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02-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概况_第1页
KJ02-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概况_第2页
KJ02-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概况_第3页
KJ02-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概况_第4页
KJ02-绿色食品产地选择与环境质量评价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节绿色食品产地选择和环境质量评价把握要点:绿色食品产地调查内容与选择原则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监测及其评价绿色食品产地:是指绿色食品的初级农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原料的生长地,比方小麦、蔬菜的种植地块,畜禽养殖场地和渔业养殖场地等。 产地要素:生物、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组成绿色食品产地的选择:是指在绿色食品开头生产之前,对产地生态环境条件的调查和现场考察,对场地的环境监测和环境现状质量评价,并通过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对产地环境质量是否适合生产绿色食品作出合理的推断。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绿色食品产地的建设是指对已经确定为绿色食品的产地或备用产地进展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把握,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第一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

一、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任务和意义依据中国绿色食品进展中心制定的绿色食品治理方法,为保证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标准的有关规定,各绿色食品托付治理机构受理申请后,按中心制订的考察要点及企业状况调查表的内容,对申报企业的原理产地进展实地考察,依据考察结果确定是否安排环境监测。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与选择的目的和意义农业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展。农业环境收到污染,破坏,就会影响到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进展。绿色食品产地是绿色食品初级产品或加工品原料的生产地,产地生态环境条件是影响绿色食品产品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发绿色食品,必需通过调查,合理选择绿色食品产地。1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的目的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的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为优化监测布点供给科学依据2.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指导思想绿色食品考察、选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爽,水质纯洁,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遥远地区是绿色食品产地的首选区域;未受污染或污染较轻的城市郊区,是“相对清洁区”)3.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的任务为其产地的环境监测和质量评价作技术预备〔1〕现场勘探,为正确的布点采样做好预备〔2〕现场调查,初步评估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后续的生态环境建设供给依据。二、绿色食品产地选择的原则绿色食品产地应选择空气清爽,水质纯洁,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遥远省份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相对良好,是绿色食品产地的首要选择。对大气的要求对水的要求对土壤的要求〔一〕调查原则与方法〔1〕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为优化监测布点供给科学依据。〔2)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特点,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进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把握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三、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调查方法〔1〕省级绿色食品托付治理机构对绿色食品产地进展初步考察,准备该地区是否适宜进展绿色食品〔2〕依据省级绿色食品托付治理机构下达任务书,由监测单位对申报的绿色食品及其加工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农业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环境质量状况进展综合现状调查,并准备布点采样方案。〔3〕综合现状调查实行搜集资料和现场调查两种方法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自然地理;气候与气象;水文状况;土地资源;植被及生物资源;自然灾难社会经济概况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疼惜措施〔二〕调查内容1.外源污染与产地环境质量的现场调查污染源调查 A:产地周边环境:工业、交通、居民村落等的布局 B: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类型、种类,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C:污染物进入产地的路径(1)空气质量调查 A:污染源与常年主导风向、风速的关系 B:空气污染物对植物污染的病症调查(SO2,氮氧化合物,氟化氢)〔三〕现场调查(2)水质调查 A:污染源的污水是否进人绿色食品产区的地面水,或是否影响产区的地下水 B:产地的常年降雨量是否满足浇灌需要,或开采地下水是否造成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地面下沉、水污染等)C:人畜饮用水、浇灌水的水质感观如何 D:产地是否有污水浇灌历史2.内源污染调查(1)肥料调查肥料的种类和配方施肥状况,化肥的品种,有机肥的品种,施肥水平,是否使用污泥肥、垃圾肥、矿渣肥、稀土肥等状况。通过调查,比照绿色食品产地所规定的肥料使用准则进展评估。(2)植物疼惜调查病虫害的主要防治手段,是否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品种、数量,农药的安全使用状况。病虫草害发生、变化历史调查,是否消逝过重大病虫害,如何把握等。通过调查,比照绿色食品有关农药的使用准则进展评估。(3)农用塑料残膜调查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历史,实测土壤残膜状况及残膜量。(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调查全价饲料的组成,饲料添加剂中的有害物含量等。(5)农业废弃物秸秆的量及处置状况;人、畜禽粪便的量及处置状况;加工业下脚料的量及其处置状况。(6)农业生物物种重点调查是否有转基因物种。〔7〕污染源影响猜测产地周边的工业布局将有何变化,产业方向、生产水平、工艺技术有何变化,对产地的环境建设和绿色食品的持续进展有否潜在的负面影响。3、生态环境的调查与选择一般绿色食品产地具有三个等级构造的生态系统:一是产地隔离带与产地组成的一级生态系统;二是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三是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1〕一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①一级生态环境的构成由产地周边环境构成。周边的林、草、花也需占确定面积,以形成隔离带②隔离带生态调查a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土地荒漠化状况,或水土流失、风蚀、盐渍化和污染状况;土地的功能分布,土地的复种指数。b气候资源调查:光热资源、雨水资源调查。c隔离带的构造调查:隔离带可以是草地、树林或某些植物,或是水沟、山等地貌或地形,或其他人工屏障,属于哪一种都需要记录。产地的隔离带需要确定的宽度,除了扩大产地的生态调整作用,还可屏蔽或削减非绿色食品生产地块喷洒的化学农药和使用的化学肥料对产地的影响。④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生物的分布状况,特殊是植被状况;主要的病虫草害状况和主要天敌状况,以供生态评估时参考。〔2〕二级生态环境调查与选择

