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投射
&
投射技术、投射测验
(Projectivetechniques)
一、投射技术的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的创始人是Sigmund.Freud,他提出个性(人格)结构包括三方面: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处于整个人格结构的最下层,属于潜意识,是行动的源泉;“自我”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是人格结构的表层,属于部分意识,在意识和无意识中约各占一半,其作用在于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容许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超我”是一个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的,由父母和师长的指示所形成的结构,大部分也属于无意识,小部分进入意识。Freud
认为,人类本能行为是心理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随着生物的进化,由祖先遗传下来的。在人类社会中,自从人出生以来,婴儿最初只有“本我”这部分,但婴儿不久就会反应环境中的各种方面,适应环境的要求,这样“自我”的一部分获得了特殊的发展,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组织,作为“本我”与外界之间的中介——“自我”,因此,人类所有的原始的冲动不可能象人以外的动物那样随便地显示出来,它总是受社会的压抑,被迫抑制自己的本能,并把它排斥在意识之外。但它并未完全消失,只是不能正常地表现在意识活动中。这些本能欲望仍保存在潜意识中,它仍然是最大的动力源泉,继续控制着个体的行为。
心理动力学派的学者在研究人格时多采用投射技术来揭示内隐的行为或潜意识内容,Freud认为,只有脱离现实价值评价系统的刺激—反应,或在个人失去自我控制的情况下所出现的反应,才最能反映潜意识。在20世纪40到60年代,精神分析的思想在人格理论和研究中的影响最大,而其间投射测验增长的数量也最多。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格结构的无意识范畴,认为个人无法凭其意识说明自己,因而自陈量表无法有效地了解人格。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非结构化)的刺激情境为引导(引导的方法有多种,暗示也是一种),使个体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要求、动机冲突等泄露出来,或者说是不自觉地投射出来。这种假设正是投射测验的理论基础。
二、投射技术的性质和原理投射技术(projectivetechnique)是人格测量中的一种常见方法.该名词由富兰克(L.Frank)首先明确提出(1939),不过在此之前已经产生了利用投射技术原理编制的投射测验,如1921年的罗夏测验。以罗夏墨渍测验为例,当主试向被试呈示一张墨渍图片时,被试完全可以自由地给该墨渍加以某种意义的解释,从而获知他的动机、情绪、价值观、愿望等。用此方法研究人格,是立足于如下的基本假设: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各项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给外界的刺激加上某种意义,而后再对之表现出适当的反应。在心理学中,所谓投射即是:
(1)个人的一种不自觉的过程,把他自己的态度、情绪投射于环境中的事物或他人;(2)个人的情绪对外界事物的影响;(3)个人从一种经验出发作了错误的推断。个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给外界的刺激赋予某种意义,然后表现出适当的反应。人们可从这些反应中去推论他的人格。
投射测验是指以没有结构性的测题,引起被试者的反应,藉以考察其所投射的人特征,这种测验称为投射测验。在投射测验中,对被试提供模糊而不确定的测验刺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起被试的幻想,让他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念或愿望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Frank,1939])。一般的投射技术与其他的人格测验有如下三点差异:第一,投射技术就是给被试一个模糊而暧昧的刺激情境,使被试有一个机会表示出内心的需求,以及许多特殊的知觉,和对该情境所作的许多解释。墨渍图片、完成句子、文字联想、个人作业和绘画等都是投射的方法,可以诱出被试的反应来说明其人格结构、感情、价值观念、动机、适应方式和情绪结(Complexes),通常有许多潜意识的东西,在问卷式的人格测验中常常不能显露出来,但在投射测验中就不同了.
第二、人格调查测验是有若干标准化了的问题,要被试回答其在一些不同的情境中是何感情和活动.而投射测验不能告诉被试测验的目的,只告诉这是一种想象测验,它只是提供给被试相当自由的情境使其有充分表示知觉上个别差异的机会,让被试间接说明他自己.
