述者”这一对概念:在这类叙述者之间的距离上,我们的术语显得近乎绝望的不足。由于找不到更好的术语,因此当叙述者的言行与作品的准则(norms)(即隐含作者的准则)相一致时,我把他称为可靠的叙述者,反之则称之为不可靠叙述者。布思进一步指出,各“不可靠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准则的偏差在程度上和方向上存在差别,这也导致了“不可靠叙述者”之间也存在的显著差异。不难看出,布思是以叙述者的所说所为与作品中隐含作者的准则之间的异同为标准来判断叙述者是否可靠的。在实际考察中,布思往往是从文本中两个声音(叙述者和隐含作者)在故事情节上的事实/虚构,价值观念上的赞成/反对这两个纬度来加以判定的。此外,“不可靠叙述者”往往出现在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情况,尽管第三人称叙述者中也可能“不可靠”。产生“不可靠叙述”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心理上的不稳定、根深蒂固的偏见、智力上的缺陷、无知,以及故意欺骗等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隐含作者”到底是指写作的真实作者在文本中创造的、在一部作品中只存在唯一的一个“第二自我”呢,还是由读者从文本中推导出来的、一部作品中可能存在无数个不同的“作者形象”?对于布思来说,答案是前者。(2)“不可靠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当作者决定让笔端的人物以“我”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时候,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即叙述者本人可能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显得很不真诚。小说中的人物直接向读者表露自己的内心活动显得很不自然,毕竟,在日常经验中,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很难总是毫无保留的相互吐露藏在心底的秘密。如果这位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恰好又是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那一类,那么当他(她)对读者倾诉埋在内心深处的私密往事时,他(她)的话还是否可信就是一个真正的难题了。叙述者的不可靠性有时会被作者加以利用,如果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想要尽可能忠实于现实的叙述某个故事,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谓真实的事件经过叙述者有意识的掩盖或潜意识的加工,当它被呈现在读者面前时,已然面目全非。

在有些故事中,叙述者虽然是以”我“的身份来讲述故事的,但叙述者本人却只是个次要角色,他(她)与故事的主人公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叙述者可能对主人公怀有同情或厌恶感,但他们之间的关系远远没有深入到足以迫使叙述者扭曲事实的程度,叙述者见证了故事的发展但实际上没有卷入故事的进程,从而以此获得了一种表面上的客观性,也由此成为一个相对可靠的叙述者。如果作者选择一位次要人物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也许叙述者的不可靠性问题被部分的解决了,但与之相应的,作为代价,我们失去了直接的深入主人公的内心深处的机会。如果我们所获得的关于主人公的内心想法的信息仅仅是来自于另一个人的转述甚至臆测,我们还怎么能真正的认识小说中的人物呢?要让故事的主角直接开口又不能使得他(她)言不由衷,小说家们也许要赋予这个主人公某些特质,使得读者与叙述者拉开距离,让读者觉得这个叙述者不是“正常人”。(3)举例说明“不可靠叙述”究其根本应属于一种方法,它在认识论上和本体论上有着不同的作用。具体说来,认知论上,“不可靠叙述”能有力塑造人物性格特征,突出作品主题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传统和现代叙事作品中。例如: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在“商人的故事”和“巴斯妇”的故事中间就出现了不可靠叙述。在乔叟笔下,那为对自己婚姻不满、满怀厌女偏见的叙述者的叙述绝大部分纯属歪曲;而那位妇人经常误引原文、记错故事,很明显是作者有意安排。英国小说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南尼有时明显对凯瑟琳太严厉而对赫斯克里夫太宽容,这也跟隐含作者的观念以及读者的理解相异。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用缺乏生活经验的儿童作为叙述者,以哈克的目光来观察密西西比河两岸的世态人情。显然,他对成人世界缺乏热情和了解,这种不可靠叙述正好反衬出哈克的纯真、善良和人性的光辉。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登·考菲尔德,是一位对成人世界充满怨恨,甚至敌意的叙述者。他脏话连篇、愤世嫉俗,读者

能立刻判断出他的叙述大都是不可靠的。作者以此来表现一位失意的中产阶级少年,对现实不满又无力改变的彷徨的内心世界。在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小说的第一部分以汤普辛家中三十三岁的白痴儿子——班吉作为叙述者,与下文的三个其它叙述者的所说所述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不可靠叙述的又一个典型例子。而在本体论上,这种“不可靠性”,如叙述本身的困难、虚假、不确定性等等,本身就成为了作品的主题,或主题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模糊事实与虚构的界限,混淆生活与艺术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叙事作品中。例如:美国后现代派作家巴塞尔姆短篇小说《玻璃山》(“TheGlassMountain”)是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戏仿之作。巴塞尔姆对斯堪的纳维亚童话故事进行了仿写,小说版本的故事发生在纽约一座耸立云霄的办公大楼,同样也是在保留原有童话故事框架的基础上揭露了身处后现代社会的人们的贪婪和猥琐,以及理想的虚无和幻灭。巴塞尔姆在对经典叙事作品的戏仿中撕碎了童话故事温情脉脉的面纱,以“不可靠叙述”的手法反映了后现代社会生活荒唐和混乱的本质。“不可靠叙述”的作用在这里发挥到了极致。

