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_第1页
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_第2页
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_第3页
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_第4页
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贾小瑞著

20/.

北京新华出版社

:ꎬ2021.8

ISBN978-7-5166-6004-1

贾中国文学文学研究山东世纪

Ⅰ.①2ƺⅡ.①ƺⅢ.①---20

Ⅳ.①I206

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

CIP(2021)171904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20

作者:贾小瑞

责任编辑:董朝合封面设计:木铎文化

出版发行:新华出版社

地址:北京石景山区京原路号邮编:

8100040

网址:

http://wwwxinhuapub.comhttp://pressxinhuanet.com

经销:新华书店

购书热线:中国新闻书店购书热线:

010-63077122010-63072012

印刷:河南乐图乐印数码印刷有限公司

成品尺寸:

170mm×240mm

印张:字数:千字

17220

版次:年月第一版印次:年月第一次印刷

2021920219

书号:

ISBN978-7-5166-6004-1

定价:元

40.00

图书如有印装问题ꎬ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电话:

0371-53317331

这几天,一直在读«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读完,觉千岩竞秀,万

20

壑争流,山川辉映,美不胜收.

对于学术专著,特别是有关文学的学术专著,我特别喜欢思与诗结合、

理论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类型.这方面的作品不多,但也不是很少,单举中国

的,就有«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汉文学史纲要»等等,个

个都是大名鼎鼎,各领风骚,一脉相承.最典型的是陆机«文赋»,可谓摛采

华美,析理精微.贾小瑞的«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继承和延续了这一

20

文脉,做到了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

讲究辞章之美,往往朦胧晦涩、以辞害意.贾小瑞的«世纪山东海洋

20

文学研究»却无此弊.它以意为主,以理论和考据为主,而将修辞渗透其中,

优美而朗畅,典雅而明晰,丰富而深刻.蕴藉空灵,美在气骨.

对“海洋文学”的鉴定和界定,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修养、高妙的概括

能力、简练的措辞技巧.在确认海洋文学的科学地位之后,经过细致分析,

作者对“海洋文学”的定义作了简要而准确的表述:海洋文学是海洋书写在

主题内蕴与艺术格调中发挥必要作用的涉海作品.

«庄子Ű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说文解字»:“海,天池也.”海就是

天然的大水池.张炜在«文学:八个关键词»中列出了八个关键词,依次是:

童年、动物、荒野、海洋、流浪、地域、恐惧、困境.张炜认为,“海洋是我们居

住的地球上面积最广、体量最大的存在物”.“海洋代表自由和冒险,变幻无

穷以至无限,有一种悲壮之美和开放之美”.“中国文学的海洋意识是比较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2Ű20

欠缺的”,但“齐文化是一个例外”,“是典型的海洋文化”.“齐国有漫长的海

岸线,这种文化本来就有冒险、开放和开拓的性格,是半岛国家,其文化性格

比较接近西方的海洋国家”.“齐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东方第一大国,它的

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文学,是中国海洋文学的主要部分”.山东海洋文学的

发生和发展与齐文化紧密相关.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是把“海洋”和“地域”结合在一起来研究.

