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国际贸易第三章1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国际贸易第三章1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国际贸易第三章1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国际贸易第三章1_第4页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国际贸易第三章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国际分工

§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一、定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二、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之后,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

60年代)殖民地、附属国成为宗主国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和食品、原料的来源地。例如,当时的印度已成为英国生产棉花、羊毛、亚麻、黄麻及蓝靛的地方,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羊毛殖民地。§3.1国际分工的含义与发展(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次大战)第二次产业革命,垄断代替了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经济特征之一。

1、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垂直式”分工继续发展。

2、各国依赖关系加强。

3、工业国之间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分工

§3.2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特点:1、国际分工格局发生变化。由发达国家与殖民地间的分工——经济结构相似工业国间的分工2、国际分工形式发生变化。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外包型分工;网络型分工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4、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每个国际贸易理论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1、国际贸易的原因2、国际贸易的结构3、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利益分配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之父。3岁父亲去世,与母相依为命,终身未娶。1776年,亚当

斯密发表了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主要内容:各国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贸易利益。§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的假定条件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劳动力在一国各部门之间自由转移劳动力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转移时,两种产品的国内价格比不变产品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移动,劳动力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移动两国的经济资源充分利用§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说的实例1(见表1-1、图1-1

)在理论前提假设基础上作进一步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美国一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40码布或100公斤小麦中国一单位劳动时间的产量:50码布或25公斤小麦表1-1表2-1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举例2(分工前)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1120170葡萄牙1801110生产成本的比较:表2-2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举例(分工后)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英国002.7190葡萄牙2.37519000国家贸易价格可能范围?表2-3英国以1单位毛呢换葡萄牙1单位酒(两国按照1∶1交换酒和毛呢)后的结果国家酒产量(单位)毛呢产量(单位)英国11.7葡萄牙1.3751

绝对优势理论投入-产出分析表国家酒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毛呢产量(单位)所需劳动(人/年)分工前英国葡萄牙11120801170110分工后英国葡萄牙02.37501902.701900国际交换英国葡萄牙11.3751.71在封闭经济中,各国的生产量也是各国的消费量。开放后,两国都比贸易前增加了消费,都达到了封闭经济条件下即自给自足时不能达到的消费水平,这就是贸易所得。§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解释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由于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导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即机会成本的差别)国际贸易的结构: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利益分配:参与国都降低了本国生产的绝对成本参与国都获得贸易利益§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的特点:

1、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2、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没有考虑动态因素)

3、假定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4、不能解释一国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另一国时,国际分工和贸易能否进行的问题

DavidRicardo

1772-1823,英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他是17个孩子中的老三,14岁时被他父亲雇用在自己所开的股票交易所工作。27岁时第一次接触经济学。所以,“他所受到的正规教育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所受到的最贫乏的教育”。21岁与家庭决裂,40岁离开商界,1817年出版了的主要代表作《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

故事:有兄弟俩都已结婚另立了门户。哥哥家养一头牛,弟弟家有一台拖拉机。如果用牛耕地,一天可赚40块钱,搞运输一天能赚60块钱;用拖拉机耕一天地可赚50块钱,搞运输一天能赚100块。刚开始,兄弟俩都是上午耕地,下午跑运输,一天下来,哥哥收入50块,弟弟收入75块。几天后,聪明的弟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哥俩一天干两种活,不如分一下工。于是就找哥哥说,从今以后,你替我耕地,我则专门跑运输,你每天除了得到耕地的40块外,我再给你20块作为你替我耕了半天地的报酬,这样,你就可以得到60块,比以前多得10块,我在支付了给你的报酬之后,还能得到80块,比以前多5块,对我们俩都有好处。哥哥半信半疑,不知这多出的15块是从哪里来的?还以为是聪明的弟弟在骗他。§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二、李嘉图比较优势说

主要内容:“两优择其重,两劣取其轻”

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

只要两国产品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可参与国际分工。

简单的李嘉图模型

国家1单位葡萄酒1单位毛呢英国120100葡萄牙8090表2-1比较优势理论示例(分工前)(单位:劳动/小时)葡萄牙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均有优势。国家葡萄酒产量(单位)毛呢产量(单位)英国

(120+100)/100=2.2葡萄牙(80+90)/80=2.125

表2-2比较优势理论示例(分工后)国家贸易价格可能范围?国家葡萄酒毛呢英国12.2-1=1.2葡萄牙2.125-1=1.1251表2-3比较优势理论示例(交换后)假设英国以1单位的毛呢换葡萄牙1单位的葡萄酒(交换比例为1∶1