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诗学》2.康斯坦茨学派3.《性别麻烦》4.《S/Z》5.逻各斯6.和歌7.《歌德谈话录》8.“为了一种新小说”二、简答题1.锡德尼《诗辩》的内容2.分析残酷戏剧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3.论伊斯兰教对于古代阿拉伯文论的影响4.“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一作讬讽。”简要分析这段话,并指明出处。5.胡戈·弗里德里希说:“当代抒情诗的主体是一种匿名的,无定语的被确定者,对他来说,情感的强烈和开放元素,都让位于一种隐藏的振荡,而这种振荡面临过于微弱的风险时,他又会被离散性的附加成分硬化和陌生化。”试分析这一说法。

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670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1.亚里士多德《诗学》答: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的写作涉及各个学科,其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诗学》原名为《论诗》,据说是亚里士多德的讲义。有佚失,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诗学》讨论的核心是悲剧。在讨论悲剧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对悲剧进行了明确定义、提出了悲剧的六个要素、情节安排应当遵循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净化学说等重要观点。可以说,《诗学》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它对西方后世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有些观点曾被近代新古典主义奉为金科玉律。2.康斯坦茨学派答:康斯坦茨学派以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为名,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接受美学思潮的重要部分,代表人物为沃尔夫冈·伊瑟尔。在70年代以来兴起的诸多读者取向的理论中,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尧斯的接受美学理论和沃尔夫冈·伊瑟尔的读者反应理论最具有原创意义,影响也最大。二人被称为康斯坦斯学派。康斯坦茨学派的伊瑟尔与姚斯在理论上双峰并置,称为接受美学的两位大家。康斯坦茨学派的突出贡献在于对召唤结构、隐含读者等概念的提出与阐释。“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所谓隐含的读者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也就是说,是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3.《性别麻烦》答:《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是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与比较文学系教授朱迪斯·巴特勒的代表作品。该书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代表作品。在这部作品的基础上,朱迪斯·

巴特勒提出了著名的“性别角色扮演”理论。巴特勒质疑在性与性别之间所做的这种生理的区分,主张我们除了由一整套的文化预期所以形成的特征,并不存在任何现在的生物性特征。其性别角色扮演概念这套理论话语分析了性别身份和欲望是一种富于表演的行为,而不是本质上会变化的。即所有的性别都是“表演”,是一种模仿,而不是一种本质。4.《S/Z》答:《S/Z》是罗兰·巴特1970年发表著名的作品,是对巴尔扎克小说作品《萨拉辛》的批判式阅读,被认为是巴特最为质量兼具的作品。罗兰·巴特,当代法国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发展有很大影响,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巴尔特把《萨拉辛》这部小说分解成561个阅读单元,这些又被放进五种编码中依此读解,这五种编码分别是:阐释、语义、象征、行动、文化。这种方法的价值不在于这五种编码的性质,也不在于他们是否全面,而在于一种批评理念,即文本是编码而成的。在此,巴尔特不仅彻底打破了传统批评最后归拢主题意义的做法,使意义散发了,并且彻底打破了现实主义的幻觉,表明所谓的表征或再现不过是一种编码的方式。《S/Z》是巴特比较激进的符号学著作,这部作品使他成为将结构主义泛用于文学、文化现象及一般性事物研究的重要代表。他提出写作的零度概念以反对萨特关于文学干预时事的理论,认为文学如同所有交流形式一样本质上是一个符号系统,并在多部著作中运用其文本分析法消解言语所指,尝试按照作品本身的组织原则和内部结构揭示文本种种因素的深层含义和背景。5.逻各斯答:逻各斯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逻各斯这一概念逐渐演变为逻各斯中心主义,这种思想直到今天仍是西方语境下的核心思想,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摆脱也正是西方现代以来文学理论努力的方向。6.和歌

