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同学们知道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是什么吗?它是一种样本保护液。它们可以裂解蛋

白,保护并释放出核酸。其中胭盐,是病毒核酸保存液的重要成分之一。呱是一元碱,碱性

与氢氧化钠相近。脏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为氨和尿素。保存液的红色是因为其中添

加了一种叫酚红的指示剂,酚红遇碱显红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核酸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葡萄糖和碱基

C.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但是也不要过度使用

D.我们常见的指示剂酚酰、石蕊、甲基橙都是有机物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3CHO的碳原子数为2必

B.向FeB「2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当有lmolBr?生成时,总共转移电子的数目可能为4moi

C.3.2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MNA

D.O2和。3均只含非极性键,也均为非极性分子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1时,3Fe+2N0]+8H+=3Fe?++2N0T

+4H20

+

B.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01~+2S0|-+6H=4S02T+3H2O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01~+C02+H20=2HCO3

2+

D.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NH3-H20=CU(OH)2I+2NH]

4.电。2作为绿色氧化剂应用广泛,氢醵法制备电。2原理及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乙堪港阻乙基意解

。2

H2O2

A.乙基恿醍是反应的催化剂B.%。2是非极性分子

C.乙基葱醇中的碳有2种杂化方式D.乙基慈酸的一氯代物有9种

5.表中,对陈述及原因的正误判断和二者是否关联表述正确的是()

陈述原因判断

是黄绿色,是因为溶I对,11对,

A工业盐酸呈黄色

有5有

某物质进行颜色试验,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火焰I对,n对,

B则该物质是钾盐

为紫色有

向HOCH2cH20H中力n入过量酸性KMnO4可以制备I对,n对,

CKMnO4具有强氧化性

HOOC-COOH有

I对,H对,

D浓硫酸使蓝色胆机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AB.BC.CD.D

6.某溶液中可能存在K+、Na+、Fe2+、川3+、SO打、S0『中的若干种(除水电离出的H+、01

之外),并且每种离子的浓度均为0.2mol/L。为确定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i.取100mL原溶液,加入稀硝酸,产生气泡,该气泡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ii.往i的溶液中加BaCk溶液,产生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SQ2-,Fe2+可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

B.若溶液中有SO/,则蘸取该溶液做焰色试验,可能观察到黄色火焰

C.溶液中可能有AF+,一定没有SOg

D.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一定是3Fe2++4H++NO3=3Fe3++NOt

7.有机物M是一种新型药物的合成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C'OOC:H5

H

错谡的是,)0X°

A.该物质中存在两个手性碳原子rr

B.该物质最多可与3moiNaOH反应i-回-----1

C.该物质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该物质分子式Cl8H20。4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在用烟中灼烧明砒晶体可制备KA1(SO4)2

CH3O

(3)CH3O-^^—CHO分子中至少有14个原子共面

CH3O/

④沸点:co<N2

⑤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⑥酸性:CF3COOH>CC13COOH>CH3COOH

⑦[CU(NH3)4『+是平面四边形,说明铜不是sp3杂化

⑧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使用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A.2个B.3个C.4个D.5个

9.无水三氯化铭(CrC%)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

通常是用不含水的三氧化二倍与卤化剂(如CC14)在高温下反应,并使生成的三氯化恰在惰性

气氛(如氮气气氛)升华来制取:"7:仁",1,生成的

coci式俗称光气)有毒,遇水发生水解,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A中的试剂为热水:A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实验是否堵塞

B.若实验过程中D处出现堵塞,应及时更换D处导管

C.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Ch+40H-=C0|-+2Cr+2H2O

D.无水CaCk的作用是除产生气体中的水

10.Li2。具有反萤石结构,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的边长为ap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OA・B

A.字母B表示氧离子,配位数是8

B.若晶胞中M的坐标为(0,0,0),贝UP的坐标为专品)

C.A处于B围成的正八面体空隙中

D.晶胞中A与B的最短距离为CaxioZm

4

11.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图中w,X,Z,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

周期元素,W和Y化合成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绿色氧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Y

W'I/W

Xz[

wz\/\/、w

\y/、w

A.基态X原子核外有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B.W和X形成的氢化物的键角一定小于ZW3分子的键角

