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PAGE1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1日23时59分,我国迎来冬至。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这年冬至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4/24 B.16/24 C.20/24 D.24/242.在数九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B.德州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德州日出方位逐渐偏南 D.北极圈内极昼范围越来越大〖答案〗1.C2.B〖解析〗【1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为23时59分,东八区向东到西十一区的区域都位于旧的一天,东九区至东西十二区的时区位于新的一天,与北京同处一天的区域有20个时区,约占全球的20/24,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数九是从冬至开始,到3月下旬(春分前后),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速度先变快后变慢,A错误;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逐渐接近赤道,德州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日出方位由偏南方位向正东方位移动,B正确,C错误;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D错误。所以选B。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称之为“海风锋”。当海风锋与较弱的冷锋相遇时易形成强对流雷暴天气。图示意渤海湾地区夏季某日一次典型雷暴天气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最易形成海风锋的时间是()A.上午 B.正午 C.午后 D.傍晚4.图示海风锋的移动方向及性质是()A.西北冷锋 B.东南冷锋 C.东南暖锋 D.西北暖锋〖答案〗3.C4.A〖解析〗【3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海风锋是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说明其形成的条件之一是陆地上有较热的空气层。傍晚和上午由于太阳高度小因此气温偏低,AD错误。由于近地面气温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因此一天当中近地面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午后,大约14时,此时陆地空气较热,最易形成海风锋,C正确,B错误。所以选C。【4题详析】海风锋是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的过程中遇到陆地上较热空气层而形成的锋面,可知,海风锋为冷锋;由材料可知当海风锋与较弱的冷锋相遇时易形成强对流雷暴天气,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海风锋的移动方向为向西北移动。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点石成金』】春夏季,白天海、陆非绝热加热差异,导致近地面产生向陆地的气压梯度,形成由海洋向陆地推进的海风环流。低层海风和环境离岸风辐合,引起海风前缘温差增大。同时,低层向陆地的气压梯度使接近海岸线的离岸风速度减小,使海风前缘温度梯度和中尺度辐合增强,从而形成海风锋,并伴有辐合和上升运动。海洋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在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下,成全球性的大洋环流。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该海域可能位于()A.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 B.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C.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 D.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6.该海域()①鱼群密集 ②夏秋季节气旋活动频繁③海雾出现频繁 ④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5.A6.A〖解析〗【5题详析】读某海域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将相邻的数值相等的点连成线即为等温线,读等温线数据可知数值北低南高,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半球。由于该海域夏季表层水温最高不超过20°C,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同时等温线大致由低温区凸向高温区,说明此地有寒流由北向南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中,寒流应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大洋西岸附近,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所以选A。【6题详析】由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处于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渔场,例如北海道渔场,故①正确;夏秋季节气温高,气旋活动频繁,故②正确;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海雾频繁,故③正确;由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因此不会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故④错误。所以选A。太阳辐射是驱使大气运动的根本动力。不同纬度地带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形成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图为世界某区域大气环流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A.甲风向为西北风 B.乙气流因热力作用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D.丁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8.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 B.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高位置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D.南非开普敦温和多雨〖答案〗7.B8.C〖解析〗【7题详析】读图分析,甲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A错误;乙为赤道低气压带,受热力因素影响盛行上升气流,B正确;丙风向为西北风,由赤道以北的东北信风在北半球冬季向南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而形成,C错误;丁风带为盛行西风带,风向随季节没有明显变化,D错误。所以选B。【8题详析】读图,根据图中赤道低压带移动到赤道以南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A错误;天山雪线处在一年中最低位置,B错误;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正确;南非开普敦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D错误。所以选C。在某国际夏令营活动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同学介绍了家乡的自然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甲:森林里乔木高大,老千可生花枝,林间藤蔓丛生,地表多枯枝落叶。乙:走进森林,芳香扑面而来,望眼看去,树叶叶片不大,表面有蜡质。