答: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这是日本诗相对汉诗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诗使用汉字写成的,有的用汉字的意,有的用汉字的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日本特点的诗。因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写了诗要吟唱,所以便称为和歌。和歌包括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短歌的人愈来愈多,现已占绝对多数。和歌受俳句、五言绝句、七言律诗的影响,因此出现短歌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即使是长歌,最后也是以五七五七七结尾。日本除短歌外尚有更短的俳句,它也是定型诗五七五的格式,只有十七个字。7.《歌德谈话录》答: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歌德是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著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名著。歌德不仅在文学上有巨大影响,在自然科学、近代西方思想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了解德国及欧洲文学史、思想史的关键人物之一。《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包括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及言论,较全面地反映了歌德的思想及活动。《歌德谈话录》共分三部分,值得注意得是其所体现出来的几个关于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重要概念:比如浪漫的与古典的,艺术与自然,世界文学等。这些几乎都是歌德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在总结了他几十年创作经验和对古典文艺作品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闪耀着智性的光辉。8.《为了一种新小说》答:《为了一种新小说》是罗伯·格里耶1963年结集出版的理论文集。罗伯·格里耶是法国著名的“左岸派”电影编导和“新小说”派作家。他把“新小说”的写作手法移到他的影片创作中,对情节、人物、时空作超现实主义的处理。他的影片属于非主流电影,但对电影表现方法发展有其重要意义。《为了一种新小说》共收入论文8篇,分别讨论了新小说、形式与内容、人本主义等等,还分析了鲁塞尔、贝克特和潘热等人的作品。他运用其异类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的小说创作观念进行了非难,试图为未来的小说发展指出一条新路。在西方文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流变过程中,他阐发的“铲除深度神话论”等小说新观念有着后现代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和破坏性,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二、简答题

1.锡德尼《诗辩》的内容。答:菲利普·锡德尼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佳的散文作家,又是仅次于埃德蒙·斯宾塞的诗人。锡德尼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正值清教运动的兴起。清教徒反对奢华,崇尚俭朴,属于新教中的一支进步力量。但清教思想表现在文学领域,开始指责诗歌让人沉迷于享乐,伤风败俗。锡德尼于是起而做答,探讨诗歌的现实价值,为诗歌进行辩护。(1)主要内容《为诗辩护》对诗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社会作用、诗的本质特征、诗人的地位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论述。全书先立后破,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锡德尼提出自己对诗的独特见解,是为立论部分;第二部分则是罗列出前人和今人对诗存在的偏见,并一一进行破斥,是为破论部分。①诗歌在学术领域上的独特地位锡德尼认为,诗歌是一切学问之母,希腊最早的学术著作就是诗作。不仅如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都是以诗人的面孔登场的,他们的哲学残篇其实都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除哲学外,锡德尼认为,一向标榜自己真实性的历史学也要借助诗的形式,甚至是力量。哲学和历史学要成为名正言顺的学术,都必须在诗那里汲取养分。所以,诗歌在古代应该享有从高的地位,现时代的人刻意贬低诗歌,可能是误解或是遗忘了古人对诗歌的看法。所以,锡德尼从词源学入手,重构了希腊人与罗马人对诗的看法。在锡德尼看来,诗是唯一摆脱了自然束缚、冲出自然的一种技艺。如此一来,诗人就成为了“创造者”。锡德尼在这里提出诗的创造说,暗中驳斥了关于诗的“模仿说”,即认为诗是对现实的简单模仿。锡德尼明确提出诗的标志不在于其华美的辞藻,样式或是韵律,而在于它具有德性教育意义。在锡德尼眼中,学问就是要赋予人德性,使人趋于完美而不是什么充实见识或增长见闻。只有诗才配享“学问的君王”这份荣誉。锡德尼直指各种日常学科都是工具性的,并不以人自身的德行为目的。从上面的论述可知,数学,哲学或天文学这些主流的学科因为忽视了人本身而无力参与“学问的君王”之竞争。而在锡德尼看来,有能

