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生物试卷(教师版)_第1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生物试卷(教师版)_第2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生物试卷(教师版)_第3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生物试卷(教师版)_第4页
2022年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生物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生物一、选择题1.植物体的导管和筛管起到物质运输的作用。有机物的运输结构和途径是A.导管,沿“叶—茎—根”运输 B.筛管,沿“根—茎—叶”运输C.筛管,沿“叶—茎—根”运输 D.导管,沿“根—茎—叶”运输2.血液成分中,承担运输氧气作用的主要是()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时,常选用尾鳍色素少的小鱼,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有利于光线透过 B.有利于观察血液流动C.有利于观察物质交换 D.有利于判断血管类型4.在肺循环中,血液发生的变化是()A.含养料少的血转变为含养料多的血B.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C.含废物少的血转变为含废物多的血D.动脉血转变为静脉血5.小明同学通过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的是甲B.探究实验中,用于呼气的是乙C.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氧气含量高D.实验完成后,乙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6.下列关于人的呼吸叙述错误的是()A.咽是气体和食物共同的通道B.口是呼吸道的起点,能够清洁空气C.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D.气管内壁黏膜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灰尘和细菌7.下列生物中既用肺呼吸,又需要皮肤辅助呼吸的是()A.蝗虫 B.青蛙 C.草履虫 D.鲤鱼8.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而不表现出释放二氧化碳,是因为()A.在阳光下,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B.在阳光下,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C.与夜晚相比,植物在白天的呼吸作用会变得非常微弱或没有呼吸作用D.在阳光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但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要旺盛9.汗液含有()A.尿素和无机盐 B.水和大量葡萄糖 C.尿素和蛋白质 D.水和二氧化碳10.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运动两种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运动时汗液分泌增多有利于散失热量 B.休息时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C.休息时散失的水分总量多于运动时 D.人体呼出气体中,也含有少量水分11.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但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请问与此有关的结构是如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12.皮肤擦伤后有血液流出,这是因为擦伤了()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表皮13.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A.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和突起 C.细胞体和轴突 D.细胞质和细胞膜14.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能熟练地完成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平衡(见如图),协调体操运动员身体平衡的主要器官是()A.大脑 B.脊髓 C.小脑 D.骨骼和骨骼肌15.如图为缩手反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B.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缩手反射对生存与健康非常重要D.若⑥受损,不能完成缩手反射也没有感觉16.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是()A.婴儿吮吸反射 B.膝跳反射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17.北京小伙儿陈建新在2022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获得金牌。冰壶运动员在准确投壶过程中眼起到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A.眼能收集冰壶信号刺激并产生兴奋B.冰壶反射的光线经过5→3→4→9,在[8]视网膜上形成物像C.形成对冰壶的视觉需要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参与D.运动员观察冰壶的终点位置时,[2]虹膜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化18.下列与鼓膜穿孔导致的听力下降类型相同的是()A.听小骨错位 B.耳蜗受损 C.听神经受损 D.听觉中枢受损19.小明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扁桃体发炎,几天之后突然耳朵剧烈疼痛,医生检查确诊为中耳炎,是由于病菌通过哪个结构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A.外耳道 B.咽鼓管 C.鼓室 D.气管20.视觉和听觉是我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以下做法不利于保护视觉或者听觉的是()A.长时间写作业后进行远眺B.听到巨大声响及时张开口C.经常去采耳店采耳(掏耳垢)D.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21.下列可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激素是()A.胰岛素 B.性激素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22.李爷爷患有糖尿病,在进食前需注射某种激素以调节血糖浓度。此种激素是()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 D.性激素23.研究发现,中学生在晚上10时前入睡,且睡足9个小时,更有利于垂体分泌促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激素,这种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24.当你情绪激动时,你的大脑皮层会特别兴奋,进而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够促使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灵敏。此现象说明A.激素调节比神经调节更重要 B.神经调节不受激素调节的影响C.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没有关系 D.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二、非选择题25.胡盛寿院士及其团队将研制成功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用于救治多例心衰患者,并获得成功。该技术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为广大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获新生带来希望。人工心脏参与人体血液循环的工作方式如图所示。(1)人体的血液循环承担着物质运输的功能,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_____、_____和毛细血管,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_____。(2)旧式人工心脏易造成血栓,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易激发血液中_____(血细胞)的功能,减少血液凝固的发生,进而避免血栓的形成。(3)据下图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_____心室的相关功能,成为了(体循环或肺循环)的起点。进入动脉的血液不会倒流回心室,是因为二者之间有_____。26.研究发现,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变化。如图表示呼吸系统结构及相关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场所是[]_____该结构由大量的_____。和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组成。空气能够从外界进入人体,主要是肋间肌和膈肌的_____(收缩/舒张)引起胸腔容积变大导致的。(2)与外界相比,④中氧气大量减少,是由于氧气通过扩散作用依次通过极薄_____的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④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根本来源是来自_____。(3)这一研究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图可知,如果需要让吸入的药物更多沉积在肺部,则应将药物颗粒大小控制在_____微米左右。一些雾化的药物在肺部被吸收进入血液后,会最先出现在心脏的_____(填心脏四腔的结构)。