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计划方案_第4页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计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施方案

目录1 引言 41.1 概述 41.2 视频监控技术简介 51.2.1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 51.2.2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特点 61.3 某ViewShot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72 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 93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03.1 设计依据 103.2 设计原则 104 系统架构设计 124.1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124.2 监控中心平台设计 134.3 监控前端设计 144.4 图像编码方式 164.5 传输设计 194.6 存储系统设计 234.6.1 存储技术介绍 234.6.2 存储方案设计 265 组网图与组网说明 275.1 系统组网图 275.2 组网说明 286 系统功能应用 296.1 系统功能简介 296.1.1 系统业务功能介绍 296.1.2 系统管理功能介绍 316.2 系统功能应用 346.2.1 图像监控与远程控制 346.2.2 录像存储、数据备份与录像回放 346.2.3 报警管理 356.2.4 电子地图 356.2.5 广播喊话 366.2.6 数据信息管理 366.2.7 用户权限管理 367 系统特色 367.1 总体特性 367.1.1 领先的应用架构 367.1.2 开放的设计体系 377.1.3 灵活性与可伸缩性 377.1.4 丰富的业务功能 377.1.5 部署简单、使用便捷 377.1.6 智能化应用 377.2 安全特性 387.2.1 高效的认证机制 387.2.2 完善的权限管理 387.2.3 视频流传输的安全性 387.2.4 视频数据存放的安全性 397.3 优势对比 397.3.1 与模拟系统的对比 397.3.2 与DVR系统的对比 408 产品简介 458.1 KDM2800监控中心平台 458.2 KDM2800E监控中心平台 468.3 KDM2801监控中心平台 488.4 KDM2801E监控中心平台 498.5 KDM2461/2461L视频编码器 508.6 KDM2481E/2481EL视频编码器 518.7 KDM2461S/KDM2461LS,KDM2462S/KDM2462LS视频编码器 538.8 KDM2464LS视频编码器 558.9 KDM2440/KDM2440P 568.10 KDM201视频编码器 578.11 KDM2561视频解码器 598.12 VS100磁盘存储 608.13 VS200磁盘存储阵列 618.14 平台管理软件 638.15 客户端软件 639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工程实施组织计划 64

引言概述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极改变着全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又反过来对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业务呈几何指数规律飞速增长,远程视频监控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全新业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中国,安防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技术和产品性能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作为安防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已经从最初的特殊行业的模拟监控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监控,从起初基于本地的小规模监控发展到今天基于网络的大型远程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以及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安全技术防行业能够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和图像处理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字图像,可为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系统提供高效可行而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一个典型的传统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中端和后端三部分组成,完成图像的采集,传输,显示,控制和记录五大功能,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网络传输的普及,新型的数字监控系统将不仅具有以上五种功能,将结合其他信息安全系统,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纵深监控防护体系,与报警系统、探测系统、控制系统、远程传输网络形成一个完善的大型网络化监控系统。相对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技术和DVR视频监控技术,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网络化规模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使用简便性、业务功能强大、管理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好等等。网络视频监控已经应用于电信运营商、公安、军队、政府、金融、教育、工业厂矿、企业等各个行业。网络视频监控是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未来视频监控的趋势。