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2.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央集权制度、宰相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难点:不同历史时期相关制度的变化【自主学习】1总结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哪些?2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概括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4分析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征?5.找出秦朝文书制度有何作用?6分析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发生怎样的变化?7.找出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央行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特点?8概括两汉至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的历程?有何规律?【达标检测】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材料表明设军机处的最初目的是①提高办事效率②处理西北军务③维护国是机密④加强专制皇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汉武帝时期对煮盐、冶铁、铸币三大手工业从采矿、冶炼、铸造到销售实行严格的官营制度。这一措施A.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B.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C.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 D.开启了官营手工业先河3.明初对宦官约束甚严,防范周密。明太祖对违反朝廷规定、言及朝政的宦官给予一定的处罚,执法甚严。但在洪武一朝,宦官被派往外地观兵、传旨、出使等干预政事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一现象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强化 B.宦官掌握决策权力C.内阁地位渐趋下降 D.监察体制发生异变4.秦始皇采取任命地方官员直接管理地方的制度,国家实行自上而下的组织和治理,基层和地方都服从皇权,官员根据官职获薪酬,“秉皇帝命以治郡,法令由一统,不能妄行处理“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刺史制度5.乾隆时期,军机大臣和珅利用“咨文”这种平行文书,巧妙地绕过皇帝和监察体系,围绕自己建立了某种“影子军机处”。这说明A.军机处分割了宰相的部分权力 B.制度变革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军机处在运作方式上存在缺陷 D.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制逐渐被废除6.中央行政中枢是王朝行政的核心,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因国家治理的需要不断调整。以下对于中央行政中枢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内朝逐渐成为新的中央行政中枢

②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③尚书台确立为新的中央行政中枢

④军机处成为掌管军政事务的中枢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7.有学者指出,秦朝崩溃后,当时人们想到的首先不是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权怪胎,而是回归到旧有的多国模式之中。项羽主导的分封诸侯,就是为了根据中国的山川地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起众多国家,让诸侯们分别治理。该学者意在强调A.项羽拥有绝对权威 B.分封诸侯是时代潮流C.集权制度尚不成熟 D.家国同构形态的终结8.中国古代的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最早的一批姓氏包括姬、姜、赢、姒、妊、妘、娮、姚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压迫 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 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9.《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通“鉴”,意为镜鉴),当于民监”和“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A.儒家思想历史悠久 B.民本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西周神权色彩浓厚 D.商周时期开始出现人文主义思想10.《清圣祖实录》中记载:“百官‘知有密折,莫测所言何事,自然各加警惕修省矣’。”由此可知密折制的实行A.使皇帝获取信息渠道减少 B.提高了皇帝的决策效率C.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D.对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11.在明代,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裁决政务的重要方式是“献可替否”。大学士就皇帝的咨询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获得认可称“献可”;大学士就皇帝准备采取的措施提出不同的意见,上谏制止或予以封驳称“替否”。“献可替否”表明明代()A.中枢机构决策具有民主性 B.君主专制有所弱化C.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D.文官集团备受信任12.春秋时期,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这反映出当时A.礼乐文化秩序遭到破坏 B.传统治国方式出现调整C.法家法治主张受到重视 D.贵族阶层特权得到强化13.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