20

第四章«模拟的童心世界»则以“童年”为中心.其余的几个关键词在书中也

均有论及.对于齐文化与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关系,贾小瑞在深入研究

20

之后,总结说,“大海的变幻莫测、浩淼无际孕育了开放多元的齐文化与神

秘、浪漫的齐文学.这些核心的特征因为呼应了人类的根本精神需要而世

代相传.世纪的滨海作家们一方面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着这多方面的熏

20

陶,另一方面也在自我精神建构与时代促动中自觉认同,把大自然的馈赠与

文化文学的滋养溶解在自己的血脉与创作中.因而,他们的海洋神秘之作

在整体格调上有别于其他地域(包括山东的内陆地区),是与大海在空间上

的阔大辽远与视觉上的无遮无拦有着内在的同构性,也与齐文化与齐文学

的神秘、浪漫保持整体的一致性,同时又借助海洋性的神秘事象,如海洋生

物、海上活动、航海与渔业用品等加强了格局开放、内蕴清朗的美学格调,最

终形成了带有海洋性的神秘之美”.贾小瑞孜孜不倦,兀兀穷年,搜尽奇峰

打草稿,上穷碧落下黄泉,秉持填海情怀,耗费移山心力,梳理出山东海洋文

学独特的谱系和源流,鲜明的文化和血脉,可谓“循阡陌以通鳃理,综古今以

得枢要”(刘晓东«‹匡谬正俗›自序»).

读此书,我感受到作者虔诚的学术态度、崇高的学术理想、开阔的学术

视野、深厚的学术功力、执着的学术情怀、丰盈的学术审美,溢乎行间,跃然

纸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李士彪

年月日

2021725

目录

序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绪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第一章山东海洋文学的文化根脉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5

第一节自然的辩证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0

第二节战争的利弊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31

第三节想象与神话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42

第四节方术与道教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56

第五节山东海洋文学传统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62

第六节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发生现场ƺƺƺƺƺƺƺƺ

2067

第二章苦难的渊薮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81

第一节沧浪之险的常与变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82

第二节世俗性的险恶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95

第三节政治性的灾难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00

第四节人性固有之恶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06

第三章“硬汉”的精神脉动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15

第一节世俗硬汉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17

第二节英雄之光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32

第三节滨海“浪女”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37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2Ű20

第四章模拟的童心世界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47

第一节百年树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47

第二节童心童趣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56

第三节多彩品格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63

第五章涉外远洋的多元碰撞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67

第一节反歧视中的民族精神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68

第二节伦理与性爱的冲突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82

第六章海性的神秘与诗意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93

第一节生命神秘主义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195

第二节自然神秘主义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08

第三节社会神秘主义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16

第四节神秘意味的山东滋味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21

第七章历史与传说的新创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29

第一节对话历史的深度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30

第二节播散传说的俗常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48

主要参考文献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57

后记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ƺ

263

绪论

一、海洋文学的鉴定

世界各国知名的文学史论著几乎都没有将海洋文学作为一个

,“”

独立的类型进行陈述与探讨甚至常被当成马首是瞻的韦勒克在其

,

文学理论中明确表示世纪海员小说以及海洋小说不能成为文

«»“19”

学类型这其实意味着他对海洋文学的否定但在批评领域西方对

,.,

海洋文学这个概念的运用及对相关作家作品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国

“”,

则在世纪初对海洋文学表现出方兴未艾的研究势头笔者认为

21.,

文学研究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建构更重要的是具体的批评实践如

,,

果一个概念的出现有利于相关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深入分析与恰当

评价有利于文学的内部与外部建设就不应拘泥于理论的灰色要求

,,

而否认色彩斑斓的创作与批评的合法追求

.

在确认海洋文学的科学地位之后我们需要仔细琢磨的下一个问

,

题就是什么是海洋文学这行进的思路似乎有着本末倒置的嫌疑

:?,

但存在决定意识的唯物观恰巧体现于此我们对概念的鉴定恰恰需要

,

事物的先期存在然而给海洋文学下一个准确清晰切合实际的

.,“”、、

定义并非易事英语文学中海洋文学的创作与批评都强盛活跃但

.、,

缺乏明确的海洋文学的定义中国文学对海洋文学的鉴定在新

“”.“”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2Ű20

世纪初开始豁然浮现可以梳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两种之间并非各

,,

行其是而是时有交锋

,.

提出广义概念的代表学者有段汉武赵君尧李松岳等段汉武

、、.