丙:每年6月前后,草原上的斑马、角马等动物就会大规模向北方迁徙。丁:11月河边的阔叶树一片金黄色,河流水量却没什么变化,河水清澈。9.与材料中四位同学家乡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A.甲—d乙—b B.乙—d丁—bC.丙—a丁—c D.甲—c丙—a10.关于四位同学家乡的地理特征,下列表述合理的是()A.甲的家乡植被繁茂,土壤肥沃 B.乙的家乡特产橄榄油与葡萄酒C.丙的家乡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D.丁的家乡植被类型与上海相似〖答案〗9.D10.B〖解析〗【9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甲地森林为乔木,有花枝,可判断为热带雨林植被;乙地树叶有蜡质,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丙地有斑马等,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植被;丁地树叶呈金黄色,且河流水量没有变化,说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结合图示,a图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为热带草原,即丙—a;b为地中海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即乙—b;c图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即甲—c;d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即丁—d。综上所述,排除A、B、C选项,故选D。【10题详析】根据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热带雨林植被,植被茂盛,但土壤较为贫瘠,A错误。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区,该地区多种植橄榄树和葡萄,盛产橄榄油与葡萄酒,B正确。丙地为热带草原植被,多分布在非洲地区,非洲经济落后,工业不发达,C错误。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我国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故选B。2002年小浪底水利枢纽联合上游水库开始调水调沙,保证黄河不断流的同时改变了下游冲淤状况,并通过人工调控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改变了水沙的年内分配。冲淤量是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值,冲淤量为正,以淤积为主,冲淤量为负,以冲刷为主。图示意2001~2017年黄河尾间(河流的末段)河道冲淤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小浪底放水排沙为每年的6月下旬或7月上旬,但每年时间并不固定的原因是()A.锋面雨带至黄河流域有早有晚 B.黄河流域旱季调水量有高有低C.上中游高温期发电量有高有低 D.下游农作物的成熟期有早有晚12.实施小浪底调水调沙工程后,2003~2011年()A.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各年均以侵蚀为主B.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整体上以侵蚀为主C.汛期冲淤量均大于非汛期,河道以侵蚀为主D.汛期冲淤量均小于非汛期,河道以淤积为主〖答案〗11.A12.B〖解析〗【11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黄河小浪底工程通过人工调控在短时间内将大量水沙集中输送入海,改变了水沙的年内分配,可知黄河小浪底工程排沙的主要集中时间为雨季来临之前,黄河水量较小的时候,以确保雨季来临时有足够的空间调蓄洪水,而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锋面雨带的推移受季风影响,季风不稳定,因此雨带推移到黄河流域的时间每年不确定,A选项正确。小浪底水利枢纽联合上游水库存水量已经提前准备好,与调水量关系不大,B选项错误。发电对河流水量影响小,C选项错误。下游农作物的成熟期的早晚与排沙时间关系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A。【12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2003年-2011年间,汛期冲淤量均为负,非汛期冲淤量均为正值,在2006年,汛期冲淤量小于非汛期冲淤量,当年以淤积为主,其他年份汛期冲淤量大于非汛期冲淤量,整体在此期间内以侵蚀为主,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人类通过对与土地有关的自然资源的利用,改变地球陆地表面的覆被状况,以满足需求、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图为2000年—2010年黔桂喀斯特山地土地类型相互转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黔桂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 B.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为水域C.增加的林地主要由水域转化 D.增加的草地主要由林地转化14.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①建设用地扩张 ②退耕还林工程③石漠化综合治理 ④耕地撂荒闲置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13.D14.D〖解析〗【13题详析】读图分析,耕地负半轴林地比重大,说明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成林地,故A选项错误;草地负半轴林地比重大,说明减少的草地主要转化成林地,故B选项错误;林地正半轴草地比重大,说明增加的林地主要由草地转化成,故C选项错误;草地正半轴林地比重大,说明增加的草地主要由林地转化成,故D选项正确。所以选D。【14题详析】由图例可知,耕地面积减少,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草地和水域,故耕地减少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建设用地扩张,①正确;由图例可知,耕地面积减少,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和水域,故耕地减少的原因之一是退耕还林,②正确;石漠化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工程,通过恢复林草植被,建设畜牧业发展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等治理措施,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恢复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导致原有耕地减少,故③正确;图中的部分草地增加就是土地撂荒的结果,故④正确。所以选D。为研究中国消费者市场的区域差异,某研究机构将我国划分为多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围绕1到2个核心城市发展。下为该机构研究的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城市群分布(图)及相关数据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群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个城市群占中国城市总GDP的比重核心城市占中国城市总GDP的比重①昆明161.1%0.5%②南宁281.8%0.3%③广州246.6%2.6%④南昌221.7%0.6%15.区域内经济发展最不均衡的城市群是()A.① B.② C.③ D.④16.为顺利推进城市群建设,核心城市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加强产业建设以吸引人口迁入 B.集聚各类产业,增强综合实力C.平衡城市群各城市人口和经济 D.促进产业升级,协调区域发展〖答案〗15.C16.D〖解析〗【15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四个城市群中,以广州为核心的城市群③,其核心城市占中国城市总GDP比重最高,说明该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最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最为不平衡,所以正确〖答案〗为C,排除A、B、D。