力竞选这个荣誉的就只有诗学、道德学和历史学。诗歌之所以优于其他学问,是因为它并不单单是在教育我们,更是在感化我们,它不仅让我们知道德性的生活是应该过的,更让我们去渴求过这样的生活。②对诗歌的指控与辩护当时的人嘲笑诗歌是因为他们认为诗人都只是在寻觅诗韵,这构成了对诗的第一个指控。但正如前文已经解释过,在锡德尼的心目中,诗的本质并不在于诗韵或排成诗行。诗人讲求形式和押韵只是为了使诗方便记诵罢了。对诗的第二个指控是诗浪费了人的光阴。但正如锡德尼已经说过,诗能教化人,是使人向往德行的学问。而德行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诗也是最终要的知识。对诗的第三个指控是它滥用了人们的才智,使它习于放肆的邪恶和淫欲。锡德尼承认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但他却巧妙地指出,错的其实并不在于诗,而在于人,并不是诗本身是可恨的,而是人对诗的滥用使得诗好像是可恨的。对诗的第四个指控是诗会使人慵懒和软弱。锡德尼认为,这个指控不单单是针对诗,更是针对一切与书本有关的学问,但这只是无知者的偏见。对诗的最大指控来自于哲学家柏拉图。而锡德尼则对此做出了新的理解:柏拉图反对的可能不是诗本身,而是诗的滥用。此外,锡德尼对英国诗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同样十分重要。(2)文学价值《为诗辩护》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理论领域内最为著名的作品,尽管产生与文艺复兴后期,但对于文学的现实价值的确立具有极大地影响。《为诗辩护》否定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对于诗歌的贬低,诗歌不再仅仅具有修辞学意义,同时具有极大的审美和教化价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锡德尼对于柏拉图贬低诗人的重新解读:柏拉图在他的巨著《理想国》

中指出诗人的种种弊病,并明确表示应该将诗人逐出城邦,从而挑起了古希腊的诗学与哲学之争。每一个企图为诗辩护的人或者是议论诗的人都不能绕开柏拉图,锡德尼当然也不例外。在此,锡德尼重新解读了柏拉图对于诗而提出的主张,“柏拉图——关于他的权威主张,我确实宁可公正地解说而不故意拒绝——并不泛指一切诗人;柏拉图只想赶出那种对于神的错误主张……那种主张,柏拉图可能认为是当时有中网的人所滋长的”。锡德尼创造性地认为柏拉图反对的可能不是诗本身,而是诗的滥用。有几个论点可以印证这种看法,其一就是柏拉图自身所表现出的诗人才华,以及在他的作品《伊安篇》中给诗以崇高的赞美和神妙的赞美,凭借这一点,锡德尼就倾向于相信是人们误解了柏拉图而非柏拉图误解了诗。另外一点就是与柏拉图最亲近的两个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与他的伟大学生亚里士多德,都对诗有着浓厚的兴趣。苏格拉底曾经希望将《伊索寓言》翻译成诗,而亚里士多德更有《诗学》传世。这一解读为文艺复兴以来的诗歌发展做出了理论铺垫,是诗歌地位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为诗辩护》不仅对英国文学有重要价值,还开辟了文艺复兴以来文学研究的先河。2.分析残酷戏剧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答:(1)残酷戏剧的内涵残酷戏剧是由阿尔托倡导的理论。他认为戏剧的功用就是使人摆脱文明的压抑,并把天生的能力解放出来。他主张表演神秘的奇景,如呻吟、尖叫、脉动式的灯光效应、异常的舞台木偶和道具等,来震撼观众。在他的论文集《戏剧及其替身》中阐述了这个理论。虽然只有一部戏剧《桑西》依照他的理论上演过,但其观点对先锋派戏剧(如生活剧团、荒诞剧)有重大影响。(2)残酷戏剧的艺术追求阿尔托用“残酷”一词来总括他的戏剧特征并非偶然。他从印度教的宇宙论中获得某种感悟,认为宇宙本身是残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充满暴力,人性中隐藏着残酷的因素,残酷是一种全方位的存在,它无处不在、无法避免。具体而言,残酷被他比作“吞没黑暗的、神秘的生命旋风,指的是无情的必然性之外的痛苦”。阿尔托的残酷概念也与他的形而上学观念密不可分,它触及的是生活和生命本身的严酷本相,是对宇

宙必然性法则的揭示和顺从,是对恶的直面和暴露。因此,残酷戏剧表现的是本体精神上的痛苦,它作为阿尔托的一种理想远非通常意义上的戏剧艺术。阿尔托认识到,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戏剧中的话语向来用以表达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冲突,而舞台演出的目的并不是要解决这种冲突。在他看来,这种倚重于有序的话语来应对心理冲突的语言戏剧离戏剧的本质相去甚远。他断言,“真正的戏剧,正如真正的诗一样(但以另一种方式),诞生于自律的无秩序之中。”人们因此在混乱中接近了混沌。由此可见,阿尔托旨在确立戏剧所蕴涵的宗教仪式和神秘体验的本质,恢复戏剧古老的神圣性。在他的理想中,获得了彻底自由的戏剧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它需要以一种代表宇宙固有残酷性的宗教典仪的方式来组合各种因素,运用各种古老艺术手段和原始仪式的魔力去猛烈袭击观众并且迫使观众面对它,突破他们的戒备,直捣心灵深处,把观众暴露在他们自己隐蔽的罪恶、纠葛和仇恨面前,将人的潜意识解放出来,以此洗涤并净化观众内心深处的罪恶感,从而对社会和人起一种精神治疗作用。(3)残酷戏剧的表现效果残酷戏剧的功能不同于传统戏剧,戏剧从内容到形式都随之而变。①首先,戏剧要展现自然力量和强烈的宇宙冲突,运用介于姿势和思维之间的独特语言进行即兴创作,因此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桩事件”。导演要成为一个新魔术师、新牧师和神话的制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恢复戏剧的神圣性和仪式性。②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剧场也要进行彻底的改造,传统的镜框舞台被取消,演出场所只剩四堵光墙和一个空荡荡的大厅,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装饰和布景。③演员戴上庞大的面具像巨型雕像般地进行表演,催眠一般地打动观众的感官,用经过训练的形体和呼吸来展示自己的感情以征服观众。④观众或坐在大厅中央的平地上,或坐在可以移动的椅子上,演出在各种高度和深度上展开,从四面八方包围观众,舞台灯光要造成冷、热、愤怒、恐惧等各种感觉,同样地落在观众和演员身上,各种声音和音响