视频监控技术简介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一直是监控领域中的热点,它以直观、方便、信息容丰富而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与电子、通信的发展息息相关,就其发展的阶段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代基于模拟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VCR为中心)视频监控系统最早的应用方案是采用模拟信号在电缆或光纤中传输,然后再集中监控和录像等。这种基于模拟图像的视频监控系统从电视机、摄像机诞生的那天,就已经诞生。其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切换矩阵、监视器、录像机等组成,通过视频线、控制线连接,主要用于安保、生产管理场合。其特点是模拟视频信号传输,传输距离有限,安全性较差,监控方式单一。其特点是以VCR(VideoCassetteRecorder)为中心。第二代基于PC机或工控机的板卡式视频监控系统(DVR为中心)视频采集压缩技术的进步使得基于计算机的板卡式视频监控系统成为可能,PC机的普及也推动了此类技术的发展。这类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各类采集设备、PC机/工控机、采集卡、视频压缩卡、通信接口卡、PC监控设备、录像机(模拟或数码)等组成,依赖于通信网络构成整个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硬件平台,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方式来实现。该产品集图像采集、图像压缩、图像解压、图像监控与控制、图像点播、系统管理于一体,如果某部件(硬件或软件)发生故障,那么整个系统都功亏一篑,无论PC机还是工控机,都比较容易死机,不易于7×24小时不间断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一个普通个人用操作系统,现在面临着系统极其不稳定,安全漏洞太多,容易被黑客利用等问题。另外这种方式存在功耗大、环境适应能力、联网能力差等缺点,其特点是以DVR(DigitalVideoRecorder)为中心。第三代基于嵌入式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MCU为中心)第三代视频监控领域,集中了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及远程网络传输等最新技术,它是大型的,分散的地理区域监控系统的最佳选择,它正以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取代着前两代监控系统。第三代视频监控技术不仅仅在可解决图像传输、远程控制、现场信号采集等监控功能,还可提供高质量的监控图像和便捷的监控方式。它一般基于TCP/IP架构,符合通信网的发展趋势。嵌入式系统所有硬件软件全都采用专业设计、具备专业的制造工艺。在编解码方面,采用专用的高速DSP处理芯片,系统软件采用稳定性最高的实时专用操作系统,因此具有功能最强大、可靠性最高、功耗小、环境适应能力强、软件的扩展升级方便等优点,具有非常广泛而灵活的应用。其特点是以MCU(MultipointControlUnit)为中心。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特点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为当前最新的监控技术,它基于TCP/IP通信网,集中了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及远程网络传输等最新技术,可以提供清晰流畅的视频监控图像效果。相对传统的模拟监控和DVR方式的监控,网络视频监控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化监控:通过IP网络真正做到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对任何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可充分利于IP网络的优势,实现大规模、大围、全方位监控;2、网络化存储:系统可以实现本地、远程的录像存储及录像查询和回放;3、高可靠性、安全性:系统采用的视频编码器、网络摄像机、视频解码器、监控平台均嵌入式系统设计,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可靠性,无需专人管理,利用构建无人值守的监控系统;3、优异的图像质量:系统采用先进的MPEG-4/H.264等视频编码算法,可实现清晰流畅的图像效果,实时性好;4、操作管理简单:系统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采用C/S或B/S架构,操作使用非常简单;5、业务功能强大: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监控画面选择,电子地图使用,对云台、变焦的行控制,预置位和镜头的轮巡,以及实现图像抓拍、录像和录像回放、报警和报警联动功能;6、系统信息安全性高:充分利用防火墙/VPN、加密、权限管理、安全认证、实时时钟等技术,保证监控系统和录像资料不被越权使用和破坏;7、有效利用带宽:监控视频流可随时调整,具备带宽自适应能力,可充分利用通信网络,根据网络带宽视频流可自动调节,系统可以在现有的任何网络中完成各种监控功能;8、设备的分级、分组管理:强大的分级、分组功能可将摄像机、视频编码器、报警设备等前端设备根据监控地点和管理需要编成不同区域和工作组,区域可以分级(分层)。每个工作组可分配数个前端设备,同一个前端设备可同时分配在不同的工作组中;9、用户的分级、分组管理:根据管理需要可将用户划分成不同级别,最上层是超级管理员。不同级别的管理员被赋予不同的权限。管理员可以创建用户,分配初始密码,也可以将用户划分为用户组进行管理。系统将控制权限分为多个等级,可根据需要灵活地分配给相应的用户和用户组;10、可扩展性:增加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器和分监控中心非常简单,能够持续平滑升级和扩展,降低对系统的整体投资成本,和其他管理控制兼容。基于以上分析,本次某海沧区消防单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议采用全数字、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组建,系统建设同时预留接口,保证整合原有系统。