故选C。【16题详析】为了区域内城市群协调发展,首先明确城市群内各地分工协作,促进资源整合,人才、资金流动,打造互补共赢、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布局,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区域差异;其次核心城市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促进产业升级,转移低级产业,使之与城市群内资源禀赋和创新相匹配,形成跨区域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减少区域内部差异,故D正确。核心城市如果加强产业建设以吸引人口迁入;集聚各类产业,增强综合实力,会使核心城市与城市群内的其他城市差距加大,经济发展更不均衡,故排除A、B;因为各个城市的优势和劣势、资源、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平衡城市群各城市人口和经济是不现实的,故排除C。所以本题选择D。资源型城市往往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进人成长期,资源年开采量逐年增加B.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城市进入成熟期C.进人成熟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持续保持稳定D.进人衰退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8.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城市()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答案〗17.A18.D〖解析〗【17题详析】由图可知,进人成长期,资源年开采量线斜率大于45°,表明资源年开采量在增加,A正确。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比重为70%时,城市进入衰退期,B错误。进入成熟期,资源年开采量持续保持稳定,或者说,进入成熟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持续增加,C错误。进入衰退期,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持续增加,D错误。故选A。【18题详析】由材料“资源型城市往往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可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城市经济困难出现振兴现象,GDP不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A错误。资源缺乏,第二产业比重下降,B错误。如果城市转型成功,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人口不一定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C错误。资源短缺,工业衰落,需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D正确。故选D。下图为江苏省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空间示意图。Ⅰ类表示皮革毛皮羽绒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Ⅱ类表示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Ⅲ类表示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第三阶梯腹地区没有接受Ⅲ类产业转移,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工资水平高 B.产业协作条件差 C.产业层级高 D.本地市场狭小20.Ⅱ类产业转移对第三阶梯腹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环境污染加剧 B.劳动力素质迅速提高C.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D.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迅速提升〖答案〗19.B20.C〖解析〗【19题详析】相对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经济落后。由材料可知,Ⅲ类产业转移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科技水平、产业协作条件的要求较高,而第三阶梯腹地区无科技、人才、产业协作方面的优势,所以没有接受Ⅲ类产业转移,B正确;苏北地区经济落后,工资水平较低,A错误;由图形信息可知,第三阶梯腹地区接受的是I、Ⅱ类产业转移,产业层级较低,C错误;该类产业产品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市场并非局限于本地,D错误。故选B。【20题详析】Ⅱ类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对第三阶梯腹地区产生的显著影响是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正确;Ⅱ类产业主要是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环境污染少,A错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低,B错误;Ⅱ类产业转移会促进第三阶梯腹地区居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会迅速提升,D错误。故选C。图中M为晨线与赤道交点,P为晨昏线与86°N切点,此时全球日期等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该日深圳(115°E,22.5°N)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A.42.5° B.56.5° C.63.5° D.71.5°22.若一架飞机此时从甲地起飞,经10小时到达深圳,到达时,深圳机场最可能是()A.红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答案〗21.C22.C〖解析〗【21题详析】由此时全球日期等分可以推知0°经线为0时,P为晨昏线与86°N切点,即P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且M为晨线与赤道交点,时间是6时,可推知P为12时,是180°经线。所以86°N以北是极夜,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又因P为晨昏线与86°N切点,所以太阳直射4°S,因此,深圳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22.5°+4°)=63.5°(该日最大太阳高度),最小太阳高度为深圳处于晨昏线上时的0°,故该日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为63.5°。故选C。【22题详析】由上题可知,P是180°经线,是12时,此时北京时间是8时,若一架飞机此时从甲地起飞,经10小时到达深圳,到达深圳机场时是北京时间18时,所以深圳机场最可能是夕阳西下。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6分)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比湖位于北疆准噶尔盆地海拔最低处(图),为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处。入湖地表径流曾达23条,但80%被引入灌区。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大,3~4月水位较高,7~10月水位较低。1966年以来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图),大片湖区干涸,引起区域生态与环境急剧变化。(1)说明艾比湖湖盆的地势特点。(2)分析艾比湖7~10月水位低的原因。(3)简述为减缓艾比湖萎缩应该采取的措施。〖答案〗(1)中间低,四周高;西北部较缓,东、南部较陡。(2)7~10月气温高,风力大,蒸发旺盛;农业用水多,入湖河流径流量较小。(3)发展节水农业;实施退沙还草、退耕还林工程;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大型水库,补充增水。