的鉴定如下以海洋为背景或以海洋为叙述对象或直接描述航海行

:“

为以及通过描写海岛生活来反映海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海洋关系

的文学作品就是海洋文学①赵君尧下的定义是以语言文字和不

,.”:“

同的文学体裁描述海洋及其相关的自然现象反映人类从事海洋及其

,

相关的活动塑造形象抒发感情阐发哲理表达思想海洋文学是

,,、、.

海洋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再现人类内心情感和一定时期人类海洋

,

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②李松岳认为海洋文学按其表现的内容与

.”“‘’

特质大致涉及以下层面一是真实呈现海洋特有的自然地理风貌二

:;

是以海洋为背景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多向度关系三是以海洋为活动

,;

舞台展示人类物质生产精神创造的历史进程与心灵图像③这三个

,、.”

定义表述略有不同但用列举法指认的海洋文学的属性与范围是基本

,

相同的大体都可以视为对这个概念在题材上的认定与限制

,.

坚持狭义概念的代表有杨中举龙夫等人杨中举认为那种渗

、.“

透着海洋精神或体现着作家明显的海洋意识或以海或海的精神为

,,

描写或歌咏对象或描写的生活以海为明显背景或与海联系在一起

,,

并赋予人或物以海洋气息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列入海洋文学的范畴④

”.

与前面列举的鉴定相比这里明显增添了海洋精神海洋意识海

,“”“”“

洋气息的限制因素但这几个限定本身是抽象的杨中举没有对之作

”,,

出内涵与外延的阐释龙夫的鉴定是在否定广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

.

段汉武暴风雨后的沉思海洋文学概念探究宁波大学学报年第期第

①:«‹›:»,«»20091,19

.

赵君尧前言天问惊世中国古代海洋文学海洋出版社年版第页

②:«»,«Ű———»,2009,7.

李松岳存在的诗性敞开新时期浙江海洋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第

③:«———»,2009,

1-2.

杨中举从自然主义到象征主义和生态主义美国海洋文学述略译林第

④:«———»,«»20046

期第页

,195.

绪论

Ű3Ű

的所谓海洋文学通常是指以海洋为题材或根据在海上的体验写成

:“,

的文学作品但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品还称不上基于世界共识的海洋

.‘

文学作品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文学是主题与海洋具有的特性密切

’.,

相关并受海洋的特性支撑的文学作品这是在题材的范围之上增加

,.”

了特征的限定对他所增添的海洋特性龙夫解释为人们在理

.“”,:“

性感性和意志方面对海洋具有的特殊兴趣而理性兴趣层面的海

、”.“

洋文学作品主要以研究和观察广阔的覆盖地球面积的海洋空间

,3/4

及现象为主题最直接的文学作品有科学随感和科幻小说等

..ƺƺ

感性层面的海洋文学作品以揭示人与海的关系为主题这个领域的

,.

作品描写独自的体验和感受让海洋的特性打动人的情感诗歌和科

,.

幻作品是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在意志层面上海洋文学作品主

.ƺƺ,

要表现以海洋为舞台的人们的社会活动借海洋阐发作者的理念思

,、

想及社会认识①我认为龙夫定义中的海洋的特性是含混不清的

.”,“”,

不能凸显海洋文学的本质属性而他所加的解释倒是明确了内涵外

,,、

延的说明兼具但又不能进入下定义的单句之中成为其内在组成因

,,,

而不能符合下定义的表达原则

.

大体来看广义的概念仅是认定了海洋文学的题材范围而狭义

,,

的概念在题材的基础上增添了特征的要求我认为狭义概念所言的

.,

特征虽然有着不易操作的含混性但它们的出现并非某几位学者吹毛

,

求疵而是发现了在具体作品中海洋题材所占比重所发挥作用有着

,,、

大小巨微的差异比如下面这首诗

.:

龙夫回归大海的倾诉日本学者论海洋文学的发展海洋世界年第期第

①:«:»,«»20047,22

.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4Ű20

A.S.

朱自清

你的手像火把,

你的眼像波涛,

你的言语如石头,

怎能使我忘记呢?