某ViewShot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某ViewShot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相融合的新一代视频监控系统,可基于IP网络实现图像、声音及各种报警信号的远程采集、传输、储存和处理,提供便捷、经济、有效的远程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某提供监控中心平台、前端编码器、解码器、存储系统以及配套软件,提供整套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架构示意图如下:图1ViewShot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图监控中心平台某监控中心平台采用嵌入式硬件架构,安全、稳定、可靠,没有病毒、黑客等问题。监控平台部署采用分布式、模块化部署方式,系统控制平台组建简单,部署灵活,利于分期部署,边投资边建设。监控平台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专用DSP数字处理芯片,集成以下功能模块:平台管理模块(PMS)中心控制模块(CMU)视频处理模块(VTDU)录像处理模块(NRU)前端接入模块(PUI)客户端接入模块(CUI)CMU为中心管理模块,是中心服务平台的核心单元,可实现前端、客户端的接入、信令转发处理、系统及其信息管理,提供对CMU的用户个性化数据、联动告警、操作日志等数据存储功能;VTDU为视频转分发单元,可实现音视频请求、接收、转发、分发,支持多级级联;PMS提供用户认证、管理和全网设备入网认证和管理功能;NRU提供录像与回放功能。系统提供实时监控、远程控制、录像与放像、报警联动、双向语音、权限管理、网络管理、日志管理等丰富的应用功能。CUI/PUI提供全网的用户/设备的接入。视频编码器某KDM系列视频编码器遵循国家、公安部相关标准,采用H.264/MPEG-4协议编码,支持48k~4M码流,提供CIF~D1的监控图像画质;提供视频、音频、报警信号输入接口,控制、音频、报警信号输出接口,满足基本的视音频、报警信号的输入输出需求。部分编码器嵌硬盘接口,可装入硬盘实现前端存储,与中心存储互为备份;编码器提供丰富的应用功能,支持地名、时间标示,支持前端报警联动,支持移动侦测、双向语音、透明通道、NAT穿越、前端录像等功能;编码器具备较强的网络适应能力,支持智能丢包恢复,保证在网络有丢包的情况下图像清晰流畅。视频解码器某解码器采用集中式、插板式设计,单台设备最大可支持28路D1图像解码上墙,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解码板组建电视墙;用H.264/MPEG-4协议编码,支持100k~4M码流,提供CIF~D1的监控图像画质;每块解码板具备4路解码通道,每个通道可支持4路CIF图像合成解码输出显示;提供音频、报警信号输入接口,视频、控制、音频信号输出接口,满足基本的视音频、报警信号的输入输出需求。解码器具备较强的网络适应能力,支持智能丢包恢复,保证在网络有丢包的情况下图像清晰流畅。存储系统基于iSCSI标准的IP-SAN技术和强大的监控平台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属并加以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支持视频存储资源管理、在线部属,可以基于统一平台满足不同存储质量、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客户需求,可以提供完善的备份和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提供不同性能的IPSAN盘阵,同时支持NAS备份功能。某ViewShot智能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突破了传统监控的瓶颈点,使得监控系统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使监控网络具有了良好的可管理性。同时有机地将模拟系统、监控前端设备、监控管理软件、网络设备融合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有效地将客户的监控应用由原先的安防应用提升到IT应用,符合技术发展趋势,能够满足未来业务需要不断扩展的需要。项目概况及需求分析某海沧区消防支队拟建设一套视频监控系统,以实现对海沧区域的重点消防单位及相应消防防灾区域等地段实施不间断视频监控。要求监控系统基于现有IP网络建设,采用网络视频监控产品构建系统。现有网络结构为多级星型网络,主交换网为622M,各前段监控点到各网络汇结点为100M网络。要求系统建成后能够满足监控、远程控制、录像存储等要求。 系统具体需求如下:建立一套覆盖某海沧区消防单位的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初期预计可达200~300个监控点;系统应提供清晰流畅的图像,能够对实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图像传输;系统应提供录像功能,能够按要求对监控信息进行存储;系统应具备强大的用户/权限管理功能,能够进行丰富的权限分配管理;系统应能够长时间稳定可靠运行;系统应提供简单友好的操作使用界面;系统应支持平滑升级扩容和智能化改造。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设计依据系统规划设计严格遵循国际、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进行。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和要求进行:GA/T75-94安全防工程程序与要求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A/T514-2004交通电视监控系统工程验收规GA/T70-2004安全防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B50348-2004安全防工程技术规GB14050-93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198-94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A308-2001安全防系统验收规则设计原则本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1、先进性与适用性采用科学的、主流的、符合发展方向的技术、设备和理念,系统集成化、模块化程度高。设计合理,架构简洁,功能完备,切合实际,能有效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动态监控和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某海沧区情和本项目的特点。