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6.2共筑生命家园》_第1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6.2共筑生命家园》_第2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6.2共筑生命家园》_第3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6.2共筑生命家园》_第4页
【★】2023-2024学年秋季人教初中9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3单元《6.2共筑生命家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练6.2共筑生命家园选择题1、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比较齐全、功能相对完善的体系,在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建设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意义在于()A.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B.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智力支持C.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资源D.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2.有人说:“我们生活的大地上,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都是圣洁的。”若要使大地永远保持“圣洁”,我们应该()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坚持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④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此类环保标语现在到处可见。这说明(

)①自然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

②要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

④要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发展战略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4.走绿色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坚持绿色发展,就要()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②善待自然,禁止开发资源③节能减排,落实环保行动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近几年来,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灯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开展这一活动()①有利于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②这是我国从世界的高度着想,积极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表现③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④熄灯一小时,限制了对资源的利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下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解正确的是()①启发我们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②有了金山银山就会有绿水青山③体现了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④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③④7.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不断加剧,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有网友调侃:“溜狗不见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看你的脸。”这警示我们必须()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④把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8.长江经济带以2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亿人口。近年来,沿岸每年有近400亿吨的污水排人长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听取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以下做法符合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有(

)①依法整治污染企业

②加快开发长江沿岸的自然资源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④长江经济带暂缓实施“二孩政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据报道,北极因为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频繁,正在遭受严重的破坏,原本美丽的土地上,堆满了废弃的油桶。北极上的生物,在人类留下的废物垃圾间艰难徘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②探索大自然,必然破坏环境③破坏环境最终伤害的是人类自己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0.2021年沈阳市将全面落实生活垃圾“四分类”要求。聚焦分类装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源头减量六个环节。中学生应该(

)①加强相关立法工作,落实垃圾分类

②学会绿色生活,减轻环境压力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垃圾为宝

④践行垃圾分类,建设绿色沈阳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1.杨某等三人因用弹弓捕杀野生鸟类14只,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涉嫌非法狩猎被追究刑事责任。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依法保护国家资源

②禁止捕杀一切野生动物

③共筑生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法治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唯一手段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③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④人类是自然的主人,可以主宰自然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转角遇见美。在郑州,“见缝插针”“择地而栖”的口袋公园,已经成为市民身边触手可及的“小幸福”。它具有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功能,让居民能够“推留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能充分展示城市风貌、展现城市底蕴。口袋公园的建设(

)①倡导了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

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惠民③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④旨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1年4月23日至4月29日是第40个山东省“爱鸟周”,其主题是“爱鸟护鸟守望自然”。下列是某学校对“爱鸟周”主题的宣传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A.爱鸟护鸟,守望自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要积极宣传保护鸟类,守望自然的相关知识C.要增强保护鸟类,守望自然的意识D.“保护鸟类,守望自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5.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发布“生态保护红线”标识,标识图案取自书法和象形文字“山”的意向形,寓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鲜红的底线传达生态保护红线就是生态安全底线的本质。国家发布“生态保护红态保红是线”标识有利于(

)①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彻底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③全面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④增强底线意识共建美丽中国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6.2022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这表明我国(

)①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②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③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近几年来,我省蓝天保卫战持续发力,让天更蓝,探索推行“河长+检察长”制,让水更清;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森林河南建设,让山更绿……用行动绘就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中原画卷。这些做法(

)①有利于推进河南民主政治建设

②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要求③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8.过去的2021年,我国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A.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B.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C.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产D.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9.援疆教师孙国强在《感受沙尘暴》中写道:“漫天飞舞沙尘暴,举头不见日何方。援友口罩齐武装,冲进灰蒙奔前方。”援疆教师这种感悟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人类如果随意践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那么最终受伤害的是人类自己②人是自然的奴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③为了经济发展可以暂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④人类应该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35”出行模式(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一出行模式()A.提高了居民消费水平B.体现了绿色生活理念C.带来了社会全面进步D.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二、非选择题21.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我国坚持生态惠民、利民、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方式逐渐深入人心,祖国大地正在绿起来、美起来。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了什么?(2)建成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坚持哪些生态文明理念?(答出三个方面即可)(3)我国应该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至少答出三个方面)22.江西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妩媚青山、浩渺鄱阳,不仅属于江西人民,也属于全国人民”的殷殷嘱托,坚持新发展理念,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评论。23.金色的胡杨,火红的枫叶,苍翠的青山,湛蓝的大海……2017年国庆长假,人们陶醉于神州大地的美丽山川,纷纷点赞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地位,切实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闯关夺隘,强力推进。这5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力度前所未有,党政领导干部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感显著增强,携手共建美丽中国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一定能让辽阔的中华大地,到处都有更加明丽的风光!你校拟组织“共建美丽中国,共享绿色生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1)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地位”?(2)我们应如何“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答案1-5ABCDD6-10BBACB11-15ABBCD16-20ADCDB21.(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我国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环境污染和破坏,危害生命健康,影响生活质量,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应该亲近自然,感激自然,更应该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保护环境。(2)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等。(3)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等。2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23.(1)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③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④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⑤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①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