你飞渡洞庭湖,

你飞渡扬子江;

你要建红色的天国在地上!

地上是荆棘呀,

地上是狐兔呀,

地上是行尸呀;

你将为一把快刀,

披荆斩棘的快刀!

你将为一声狮子吼,

狐兔们披靡奔走!

你将为春雷一震,

让行尸们惊醒!

我爱看你的骑马,

在尘土里驰骋———

一会儿,不见踪影!

我爱看你的手杖,

那铁的手杖;

它有颜色,有斤两,

有铮铮的声响!

我想你是一阵飞沙走石的狂风,

绪论

Ű5Ű

要吹倒那不能摇撼的黄金的王宫!

那黄金的王宫!呜———吹呀!

去年一个夏天大早我见着你:

你何其憔悴呢?

你的眼还涩着,

你的发太长了!

但你的血的热加倍的熏灼着!

在灰泥里辗转的我,

仿佛被焙炙着一般!———

你如郁烈的雪茄烟,

你如酽酽的白兰地,

你如通红通红的辣椒,

我怎能忘记你呢?

诗中尽管出现了波涛的字样但只是作者信手拈来这之后不

“”,,

短的诗篇中就再也没有与海洋相关的内容了仅仅波涛二字对作

.“”

品内容风格的作用都微乎其微这样的作品难道也可以称其为海

、.,

洋文学

?

也许这个例子比较极端那么刘延陵的散文诗海客底故事又该

,«»

如何认定呢从题目一看我们不能否定其涉海性该诗也确实以一

?,,

位海上水手为视点中心但所捕捉的并非水手的海上生涯而是其归

,,

家后屡次求爱的感情生活表现出乡土爱情的纯朴羞涩而不是饱含

,,

海性爱情的大胆疏放因此我觉得不能称这些作品为海洋文学许

.,.

地山的小说铁鱼的鳃的情况也类似题目中的铁鱼的鳃是一个

«».“”

潜艇的人造鳃模型设计制造者雷先生七十多岁曾被官派至外国学

,、,

习制造大炮但回国后无用武之地曾在一个割让岛上的海军船坞做

,,

职工后辞职专心在家研究新型潜水艇以报效祖国但可惜的是壮

,.,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6Ű20

志未酬身先死雷先生于逃难途中为抢救模型落海而死作品确实涉

,.

海但这些涉海性的内容在作品中仅仅是一笔带过是为了交代雷先

,,

生的经历与结局作品的重心或者说几乎全部笔墨都用在描写雷先

.

生对潜艇设计的痴迷与对祖国的忠诚上因此我认为这篇小说不属

.,

于海洋文学

.

我不赞同笼统的题材认定但也并非完全同意海洋文学的狭义概

,

念这是因为首先海洋文学并非一种文学思潮或创作流派而往往

.:,,

是作家缘于生活的积淀感受情怀而进行的个性化创作作家是否具

、、,

有明确的海洋意识和作品是否具有海洋文学内涵没有必然的联系而

,

其他的创造性因素也不可能被狭义定义的列举法全部包囊其次纵

.,

观我国海洋文学的创作数量质量与影响都不是很突出因此概念

,、,,

可以从宽可行的方法还是从题材入手即肯定广义概念的题材认

.,

定同时在此基础上强调与海洋有关的书写对作品而言是不可删除

,,

与更改的即在作品内蕴与审美格调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又不是

,.