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2、经济性与实用性在先进、可靠和充分满足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体现高性价比。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设计、建设、升级和维护。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3、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采用成熟的、稳定的、完善技术设备,系统具有一致性、升级能力,能够保证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4、开放性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与消防、防盗、聚光系统实现联动,具有RJ-45网络通讯口,可实现远程控制。5、可扩充性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方案中设备的控制容量上保留一定的余地,以便在系统中改造新的控制点;系统中还保留与其他计算机或自动化系统连接的接口;也尽量考虑未来科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6、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7、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本项目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时时动态撑握监视及报警情况。闭路电视监控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系统架构设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逻辑结构通常可分为前端接入、业务控制/媒体交换以及用户访问三个层次,具体由中心业务平台、网络录像单元、编码单元、解码单元和客户端单元等设备组成。如下图所示:业务控制/媒体交换层业务控制/媒体交换层由中心业务平台、媒体处理分发和网络录像单元组成,主要负责业务处理控制、视音频的传送、存储以及系统管理。中心业务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逻辑上需要实现用户和前端设备接入认证、系统设备管理、业务功能控制以及媒体分发转发等功能。网络录像单元用于实现网络媒体数据的数字化录像、存储、检索、回放以及管理。前端接入层前端接入层主要由编码单元、视频采集单元、报警单元等组成。编码单元主要实现视音频信号、报警信号的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以及辅助设备(如云台、矩阵等)的控制。编码单元通过LAN、WAN等IP网络接入中心业务平台;视频采集单元一般指监控摄像机,实现监控图像采集输入到编码单元;报警单元主要是报警信号发生设备,通常有烟感、温感、红外、门磁等设备。用户访问层用户访问层由客户端单元和解码单元组成。客户端单元是远程图像集中监控和维护管理的应用平台,主要实现图像浏览、录像回放、辅助设备控制、码流分发控制等业务功能。解码单元主要负责在客户端单元的控制与管理下,实现视音频信号的电视墙解码输出。某提供监控客户端软件和网络视频解码器KDM2560等产品构成用户访问层。监控中心平台设计监控中心平台一般有两种架构:工业级嵌入式架构和软件+服务器架构。工业级嵌入式架构由嵌入式硬件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如VxWorks、嵌入式Linux)构成,采用专用的数字处理芯片和图像处理技术,设备结构紧凑、稳定可靠。嵌入式平台适合于行业用户,可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监控系统;软件+服务器架构由视频监控平台软件+通用操作系统+通用服务器构成,系统能力受限于服务器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对比项软件+服务器嵌入式系统系统架构监控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包括:监控中心平台数据转发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户管理服务器设备管理服务器告警管理服务器......高度集成化设备,嵌监控中心模块、数据库、转发模块、录像模块安全性通用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漏洞多、端口开放度高、易感染病毒、受到黑客攻击嵌入式系统,专用的数字处理芯片,嵌数据库,通常无病毒、黑客问题可靠性受服务器的CPU、存、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并发数等的制约,影响系统长期可靠性运行嵌入式系统,电信级的容量与可靠性设计,可长时间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小结架构复杂、安全性较低、可靠性受制因素较多架构简单、安全性高、可靠性强 本次项目,系统容量大,基于互联网组建。因此,建议采用嵌入式硬件设备来构建组建监控中心平台,满足大容量、高可靠、高安全的建设需求。同时,监控平台需要支持级联、堆叠组网,能够实现平滑升级扩容。监控前端设计监控前端主要由视频采集单元、编码单元、报警单元以及配套的辅助材料等组成。主要实现前端信息采集、编码和传输,通常由摄像机、编码器、报警设备、声音设备。视频采集单元通常指监控摄像机。监控摄像机按类型可分为球机、枪机、一体机、特殊摄像机等,按应用场合可分为室型和室外型。摄像机的选择主要根据监控现场的环境和实际应用需求,对于前端室外的安装环境将充分考虑到防雷防水的措施。同时结合现场对没有路灯照明的地方将充分考虑辅助光源、红外灯等配套设备。本次项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摄像机。编码单元指视频编码器,主要完成视频、音频、告警等信号的采集编码并提供传输的一体化前端设备。编码器有嵌入式和工控式两种架构,嵌入式编码器以其紧凑的结构、稳定的性能、高效的图像编码得以广泛应用。对于编码器主要有以下重要参数:视频编码协议:MPEG-4或H.264图像分辨率:CIF、2CIF、D1图像帧率:1~25帧/s视频接口:至少具备1路BNC视频出入接口控制接口:RS485存储接口:IDE接口/SATA接口报警接口:至少具备1路报警输入、输出接口音频接口:至少具备1路音频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10/100M自适应网口网络协议:PPPoE、NAT报警单元指报警发生设备,一般有烟感、温感、红外、紧急按钮等。