第三、投射测验注重整体人格的分析,而一般的人格测验,往往只能测量某些人格特征。
三、投射测验的分类及几种主要的投射测验联想型让被试说出某种刺激(如单字、墨迹)所引起的联想,如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构造型要被试根据他所看到的图画编造一套含有过去、现在、将来等发展过程的故事,如主题统觉测验。完成型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故事或辩论材料等,让被试自由补充,使之完成,如语句完成测验。造排型要被试根据某一准则来选择项目,或作各种排列。可用图画、照片、数字等作为刺激项目,如内田测验。表露型
使受测者利用某种媒介(如绘画、游戏、心理剧等)自由表露他的心理状态,如画人、画树测验。我国有的学者把投射测验分为四类,即联想型、构造型、完成型和表达型。四、罗夏墨渍测验的内容和实施此测验有10张墨渍图片,图片的左右两侧几乎是对称的,其中五张是黑白色,但深浅不同;另外五张中有两张是黑白而加上其它深浅不同的彩色,余下的三张是不同彩色的。测验图片呈现给被试的次序是有规定的。罗夏自己的指导语:“这看上去象什么?”“这可能是什么?”;而Klopfer和D.M.Kelley的指导语:“人们在这墨渍中看出很多事物。现在请你告诉我,你看出了什么?你以为这可能是什么?这使你想到什么?”。
该测验没有时间上的限制。主试需记录:逐句记录反应的语句;每张图片出现到开始第一个反应所需时间;各反应之间较长的停顿时间;对每张图片反应总共所需的时间;被试附带动作和其他重要行为等。
十张图片反应完毕后,主试再问被试一些问题(也可再每张图片完结之后就发问)。其目的是:
(1)了解墨渍中哪些部分使被试产生反应,有利于记分。
(2)有些问话可以让被试澄清或增补原始反应。记分:
1、定位(location):被试以墨渍的哪一部分进行反应。有:整体(W)、部分(D)、小部分(d)、细节(Dd)、空白(S)
2、定性(determinants):被试将墨渍图片看成什么。有:形状(F)、黑白光度(K)、色彩(C)、运动(M)。
3、内容(content):被试的反应可以分为:植物、动物、人类、风景、人为事物、解剖的部分、性和其他。
4、独创或普通性(originalandpopular)指被试的反应是否具有独创性。如100人反应中只出现一次的反应可视为独特反应。
结果的解释
Stimulifromtheenvironmentareorganizedbyaperson’sspecificneeds,motives,andconflicts.
1、定位方面的意义。W分表示他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抽象思考的能力。D分数表示有具体的、实际的、少创见性的心理能力。Dd表示有特殊的知觉,有时表示有精确的批评能力。
2、形状方面的意义。F+或F,表示对心智过程和做事上有控制能力。其行为无组织,对事曲解,故常有F-分。F分过高表示在情绪和社会适应性上会受限制。
3、色彩方面的意义。CF表示冲动和自我中心。C则表示情绪激动。
4、黑白光度的意义。对于黑白光度的反应,表示被试面对情绪上的需求。但也可视为与焦急、压抑、和不满足之感有连带关系。
5、运动的意义。有M分表示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理想生活。单有运动反应而无色彩反应,表示有内心的生活,而对外在的事物无感情,这是内向的人格;运动反应少,色彩反应多,表示是外向的人格。
6、内容的意义。从内容上看出精神病上的意义,如被试解释某一图片为“两眼看着我”,则为妄想的反应。
7、独创或普通性的意义。反应与一般人不同,则可能表示他有独特的见解,智力比较高;或者是有意歪曲事实,有与社会适应不良的倾向。五、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ApperceptionTest,简称TAT)是投射测验中同罗夏墨渍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量工具。它是由默里(Murray)和摩根(Morgan)于1935年编订而成的。该测验全套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图片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实施时依照男、女、男孩、女孩把图片分为四组,每组各有19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它们是从全套图片中抽选出来的,后10张图片内容比较奇特,容易引起情绪反应。测验指导语:我要你看一些图片,并且要你根据每张图片讲一各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造成那样的情况,以后会有什么结果。你可以随意讲,故事越生动、约戏剧化越好。