C.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X和Y形成的某种分子中可能只有IT键而没有。键

12.以镁铝复合氧化物(MgO-AI2O3)为载体的负载型银铜双金属催化剂(Ni-Cu/MgO-

AI2O3)是一种新型高效加氢或脱氢催化剂,其制备流程如图{常温下,Ksp[Cu(OH)2]=2.21x

33

IO』,Ksp[Al(OH)3]=1.30xlO-},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若“悬浊液”中华柒=1.7xIO)则溶液的pH=10

B.“晶化”过程中,需保持恒温60。口可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

C.“还原”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A),

Cui)+HiCw+H0

D.洗涤过程中,检验滤饼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加氯

化钢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已洗净

13.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4moiNHzCOONH^s),发生如下反应Nf^COONH^s)=

2NH3(g)+CO2(g),在0〜lmin内,CO2的生成速率为04moi•仁】•min-1,0-2min内,C02

的生成速率为0.3mol,LT】•min-i,0-3min内,CO?的生成速率为0.2mol,•minT,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标志此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B.0〜lmin内,N^COONH/s)的反应速率为62.4g/min

C.30秒时,CO2的浓度大于0.2mol/L

D.2min时,再加入2moiNH3,此时反应的v逆〉v正

14.微生物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葡萄

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并利用此电能模拟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

盐水,如图H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子交换膜

A.电池工作时,电子由A极经外电路流向B极

B.电解池I中每生成2moi氯气,理论上原电池I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22.4L

C.若a为碳电极、b为铁电极,b应与A相连

D.该微生物燃料电池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15.25。(:时,将浓度均为O.lmol/L、体积分别为V*和Vy的

CH3COOH溶液与NH3■电。溶液一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

Vx+Vy=100mL,Vx、Vy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s

A.Ka(CH3COOH)=Kb(NH3-H2O)=1x10

B.常温下,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混合溶液的pH>7

c(CH3co0)佞件不

C.M-P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且P点时,温度升高-1

C(OH)C(CH3COOH)

D.N点时,c(H+)+C(CH3COOH)=c(OH-)4-c(NH3-H20)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

16.氯化铁是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采用FeCb-6H2。和亚硫酰氯(SO。?)制备无水FeCh的

装置如图所示。氯化铁熔点为306。a沸点为315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亚硫酰氯

(SOCk)常用作脱水剂,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酸性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c

(1)在a中装有亚硫酰氯(SOCI2),装置a的名称,实验开始先通电。一段时间后,应

先加热装置(填“A”或"B”)。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该实验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品不纯,某同学取充分反应后少量样品加水溶解,向溶解后的

溶液中,说明发生了副反应。

a.滴加Ba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滴加K31Fe(CN)6]溶液,产生特征蓝色沉淀

c.滴加酸性KM11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

d.先滴加稀HNO3,再滴加AgNC>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3)为测定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

实验I:称取mig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mol•L-iKMnO,标准溶液滴定Fe?+达终点

时消耗VmL(滴定过程中C1-不反应)。

实验H:另取m1g样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H2O2溶液后,再加入过量

NaOH溶液,产生沉淀,将沉淀过滤出来后洗涤、干燥,灼烧至固体质量恒定,得m2g固体。

判断实验I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为o(列出计算式即

可)

(4)用下面装置,根据反应/必.((77'依「CQ制备Tig。己知Tig与CCI4分子结

构相似,与CCU互溶,但极易水解。TiCU属于分子(“极性”或者“非极性”),通

过减压蒸储提纯,先镭出的物质为,减压蒸储的优点。

减压蒸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0分)

17.黄铜矿是重要的铜矿之一,一种以黄铜矿(含CuFeS?、FeS2,FeS,少量的SiO2等)为原料

提取铜等产品的流程如图1:

稀酸酸-....废气稀破酸双铤水CuO

沉铁一但更|一Cu

空气浸洗铁红-F«OH),废液

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M+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

(2)铜矿在灼烧之前要粉碎,其目的是。

(3)浸渣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4)灼烧中Fes2转化成磁性氧化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90gFeS2完全反应时

