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择题密码解题策略七大_第1页
高考地理选择题密码解题策略七大_第2页
高考地理选择题密码解题策略七大_第3页
高考地理选择题密码解题策略七大_第4页
高考地理选择题密码解题策略七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盐度线图。这类选择题的特点以等值线的形式呈现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和变化规律等,比文字叙述更严谨和直观。重点考查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等值线图取材广泛,和教材主干知识结合紧密,因此对等值线图的考查在以后的高考试题当中出现的频率仍会很高。解题策略

策略一等值线型选择题

该类题型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1)明确等值线的类型及考查内容。(2)关注等值线的数值、形状(闭合弯曲)和延伸方向。一般通过辅助线上数值的分布来比较等值线弯曲处与附近地区数值的关系。(3)确定选项。结合图示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等值线弯曲、闭合等原因,对照选项,判断正误。1.(2012·新课标全国卷,10~1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C.340米 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C.360米 D.410米解析第(1)题,因为山峰周边的等高线为500米(等高距为100米),故推出Q西侧的等高线为400米,所以Q地的海拔应该大于400米(如图)。第(2)题,河谷海拔在200~300米,瀑布落差为72米,故瀑布海拔在228~300米之间,桥的海拔在200~228米之间,山峰580米,相减,落差为352~380米之间。答案(1)D

(2)C一般的坐标图有二维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三维坐标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和多维坐标图(如雷达统计图、风向玫瑰图等)三种类型。坐标图将数个地理要素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能够清楚地反映两个或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或比例关系,是图表判读最基本的类型之一。通过对题目中坐标图的解读,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因此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策略二坐标图型选择题

坐标图的解读一般分以下几步:第一步:观察图名和图例。必须准确地判读整个坐标系统中各个坐标的含义,搞清楚图中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二步:观察图像特征。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判读各要素之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同时特别注意坐标图中出现的峰值和谷值。第三步:分析图像特征。明确这些变化与相关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相关性,确定选项。2.(2012·四川文综,8~9)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1)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

)。A.①曲线 B.②曲线C.③曲线 D.④曲线(2)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降水分布及区域定位能力。此题可采用择优法进行判断。澳大利亚大陆西岸最低纬度高于15°,④代表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指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部分,北美大陆位于10°N以北,③代表北美大陆;非洲大陆西岸降水量远远大于南美大陆西岸且非洲大陆西岸纬度最高值在35°S左右,所以①代表南美大陆、②代表非洲大陆。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纬度低,蒸发旺盛与降水多少无关,A项错误;M位于南美大陆西岸8°S~9°S附近,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而不是东北信风,B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控制回归线至40°附近区域,C项错误;该地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1)C

(2)D通过给出一幅区域经纬网图、轮廓图或景观图,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然后以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相关地理知识。这类题目对区域定位能力要求很高,且定位成功后,学生必须迅速根据题意对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区域间的对比,得出结论,所以属难度较大的题目。策略三区域定位型选择题

复习时,应对地球表面重要的经线、纬线通过的地区有较深的印象,了解重要的地区和地理事物所处的大致经纬度范围,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各个区域的轮廓、典型地貌、景观等特征。遇到此类问题时,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大致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然后结合图中的典型特征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确定具体位置。3.(2011·四川卷,3~4)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解析该题以地形剖面示意图考查了区域地理特征的判断、推理,对定位要求下降。综合考查了地形、工业、农业、盐度、气候与植被等知识点,该剖面在南美洲自北向南依次经过了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穿过的地形是以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东南沿海,热带经济作物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热带草原区;甲地海水是巴西暖流,来自赤道暖流,对岸海域是非洲的西部,是本格拉寒流,是上升流;甲地大陆沿岸是热带雨林风光,甲地对岸的非洲西部沿岸是热带沙漠景观。答案(1)C