在给被试呈现空白图卡时,要求被试相象卡片上有一幅图画,将这一幅相象的图画加以描述,然后编成一个故事。主题统觉测验的分析:Muller的15种需要分析方法1、主人公本身:如隐士、领袖、犯罪等2、主人公的动机倾向和情感:如屈辱、成功、控制、失意等3、主人公的环境力量:如拒绝、身体伤害、失误等4、结果: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的对比,经历了多少困难挫折,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是快乐还是不快乐。5、主题: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就是简单的主题,这些情况联合成为一串的东西就是复杂的主题。
6、兴趣和情操:
比如图片中的人物,老年妇女常常被比喻为母亲;有些被试把画面中的人物表现为正面人物,有的表现为反面人物。
主题统觉测验有三个派生的测验工具:一种是就是上述介绍的成人版本,第二种是专门用于儿童的测验,称为CAT(下面作介绍),第三种专门用于老年人的测验,称为SAT。每套图片的内容,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
儿童统觉测验(TheChildren’sApperceptionTest—CAT)是由LeopoldBellak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编制完成的。
他根据TAT(成人用主题统觉测验)的原理,经过研究发现,神话故事的动物图片对儿童有特别的吸引力,并且动物图片在年龄,性别及许多社会特征上比较模糊,比起人物图片有更多的优点,更适合于进行投射,所以CAT在发展之初是从动物图片开始的.(不过到后来,对于7岁以上的智商已经较高的儿童,也采用了人物的图片进行测验【称为CAT-H】)。根据在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小学所进行的测试研究,Bellak等从众多的动物图片中挑选出10张实用效果最好、儿童肯定可以讲出良好故事、并且可以说明儿童人格基本方面的图片。
CAT设计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了解儿童与其生活中最重要人物的关系,并揭示他的驱力、冲突、焦虑,以及人格的动力和结构。
图片设计的原则是:能明确地诱导出有关抚养问题和口欲期问题(oralproblems),能够调查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问题,能够调查儿童对待处于父母角色的人物的态度以及统觉这些人物的方式,并且能够了解儿童与作为一对夫妻时的父母的关系(即恋母情结),儿童对攻击性和被成人社会接纳的想象,并且想象在夜晚对孤独的恐惧以及父母对此的态度.
CAT基本图片的情景.
图1.小鸟围坐在放着一大碗食物的桌子;在左边有一只模糊的素描出的大鸟.
图2.一只熊拉着绳子的一端,另一只熊和小熊拉在绳子的另一端.
图3.一只狮子拿着烟斗拐杖坐在一张椅子上,在其右下角一只小鼠出现在洞口.
图4.一只戴着圆帽的大袋鼠,拎着装着一个奶瓶的篮子,在其育儿袋中有个拿着气球的小袋鼠,在旁边有只大点的小袋鼠骑在自行车上,
图5.一个黑暗的房间,一张大床作为后景,一张小床作为前景图象,有两只小熊睡在上面.
图6.一个黑暗的洞中,两只模糊不清的熊作为后景,一只躺着的小熊在前景.
图7.一只张牙舞爪的老虎追逐着一只猴子,猴子逃避着.
图8.两只成年猴坐在沙发上喝着茶,在前景中的另一成年猴坐在蒲团上和小猴说话.
图9.一间通过开着的门从亮的房间所看到的漆黑的房间,在黑房间里的小孩床上坐着一只看着门口的兔子.
图10.一只小狗躺在大狗的腿上,两狗的特征不明显.两狗处在以洗手间为背景的情竟中.