转移mol电子。

(5)电解所得“废液”可用于(填字母),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

A.灼烧

B.酸浸

C.氧化

D.沉铁

(6)工业上,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gS)为原料,采用火法冶铜,有关反应如下:

i-'>():-2Ci,()25(r;

②CU2O和Cu2s高温下反应制备Cu,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Cu2s晶胞中S2-的位置如图2所示,侧视图如图3所示,Cu+位于S2-所构成的四面体中心。

S2-配位数为。若晶胞参数anm,晶体的密度为dg•cm",则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

(用含a和d的式子表示)。

18.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烷制备丙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如下反应。

反应1.2c3H8(g)+02(g)U2c3H6(g)+2H2O(g)AHx=-238kJ-moL

-1

反应II.2H2(g)+02(g)=2H2O(g)AH2=-484kJ-mol

⑴则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C3H8(g)UC3H6(g)+Hz(g)的逆反应活化能为akj/mol,则正反应

活化能为kJ/moL

(2)在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I,下列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填标号)。

A.每断裂ImolO=0键,同时生成4moi0-H键

BZH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V(C3H6)正=V(c3H6)逆

(3)在恒温条件下,ImolC3H8(g)发生丙烷脱氢制丙烯反应C3H8(g)UC3H6(g)+H2(g),测得

平衡时C3H8(g)和C3H6(g)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Kc(B)(填“<”或“>”或“=”)。

②计算(: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C)=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

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4)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氧化内烷脱氢制取丙烯可采用铝的氧化物为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如图2

所示。该工艺可有效维持催化剂活性,请结合方程式说明原因:。

19.有机化合物G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膜材料,其合成路线如图:

ptn催化剂

匚大u:RC00R1+R20HTRCOOR2+R1OH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分子式;有机物D的名称为;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

(2)试剂X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B-C的反应类型为,该流程中设计A-B,

C-D的目的。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

WO

(4)。(D)的同分异构体广/loH(M),其沸点M______D(填“高于”或“低

XHJOH

于“)。

(5)有机物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4组

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6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

①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和解析

I.【答案】B

【解析】解:A.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子量都超过1万,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戊糖和碱基,故B错误;

C.化肥都不可以过度使用,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故C正确;

D.我们常见的指示剂酚献,石蕊,甲基橙都是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Bo

A.分子量超过1万的化合物是高分子化合物;

B.核酸水解产物中含有磷酸,戊糖和碱基;

C.化肥都不可以过度使用;

D.我们常见的指示剂酚酰,石蕊,甲基橙都是有机物。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考查学生有机基础知识和杂化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2.【答案】B

【解析】解:A.标准状况下,CH3CHO为非气态,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向FeB「2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和Fe2+反应,当有lmolBr2生成时,总共转移电子的数目

不能确定,至少为3mol,故B正确;

C.3.2g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lmolCu与S完全反应生成CU2S,故转移NA电子,故3.2gCu与S完

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05NA,故C错误;

D.O3含极性共价键,且正负电荷电荷不重合,。3为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Bo

A.标准状况下,CH3CHO为非气态;

B.向FeBrz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氯气先和Fe2+反应;

C.lmolCu与S完全反应生成CU2S,故转移NA电子;

D.O3为极性分子。

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和物质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

不大。

3.【答案】A

【解析】解:A.当n(Fe):MHNO3)=1:1时,Fe过量应生成Fe?+,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

+2+

2NO3+8H=3Fe+2N0T+4H20,故A正确:

+

B.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沉淀、二氧化硫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0l-+2H=

SO2T+SI+H2O,故B错误;

C.向饱和Na2c。3溶液中通入过量CO?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COi-+C02+H20=2NaHCO3l,故C错误;

2+

D.CuS()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和硫酸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4NH3-

2+

H20=[CU(NH3)4]+4H20,故D错误;

故选:Ao

A.当n(Fe):n(HNO3)=1:1时,Fe过量应生成Fe?+;

B.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沉淀、二氧化硫和水;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

D.CUSO4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和硫酸核。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侧重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4.【答案】B

【解析】解:A.乙基慈醍在反应前后都存在,乙基葱醍是反应的催化剂,乙基葱醇是反应的中间

产物,故A正确;

B.H2O2是折线形,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故B错误;

C.乙基葱醇中的乙基上的碳的杂化方式为sp2,苯环上的碳原子为sp3,故C正确;