具体应用根据监控现场实际需要选择。外围配套设施设备:前端监控点除编码单元、视频采集单元、报警单元外,还有一些其他外围配套设施设备,例如:1、立杆设计:为保证小区监视视角宽广,监控围大,摄像机可安装在原有建筑物或杆件上(可借用现有的灯杆、电信杆),如无法借用,应特制立杆,立杆的设计除了美观、实用并考虑节约成本外,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其安全性,能够承受九级以下的台风,并保证在正常风力下,立杆顶部的摆幅对摄像机图像没有太大的影响。为达到上述安全和使用要求,立杆下端管径应为φ220±10mm,上端管径应在φ120±5mm,材质为热镀锌钢管,壁厚≥6mm,高度不低于5000mm,连接处应为无缝焊接。悬臂长应≥3000mm,特定地点悬臂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立杆的设计还要考虑其防水性能,尤其要注意悬臂与球机连接件的密封和防水设计。立杆基础若为圆形,直径不小于1000mm,若为方体,则不小于基础深度不小于1500mm,结构为钢混;每个监控点立杆情况见附件1。2、防雷设计:户外设备应重点考虑防雷措施,特别是摄像机应加装视频、数据及电源防雷设备,并对系统进行接地保护,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立杆底部要有良好的防雷接地线,地线的母线应采用铜质线,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接地电阻≤4欧姆;3、取电说明:考虑到前端摄像机离系统中心距离较长,铺设强电电缆不仅费用较大,而且安全性较差,也不利于以后系统的维护。因此,本方案将前端摄像机及其它前端设备的电源设计成就近取电方式。取电后通过变压器或开关电源对就地取的电源稳压和滤波,以保证前端设备输入电源的稳定性;4、控制箱设计:为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前端摄像机的其它附助设备,应设计控制机箱统一集成,该机箱带有自动温控开关,可以根据温度自动开关加热器或风扇。保证系统的全天候运行。该控制箱除保证防水、防撬外,还必须为箱的设备提供合理的使用温度和使用空间。温控箱的部空间应是所有箱设备体积的2倍以上,以保证箱设备的散热和空气流通;箱还应设计风扇和加热器,在冬天和夏天分别开启加热器或风扇;采用底部进线,机箱和立杆统一接地;5、补光设计:由于部分监控点晚上灯光较暗或根本没有灯光,因此不可能获得基本的图像效果,只有通过加装补光系统才能实现对现场的监控,补光系统一般采用冷光源。对于本次项目,可根据监控现场实际需要选择高速球机或是枪机,实现图像采集;对于有夜间监控需要的点应考虑摄像机支持彩转黑或具备红外功能;选择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的嵌入式编码器,实现图像编码。图像编码方式我们将视频和音频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分别进行模—数转换,将这些视频、音频信号转化成为数字化的信息流。但这些数据流是不能直接进行传送和存储。因为未经压缩的图形、视频和音频数据需要非常大的存储容量才能存储。例如;用PAL制式采集的视频信号在一般清晰度时要求25帧/秒、352×288像素/帧,彩色图象每像素占用空间24bit,则该数据流速度为352×288×25×24=60825kbit/s。显然这样庞大的数据流对大多数传输线路来说是无法承受的,而且也是难以存储的。所以要进行远程监控,大量的视频数据就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必须进行压缩。目前常用的视频编码技术为:A)MPEG-2(DVD标准)压缩技术: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是高级工业标准的图象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主要针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需要,传输速率在3-10Mbits/sec间,与MPEG-1兼容,适用于1.5~60Mbps甚至更高的编码围。分辩率为720×480×30(NTSC制)或720×576×25(PAL制)。影视图像的质量是广播级的质量,声音也是接近于CD-DA的质量。MPEG-2是家用视频制式(VHS)录像带分辩率的两倍。MPEG-2的音频编码可提供左右中及两个环绕声道,以及一个加重低音声道,和多达7个伴音声道(DVD可有8种语言配音的原因)。由于MPEG-2在设计时的巧妙处理,使得大多数MPEG-2解码器也可播放MPEG-1格式的数据,如VCD。除了做为DVD的指定标准外,MPEG-2还可用于为广播,有线电视网,电缆网络以及多级多点的直播(DirectBroadcastSatellite)提供广播级的数字视频。MPEG-2的另一特点是,其可提供一个较广的围改变压缩比,以适应不同画面质量,存储容量,以及带宽的要求。对于最终用户来说,由于现存电视机分辨率限制,MPEG-2所带来的高清晰度画面质量(如DVD画面)在电视上效果并不明显,到是其音频特性(如加重低音,多伴音声道等)更引人注目。MPEG-2的画质质量最好,但同时占用带宽也非常大,在4M~15M之间,线路成本高,不适于远程监控图像传输。C)MPEG-4压缩技术:如果说,MPEG-1“文件小,但质量差”;而MPEG-2则“质量好,但更占空间”的话,那么MPEG-4则很好的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它于1998年10月定案,在1999年1月成为一个国际性标准,随后为扩展用途又进行了第二版的开发,于1999年底结束。MPEG-4是超低码率运动图像和语言的压缩标准,它不仅是针对一定比特率下的视频、音频编码,更加注重多媒体系统的交互性和灵活性。MPEG-4利用很窄的带宽,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以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与MPEG-2相比,MPEG-4为多媒体数据压缩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它更多定义的是一种格式、一种架构,而不是具体的算法。它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充分用进来,包括压缩本身的一些工具、算法,也包括图像合成、语音合成等技术。MPEG-4的特点是其更适于交互AV服务以及远程监控。MPEG-4是第一个使你由被动变为主动(不再只是观看,允许你加入其中,即有交互性)的动态图象标准;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综合性;从根源上说,MPEG-4试图将自然物体与人造物体相溶合(视觉效果意义上的)。MPEG-4的设计目标还有更广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MPEG4标准的占用带宽可调,占用带宽与图像的清晰度成正比。以目前的技术,一般占用带宽大致在几百K左右。从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来看,新一代的基于对象的编码标准MPEG-4目前是实现对视频图像编解码、压缩、传输等过程最适宜的编解码技术,是成熟可靠的视频监控编码技术。D)H.264压缩标准:2003年3月正式颁布,由于其对于网络的灵活适应性以及基于网络的灵活编码方式,在目前的基于网络的各种业务中使用越来越多,其技术亮点有:分层设计:

H.264的算法在概念上可以分为两层:视频编码层(VCL:VideoCodingLayer)负责高效的视频容表示,网络提取层(NAL:NetworkAbstractionLayer)负责以网络所要求的恰当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打包和传送。高精度、多模式运动估计:H.264支持1/4或1/8像素精度的运动矢量。在1/4像素精度时可使用6抽头滤波器来减少高频噪声,对于1/8像素精度的运动矢量,可使用更为复杂的8抽头的滤波器。在进行运动估计时,编码器还可选择“增强”插滤波器来提高预测的效果。在H.264中,允许编码器使用多于一帧的先前帧用于运动估计,这就是所谓的多帧参考技术。4×4块的整数变换:

H.264与先前的标准相似,对残差采用基于块的变换编码,但变换是整数操作而不是实数运算,其过程和DCT基本相似。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在编码器中和解码器中允许精度相同的变换和反变换,便于使用简单的定点运算方式;面向IP:H.264草案中包含了用于差错消除的工具,便于压缩视频在误码、丢包多发环境中传输,IP信道中传输的适应性。其他的技术亮点还有统一的VLC、帧预测等等,这使得H.264在压缩编码方面比MPEG-4存在更大的灵活性。基于以上分析,网络视频监控选择MPEG-4/H.264视频编码协议实现监控图形的压缩和还原。MPEG-4/H.264编解码协议的高效性可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下提供清晰流畅的图像;对于单路图像,采用MPEG-4/H.264只需1.5M即可实现D1的图像质量。传输设计此次某海沧区消防单位远程视频监控平台使用光纤支接网络。前端视频编码器的接入效果、客户端对视频的浏览效果都与网络带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网络带宽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并直接受到网络带宽的影响。因此,选用合适的线路对整个系统来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传输通道的选择上,可以采用XDSL、FTTX+LAN、光纤接入等多种方式。我方提供视频系统的视频编码器编码方式大都采用MPEG4/H.264的方式进行编码。就单路视频服务器而言,要得到画面质量为1秒25帧CIF图像所需网络带宽至少为256~512kbps,要得到画面质量为1秒25帧4CIF图像所需网络带宽为1.5Mkbps以上。一般采用2M带宽来传输视频码流就可以得到十分流畅的效果。所以,此次项目建议监控中心采用1000M光纤接入。对于流量比较大,多路监控终端的监控点、采用2M/4M..光纤方式接入。互联网接入:光纤/LAN接入(FTTH/FTTB/FTTC)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可以分为有源光接入和无源光接入。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发展相当快,多数已处于实用化。根据光纤深入用户的程度,可分为FTTC、FTTZ、FTTO、FTTF、FTTH等。FTTH(FiberToTheHome),顾名思义就是一根光纤直接到家庭。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FTTH的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FTTH的优势主要是有5点:第一,它是无源网络,从局端到用户,中间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源;第二,它的带宽是比较宽的,长距离正好符合运营商的大规模运用方式;第三,因为它是在光纤上承载的业务,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第四,由于它的带宽比较宽,支持的协议比较灵活;第五,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点对点、1.25G和FTTH的方式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功能。在光接入家族,还有FTTB(FiberToTheBuilding)光纤到大楼,FTTC(FiberToTheCurb)光纤到路边,FTTSA(FiberToTheServiceArea)光纤到服务区等等。专线接入:VPN专线虚拟专用网(VPN)被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通常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虚拟专用网是对企业部网的扩展。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通过将数据流转移到低成本的压网络上,一个企业的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将大幅度地减少用户花费在城域网和远程网络连接上的费用。同时,这将简化网络的设计和管理,加速连接新的用户和。另外,虚拟专用网还可以保护现有的网络投资。随着用户的商业服务不断发展,企业的虚拟专用网解决方案可以使用户将精力集中到自己的生意上,而不是网络上。虚拟专用网可用于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的全球因特网接入,以实现安全连接;可用于实现企业之间安全通信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无线接入(WIFI)目前,有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xDSL等。WIFI技术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具有为可移动性、价格低廉的优点,WIFI技术广泛应用于有线接入需无线延伸的领域,如临时会场等。