效果要同时传入观众和演员耳中,观赏者和场面、演员和观众之间可以直接对话,空间本身被利用来表达思想。(4)残酷戏剧的意义在阿尔托的残酷戏剧中,文本、场面和演出的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至。文本是闪耀着神圣之光的象形文字,场面由原来的画面扩展为观众无法泰然静观之地,演出充当了演员和观众心惊肉跳地进入冥想并展开形体交流的场所。就这样,“戏剧使我们身上沉睡着的一切冲突苏醒,而且使它们保持自己特有的力量”。阿尔托的残酷戏剧观激发了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等后现代思想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德里达对阿尔托的戏剧语言观极为推崇。他指出,阿尔托要揭示的是“话语就是身体”、“身体就是剧场”、“剧场就是文本的存在”这样一些普通的道理,所有的作品文本不再受原有文本或原有话语的支配,这种剧场就是比剧场本身更古老的书写。3.论伊斯兰教对于古代阿拉伯文论的影响答:(1)穆罕默德时期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论的影响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反对狭隘的部落意识,大力倡导在伊斯兰教旗帜下的阿拉伯民族意识。因此,宗教利益在穆罕默德时期已经上升为第一利益。阿拉伯文论因此被渐渐染上政治、宗教色彩,成了服务于政治斗争、宗教宣传的传播工具,其文学色彩则趋淡化。在这种文论的影响下,诗歌和散文等文学形式变现出明显的宗教意味,具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也大多是与伊斯兰教相关的传教作品。如麦地那诗人以哈桑·本·萨比特等人的诗作,政治观点和宗教倾向十分明朗。这一群体的作品,大都围绕颂扬、自豪、讽刺三大主题,诗歌内容受宗教影响比较明显。而散文创作则以《古兰经》与《圣训》等宗教经典为主。(2)四大哈里发时期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古代阿拉伯文学理论同样受到宗教环境的巨大影响,以表现宗教信仰为标准。穆罕默德逝世之后,由艾布·伯克尔执政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首先面临的是因穆罕默德逝世而引起的人民对伊斯兰教的怀疑乃至反对,以及他们对艾布·伯克尔执政的不满。在虔诚穆斯林与复古派的交战中,双方的文人都有过一些即兴之作,虔诚穆斯林的诗

歌,大多充满了宗教热情,且言辞激烈,如哈里斯·本·麦尔的诗,复古派中文学造诣较深的诗人是霍道伊艾。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显示出了新的特点即政治约束的加强。欧麦尔时期,大规模的伊斯兰征服运动已经开始。于是,一种在阿拉伯诗坛上从未有过的新诗出现了,那就是“征战诗”。如盖斯·本·麦克苏哈奥斯曼期间,由于部落矛盾的再次死灰复燃,政局处于动乱之中。文学也受此影响,不仅没有发展,而且还出现了复古的态势。这一时期围绕着政治斗争而创作的大量诗歌,已不再是诗人个体情感抒发的载体,而成为政治服务的舆论工具,或直接参与政治辩论的武器,这些诗歌通常也以颂扬、讽刺为主要内容,如阿里的支持者,诗人艾布·杜菲勒·本·瓦伊勒的政治诗。总之,从穆罕默德时期到四大哈里发时期,伊斯兰教正处在上升发展时期,此时的文学理论要求作品在语体上不再追求无谓的华丽,而以简练的语言,隽永的寓意和深刻的说理见长,使之成为宗教和为政治服务的武器。(3)阿拔斯时期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文论的影响阿拔斯王朝是阿拉伯历史上最为强盛、文化最为发达,维持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这时期的伊斯兰教同样蓬勃发展,带来了文论上的新变化。①诗歌理论出现了明显的革新,诗歌选材范围的一些传统被突破。主要表现在追求享乐上:a.艳情诗、颂酒诗歌可以独立成诗。b.诗歌主题发生了变化,政治诗作为一个诗歌门类消失了,哲理诗得到繁荣,由于歌功颂德和阿谀奉承的需要,赞颂诗继续大量出现。c.矜夸诗所夸耀的不再是部族,而是民族(阿拉伯民族或非阿拉伯民族)。d.艳情诗更加淫糜,出现了专以娈童为调情对象的诗,诗人在艺术表现技巧上也更为成熟。②新的诗歌理论的出现