要求海洋必须处于叙事的中心或者立意上海洋处于观照审视和隐

“,、

喻的核心地位①而是海洋书写自然之海想象之海人化之海可以

”,(、、)

是作品的核心也可以是一个重要或次要的组成部分但并非可有可

,,

无如庐隐的海滨故人海洋书写的内容并不多也非作品的核心

.«»,,,

但开头碧波荡漾红日升腾的壮阔景象与五位主人公自由自在任性

、、

适宜的生活相呼应五个女孩子对着白浪低吟对着激潮高歌对着

,“,,

朝霞微笑有时竟对着海月垂泪的描写使得海洋的自由属性和主人

,”

公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精神形成映照与暗合关系海

、、,

洋的形象有意无意间成为主人公的精神象征在第三节中露沙又在

.,

给云青的信中将海边居住对海写作当成理想生活来遐想这又加深

、,

了主人公与海的精神联系及至作品最后露沙在书信中表示爱情

.,,

如失败即同赴碧流随三闾大夫游耳显然露沙将海洋作为自己

,“,”.,

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与文化海洋出版社年版第页

①:«»,2012,1.

绪论

Ű7Ű

的现实避难所与精神归依地总体来看海洋的自由博大就是主人公

.,

精神追求的形象化或象征海洋书写同时也带给作品空灵浪漫的美

,、

学格调对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这称得上是一篇海洋小说

,.,.

经过以上的细致分析海洋文学的概念不妨这样表述海洋文学

,:

是海洋书写在主题内蕴与艺术格调中发挥必要作用的涉海作品在

.

此我有必要对涉海作品稍费笔墨涉海作品一词在当下海洋文

,“”.“”

学文化研究中时有出现但一般学者没有对之做出鉴定按其语境分

、,,

析基本上是广义海洋文学的同义词而我这里也采用这个含义即

,.,

涉及海洋的作品即为涉海作品不论其内容的多少与作用的大小这

,.

样朱自清的赠也位列其中我认为这样两个概念的使用有

,«A.S.».,

助于我们清晰明确地分辨某一作品的海洋特征

.

当然我并不认为自己以上所做的概念梳理就是无懈可击或盖棺

,

定论的相关探讨肯定会继续下去正是不断的争论显示着一个学科

,.

的生机与活力强求一律反而是自我扼杀正如有见识有襟怀的学者

,,、

所言只有在大体有共识而又无共识的矛盾统一中求发展求创

:“‘’、

新这门学科才会有生命力①我期待大方之家的指教

,.”.

二、海洋文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的海洋文学研究开始于世纪年代一直缓慢地发展

2070,.

直到世纪论文专著和课题呈现出迅猛的生长态势相对独立的

21,、,

研究领域基本形成笼统来看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整体研究成果较

.,

突出赵君尧著天问惊世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对中国自先秦至近

.«Ű:»

代的古代海洋文学发展史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剖析中国古代海洋文学

,

历史发展的规律概括并论述了五个不同历史时代的特征重点关注

,,

了李白等四位作家的成就王青著海洋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神话与小

曲金良主编海洋文化概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①:«»,1999,7.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8Ű20

说着眼于海洋信仰与神话小说的互动关系呈现了中国古代海洋神

»、,

话与小说的创作成就倪浓水著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与文化主要从

.«»

叙事模式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整体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论述

.

外国海洋文学的研究成果形式几乎全部为单篇论文首先集中在

,

重要作品的具体探讨上如段汉武范谊主编的海洋文学研究文集

.、«»

蓝色的诗与思海洋文学研究新视阈收录了分析康拉德的黑

«———»,«

暗之心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库柏的舵手笛福的鲁滨孙漂流

»、«»、«»、«

记沃尔芙的海浪麦尔维尔的白鲸杰克伦敦的海狼以及

»、«»、«»、Ű«»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经典作品的论文其次是国别研究如金鑫的

«».,

英国海洋文学创作主题研究张雯的美国海洋文学的发展历程

«»、«»、

芮渝萍的英美海洋文学中的浪漫情怀与现实体验等论文探讨了英

«»

美海洋文学的历史脉络与重要主题

.

中外海洋文学的对比研究有所开展主要针对的是中国古代海洋

,

作品与西方海洋作品的对比而中国世纪的极少被涉及如曹晓安

,20,

的中西经典海洋文学主题浅析孙勤的明清时期中国与英美海洋

«»、«

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滕新贤的中英海洋文学的传统特征及发展趋

»、«

势比较研究等论文

».