D.乙基葱醍结构不对称,有9种不同环境的氢,一氯代物有9种,故D正确;

故选:Bo

A.乙基慈醍在反应前后都存在;

B.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

C.乙基葱醇中的乙基上的碳的杂化方式为sp2苯环上的碳原子为sp3;

D.乙基意醍结构不对称,有9种不同环境的氢。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及分子极性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5.【答案】D

【解析】解:A.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溶有Fe3+,并不是氯气,故A错误;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火焰为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但不一定是钾

盐,也可以是氢氧化钾,故B错误;

C.KMnCU和HOOC-COOH反应生成CO2,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使蓝色胆帆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故D正确;

故选:D。

A.工业盐酸呈黄色,是因为溶有Fe3+;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火焰为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

C.KMn04ffH00C-COOH反应生成通;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题目简单,注意积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6.【答案】B

【解析】解:A.SO/、Fe2+因双水解而不可能同时存在,只能二选一,故A错误;

B.若溶液中有SOg,则含有K+,Na+,做焰色试验,可能观察到黄色火焰,故B正确;

C.据分析,溶液中不可能有A13+,故C错误;

D.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是:“,-\(),:",\()也可

能是SOg和HN()3反应,故D错误;

故选:Bo

i.取100mL原溶液,加入稀硝酸,产生气泡,该气泡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则含有还原性的离子

Fe2+或SO。;ii往i的溶液中加BaCh溶液,产生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则为硫酸钢沉淀;由电荷守

恒分析出该溶液可能有两种组成,一种是Fe2+,SO:1一种是SOg,K+,Na+。

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侧重考查学生物质性质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7.【答案】B

COOC:H<

【解析】解:A.所连的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如图该物质中存在

两个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

B.酯基和酚羟基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物质最多可与2moiNaOH反应,醇羟基与NaOH不反

应,故B错误;

C.该物质中含有饱和碳原子,类似于甲烷的结构,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

D.分子式为Ci8H20。4,故D正确;

故选:Bo

A.所连的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B.酯基和酚羟基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该物质中含有饱和碳原子,类似于甲烷的结构;

D.分子式为C]8H20。4。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考查学生有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8.【答案】D

【解析】解: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是吸热反应,故①正确;

②因明研晶体为固体,可放在坦瑞中加热,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所以可制备KA1(SO4)2,故②正

确;

③苯环与醛基用单键相连,单键可旋转,所以最少12个原子共平面,故③错误;

④CO的分子极性大于”的分子极性,所以沸点:CO>N2(故④错误;

⑤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⑤错误;

⑥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氟碳键的极性大于氯碳键的极性,使F3c-的极性大于Q3c-的极

性,导致三氟乙酸竣基中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煌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竣基中的

羟基极性减小,酸性减弱,故⑥正确;

⑦[Cu(NH)4]2+中,若铜为sp3杂化,则该离子为正四面体构型,现该离子为平面四边形,说明铜

不是sp3杂化,故⑦正确;

⑧硅胶多孔,有吸附性,故硅胶吸水是物理变化,故⑧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⑥⑦⑧,

故答案为:Do

①HCO]和H+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固体灼烧可放在用烟中进行;

③苯环与其直接相连的6个原子一定是共面的;

④分子量相同时,极性越大,沸点越高;

⑤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才是胶体的本质;

⑥电负性:F>Cb使F3C-的极性大于Q3c-的极性,导致三氟乙酸竣基中羟基的极性更大,更

易电离出氢离子,烧基是推电子基团,使竣基中的羟基极性减小,更难电离出氢离子;

⑦[CU(NH)4『+中的铜若为sp3杂化,则为正四面体构型;

⑧硅胶吸水是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具体涉及电负性大小比较、离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的杂

化方式、同时考查吸热反应、胶体的本质,原子的共面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中等。

9.【答案】C

【解析】解:A.由题干可知三氯化倍(CrCb)易潮解,所以整个装置应保持无水的状态,所以A中装

的应是浓硫酸,除N2中的水蒸气,A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平衡压强,观察实验是否堵塞,故A错

误;

B.实验过程中若D处出现堵塞,因CrC%易升华,应对D处导管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故B错误;