由于数据速率、覆盖围和可靠性的差异,WIFI技术在宽带应用上将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而关键技术无疑决定着WIFI的补充力度。现在OFDM、MIMO(多入多出)、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等,都开始应用到无线局域网中以提升WIFI性能,比如说802.11n计划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使数据速率成倍提高。另外,天线及传输技术的改进使得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可以达到几公里。WIFI技术的次要定位——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蜂窝移动通信可以提供广覆盖、高移动性和中低等数据传输速率,它可以利用WIFI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弥补自己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仅可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完善的鉴权与计费机制,而且可结合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广覆盖的特点进行多接入切换功能。这样就可实现WIFI与蜂窝移动通信的融合,使蜂窝移动通信的运营锦上添花,进一步扩大其业务量。WiFi是现有通信系统的补充,可看作是3G的一种补充无线接入技术则主要包括IEEE的802.11、802.15、802.16和802.20标准,分别指WLAN、无线个域网WPAN:蓝牙与uwb、无线城域网WMAN:WIMAX和宽带移动接入WBMA等。一般地说WPAN提供超近距离的无线高数据传输速率连接;WMAN提供城域覆盖和高数据传输速率;WBMA提供广覆盖、高移动性和高数据传输速率;WIFI则可以提供热点覆盖、低移动性和高数据传输速率。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WIFI技术的定位主要是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逐渐也会成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当然WIFI与蜂窝移动通信也存在少量竞争。一方面,用于WIFI的IP话音终端已经进入市场,这对蜂窝移动通信有一部分替代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热点地区的WIFI公共应用也可能被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部分取代。但是总的来说,他们是共存的关系,比如一些特殊场合的高速数据传输必须借助于WIFI,象波音公司提出的飞机部无线局域网;而在另外一些场合使用WIFI可以较为经济,象实现高速列车部的无线局域网时。存储系统设计存储技术介绍1、iSCSI原理简介iSCSI是由IETF开发的一种基于存储网络的新的Internet协议,其原理是将SCSI命令通过IP网络传输,这样就可以使在网络上传送数据更加便利,而且可以实现远程存储管理。iSCSI使标准的SCSI命令能够在TCP/IP网络上的主机系统(启动器,Initiator)和存储设备(目标器,target)之间传送,而且iSCSI协议支持在系统之间传送标准的SCSI命令。在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IP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的。iSCSI的工作原理是:当终端用户或应用程序(启动器)发送一个请求后,操作系统将生成一个适当的SCSI命令和数据请求,SCSI命令通过封装,在需要加密的时候要执行加密处理。这些命令加上TCP/IP协议的,就可以在以太网上传输。接收端(目标器)在收到这个数据包后按照相反的方向进行解包,解析出SCSI命令和数据请求,SCSI命令再发送给SCSI存储设备驱动程序,因为iSCSI是双向的协议,所以它可以将数据返回给原来的请求。2、数据可靠性技术RAID0:RAID0也称为条带化(stripe),将数据分成一定的大小顺序的写到阵列的磁盘里,RAID0可以并行的执行读写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理论上讲,一个由N个磁盘组成的RAID0系统,它的读写性能将是单个磁盘读取性能的N倍。且磁盘空间的存储效率最大(100%)RAID0有一个明显的缺点:不提供数据冗余保护,一旦数据损坏,将无法恢复。RAID1:RAID1成为镜像(mirror),它将数据完全一致的分别写到工作磁盘和镜像磁盘,因此它的磁盘空间利用率为50%,在数据写入时时间会有影响,但是读的时候没有任何影响,RAID1提供了最佳的数据保护,一旦工作磁盘发生故障,系统自动从镜像磁盘读取数据,不会影响用户工作。RAID5:RAID5用一个盘的容量做为数据校验用,但是数据校验的信息被均匀的分散到的阵列的各个磁盘上,这样就不存在并发写操作时的校验盘性能瓶颈。阵列的磁盘上既有数据,也有数据校验信息,数据块和对应的校验信息会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一个数据盘损坏时,系统可以根据同一带区的其他数据块和对应的校验信息来重构损坏的数据。但是要用一个硬盘的容量做数据校验使用,一个硬盘的容量做热备,所以要损失两块硬盘容量来提高数据可靠性。RAID10:RAID10是RAID1和RAID0的结合,也称为RAID(0+1),先做镜像然后做条带化,既提高了系统的读写性能,有提供了数据冗余保护,RAID10的磁盘空间利用率和RAID1是一样的,为50%。RAID10适用于既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存储,有对数据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的领域,比如金融,证券等。需要一半的容量来保证数据可靠性。RAID50被称为分布奇偶位阵列条带。同RAID30相仿的,它具有RAID5和RAID0的共同特性。它由两组RAID5磁盘组成(每组最少3个),每一组都使用了分布式奇偶位,而两组硬盘再组建成RAID0,实验跨磁盘抽取数据。RAID50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优秀的整体性能,并支持更大的卷尺寸。即使两个物理磁盘发生故障(每个阵列中一个),数据也可以顺利恢复过来。