)§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相对优势说解释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由于劳动生产率水平差异导致生产成本的相对对差别(即机会成本的差别)国际贸易的结构:两优取重、两劣取轻(或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机会成本较小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利益及利益分配:运用比较成本的优势参与国都获得贸易利益§3.4国际分工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说的特点:

1、解释一国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另一国时,国际分工和贸易可以进行的问题(即解释了当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2、假定机会成本不变(没有考虑动态因素)

3、假定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生产一磅所需时间(小时)牛肉土豆农民2010牧牛人181、假设农民和牧牛人总劳动时间为40小时,请划出农民和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2、同一人是否可能在生产两物品上都有比较优势?3、求出农民和牧牛人进行产品交换的交换比例范围。4、如分工前牧牛人生产24磅牛肉2磅土豆,分工后他专门生产牛肉,而其牛肉的消费保持不变,用剩余的牛肉来换农民的土豆,3磅牛肉换1磅土豆,则其比分工前获利多少?作业题:如果坚持闭关自守的状态,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但是如果实行对外开放,必然要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来进行资源重组和结构调整,这样,就陷入比较利益陷阱中,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

三、要素禀赋理论产生的背景

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1879-1952),1879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7年进入大学跟戴维学习经济,于1907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年-1929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1919年,赫克歇尔在纪念经济学家戴维的文集中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论点。俄林(1899--1979)

1899年4月俄林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他早年就读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9年在瑞典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

1933年俄林出版《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深入而广泛地阐述了赫克歇尔的思想,使要素禀赋理论得以成形。

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8月于书桌前逝世。与要素禀赋理论有关的几个概念

1.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FactorofProduction)

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要素价格(FactorPrice)

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度要素禀赋(FactorEndowment)

是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要素丰裕度(FactorAbundance)

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KB/LB>KA/LAB国:资本丰裕A国:劳动力丰裕rA/wA>rB/wB说明:要素充裕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该国绝对要素量无关。图3-1要素丰裕度

3.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

指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大小。要素密集型产品在产品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则该产品为该要素密集型产品。KX/LX>KY/LY

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个概念时针对产品而言,与国家无关。说明:要素密集度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生产1单位产品的成本资本(单位)劳动力(单位)服装1040汽车30001000计算机400100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禀赋的基本假设条件

1.2×2×2模型2.技术相同3.假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4.两国不完全分工5.消费者偏好相同

6.要素可以在一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际流动7.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关税等影响8.资源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商品相对价格(比较优势)要素价格要素的派生需求最终产品需求技术要素供给消费偏好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要素禀赋论的一般均衡框架国际分工和贸易

(1)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2)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的。

结论:要素禀赋是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论分析

1941年,P.A.萨谬尔森(P.A.Samuelson)和斯托尔帕(W.F.Stolper)合著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提出了生产要素价格日趋均等化的观点。在均衡的条件下,两国贸易的商品的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将趋于均等。由于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和同质的生产要素,两国商品生产的绝对成本和相对成本将趋于均等,两国国内要素的相对价格将趋于均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理论推导A:劳动力丰裕国家B:资本丰裕国家X:劳动密集型产品Y: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国际贸易,A国:同理可得B国:贸易后进步点(1)H-O第一次提出在生产中投入中除了劳动力外,还有资本等要素,指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而不是由生产技术差异所决定的。(2)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寻求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及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深入、更全面了。赫克歇尔-俄林-萨谬尔森的

国际贸易理论简评

局限性(1)假设条件是静态的,忽略了经济要素的动态变化。(2)在现实中,生产要素很难做到同质的。(3)同种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全然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所指出的那样会随着商品价格均等而渐趋均等。

思考:时至今日,为什么国际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

里昂惕夫之谜

WassilyLeontief

里昂惕夫(1906―1999)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七岁上大学,读遍列宁格勒图书馆的经济学书。1927离开苏朕,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由于在投入产出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获得第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一、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检验------

里昂惕夫之谜

生产要素的种类和单位出口产品进口替代品比例1947年资本(美元)255078930913391.30劳动(人/年)182170人均年资本量1410018180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表4-1美国每百万美元进出口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务1951年资本(美元)225680023034001.06劳动(人/年)174168人均年资本量1297713726H-O理论: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Leontief的检验结果: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矛盾?美国是资本丰裕劳动力稀缺的国家1.要素密集度逆转要素密集度逆转指同一产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又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如美国进口产品在国内可能用资本密集型生产,在国外却是以劳动密集型生产美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别国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不同解释要素密集度发生逆转的条件:当两种商品生产的替代弹性差异较大时,即随着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一种产品的生产极易用一种生产要素代替另一种生产要素,而另一种产品的生产则很难用一种要素代替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