调查的意义

调查的内容

①产地的地块调查:

②帮助能量投人调查

③农产品调查3.土壤生态环境的定性调查(三级生态环境)植物、土壤动物、微生物,充当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形成一个共栖、共生、寄生、捕食等相生相克的生态网络。

地表,浩大的生物群落层地表环境局部,最根本的组成单位是土壤颗粒,其间布满着空气和水分,即土壤的固、液、气体组成局部,土壤溶液中包含着各种养分成分。怎样通过目测确认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劣?植物长势良好,枝繁叶茂,产量高,瓜果口感甜,有回味,放在室内有明显的芳香,如黄瓜,既芳香,又不简洁打蔫(需与施化肥的产品比照)。生态要素齐全,光、热、水、气与土壤的非缺性因子协作良好,产量不依靠化学肥料。无恶性病虫害大事发生,用综合防治或生物防治可以把握病虫害的发生,不依靠化学农药。远离污染源,无明显的污染物输入渠道和输入事例。生态调查评估内容(1)边缘效应评估对一级生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防治状况进展定性描述。(2)二级系统评估对二级系统的物资循环、能量流淌状况,即系统内的农、林、牧、渔和加工各业的比例状况,投入与产出状况进展生态分析。(3)三级系统评估对土壤环境质量与土壤肥力进展定性描述。(4)进展绿色食品与资源的协调性评估绿色食品的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隔离带进展检查、确认,保证该地区边界明确;并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资源的利用与疼惜的导向性意见。4.畜禽生产环境的选择(1)圈舍外环境条件地形开阔,地势平坦、向阳、背风,牧场场地高出历史最高洪水水位,地下水水位2m以下;同时水源水量充分,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85);圈舍周边无污染源,距离大路干线200m以上。(2)圈舍内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条件、空气清洁程度等。对已有圈舍的选择,可实测温度、湿度、风速,和用快速测定法测定氨气、硫化氢气体;对新建产地,需要对设计提出到达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圈舍环境条件的设计要求:①空气条件:温度:10~30℃;湿度:50%~75%;空气流速:冬季0.1~0.2m/s,夏季0.2~0.5m/s。②污染物浓度:氨气:鸡舍不超过15mg/m3;一般圈舍氨气不超过20mg/m3,硫化氢不超过5mg/m3;二氧化碳不超过0.10%,或按绿色食品的具体规定进展。③AA级绿色食品对种畜、种禽的环境条件规定:来源;品种多样化;生活空间④圈舍的建筑材料:自然的、无毒无害的材料;可重复或循环使用的、节能的⑤绿色食品的畜禽饲料生产产地的规定:饲料养分;饲料种植(人工牧场的轮作、轮放;自然的要防止放牧过度);饲料添加剂和植物生长添加剂五、水产品养殖区的选择第一,水源充分,常年有足够的新颖水量;水温适合不同鱼种的养殖;池塘进、排水便利。其次,尽可能选取比较完整的水体,以利于生产把握和污染防治。第三,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养殖区四周无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养殖区生态环境良好,到达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第四,海水养殖区应选择潮流畅通、潮差大、盐度相对稳定的区域,留意不得靠近河口,以防洪水期淡水冲击,盐度大幅度下降,导致鱼虾死亡,以及污染物直接进入养殖区,造成污染。第五,交通便利。其次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述环境质量是影响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根底因素之一。争论环境质量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探讨改善环境质量的途径和措施,是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依据环境(包括污染源)调查与监测资料,应用环境质量指数系统进展综合处理,然后对这一区域的环境质量作出定量描述,并提出该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绿色食品产地的评价还需分别对AA级或A级作出评价。一、评价根本工作程序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最直接的意义,是为生产绿色食品选择优良的生态环境,为绿色食品有关治理部门的科学决策供给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工作程序随目的、要求不同而不同,最根本程序如图区域环境质量状况考察及环境本底特征调查环境质量调查及优化布点、采样调查资料及监测数据的分析、整理选定评价参数、评价的环境标准建立评价数学模式并进行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提出保护与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2.评价原则1)在区域性环境初步优化的根底上进展评价,同时不应无视农业生产过程的自身污染。2)各项环境质量标准(空气,水质,土壤)是评价产地环境质量合格与否的依据3)在全面反映产地环境质量现状的前提下,突出对产品生产危害较大的环境因素(严控指标)和高浓度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现状评价体系与评价参数现状评价体系种植环境评价养植环境描述生态环境描述边缘效应产地生态环境土壤肥力评价空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圈舍环境评价参数----进展评价时所承受的对环境有主要影响的污染因子。一般选择相对浓度较高、毒性强、难于在环境中溶解,对动、植物生产影响较大,对人体安康和生态系统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以及反映环境要素根本性质的其他因子。环境要素评价参数空气S02,NOx,TSP,氟化物等水质无机污染物(pH值,DO,F,CN,Hg,Cd,Pb,As,Cr等);有机污染物(BOD5、有机氯等);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细菌等)土壤无机污染物(Hg,Cd,Pb,AS,Cr等);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土壤肥力指标(pH值、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孔隙度、质地、土壤自然生产力、碱解氮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①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如汞、镉、铬、砷、铅、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②有机毒物,如酚、氰、农药、食品添加剂。农药和食品添加剂在产地监测中较少选择。③生物污染物,如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④附加参数,如pH值、有机质、氧化复原电位、氮、磷、钾及多种养分元素等。4.评价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NY/T391-2023)空气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农田浇灌水质量标准、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土壤肥力标准等。《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饮用水标准》GB5749–85《土壤环境质标准》(GB15618-1995)《土壤肥力标准》

