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地理部分的复习教学_第1页
2022中国地理部分的复习教学_第2页
2022中国地理部分的复习教学_第3页
2022中国地理部分的复习教学_第4页
2022中国地理部分的复习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理的复习教学——中国地理考纲要求●中国地理(三)中国地理1.疆域与人口(1)疆域与行政区划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读图分析法学会运用地图,从地图中获取需要的信息,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养成会看图、爱看图的地理学习习惯。第一章疆域知识梳理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面积疆界线邻国邻海中国的行政区划理区划记省名识简称知省会典型例题剖析【例题1】读中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海岸线长达_______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个,写出①~④代表的海洋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其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______(填序号),字母A、B、C所代表的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A______,B______,C______。(2)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多千米,陆上相邻的国家有______个,写出⑤~⑧代表的陆上邻国名称:⑤______,⑥______,⑦______,⑧______。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填序号)。(3)我国共有__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写出⑨、⑩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⑨______,⑩______。(4)图中a、b两省的行政中心分别是______、______,两省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中考真题【2011福州】读图1“中国政区图”,回答3~5题。3.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A.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4.我国南北跨纬度

A.约49°B.约69°C.约80°D.约57°5.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热带B.北温带

C.南温带D.北寒带

图1点击出现或隐藏地图(2)人口与民族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人口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人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解决措施人口迁移东多西少人口知识梳理

民族梳理归纳

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宗教文化服饰节日语言文字民族构成民族分布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民族政策重难点、考点人口和民族:重、难点:

(1)人口的增长及突出特点。

(2)人口分布特点。

(3)人口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

考点:

(1)人口密度的计算、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2)根据人口资料,绘制人口增长图,并据此回答问题。

(3)注重材料分析题的考查:根据有关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等资料分析回答问题。

P13考纲要求●中国地理学用方法指导

1.列表比较法

2.读图分析法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自然环境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命题规律】

本环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的重点内容,地形和地势,气候等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长江和黄河题型比较丰富,既有选择题,也有大型的读图题。第二章地形与地势知识梳理

第二章地形与地势知识梳理

地形和地势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山脉山区面积大的利与弊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阶梯的界线、海拔、主要地形地势特点对我国的影响自然灾害梳理归纳自然灾害概念分类分布成因防灾减灾措施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2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如为防御风沙灾害而营造的防护林。3,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物资储备中心,以保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4。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P40P45(2)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自然资源梳理归纳

概念自然资源特征可再生资源总量丰富分类非可再生资源人均不足

土地资源梳理归纳土地资源类型特征利用农业用地建筑用地优势劣势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合理分布不均

梳理归纳概念水资源利用时间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分布空间不均:南丰北缺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中考真题【2011河北唐山

】图1为我国某大河流域示意图,依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中所示的河流是

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2.该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A.多峡谷,水流急B.多洼地,降水少

C.多瀑布,河道深D.“地上河”,少支流

重难点、考点自然资源(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3)通过读图、选择等的形式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

(4)通过读图、漫画,材料分析等形式,考查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典型例题剖析【例1】读漫画图3.2-3,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什么现象?(2)设想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3)你认为下列哪种做法切实可行()

A.建设人工草场,培植优良牧草

B.退牧还草,牧民调整经济结构,从事牧业以外的行业

C.划区轮牧,规定合理载畜量

D.禁止放牧,保护草场,保护环境

注重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地理语言描述的规范性。典型例题剖析【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A图的问题为

,B图的问题为

(2)相应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为:①

.地理漫画题专题训练典型例题剖析【例3】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是(

A.节约用水

B.防止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跨流域调水重视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整合到练习题中,不断反复,巩固落实。中考真题【2011泉州市】18.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19.在各种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A.石油污染物B.工业废水C.固体垃圾D.农药化肥14.下列用水方式不合理的是()A.减少农药、清洁剂的使用B.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

C.严格污水处理,达标排放D.一水多用3.经济与文化(1)经济发展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2)文化特色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梳理归纳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种类东西向铁路干线南北向铁路干线主要铁路枢纽运价、运量、运速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农业分布的自然条件农业分布的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梳理归纳农业农业与我们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走科技强农之路主要农业部门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东西差异农业的南北差异品种的改良生产效率提高抗灾能力增强

工业梳理归纳工业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生产过程对原材料的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工业的作用生产生活中东部密集辽中南、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西部稀疏东部密集、中西部稀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发展迅猛、贡献巨大

学法指导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有效复习的策略1.认真学习考纲,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