(2)A该类试题的特点有三个:第一,题干或图表中提供了计算所需的基本数据;第二,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能反映地理计算所需的基本原理;第三,题目设问与题目提供的信息相对应,让学生能调运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策略四计算型选择题

该类题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计算。(1)“提取信息”认真审题,提取试题中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的内容和能力。(2)“分析信息”对提取的信息加以分析整合掌握信息间的内在关系。(3)“计算验证”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出计算的已知项和所求项,套用计算公式,得出计算结果,再把结果和题目提供的其他信息相联系,以确定其正误。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9~11)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 B.14日19时C.15日4时 D.15日11时解析第(1)题,由低压中心的位置和移动速度可知,14日6~9时气旋位于甲地以西,根据等压线和地转偏向力可知该处为偏南风,B项正确。第(2)题,气旋边缘与甲地距离略大于100km,由移动速度可知,约12小时之后控制甲地,较接近的选项是B。答案(1)B

(2)B此类题目题干和选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因求果,即以题干为原因,选项为结果,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中导语一般有“所以”、“因此”、“为此”、“结果”等字眼;另一种是由果索因,即以题干为结果,选项为原因或条件,此类选择题的题干中的导语一般有“原因是”、“是因为”、“为了”等字眼。因果型选择题在命题时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一因多果。该题型最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有较大的难度。策略五因果型选择题

解答此类选择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认清题干和题肢能否构成因果关系;二是分清题目考查的是“因”还是“果”,防止倒果为因。另外,有三种情形的备选项是不能入选的:第一,答非所问者;第二,与题干的规定重复或变相重复者;第三,因果颠倒者。常用方法是: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事物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复杂性,会出现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等不同情况,所以应按照题目的指向性,把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区分开来。②基本观点分析法。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5.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1)~(2)题。(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B.引起甲、乙两地自然植被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2)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A.干季较不明显B.河流流量变化较小C.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D.上游兴建水库解析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及其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由题目条件,甲乙两河的径流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可以推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地中海气候,河流的防洪任务应出现在7月份,故而第(1)题选A。从图中看出两水文站均位于河流的相对下游,气候类型相似,能影响径流月变化的因素只可能是流域面积的差异,故而第(2)题选C。答案(1)A

(2)C排序型选择题一般是指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时间或空间分布排序的一类选择题。这类选择题要求理解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然后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排序。排序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定位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可以是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进行确认,也可以是对某一组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进行确认。策略六排序型选择题

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搞清楚要排列的是什么地理事物或现象,再结合经纬度、海陆位置和国家、省区、铁路、河流等相对位置来推理他们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进行排序。在几个选项中,一般只要确定两到三个事物或现象的顺序就能得到正确选项,所以在排序时,应该首先把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内容进行排序,然后逐项进行排除,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6.下面四幅图为1米长的标杆在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所测得的正午影长,据此回答(1)~(2)题。(1)四个观测点按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2)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四个观测点的昼由长到短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解析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数学模型推算特殊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分布规律的能力。第(1)题,运用数学中的勾股定理依次计算出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再结合特殊时期影子的朝向确定四地的纬度:①地为60°N,②地为52°36′S,③地为30°N,④地为21°34′N。故选A。第(2)题,利用上题的答案,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答案(1)A

(2)C这类题目给出了多层选项,第一层选项中既有错误的,又有正确的,由第一层选项中的若干个选项组合起来又组成第二层选项,也就是需要考生选择的选项。这类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考中已经取消的多项选择题,对考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在高考中这类选择题的失分率也较高。策略七组合型选择题

该类题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肯定”。即找出叙述选项中最有把握的一个(或两个)选项,这一个(或两个)选项能肯定是对或肯定是错的。(2)“排除”。即把错误选项排除掉。这里的“错”是指表述错误、或与题干意思不符的选项或含有错误选项的组合。(3)“比较”。若还有两个及以上的选项,可将其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4)“确定”。在第三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最后确定正确答案。7.(2011·江苏卷)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