a.阿拔斯王朝后期,兴起了名为“苏菲主义”的诗歌创作思潮。“苏菲”是指阿拉伯语中的“穿羊毛衣(粗糙衣物)的人”,这些人反对王朝贵族的奢靡风气,主张甘于清贫,禁欲与苦修,以追求与真主的合一,被人称为“苏菲派”。这一思潮在11世纪初被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进入伊斯兰教的正统的信仰体系中,影响逐渐扩大,文学创作中也出现了苏菲派诗歌。内容上诗人多以男女的苦恋来暗喻和象征人神之恋,赞美所爱伊人的美丽、美德、高尚、伟大,抒写了爱而不可得的苦恼。形式上诗歌在形式上吸收了伍麦叶王朝时期“贞情诗”与“劝世诗”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真主的仰慕与追求。b.“安达卢西亚诗歌”“安达卢西亚诗歌”是指阿拔斯王朝初期逃亡到西班牙南部地区的伍麦叶人所创作的诗歌,即“彩诗”。不像阿拉伯本土诗歌那样一首诗只能押一个韵,彩诗的韵律变化比较自由,并可用于吟咏歌唱。③散文理论进一步发展在统治者兼收并蓄、思想自由的策略下,大量的波斯古典、印度古典,希腊与罗马哲学、科学、学术与文学作品,被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新的理论与伊斯兰教文化相互融合,使阿拉伯散文在翻译中趋于完美和成熟,形成了阿拉伯文学的黄金时代。4.“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简要分析这段话,并指明出处。答:(1)选文出处这段话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一篇。《比兴》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六篇,专论比、兴两种表现方法。赋、比、兴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传统。对于赋,刘勰在《诠赋》篇已结合对辞赋的论述讲到一些。此篇只讲比、兴,除二者关系较为密切外,也说明刘勰认为在艺术方法上,比、兴两法更值得探讨和总结。对比、兴的理解,历来分歧甚大。刘勰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意见对

比、兴传统方法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选文含义就此句来看,刘勰认为“比”是比附事理的,而“兴”是引起情感的。比附事理的,要按照双方相同处来说明事物;引起情感的,要依据事物微妙处来寄托意义。由于引起情感,所以“兴”才能成立;由于比附事理,所以“比”才能产生。用比的方法,是作者因内心的积愤而有所指斥;用“兴”的方法,是作者以委婉譬喻来寄托讽刺。(3)内涵理解此处,刘勰对“比”与“兴”的差别作了精当的分辨,并提出刘勰自己对比、兴的理解:比是比附,是按照事物的相似处来说明事理;兴即兴起,是根据事物的隐微处来寄托感情。“比”乃类比以明理,“兴”则依物以起情。若仅观这些,刘勰对赋比兴的讨论确无新意,只是对汉儒观点的承袭与总结。但刘勰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前人意见的归纳上,他为比兴充实了不少新内容①交代了怎样具体实施比兴。他认为比应“切类以指事”,即要按照喻体与被喻体双方相同处来说明事物;兴要“依微以拟议”,即要依据事物微妙处来寄托意义。②刘勰的又一个创新之处是是揭示了运用比兴手法的动因和社会作用。“比则畜愤以斥言”,即运用比的方法,是因作者内心有愤懑蓄积,运用比能宣泄对社会的抨击。“兴则环譬以记讽”,即运用兴的方法更便于作者委婉曲折地寄托对社会的批判。5.胡戈·弗里德里希说:“当代抒情诗的主体是一种匿名的,无定语的被确定者,对他来说,情感的强烈和开放元素,都让位于一种隐藏的振荡,而这种振荡面临过于微弱的风险时,他又会被离散性的附加成分硬化和陌生化。”试分析这一说法。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