为了促进生产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生产AA级绿色食品时,转化后的耕地土壤肥力要到达土壤肥力分级l-2级指标〔见附录A〕。生产A级绿色食品时,土壤肥力作为参考指标。5.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分类:1)第一类----严控环境指标:如有一项超标,就应视为该产地环境质量不符合要求,不适宜进展绿色食品2)其次类----一般把握环境指标: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超标,则该基地不适宜进展AA级绿色食品,但可从实际动身,依据超标物的性质、程度等具体状况及综合污染指数全面衡量,然后确定是否符合进展A级绿色食品要求。以单项指标评价为主,综合指标评价为辅。评价方法AA级:承受单项污染指数法AA级产地的大气、水、土壤的各项检测数据均不得超过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公式为:Pi=Ci/Si式中:P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实测数据;Si为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Pi<1,为污染,判定为合格,适宜进展AA级绿色食品;Pi>1,污染,判定为不合格,不适宜进展AA级绿色食品。评价方法A级: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相结合。在评价中,尽管某种一般把握环境污染物超标会造成危害,而平均状况却不超标。考虑这一效应,水质、土壤承受分指数平均值和最大值相结合的Nemerow指数法。空气质量评价承受既考虑空气平均值,也适当兼顾最高值的空气质量指数法。

A级绿色食品产地空气、水、土壤的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的单项污染指数不得超过1;同时,综合污染指数也不得超过1。第三节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污染把握)绿色食品产地的污染来源污染来源内源污染外源污染生产单位无力把握,在产地选择时加以回避生产自身污染把握生产过程的行为把握产品的终端把握生产资料的使用规章全程质量把握一、栽培过中农作物的污染及防治途径(一)污染的类型1.施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2.施用化学肥料对农产品的污染3.污水浇灌对农产品的污染4.产地土壤对农产品的污染5.农田大气对农产品的污染6.农用薄膜对农产品的污染7.转基因品种对农产品的污染(二)防治途径把握化肥污染的主要方法(1)调整肥料构造(2)增施有机肥料(3)改进施肥技术(4)合理轮作农药的污染把握根治和切断污染源,合理进展工厂布局,造林绿化,净化空气预防为主、综合防治(IPM,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包括:栽培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四类技术措施。(1)栽培防治(2)生物防治(3)物理防治(4)化学防治(5)诱捕技术3.清洁生产(产地环境土、水、气)4.不使用转基因植物(或物种)二、畜产品和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的污染及防治(一)畜产品的污染途径及其防治1.农药污染:(1)饲喂喷药过量或喷药不当的饲料(2)喷药驱虫主要损害其中枢神经系统、肚脐、肾脏等器官。2.化肥污染: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过45×10-6时,就易引起家畜体内高铁血红蛋白发生生理性紊乱。3.饲料添加剂:含抗生素;含有重金属4.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如多氯联苯、氟、重金属。5.