CAT的试测要求
在测试CAT时,与儿童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关系。主试在提示中不能有暗示性;在所有的故事都讲好之后,主试要尽快浏览这些故事,在特定的问题上询问儿童并作推敲。主试还应注意儿童在讲故事时有关的言论和行动。除了正在讲故事的那张图片,其它图片应放在儿童的视线之外,并应当以固定的图片顺序进行测试。
测验指导语:“下面我们要做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我给你看一些图片,你根据所看到的图片讲一个故事,在故事中说明已经发生了什么?将要发生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对CAT故事分析的10个方面
㈠.主题:儿童在一个或多个故事中表现出的某种特定的故事反应或解释就是所谓的主题。
㈡.主人公:主人公就是故事随之而起伏变化的那个人物,它与被试在年龄和性别上相似,围绕着它发生了许多事件。此外还要注意主人公的恰当性问题,即主人公应付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与他(她)所属的社会群体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否有恰当性。
㈢.主人公的主要欲求和驱力: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与被试有一定的关系,所表达的欲求可能直接与儿童的欲求相对应,这些欲求至少在某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行为方面的表现,或它们是现实生活表现的反面的具体化,它们构成了儿童想象的内容。
㈣.环境:环境是一个由无意识的自我感觉和受先前的记忆影响的对刺激材料的歪曲性统觉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体。在CAT故事中,所表现出的故事的环境越一致,我们就越有理由认为它是被试人格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考察被试在日常生活中作怎样反应的一个有用的线索。
㈤.人物:它指儿童看待他们周围人物的方式以及他们如何与这些人物进行交往。
㈥.明显的冲突:一些冲突是正常成长过程的一个部分,而另一些冲突可能就有病理学的意义,有些冲突,所有的儿童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时都会经历到。
㈦.焦虑的本质:常见的最主要的焦虑是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焦虑:躯体伤害、惩罚、缺乏或失去爱的恐惧、反对以及担心被抛弃、孤独、缺乏支持等;在CAT故事的分析中,要注意儿童对他(她)所面临的恐惧进行防御时所处的情境,也要了解儿童进行防御的方式,如逃避,被动消极,冲动,口欲狂,贪得无厌,否认,退行等。
㈧.对冲突和恐惧的主要防御方式:CAT故事还用于检查与驱力相对应的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的结构可能与儿童的外显行为更密切。通过研究驱力和防御机制,对被试的性格结构作出评价。在研究儿童故事时,必须明确要以年龄适当性(ageappropriateness)为基础来考察防御机制的病因和实质。因为在一个年龄中属于正常的东西到另外的年龄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了。
㈨.超我的严格性:根据被试在故事中所选择的惩罚与侵犯行为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可以对超我严格性作出评价。比如神经症患者可能讲这样的故事:主人公仅有一些非常轻微的违法行为或攻击性的表现,而意外地或有意地被杀,或因病而死;这表示其超我过于严格。神经症中也常出现不完整的超我,有时非常严格,有时又非常宽大。
㈩.自我的完整性:它可以揭示出自我的总体功能水平,在何种程度上,儿童一方面能够协调驱力和现实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又能调和超我的指令?在被试所讲故事中,主人公应付难题时所表现出的恰当性是这个变量的一个重要方面.CAT促进了许多有关儿童发展领域的研究,它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疗效的评估方法;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CAT更是个便利的工具,甚至可以不必象使用WISC那样来掌握它的操作(TAT也是如此),多数研究者把它们看出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测验,在精神分析时,这些图片仅仅是引起被试的故事反应,甚至可以用TAT图片外的其他图片。六、其他投射技术测验(一)
句子完成法给被试一些未完成的句子,要他填上几个字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我喜欢
。男孩子