201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布瓦洛《诗的艺术》2.阿尔都塞3.想象的共同体4.细密画5.寓教于乐6.灵感说二、简述题1.简述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主要特征。2.简述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主要成就。3.卡尔维诺说:“博尔赫斯创造了一种被提高到二次方的文学,又像得出本身平方根的文学。”你对此如何理解?4.评析《含混的七种类型》。5.“诗病论”在古代印度、中国和日本文论中的异同。6.有人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始终受到外国文论的影响。谈谈你对此的看法。7.济慈说“美就是真,真就是美”,你认为呢?8.评析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三、论述题1.论殖民主义对世界文学的影响,结合具体作品分析。

2.比较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和柏拉图的模仿论。3.分析西方象征主义诗论与浪漫主义诗论的关系。

2014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回忆版)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布瓦洛《诗的艺术》答:《诗的艺术》是法国十七世纪文艺理论家布瓦洛于1674年出版的一部文艺理论专著。这部专著总结了古典主义的理论原则,将古典主义的创作经验理论化并有所发展。《诗的艺术》论述了古典主义的几大原则,如理性、尊崇古典、宫廷等,提出文学创作要“模仿自然”,并且对亚里士多德的戏剧“三一律”原则作了充分的阐发。《诗的艺术》为古典主义立法,被视为法国古典主义的法典,对后来英国、德国等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2.阿尔都塞答: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是二十世纪法国结构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其意识形态理论。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实践,是对人的意识的加工。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理论主要是相对于“科学”阐述了“意识形态”思想,后期又相对于“镇压性国家机器”论证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职能理论系统化,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自主性学说和意识形态理论。3.想象的共同体答:想象的共同体是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作品《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提到的一个概念。他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而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因素。4.细密画答:细密画是中世纪波斯的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主要作书籍的插

图和封面、扉页上的装饰图案。早期画风受到希腊、叙利亚等艺术的影响,色彩美丽、富于装饰性,至13世纪吸收中国绘画的一些方法而注意运笔和山水画程式的运用。细密画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贵族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和哈里发宫廷中,细密画被贵族视为珍品而互相赠送、收藏和玩赏。后来细密画传到了印度,对印度的“艳情味”文学影响深远。5.寓教于乐答:“寓教于乐”是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其作品《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寓教于乐”强调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同时“寓教于乐”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即艺术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寓教于乐”思想对古典主义以及18世纪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经席勒的发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6.灵感说答:“灵感说”是古希腊著名文论家柏拉图提出的一种文学产生方式。在柏拉图看来,文学创作只有获得灵感才可能到达理式世界,才可能摆脱低级的摹仿,才可能观照到美而又有愉悦的体会从而产生伟大的作品。他认为灵感来源于“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灵感的表现是“迷狂”,而“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回忆”,即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灵感说”的理论的总体倾向是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其揭示出文艺的一些基本规律价值,对中世纪的神学文论、浪漫主义文论以及现代派文论都有影响。二、简述题1.简述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主要特征。答:法国早期象征主义起源于爱伦坡对文学的论述。他在《诗歌创作原理》中倡导反自然、反说教的诗学主张,并强调形式美、暗示性和音乐性,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理论滥觞。法国早期象征主义产生了一大批诗人,代表有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等。它的主要特征如下:

(1)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在艺术上则是化丑为美,丑中见美。象征派笔下的丑是实在的丑,它只有作为艺术形象才具有美感。除了外界事物的丑,象征派还把精神状态的忧郁等情感当作另一种丑来表现,因而他们笔下的忧郁也有别于浪漫派描写的忧郁,更具美学价值。(2)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象征派对各种各样精神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它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具体的意象去表现抽象的情感,这就是象征手法。象征派还注意到不同的艺术手段之间存在的相通之处以及不同的语言组合产生的巨大效果,这就是通感和所谓的“语言炼金术”。“语言炼金术”是对通感的一种延伸,对后世诗歌语言的跳跃性、不连贯性、多义性和模糊性都产生了极大影响。(3)追求诗歌的音乐效果,诗画结合,在语言和韵律上精益求精,在诗歌形式上追求简练精粹、工整优雅。魏尔伦提出“音乐是诗歌的首要原则”,他的诗歌注重叠韵、音步、诗行字数、音节和谐、韵律多变,尽量发掘诗歌内在的节奏美。他的诗还注意与绘画的结合。象征派诗歌寻找语言的纯粹美,在诗歌艺术上,前期象征派达到了一个高峰。(4)认为诗歌是神秘的,本应晦涩难懂,读者要从表面形式中寻找本质的东西。马拉美指出诗歌就是要暗示,不要直白道出。象征派的诗歌通常具有多种含义,因而晦涩难懂。这就要求读者发挥想象去解读,找出诗歌的真义。2.简述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主要成就。答:俄国形式主义指的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它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语言形式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它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几点:(1)指出了文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批评的任务是要研究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内部规律,即文学性,也就是要着重研究艺术形式,要深入文学系统内部去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形式主义者认为,既然文学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题材内容,文学作品的特殊性就不在内容,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组织,因此文学性仅存在于文学的形式。(2)提出了文学的“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