生物污染:病原微生物畜禽产地的环境污染与把握污染物的种类粪便;分解产物(第一类是有机物,以BOD5、COD等指标表示,其次类是恶臭,以刺激性臭气表达的物质,包含氨、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酚类、醛类、胺类、硫醇类等);伴生物(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添加物(饲料添加剂(微量养分元素、激素、抗生素)和圈舍消毒剂等)养殖环境的感官污染粪便堆放场(臭气和蚊蝇)畜禽粪便对空气的污染粪便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恶臭;粉尘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疾病防治方法:一是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和良好的饲养条件来预防疾病;二是治病尽可能承受自然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三是在特殊状况下可以实行化学药物治疗。运输和屠宰规定:运输车应彻底清洗洁净;运输过程中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喂水喂食;善待动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冷静剂和兴奋剂;时间尽可能缩短绿色食品定点屠宰场,减轻由于屠宰引起的动物苦痛(二)水产品养殖环境的污染途径及其防治1.污染途径:(1)水质(2)饲料添加剂(3)养殖治理养虾蚌育珍宝基地2.水产品污染防治:(1)良好的水体环境养殖场地环境;去除养殖池中有机物和腐殖质;养殖区的富养分化;养殖自身污染(2)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水色(黄褐色、茶绿色、透亮度0.3~0.4m)和水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3)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苗种安康;放养密度合理;优质饵料;加强治理(勤巡塘、勤检查、勤除害)第四节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建设

绿色食品生产总目标:是综合效益,到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绿色食品产地生态建设的目标:通过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建设,到达产地生物多样性增加,即农业生物构造合理,功能协调。使产地逐步具有综合性的可持续生产力气,逐步把产地建设成为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使产地成为无废物的生存基地。通过绿色食品的生产,使产地土壤成为安康的、肥沃的土壤。一、绿色食品生态建设的内容与技术

1.周边生态建设选择时要把握好生态条件;生产的时要完善环境建设,建成隔离带;水土流失的治理。2.产地生态建设(1)耕作技术(2)生态优化的农业防治技术(3)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4)节水浇灌技术(5)动物的立体共生养殖技术3.土壤生态建设土壤肥力的建设二、产地生态建设与质量的转化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转化:是指在确定区域范围内,将一个常规农业生产方式转化为绿色食品生产方式的过程。转化期:从常规农业方式开头进展绿色食品治理,直到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被确认为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这段时间。为什么要有转化期?AA级绿色食品生产的转化:对于一年生作物,在转化的第一个作物生长季节开头前,应当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土地满足了整个根本标准的要求。在第一个生长季节完毕时,该地区才能被认证为绿色食品种植区,其次个生长季节开头时,生产的产品才能按“AA级绿色食品”销售。对于多年生作物,转化期需要两年。留意:对于已转化的生产地块,不能在绿色食品生产方式与常规农业生产方式值之间以及A级和AA级之间来回反复;转化和转化期是针对常规农业而言的,而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不需要转化期。土壤酸化酸雨赤潮富养分化1.施用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污染90%的农药液在环境中集中10%的农药液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