〖解析〗【小问1详析】由右图可知,湖盆中间低,四周高;1966年以来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西北部湖岸线变化较大,说明其坡度较缓;东、南部湖岸线变化较小,说明其坡度较陡。【小问2详析】湖泊水位的高低主要从湖泊水量补给和支出两方面分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艾比湖湖水补给主要来自地下水、高山冰川融水、入湖径流;湖水支出主要是湖水蒸发。7~10月气温高,蒸发量最大,风力大,进一步加剧蒸发;入湖地表径流曾达23条,但80%被引入灌区,说明农业用水多,入湖河流径流量较小。【小问3详析】艾比湖萎缩,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因素。80%的入湖径流被引入灌区,农业用水量大,因此要发展节水农业;统一管理,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工程措施建设大型水库,补充增水,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生物措施实施退沙还草、退耕还林工程。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浩岸地区,是中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图)。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图),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由“鱼米之乡”逐渐变成“缺粮大户”。(1)受各区域要素综合作用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存在差异。分析两个地区的差异并填表。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花生熟制一年三熟耕地类型水田(2)分析珠江三角洲变为“缺粮大户”的原因。(3)于2021年10月21日到黄河三角洲考察调研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请你为该地盐碱地改良提出可行性建议。〖答案〗(1)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油料作物油菜熟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耕地类型旱地(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大幅减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需求增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小;人口持续增加,粮食需求量大增。(3)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抽取盐水,补充淡水;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营造防护林带,减小风速,减少蒸发;改良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减少大水漫灌。〖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该地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的耕地类型为旱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小问2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之后,珠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可用于发展种植业的耕地面积减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提高,对于附加值较高的花卉、蔬菜、水果等的需求量增加,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迁入,导致粮食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等。【小问3详析】黄河入海口,临近海洋,盐碱地较多。该地盐碱地改良可以引淡水灌溉,起到淋溶作用,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或者抽取该地地下盐水,补充淡水,稀释地下水盐度;在蒸发量较大的季节,选择适当覆盖物覆盖地表,减少蒸发,抑制蒸发返盐,在适当的位置营造防护林带,起到阻挡作用,减少风速,减少蒸发;改良不合理灌溉方式(大水漫灌),采用喷灌、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大水漫灌等。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图),既有不断生长的冰川,也有滴雨不下、风力强劲的“风上高原”和火山熔岩构成的塔状尖峰(图)。该地区河流多切穿山脉、穿越荒原,水质清澈,生物却很少。(1)分析“风土高原”滴雨不下、风力强劲的原因。(2)利用内外力作用原理,描述塔状尖峰形成的地质过程。(3)分析穿越荒原的河流生物量少的原因。〖答案〗(1)受山脉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切出的西部山口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高原平坦开阔,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小。(2)该地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隆起抬升;伴随着火山活动,形成火山熔岩;在冰川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地势陡峻的塔状尖峰。(3)冰川融水补给,营养物质含量低;流经荒漠地区,营养物质补充少;水温低,不利于生物生长、繁殖。〖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主要位于40°S—52°S之间大陆西岸,主要受西风带控制,由于受到西侧高大山脉的阻挡,该地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在下沉的过程中,水汽不易凝结,降水较少;根据材料信息“该地区河流多切穿山脉”可知,山脉中有河流发育,风在翻越山脉之后,与河谷的走向相同,受到狭管效应的增速作用,风力增加;该地植被较少,地形平坦开阔,摩擦力较小,导致风力强劲。【小问2详析】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南美洲的中南部,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山脉隆起;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该地形成火山熔岩;受外力侵蚀和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破裂,产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裂隙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渐渐形成塔状尖峰。【小问3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河流发源于高山地区,主要补给方式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营养物质较少;荒漠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贫瘠,水体获得的营养物质补给较少;高山冰雪融水的水温较低,不适宜生物的生长。综上分析导致穿越荒原的河流生物量少。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氓江上,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图)。都江堰主体部分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分水鱼嘴可按丰水期“内四外六”、枯水期“内六外四”的比例自动分流来自氓江上游的流水;宝瓶口能自动控制内江流入成都平原的水量。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早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人们为了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李冰父子,在玉垒山麓修建了二王庙,在庙中砖墙上题有“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八个大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