。再过十年
。
Rotter设计的缺句完成表格(incompletesentenceblank)有40题。测试进行前,要求被试“用你真实的感受完成各题。在记分上,根据各题的反应,由适应至不适应分为7各等级加以评定。文章完成法的来源文章完成法测验是由精神分析家容格的言语联想测验(Wordassociationtest)发展起来的。根据1897年HEbbinghaus所运用的心理测验,当时主要是测定智能为目的,把它运用于人格测验的现代形式是从1940年开始。SCT测验把刺激语写成文字通顺而完整的文句,内容涉及家庭状况、职业环境,通过自由联想,在情感和行为上进行表达。文章完成法的来源文章完成法测验是由精神分析家容格的言语联想测验(Wordassociationtest)发展起来的。根据1897年HEbbinghaus所运用的心理测验,当时主要是测定智能为目的,把它运用于人格测验的现代形式是从1940年开始。SCT测验把刺激语写成文字通顺而完整的文句,内容涉及家庭状况、职业环境,通过自由联想,在情感和行为上进行表达。
文章完成测验(SCT)卷
第一部分1。在小时侯,我----2。我常被人----3。家庭生活-----4。我的失败-----5。家里人把我-----6。我得意的-----7。争论的-----8。我想知道的事-----9。我的父亲-----10。我嫌恶的是-----
第二部分1。在家-----2。把我搞得不安的---3。朋友-----4。我常好-----5。如果我-----6。我的母亲-----7。如果允许我再改正一次-----8。男人-----9。我的睡眠-----10。在学校-----
文章完成测验(SCT)卷11。我的衣服-----12。死-----13。人们-----14。我不会做的事情--15。运动-----16。将来-----17。如果我的母亲----18。工作-----19。我偷偷地-----20。世间-----11。恋爱-----12。如果我的父亲----13。自杀-----14。我爱好的-----15。我的头脑-----16。金钱-----17。我的抱负-----18。妻子-----19。我的情绪-----20。我的健康-----
文章完成测验(SCT)卷21。丈夫------22。我经常-----23。吸引住我的-----24。我的牢骚(不)--25。我的兄弟姐妹----26。在工作场所-----27。我的脸-----28。直到现在-----29。女人-----30。我想起来的-----21。我遗憾的-----22。把大部分时间----23。结婚-----24。情况好的时候----25。我无论如何也----26。家里的人-----27。我羡慕的-----28。上了年纪的时候--29。我正努力做的----30。我不能忘记的---SCT测验刺激语的特征题目涉及到家族、工作场所、人生观等广泛领域,我常常是什么样,决心做什么事情。刺激语有“我的失败”的第一人称;“人们”那样的第三人称;“死”那样的无人称。同一主题,有的严格限定在“如果我的母亲”,有的不明确的联想,自由度很高,如“我的母亲”。SCT临床的使用SCT测验最低的要求,是把自己的情感在文章中表达清楚,恰当的书写表达需要一定的认知能力。作为临床心理测验一部分,中心是促使被试健康地表现自我意识。作为与病人面谈、接触的辅助工具,明白病人关心的、有问题的内容。作为临床咨询、治疗的筛选的工具。探索社会因素。SCT测验的分析和解释形式的分析:通过字体和文体推测性格和情感状态。躁狂的字大而杂乱;忧郁的字体小而书写量少;强迫的人注释过多,字体规规矩矩;留有很大空白,缺乏精神动力。SCT分析和解释内容的分析:事实的内容,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具有哪些烦恼和内心矛盾冲突。是否存在否定现实。具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心理形象)。情感表现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表现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与年龄是否相应。SCT测验病例14岁男孩,因为神经症性尿频,从小儿科转诊,进行SCT、YG、罗夏测验。
1。小时侯,我—经常听到虫子在哭。
2。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
3。弟—没有。
4。从学校回来,我—做作业。
5。无论如何,我也—想入太极会。
6。运动—太讨厌了。
7。我讨厌的—学校的老师。
8。我的空想-没有。SCT测验病例
9。我感到羞耻的事--在别人面前说事儿。
10。我的穿戴--最讨厌的是拖鞋。
11。学校的成绩--非常差。
12。假如我-是体育老师,就用空手道教训不良份子。
13。我的失败--在柔道比赛的失败而受到老师的打骂。
14。父亲--是走投无路,不能行走,是截瘫。
15。我不会的事是--跳箱运动。
SCT测验例子
16。朋友的家和我的家比较—我家太贫穷破旧了。
17。男朋友们—不多,谈得拢的朋友仅仅一个,女朋友们有几个。
18。我希望知道的是—加入极真会的入会方法。
19。争吵—对我来说,从来不自己去惹事,如果真的欺负我的话,会把对手打得半死。
20。我爱好的—格斗技术。
21。我偷偷地—进行空手道的练习。
22。我比大家差的事—我想是所有的方面。SCT测验例子