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塑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阅读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的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审美感觉的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目的。“陌生化”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观点。(3)将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文学批评领域当中。形式主义者按照索绪尔的办法,把文学研究也划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并着眼于以形式分析为主的内部研究。同时,形式主义者还将诗歌语言和日常语言进行了区分,这也是源于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的理念。总而言之,俄国形式主义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文艺思潮之一,它对后来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乃至英美新批评派的形成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卡尔维诺说:“博尔赫斯创造了一种被提高到二次方的文学,又像得出本身平方根的文学。”你对此如何理解?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4.评析《含混的七种类型》。答:《含混的七种类型》是英国批评家威廉·燕卜荪的代表作,他在这本书中将“含混”的视为“诗的一个根本作用”,认为“含混是诗的特点,也是诗的美感与力量所在”。(1)“含混”的定义:“含混”显示了一个诗人或其他文学体裁作者高超的技艺,即巧妙地运用单个词语或措辞来指涉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差异的物体,或者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态度、立场、思想或情感。(2)“含混”的七中类型:①参照系的含混。这一类含混表示某一个细节同时在好几个方面发挥效力,亦即在几个参照系里产生作用。②所指含混。用燕卜荪的原话说,“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合而为一

的时候,词义或句法上的含混就产生了”。③意味含混。“当所说的内容有效地指涉好几种不同的话题、好几种话语体系、好几种判断模式或情感模式时,第三类含混就产生了”。这种含混的前提是同时出现的几种意义明显地不相关联,甚至互相抵触。双关、暗喻和讽喻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含混。④意图含混。“当某一表述中的两个或更多的意义之间发生龃龉,但是其合力却昭示了作者的矛盾心态时,第四类含混就产生了。”这类含混的产生有3个前提。一是作者自己举棋不定;二是所表述的多层意义彼此不合;三是虽然这些不同的意义永远无法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但是它们那含混的并存却有一个不含混的功能,即明白无误地揭示了作者意图所处的模糊状态。⑤过渡式含混。“当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想法,或者说作者没有把这种想法封闭起来时,第五类含混就产生了。”也就是说这种含混是作者事先没有想到而在创作过程中发现的。⑥矛盾式含混。指作者自始至终解决不了因同义反复或牛头不对马嘴而引起的矛盾。第六类含混跟第四类(意图含混)有相当大的重合之处,不过第四类的标准主要侧重于心理(作者的意图),而第六类的标准则更注重文字本身。读者在理解这一类矛盾时只能靠含混来解释含混。⑦意义含混。这类含混的先决条件是所选单词本身就含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语义,这种词义上潜在的对立往往会把文本意义上的矛盾推向极致。(3)含混的意义:对于“含混”的划分能够使读者一而再、再而三地体会到文字不同内涵之间以及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微妙差别,从而增强了文学的审美内涵。5.“诗病论”在古代印度、中国和日本文论中的异同。说明:本题暂未作答,请见谅。6.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研究30年来始终受到外国文论的影响。谈谈你对此的看法。答:(1)外国文论对1979~1984年中国文论的影响。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论的批判启蒙期。中国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文艺观的影响,以“真实论”为核心和基础,建立“审美反映论”的批评系统,开始探寻文学本体的规律。“审美反映论”把情感作为文学和艺术的生命,认为文艺的目的在于表现和反映情感的审美特征,扭转了长期以来的机械反映论,使得中国文学理论界被长期扭曲和篡改的艺术观念得以恢复。(2)外国文论对1985~1990年中国文论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国文论的审美回归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文学理论发展越来越偏离政治功利而趋向对文学的内在规律进行纵深探索。西方各种文学理论观点都被运用到文学的形式和文本内在规律的探求之中,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出现了形而上的追问,特别是西方本体论哲学为中国的形式本体论探索提供了理论参照,如俄国的形式主义、巴尔特的符号学、英伽登作品本体论的解析等方法都为形式本体论研究打开了学术视野。(3)外国文论对1990~1999年中国文论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中国文论的市场转型期。从90年代开始,西方消费主义的观念被引入中国,中国开始了向消费社会的历史转型,这种消费转型使得文化研究开始进入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文学批评理论扩域。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在中国产生重要影响,文学开始通过研究内容的扩张、理论的扩域来对当下的文化现实提供有效的解释。(4)外国文论对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