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明朝的兴亡_第1页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_第2页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_第3页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_第4页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第六单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穿·越·王·者目录壹贰叁肆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张居正改革明朝的衰亡第12课

明朝的兴亡一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1)背景: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后来,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分地区。◎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一)、明朝建立(2)建立政权: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1421年,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一)、明朝建立(二)、明朝的制度1、废除宰相:

①表现:朱元璋为加强皇权,废除了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祖训首章)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

材料一: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材料二:[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明史》卷三零八①历史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②现实原因: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的职权扩大③元朝教训: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④直接原因:宰相专权,对皇权构成威胁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2、废除宰相的结果:

①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对以后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加重皇帝政务负担,影响行政效率(设内阁);

④过分集权于皇帝,导致宦官专权。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二)、明朝的制度2、设内阁(1)原因:(2)过程:(3)职责: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成祖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形成“内阁”制度。大学士草拟意见——“票拟”皇帝红笔批复——“批红”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地位:未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二)、明朝的制度上书转发票拟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被比喻为宰相。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二)、明朝的政治制度2、设内阁(二)、明朝的制度

东厂腰牌3、中央官制的异化:官宦专权宦官专权影响:政治日益黑暗,社会矛盾加剧。宦官专权表现:①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②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特务机构)。③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明朝锦衣卫的标配:绣春刀、飞鱼服

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二)、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权(张居正)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魏忠贤)(1)废除行省,设三司,使地方的权力分散(全国13个布政使司)(2)户口制度:黄册制度(3)经济:《鱼鳞图册》征派赋税徭役的依据(4)法律:《大明律》等(5)军事:中央设立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明皇帝地方布政司民政、财政都指挥使司军政按察司监察、司法吏户礼兵刑工(二)、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4、其他5、边疆:北方———蒙古族(鞑靼[dádá]、瓦剌[là])(1)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长城。(2)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明英宗(土木堡之变)。(3)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直到明末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二)、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5、边疆:西南——藏族

藏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二)、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5、边疆:东北——女真族

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二)、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区域举措蒙古修筑

,订立

,接受明朝

,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形成

贸易。西藏封授

,设立

,委用藏族上层人士任职。满洲在黑龙江流域设立

,对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长城和议册封朝贡法王、王等称号机构:行都指挥使司奴尔干都司明朝的边疆管理(二)、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二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大明帝当时的明朝,无疑是东方最强大的帝国,也是东方文明的中心,而明朝建立以后,还没有正式与海外各国交往,明成祖派特使宣扬国威,即使稍费些钱财和人力,照理无可厚非。——葛剑雄国时间:目的:最远目的地:15世纪前期“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宣扬国威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1、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航线之长、航程之远、持续时间之久,在当时世界上无人可以与之比肩……他的船队规模之大,船舶之巨,航海技术之精良,在当时世界上是无出其右。——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事件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比较时间1404—1433年

7次1492—1504年

4次人数278001500船数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17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长24.5米、宽6米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设备航海图、罗盘针时间早、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船只大

范围广

设备先进材料一:早在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4次到达非洲东海岸。他们给非洲人民带来的是和平的愿望和真诚的友谊,而不是刀剑枪炮和掠夺奴役。——胡锦涛材料二:郑和远航每次都要建造庞大的船队,筹备维持这支船队正常航行所需的人员和物资,配备2万多人在海上长期生存的物资,携带无数显示明朝富足的商品和赠送各国的礼品。直到今天,海军还是最费钱的兵种,其维持费用也最昂贵。——葛剑雄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多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积极性:消极性: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1、郑和下西洋——评价元末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走私者与倭寇混杂,造成巨大破坏。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2、戚继光抗倭——背景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经过长时间战斗,加上后来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东南沿海的形势才稳定下来。浙江台州九战九捷福建、广州连续重创倭寇2、戚继光抗倭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的侵略1553年,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1624年,荷兰侵入南台湾。1626年,西班牙侵占北台湾。1642年,荷兰击败西班牙,独占台湾。1662年,南明郑成功收复台湾。◎澳门大三巴牌坊——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见证◎《大员港市鸟瞰图》荷兰殖民时期的台湾历·史·纵·横三张居正改革(一)改革必要性:内忧外患,统治危机严重1、政治危机:皇帝疏于政务,吏治腐败,朝纲混乱。2、财政危机:嘉靖、隆庆年间,边费庞大,皇室开支膨胀,官吏侵盗,赋役紊乱,财政严重亏空。3、阶级矛盾:土地兼并,政府的催征搜刮,激化了阶级矛盾,百姓纷纷揭竿而起。4、边患危机:嘉靖年间,蒙古贵族反复南下劫掠,东南沿海倭寇猖獗,葡萄牙乘虚侵占澳门。明代方士炼丹图《明宪宗院校行乐图卷》张居正改革背景(二)改革的可能性:锐意改革的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张居正少年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张居正改革背景(三)改革特殊条件:神宗皇帝和太后支持改革,张居正一时大权在握。《帝鉴图说》是作为帝师的张居正组织讲臣给皇帝编写的通俗的历史教材。张居正改革背景万历皇帝张居正张居正改革(一)整顿吏治:关系到整个变法革新能否启动并取得成功的前提。1、具体措施:颁布考成法。2、具体内容:由各部衙制定一式三份收发文簿,分别留部衙作底本、送六科备注,并交内阁查考。有关部门根据道途远近、事情缓急限定时间,月底注销,年终考查,据此以决定赏罚升降。3、意义:使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改变了官场风气,提高了办事效率,为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内容张居正改革(二)边防新政:1、具体内容:对内起用边将,操练兵马,增修和加固长城;对外努力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往来。2、意义:①使边塞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商贸活跃;②蒙汉之间在思想、文化和习俗相互熏染融合;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内容张居正改革明长城(八达岭)(三)赋税改革: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1、清丈土地:1578年开始,清查大量隐匿、遗漏的田地,使政府控制的纳税田地面积大幅增加。2、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政府统一征收白银。内容张居正改革材料: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杨文弱先生全集》推行一条鞭法的意义①简化手续,政府统一征收,限制豪强地主等层层盘剥,减轻农民负担;②按田亩多少征收,使无地、少地的贫民和工商业者减轻了负担,缓和了矛盾,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赋役征银,促进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历·史·纵·横(一)改革结局和评价:1、结局:1582年,张居正去世,保守派群起反扑,明神宗下诏削夺了张居正官秩,抄没其家,变法的法令相继被废除,十年改革毁于一旦。2、性质:明朝中后期地主阶级的一场改良自救运动。3、进步性:①政治上,整顿吏治,强化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大地主既得利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②经济上: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③军事上: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汉蒙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4、局限性:张居正改革不可能触动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