27.植物空穴化现象是指在水分运输过程中,气体进入木质部导管形成的空腔,这个空腔会导致树液的流动受阻,输水能力下降,以北京特色果品京白梨为材料进行分析。(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空穴化现象需要制作切片,操作方法为先将枝条切成小段,再通过环剥树皮保留下木质部,最后进行切片。环剥树皮不会伤害树木的导管,不影响植物对_____和_____运输。(2)京白梨体内的水能够从根部运送到树木顶端,这与植物体不断进行的_____作用有关。(3)京白梨果实采收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呼吸高峰,这是果实成熟的标志,上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频率与贮藏时间的关系。①本实验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反映京白梨中_____的分解速率,从而确定适合果实贮藏的温度。②据图可知,在温度为_____℃条件下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在温度为_____℃时,呼吸频率一直较低,有利于果实贮藏。28.人体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主要成分甲(g/100mL)乙(g/100mL)水9995﹣97蛋白质0.030葡萄糖0.10无机盐0.721.1尿素0.031.8(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由100多万个_____组成。图中_____(填序号)为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具有表面积大、管壁薄等特点,利于进行_____作用,形成原尿。(2)原尿经过_____的重吸收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尿液。如表所示为健康人原尿与尿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由表可知_____是尿液,判断依据是_____(3)人体除了排出尿液这一途径外,还可通过_____排出汗液,在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发挥作用。(4)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以下做法值得提倡的是(多选)。A.有尿意及时排尿B.口渴时才喝水C.每天摄入足量水D.用饮料代替水29.医生常用膝跳反射诊断被测者神经系统是否受损,如图为该反射示意图,回答问题。(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_____完成反射的结构是_____(2)用小锤叩击①处,若小腿弹起,说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完整,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图中⑤属于该神经结构组成中的_____,从反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_____反射。(3)正常人测试时若刻意控制,也可不使小腿弹起。此时,参与反射的神经中枢除脊髓外,还有_____参与。(4)若如图中②受损,医生用小锤叩击其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会出现(单选)A.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B.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C.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D.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30.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功能。(1)甲状腺激素是由_____分泌的,该激素通过_____血管进入血液后,通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2)如表为四个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已知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在100~200ng/dl之间。推测表中_____和_____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检测对象ABCD甲状腺激素含量(ng/dl)1042100.995.787.9(3)医生测定了正常人和甲减患者的心率并绘制成柱状图,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转运到心肌细胞中,为心脏提供更多能源物质。(4)为了寻求治疗甲减患者心脏病的方法,科研人员对大鼠的仔鼠进行了如表实验:正常仔鼠甲减仔鼠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20.4255.9015.92心肌重量(mg)68.2741.2965.66由如表可知,甲状腺激素会_____(填“促进”或“抑制”)仔鼠的心肌增长,可以通过_____来缓解这种症状。(5)人体每天从饮食摄取100~200μg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你认为以下饮食行为错误的是(单选)A.甲减患者需要补充碘元素B.海带富含碘,可以长期大量食用C.甲亢患者应该减少加碘盐的摄入31.这些年,许多人选择近视眼手术恢复视力,激光手术是近视眼手术中最为主要的一种类型,其原理是通过各种手段针对角膜组织进行切割,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能够使光线通过角膜之后聚焦到眼底黄斑的位置,达到校正近视的治疗目的。角膜分为五层,跟手术相关的主要是表面的上皮层、前弹力层和基质层。激光手术分为全飞秒和半飞秒,全飞秒实际它叫微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穿过角膜的上皮层与前弹力层,直接在基质层切割组织,形成一个透镜,然后从角膜周围开一道小口(2﹣4mm),从小口中把透镜取出。半飞秒实际它叫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同样是在基质层进行准分子切割,但切割完成后需再把角膜瓣盖回原来的位置。二者之间的差别如下表所示。全飞秒半飞秒手术设备一种激光设备两种激光设备手术价格20000左右15000左右适用人群喜欢运动人群可优先考虑,但不能矫正远视及超高度近视角膜厚度偏薄者可优先考虑手术方式不需要制作角膜瓣需要制作角膜瓣术后愈合伤口小,愈合快;术后视力恢复相对慢伤口大,愈合慢;术后视力恢复相对快根据文章回答问题:(1)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当你的视线在远处的屏幕和近处的书本之间转换时,形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构是_____。(2)视觉的形成中感受器是_____,正常情况下物像会落在其上,但是近视眼是物像落在了它的_____方,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晶状体曲度过大,另外一个是眼球的前后径_____。(3)据文中信息分析,矫正近视的激光手术本质上是对角膜最厚的_____层进行切割,从而达到校正近视的治疗目的。(4)小明很爱体育运动,但是戴着近视眼镜非常不方便,他的近视度数为600°(不属于超高度近视),想利用这几年存下来压岁钱进行激光手术。综合对比两种手术方案,你认为他属于哪种激光技术的适用人群?_____。(5)如果你也患近视,会通过激光技术治疗吗?为什么?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详解】有机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叶片制造的,因此有机物的运输结构和途径是:筛管,沿“叶—茎—根”运输。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导管、筛管的位置和功能。2.【答案】A【解析】【分析】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数量较多,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所以人体内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如下表所示: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有无大小、数量较大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4.0﹣10.0)×109个/L最小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详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故选A。3.【答案】C【解析】【分析】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详解】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如果选择色素多的小鱼,就不容易观察血流情况;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有利于光线透过,利于观察血液流动,从而利于判断血管类型。而不是为了有利于观察物质交换。故选C。【点睛】这部分内容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平时注意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多练习。4.【答案】B【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详解】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5.【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的装置是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利用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详解】根据图示中两个装置图分析可以看出:当吸气时,选择甲图,空气经甲瓶吸入人体内,由于大气压强,外界的气体经甲瓶的导管进入甲瓶内的石灰水中,外界空气二氧化碳含量低,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当呼气时,选择乙图,呼出的气体排入乙瓶,呼出的气体进入乙瓶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乙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不能证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氧气含量高。