而世纪中国海洋文学的研究较为薄弱目前在三个方面略有

20,

斩获其一为整体研究彭松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海洋意识陈旋

..«»、

波的海洋的抒情与叙事中国文学现代性的意象探讨盛琴的

«“”:»、

情知理现当代海洋文学抒写及其形态等论文从物象意象情感

«、、:»、

叙事海陆意识等不同角度对中国现代海洋文学作整体性的分析此

、.

类研究视野宽广但数量少留出的空白点很多其二为重要作家作

,,.

品的研究学者主要关注郭沫若冰心徐訏邓刚王蒙等的海洋创

.、、、、

作如彭冠龙的郭沫若海洋体验与女神中的海的精神秦弓的

,«‹›“”»、

冰心海的女儿前期创作的女性主义阐释陈绪石的海洋文

«:———»、«

化徐訏研究新视角叶立群的任野性的生命力自由蓬勃地生

:»、«

绪论

Ű9Ű

长对邓刚海味小说的文化解读丁玉柱的王蒙的海洋文学创

———“”»、«

作之一等此类论文开创了从海洋文学或文化挖掘重要作家的新视

».

角有新发现但有的处于作品梳理阶段还有待全面提高其三为地

,,,.

域性研究涉及浙江台湾山东上海广西广东等地李松岳的专

,、、、、、.

著存在的诗性敞开新时期浙江海洋诗论考察了世纪年

«———»2080

代以来涌现的浙江海洋诗人重点评价了八位诗人和一个诗歌群体

,.

此外有可数的几篇论文如陈思和的论文试论年代台湾文学中

,.«90

的海洋题材创作从海洋文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年代台湾海洋题

»,90

材作品的叙事特征与环保意识骆寒超的论文论东海诗群从显

.«‹›»

与隐两大层面对东海诗群的水域文化风情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

.

而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的论文在知网上仅有两篇吴雪凤的硕

20.

士论文寻找在路上山东海洋文学母题研究将五四以来山东海洋

«“”:»

文学母题归纳为家国类型自然类型和理想类型分析其特征探究其

、,,

成因另一篇即本人的沧海浪尖上的风采论世纪山东海洋

.«———20

文学中的世俗硬汉这两篇论文仅仅是我们对山东海洋文学的深情

».

一瞥尚不足以揭去其面纱海路漫漫等待我们驾楫航进

,.,.

三、20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视界

在地域性文学认定时理论界没有统一的定规但大家共同考虑

,,

的因素有三其一出生成长于某地其二工作写作于某地其

.,、.,、.

三写作对象包含某地拥有这三项者可谓全能选手是不折不扣的

,.,,

地域文学的代表作家会被研究者作为重点对象深挖细掘如李怡的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就将成长并写作于四川省的现代作

«»

家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当然我所说的作家在某地成长或居留并非

.,,

是一直持续不断的时间链而是可能包含短暂的离开但不影响总体

,,

的附着度如萧平出生于山东少年时去东北学徒壮年时去北京求

.,,,

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研究

Ű10Ű20

学在内蒙古工作后又调回山东总观其人生纵线牵系山东时占比

、,.,

最大王统照亦如是在世纪山东海洋文学的视野中这类全面

..20,

贴合的作家占大多数第一代作家①中有王统照包干夫等第二代作

.、,

家中有萧平王安友姜树茂孔林张岐刘饶民赛时礼王雷等第

、、、、、、、.

三代作家中有王润滋李存葆郭保林张炜卢万成宗良煜孙为刚

、、、、、、、

纪宇孙鸷翔宋瑞斌等

、、.

但作家与地域的关系并非都是如此直线条曲曲弯弯者不在少

,

数很多作家在故乡吸纳人生的第一份滋养成人后离开故乡在他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