C.生成的C0C12(俗称光气)有毒,和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无毒物质,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C12+40H-=COr+2C1-+2H2。,故C正确;

D.F中的无水CaCk是为了防止G中的水进入装置中,故D错误:

故选:Co

无水三氯化铭(CrCk)是常用的媒染剂和催化剂,易潮解,易升华,高温下易被氧气氧化,故实验

前先通入氮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故A可加入浓硫酸,然后热水浴加热B使CCr生成蒸气进入C装

置,C中高温发生2(.:',(,i,生成COC12(俗称光气),生

成的光气在E中冷凝收集,F用来防止水蒸气进入E装置,G用来吸收尾气,防止污染,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综合物质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把握制备原理、物质的性质、

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0.【答案】C

【解析】解:A.A原子位于体内,其数目为8,B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其数目为8x:+6x:=4,

则A表示Li,B表示0,B周围最近的A的数目为8,则其配位数为8,故A正确;

B.若晶胞中M的坐标为(0,0,0),则P的坐标为(;,;,》,故B正确;

C.A处于B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故C错误;

D.晶胞中A与B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由于晶胞的边长为apm,所以A与B的最短距离为

f10Toem,故D正确;

4

故选:Co

A.A原子位于体内,其数目为8,B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其数目为8x:+6x〈=4,则A表示Li,

B表示0,B周围最近的A的数目为8;

B.若晶胞中M的坐标为(0,0,0),P位于体内;

C.B围成的正四面体,A位于其空隙内;

D.晶胞中A与B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

本题考查晶体结构,侧重考查学生晶胞结构和分数坐标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1.【答案】A

【解析】解:A.基态C原子核外有Is,2s,2P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故A正确;

B.W和X形成的氯化物有多种,比如乙烯的键角大于NH3分子的键角,故B错误;

C.N元素形成的HN02为弱酸,故C错误;

D.任何分子中如果有n键则一定有。键,故D错误;

故选:Ao

由结构可知W可以形成1个共价键,为氢;Z可以形成3个键,为第五主族;X可以形成4个键,为

第四主族;Y可以形成2个键,为第六主族;W,X,Z,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和

Z化合成某种化合物是一种绿色氧化剂,所以分别为H,C,N,0元素,以此解题。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

期律内容及元素周期表结构,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2.【答案】D

【解析】解:A.由于就儒*=。(可;)£")=2.21X1嚎。=17X1013,把笔篇=1.7x1。9

+333

Ksp[Al(OH)3]c(Ar)c(0H)1.3x10c(A严)

代入,求出c(OH-)=10-4mol/L,故pH=10,故A正确;

B.为保持恒温60。&应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故B正确;

C.“还原”过程中为用出把焙烧后的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故C正确;

D.“洗涤”过程中,检验滤饼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滤液于试管中,先滴加HC1,再滴加氯

化加,看是否有沉淀产生,故D错误;

故选:D»

混合溶液加入尿素调节pH得到镁、铝、银、铜的悬浊液,保持恒温60式晶化后过滤得到滤饼洗涤

烘干焙烧得到四者的金属氧化物,使用氢气还原得到产品;

Ksp[Cu(OH)21_依2+"2(0丁)_221x10-20_

A3+-33;

-Ksp[Al(OH)3]-C(A1)C3(OH-)1.3X10--

B.水浴加热保持恒温6(TC;

C.“还原”将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D.“洗涤”过程中,检验滤饼是否洗净的方法是检验硫酸根离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的转化和分离提纯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3.【答案】A

【解析】解:A.此反应开始时只加入了NHzCOONHKs),NH2COONH4(s)2NH3(g)+CO2(g),

由生成物系数可知:生成的NH3和CO2始终是2:1,所以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不可

以标志此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错误;

B.lmin内消耗OBmolNHzCOONH^s),质量为62.4g,故反应速率为62.4g/min,故B正确;

C.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越来越慢,故30秒时,CO2的浓度大于0.2mol/L,

故C正确;

D.由于反应2min已经达到平衡,当再加入2moiNH3时,平衡逆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A。

A.此反应开始时只加入了NH2co0NH4(S),NH2C00NH4(S)#2NH3(g)+CO2(g),由生成物系数

可知:生成的NH3和CO2始终是2:1;