故选C。6.【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A.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A正确。B.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是呼吸道的起点,B错误。C.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C正确。D.气管内壁黏膜的上皮组织中,有的细胞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有的细胞表面形成纤毛,D正确。故选B。7.【答案】B【解析】【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详解】A.蝗虫用气管呼吸,A选项不符合题意。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可以用肺呼吸,但肺不够发达,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B选项符合题意。C.草履虫靠表膜呼吸,C选项不符合题意。D.鲤鱼用鳃呼吸,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D【解析】【详解】由分析知道: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故A错误;在白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B错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特征,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呼吸作用都能进行,故C错误;由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在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给消耗掉了,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光合作用能大量产生,所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故D正确。故选D。9.【答案】A【解析】【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详解】汗液的主要成分与尿液的成分相同、汗液的成分99%是水,还含有尿素、无机盐等成分等。故选A。【点睛】掌握汗液的主要成分可解答。10.【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①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②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③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详解】A.运动时,水分主要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汗液的蒸发可以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有利于散热,A正确。B.休息时,出汗较少,则体内多余的水主要通过尿液排出,B正确。C.由图可知,运动一天失水总量为2000+500+600=3100,休息状态一天失水总量为100+1800+300=2200,所以休息时散失的水分少于运动时,C错误。D.由图可知,呼出的气体中,也会散失一部分水,D正确。故选C。11.【答案】C【解析】【分析】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图中: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尿道。【详解】A.①是肾脏,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A不符合题意。B.②是输尿管,输尿管的作用是输送尿液,B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形成尿液的过程是连续的,而尿液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③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C符合题意。D.④是尿道,尿道的作用是排除尿液,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C【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和真皮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是否有血管。【详解】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组成,表皮分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进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皮肤擦伤,渗出了一种黄色的液体(组织液),说明伤及了皮肤的表皮;如果出了血,则说明已经伤及了皮肤的真皮。故选C。【点睛】掌握人体皮肤的结构即可解答。13.【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详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是代谢中心,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即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故选B。【点睛】牢记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14.【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详解】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与身体平衡有关的调节中枢位于小脑。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D【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上行传导纤维,⑦下行传导纤维。【详解】A.缩手反射的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正确。B.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正确。C.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对生存与健康非常重要,使人更好的适应环境,C正确。D.若⑥上行传导纤维受损,神经冲动不能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没有感觉;但是反射弧完整,能完成缩手反射,D错误。故选D。16.【答案】D【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或学习而形成一定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BC.婴儿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故ABC不符合题意。D.望梅止渴是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就是他在曾经吃过梅子流口水的基础上形成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这是条件反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7.【答案】D【解析】【分析】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由图可知:1是睫状体,2是虹膜,3是瞳孔,4是晶状体,5是角膜,6巩膜,7是脉络膜,8是视网膜,9是玻璃体。【详解】A.眼是重要的视觉器官,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收集冰壶信号刺激并产生兴奋,A正确。BC.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5角膜、房水,由3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4晶状体和9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形成对冰壶的视觉需要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的共同参与,BC正确。D.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1睫状体调节4晶状体的曲度,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当运动员观察冰壶的终点位置时,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4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D错误。故选D。18.【答案】A【解析】【详解】声波刺激鼓膜,产生振动,并把振动传递给听小骨,听小骨在将振动传递给耳蜗,刺激耳蜗内对声音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因此,鼓膜残破,属于传导性听力下降,听小骨错位,也与此相同。耳蜗受损、听神经受损和听觉中枢受损均属于神经性听力障碍,故选A。19.【答案】B【解析】【分析】耳的结构图如下:

【详解】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故选B。20.【答案】C【解析】【分析】(1)眼球的结构是: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2)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详解】A.在长时间写作业用眼后,进行远眺,预防近视,A正确。B.听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B正确。C.不能经常去采耳店采耳(掏耳垢),以免引起鼓膜损伤,C错误。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较大的声波能够降低耳蜗中感受器的灵敏度,不利于保护听力,因此,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D正确。故选C。21.【答案】B【解析】【分析】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动物卵巢主要分泌两种性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雄性动物睾丸主要分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详解】A.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A错误。B.由分析可知:性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B正确。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作用于全身细胞,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作用,C错误。D.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常见激素及其主要作用。22.【答案】C【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正常人体血糖的浓度为0.1%。【详解】A.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具有促进生长,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生长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B.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不符合题意。C.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了血糖的浓度。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不能在饮食后随血糖升高而增加,不能起到有效的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出现糖尿,即糖尿病。为了维持血糖正常,李爷爷要注射的药物是胰岛素,C符合题意。D.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熟记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3.【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学生入睡的最佳时间是在晚上9时到10时之间,并睡足9小时,这有利于学生在晚上能更多地分泌生长激素。考点: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24.【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协调、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详解】由于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大脑会促使相应腺体分泌较多的激素,如肾上腺分泌大量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见,人体生命活动受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故选D。二、非选择题25.【答案】(1)①.动脉②.静脉③.动力(2)血小板(3)①.左②.动脉瓣【解析】【分析】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即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见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小问1详解】人体的血液循环承担着物质运输的功能,血液流动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心脏主要由心肌组成,它不停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小问2详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小问3详解】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图中人工心脏与主动脉相连,据此可知人工心脏代替了左心室的相关功能,为体循环的起点。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26.【答案】(1)①.④肺②.肺泡③.收缩(2)①.肺泡壁和肺泡外②.组织细胞(3)①.1②.左心房【解析】【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由图可知:①鼻、②咽、③气管、④肺。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小问1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④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小问2详解】与外界相比,④中氧气大量减少,是由于氧气通过扩散作用依次通过极薄肺泡壁和肺泡外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④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较高,二氧化碳的根本来源是来自组织细胞。从图中可见,肺内部结构具有表面积大的特点,提高了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的效率。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小问3详解】从图中可见,如果需要让吸入的药物更多沉积在肺部,则应该将药物颗粒大小控制在1微米左右。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通过雾化治疗吸入肺部的药物会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27.【答案】(1)①.水##无机盐②.无机盐##水(2)蒸腾(3)①.有机物②.20③.6【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小问1详解】导管位于木质部,筛管位于韧皮部,即树皮中,环剥树皮后,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但不会伤害树木的导管,不影响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小问2详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相当于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及运输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运输的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京白梨体内的水能够从根部运送到树木顶端,这与植物体不断进行的蒸腾作用有关。【小问3详解】①呼吸作用会消耗果实中的有机物,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中的有机物会减少。本实验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呼吸频率,反映京白梨中的有机物分解速率,从而确定适合果实贮藏的温度。②据图中曲线图可见:在温度为20℃条件下,呼吸频率最先达到高值,贮藏的果实最先成熟。在温度为6℃时,呼吸频率一直较低,有利于果实贮藏。28.【答案】(1)①.肾单位②.①③.过滤##滤过(2)①.肾小管②.乙③.乙中蛋白质和葡萄糖值都是零(3)皮肤(4)AC【解析】【分析】题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肾小管。题表中:样品甲是原尿,样品乙是尿液。【小问1详解】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大约包括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③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①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②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图中①是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具有表面积大、管壁薄等特点,利于进行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小问2详解】当原尿流经③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样品乙中蛋白质和葡萄糖的值都是零,所以样品乙是尿液;样品甲中既有蛋白质又有葡萄糖,所以样品甲是原尿。【小问3详解】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所以,人体除了排出尿液这一途径外,还可通过皮肤排出汗液,在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发挥作用。【小问4详解】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比较科学的是适量喝水,产生尿意后要及时排尿。故选AC。29.【答案】(1)①.神经元(神经细胞)②.反射弧(2)①.①→②→③→④→⑤②.效应器③.非条件(简单)(3)大脑皮层(4)D【解析】【分析】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人体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小问1详解】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小问2详解】图中的①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够产生神经冲动;②箭头指向脊髓中的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