23。我想得到的—买许多新的衣服。
24。大人—全是讨厌的。
25。我最大的希望—是进入太极会的最高层次。SCT测验例子(第二次测验)
1。家里人—不认真听我讲话。
2。我常—好哭泣。
3。朋友—是很讨厌的。
4。劳动的事—是苦,当然这是为了自己而这么想的。
5。我可怕的--是阴暗的地方。
6。兄—是温和的,姐姐是美人。
7。我想和羡慕的是—朋友所穿的漂亮的衣服。
8。本来—都是好的。SCT测验例子9。我经常—不明白自己。
10。母亲是—讨厌的。
11。我希望成为—太极会的会长。
12。高兴时—我掩盖高兴。
13。在家—为什么经常是一个人。
14。我不平的—这世上的一切事情。
15。钱—我不想没有,也不想太多。
16。常常使我生气的—是朋友的议论。
17。朋友们—现在认真地听我讲话。
18。令我遗憾的—柔道的比赛是输了。SCT测验例子
19。学校—有不太多的朋友。
20。我痛苦的是—尿频。
21。我父亲—的工作是自己做生意。
22。我被—叱责—是在上课时和同学相互讲话。
23。我自夸的是—身体柔软。
24。学习—是讨厌的。
25。在家想干什么—希望能够受到系统的学习。SCT测验的分析报告
一。形式分析书写体相当男性中学生,整个测验未见到漏字、错字,表达不自然等情况,文字干净,书写量不多,运用强烈、肯定的语调书写。二。内容分析明显的表达出否定自己的心理形象,“哭泣的虫”,“不明白自己”,“学习成绩差”,“我的所有方面都很差”等。完全不能肯定自己。SCT测验的分析、报告
明显的对社会反感,对父亲、母亲都有嫌恶感,自己的家是贫穷的;对老师、同学都敌视,不满。想成为强者的愿望强烈,喜欢格斗的场面,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在现实的方面表现为性格上的柔弱感,但在空想中充满万能感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对自我形象具有差异性。SCT测验分析、报告
对周围的人神经过敏,充满着不满和愤怒的感情;与父母亲之间没有良好的情感交流。通过自述获得,从幼小的时候就受到虐待,周围的人用通用的眼光看他。家庭中,父亲常常批评他,母亲又过度的溺爱,本人又过分放任,经常和人争吵,周围没有温暖气氛。(二)逆境对话测验
由Rosenzweig在1941年编制,原名罗森兹威格图画挫折研究。有24张类似卡通的图片,每一张均画有两个面对面的人物画,其中一个对着另一个说了几句逆耳的话,这些话足以引起另一个人生气(产生挫折情景),被试扮演后者的角色,必须对这些逆耳的话做出反应(见下图例)。
这个测验是根据挫折情境引起攻击行为的理论编制而成的,用以测量一个人对一般的挫折情境的适应是否正常,从而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该测验图片有适用于4至13岁的儿童、以及适用成人(14岁以上)两种形式。
该测验按照投射原理编制而成(因为被试在面对受挫折情境作反应时,会将其人格特征投射到逆境的对话中),但所含有的变量较少,实施和记分都很简便,统计处理也不繁复,因此,有些研究者将它修订后,用以研究种族敌视、预防战争的调查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三)画人测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乳品抗结块添加剂在粉状产品中的技术突破
- 2025-2030书法雕刻工艺在实木文创产品中的溢价空间
- 2025-2030中国饮料行业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场景可行性评估
- 2025-2030中国食品着色剂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食品循环经济行业调研及政策支持分析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锂电正极材料技术路线演变与产能过剩风险预警
- 某工程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自然博物馆活动方案策划
- 低频营销方案
- 咨询公司的运作方案
- 天津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GB/T 17395-2024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24.1.1《圆》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乳品领域:认养一头牛企业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宠物乐园方案
- 自备车补贴申请表
- 注塑成型技术培训之工艺理解课件
- 信息论与编码(第4版)完整全套课件
- 广西佑太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医药中间体项目环评报告书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海绵城市公园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