B.lmin内消耗0.8molNH2coONHMs);

C.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越来越慢:

D.由于反应2min已经达到平衡,当再加入2moiN%时,平衡逆向移动。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速率方程的计算分析。

14.【答案】D

【解析】解:A.由于通氧气的一极是原电池的正极,微生物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池工作时外

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由B极流向A极,故A错误;

B.无标况,无法计算体积,故B错误;

C.若a为碳电极、b为铁电极,b应与B相连,故C错误:

D.微生物在高温下会死亡,所以不宜在高温下运行,故D正确;

故选:Do

图1微生物燃料电池中微生物生成二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为正极;

A.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B.无标况,无法计算体积;

C.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不能是铁电极;

D.微生物在高温下会死亡。

本题考查原电池,侧重考查学生新型电源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5.【答案】C

【解析】解:A.N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故Ka(CH3COOH)=Kb(NH3-H20)=

lxl0~3xlxl0-3

=1X10-5,故A正确;

0.05L+0.05L

B.常温下,pH=3的HC1溶液与pH=11的N&•40等体积混合,pH=11的NH3•出0的浓度远大

于pH=3的HCL混合后溶液中NH3■也0浓度大于NH4cl浓度,NH3-a0的电离程度大于NH4cl水

解程度,所以溶液pH>7,故B正确;

C.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而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MrP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

小,扁空陪篇保为CMC。。-的水解常数的倒数,温度升高,水解常数变大,所以

C^UnjC^CngCUUn)

濡矍黑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

D.N点时,正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NH4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可得①c(H+)+c(NHj)=c(OH-)+

C(CH3COO-),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H3C0(T)+C(CH3COOH)=c(NH才)+c(NH3-H20),由①②

推得c(H+)+C(CH3COOH)=c(OH-)+c(NH3-H20),故D正确;

故选:Co

A.N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

B.pH=11的NH3♦电0的浓度远大于pH=3的HC1;

C.CH3C00-的水解常数="个容器『)

D.N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呈中性,结合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

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题目难度中等,能依据图象和信息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分液漏斗Aj,ab当最后半

滴KMnCU滴入时,溶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端TcvlO:)m*I。。%非极性ccl4降低

mi

沸点防止水解

【解析】解:(1)装置为分液漏斗,实验开始先通Nz,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先加热装

置A,SOCk变为气体和FeCk-6H2。反应生成FeCb。装置B内SOCl?和FeC^-6H?0反应生成FeC^、

SO?、HC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I)12//C/*>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A;/,(7?.//.(>-/,(?「"、»12/1('I;

(2)FeCk•6电0具有氧化性,SOC12与水反应生成的SO2具有还原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新的物质,使得产品不纯;若发生副反应,则会生成SOj-和Fe2+;

a.Bad2溶液可检验SO/,故a正确;

b.K3[Fe(CN)6]溶液可检验Fe2+,故b正确;

c.滴加酸性KMnC)4溶液,可能是H2s。3使其褪色,也可能是Fe?+使其褪色,无法证明副反应是否发

生,故c错误;

d.先滴加稀HNO3,再滴加AgNOs溶液可检验Q-,体系中一直存在C1:无法证明副反应是否发生,

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最后半滴KMn()4滴入时,溶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m】g样品,

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moLL-iKMnO。标准溶液滴定Fe2+达终点时消耗VmL,发生反应

•"JN〃A/n-r,r,•可知n(Fe2+)=5cmolLTxVxlO-3L=

5cVxlO-3mol;根据实验H,求得Fe3+的物质的量器mol,所以样品中Fe3+的质量分数为

OU

(^-5CV103)X56

-----------X100%»

mi

故答案为:当最后半滴KMnO4滴入时,溶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翳-5CV103)X56乂加。%;

(4)TiCl4,CCI4分子结构相似,均为非极性分子,TiCl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CI4,TiC14分子间的范

德华力较大,TiCl"的沸点高于CCI4,故先蒸出的物质为CCI4,减压蒸储的优点为降低沸点防止水

解,

故答案为:非极性;CC14;降低沸点防止水解。

由实验装置可知:在a中装有亚硫酰氯(S0C12),气体经装置B中发生反应

'书〃山一…”.一「,11〃'/,,装置C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空气

中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导致氯化铁潮解;

(3)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最后半滴KMn()4滴入时,溶液变为浅紫色,且半分钟不褪色,m】g样品,

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molUTKMnCU标准溶液滴定Fe2+达终点时消耗VmL,发生反应

\hi()iA/nJJ<可矢口n(Fe2+)=5cmo,LTxVxlO-3L=

5cVxlO-3mol;根据实验H,求得Fe3+的物质的量烁mol;

OU

(4)TiC14、CCI4分子结构相似,均为非极性分子,TiCLj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C),TiCLj分子间的范

德华力较大,TiCLv的沸点高于CCLj。

本题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转化,仪器和滴定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

中等。

17.【答案】14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加充

:/,ss(>

分SiO2,8B、8^x1023

Ft/),-SO,,ad

【解析】解:(l)Cu2+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63d9,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等于轨道

数,即:1+1+3+1+3+5=14,所以CM+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数为14种,

故答案为:14;

(2)铜矿在灼烧之前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从而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使反应更加充分,

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加充分;

(3)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反应,

故答案为:SiO2;

(4)由题意可知,灼烧中二硫化铁与空气中的氧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硫,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s()-,反应中消耗3moi二硫化铁,反应转移32moi电子,则90g二

八。•aso.

硫化铁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豆露丝吧=8m01,

3mol

故答案为:;8;

Ft3OJ+6SQ

(5)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沙-,{<)=,电解所得稀硫酸可在酸浸时循环使用,

提高原料利用率,

故答案为:B;

(6)由题意可知,硫化亚铜与氧化亚铜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r,cI/JS=,

6Cu+SOiJ

故答案为:2CM»CH.S.

6Cu+SOi]

(7)晶胞中S2-为4个,而S2-与Cu+个数比为1:2,则Cu+有8个。Cu+位于S?-构成的四面体体心,

则Cu+配位数为4,贝心2-为8;由于P=而L带入数据计算得d=:g/cm3,则NA=

八晶胞^A,aX1U

^xl023g/cm3,

故答案为:8;黑x1023。

根据流程,工业黄铜矿(CuFeSz,含有Si。?,FeS,FeS?杂质)粉碎后,加入氧气选择性催化氧化硫

元素,转化为含有C/+、Fe2+、SO歹的溶液,Si。?是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反应,则过滤后的滤

渣主要含有Si。2,向滤液中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出。2将Fe2+转化为Fe3+,再加入CuO调节pH值,

使Fe3+转化为Fe(0H)3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2为Fe(0H)3,得到的滤液为硫酸铜溶液,进行电解

得到铜单质;

(7)晶胞中S2-为4个,而S2-与Cu+个数比为1:2,则Cu+有8个。Cu+位于S?-构成的四面体体心,

MN

则Cu+配位数为4,则S2-为8;由于P=NAXV带入数据计算得。

八晶胞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提纯,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的转化,分离提纯和晶胞计算的掌握情

况,试题难度中等。

18.【答案】(a+123)CD=yMPaCO2+C=2CO,可以消除催化剂表面的积炭

【解析】解:(1)根据盖斯定律::I-;I^^C3H8(g)UC3H6(g)+H2(g)AH=X—238+

484)kJ/mol=+123kJ/mol,AH=正反应活化能-逆反应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a+123)kJ/mol,

故答案为:(a+123)

(2)A在恒温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i,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时每断裂lmol0=0键,必

然同时生成4moi0-H键,不能据此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错误;

B.AH仅与方程式系数有关,方程式不变,AH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反应的系数不等,体积在变,所以混合气体密度是

变量,当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v(C3H6)正=丫£3H6)逆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⑶①A、B两点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故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

L(B),

故答案为:=;

②设C点时C3H8的转化量为xmol,列化学平衡三段式,

C3H8(g)WC3H6(g)+H2(g)

起始(mol)100

转化(mol)xxx

平衡(mol)1—xxx

由图可知,C点时C3H8(g)和C3H6(g)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l-x=x,解得x=0.5,则平衡时

052

总的物质的量为1.5moL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C)=吟噌翌=(烂OM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