3、IPSAN(IPStorageAreaNetwork)存储架构集中存储存储架构分为以下三种:DAS(DirectAttachedStorage,直接外挂存储):通过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I/O总线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架构。该存储设备由应用服务器独享。SAN(StorageArea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通过网络方式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构架,对外提供块(block)级的存储数据共享。这个网络专用于主机和存储设备之间的互访,数据可以通过SAN在多个服务器和多个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一种文件共享服务,由专用的服务器通过专有文件系统管理存储空间,对外通过NFS(NetworkFile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或者CIFS(CommonInternetFileService,公共因特网文件服务)等文件共享协议提供文件级的访问功能。NAS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共享同一个文件。在流媒体应用的系统架构及扩展上,SAN及NAS系统优于DAS系统。SAN(StorageAreaStorage,存储区域网)是一个高效的子网,目前构建存域网SAN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传统的FibreChannel协议,叫做FC-SAN,目前主要工作在2Gbps速率上,2006年将逐步升级到4Gbps。另一种是在以太网基础上,使用基于TCP/IP的iSCSI协议,叫做IP-SAN,目前主要工作在1Gbps速率,明年将全面升级到10Gbps.IP-SAN并不需要使用专门的iSCSI交换机,服务器端和存储端的软件或硬件协议将SCSI指令打包装入TCP/IP包,普通的以太网交换机即可传输。而已被业界淘汰的DAS直接连接的方式则更不能满足目前和将来的需求。使用DAS方式会导致设备管理、数据管理的大问题:设备的升级、扩容、调整、数据安全管理都非常困难,尤其是用户的数据已经放到存储设备中之后,业务又不允许中断,这样的管理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当用户的应用和数据量到达一定的水平,就必须考虑将分散在各种平台上的数据整合(consolidate)到一个统一的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一方面提升数据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大大降低维护和管理成本。存储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SCSI、FC、IP三代技术过程:SCSI磁盘阵列为第一代存储设备,基于SCSI协议,是基于SCSI总线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一般为几TB级。目前仍在少量双机应用系统中采用。FC磁盘阵列为第二代存储设备,基于FC令牌环协议,是基于FC环路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一般为数十TB级。目前仍有广泛使用。IP存储为第三代存储设备,基于ISCSI协议,主要是基于IP全交换架构的存储设备,设备的容量可接近无限扩容,达到数千TB级(PB级)。目前在大型数据中心中为主要有广泛使用。IPSAN是基于高速以太网的SAN架构,通过iSCSI(InternetSCSI,Internet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协议来实现存储数据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高速传输。它继承了IP网络开放、高性能、高可靠性、易管理、可扩展性强、自适应性强的优点,实现存储网络与应用网络的无缝连接,并提供了优良的远程数据复制和容灾特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次项目基于IP网络建设,IP-SAN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建议选择IP-SAN部署中心存储。存储方案设计对于本次项目,建议采用“中心存储+前端存储”的方式部署存储系统。使用此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主要特点包括:在各个监控点实行前端存储;前端存储可以减少对带宽的压力;在监控中心部署IP-SAN,对重要信息进行存储备份;当中心传输网络出现故障时,前端还可以继续存储;基于IP网络部署存储,实现随时随地调看存储资料。 存储容量的计算方式如下:根据前方接入点的多少和监控时间的要求,来配置相应的系统存储容量。计算公式(1路384K码流实时存储1天):384K×3600秒×24小时/8bit/1024=4G存储容量对应表如下:每路的码率为512K上行bit/s1个小时的录像量1天的录像量7天的录像量1路录像2255.437.8组网图与组网说明系统组网图图4.1监控系统组网图组网说明如上图,在监控现场部署摄像机、编码器、报警设备和音频设备,在监控中心部署监控平台、电视墙、存储系统和操作坐席,依托IP承载网络构建一个星型结构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IP监控系统。监控中心:设立一个监控中心,配置KDM2800E监控中心平台、VS200-16IP存储系统、KDM2561视频解码器、电视墙以及操作电脑等。KDM2800E监控中心平台负责管理所以前端编码器,实现用户登录认证、码流交换、系统管理,KDM2800E为一款嵌入式硬件监控中心平台,嵌数据库、网络录像单元,单台设备即可实现系统管理和录像功能。VS200-16为网络存储磁盘阵列,可配置硬盘提供录像存储空间。VS200-16支持RAID5等数据安全技术,可确保录像数据的安全可靠。KDM2561为硬件解码器,实现数字图像转模拟输出到电视墙,实现电视墙浏览。单台设备可实现单路D1或4路CIF格式画面合成图像输出。在操作坐席的电脑上安装客户端软件,可实现对系统的控制、管理、操作等。通过客户端可浏览监控图像、对前端摄像机进行PTZ控制、修改设备参数、报警联动布防与撤防。监控前端:在监控点配置监控摄像机、KDM系列视频编码器、门磁、扬声器等设备。监控摄像机可实现监控现场24小时不间断图像采集,可把站台及周边图像实时送到监控中心。KDM系列视频编码器可实现图像采集、D1格式图像编码、本地录像等功能,编码器具备报警信号输入、输出接口,提供音频输入和音频输出接口,可实现双向音频功能。传输部分: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描述系统功能应用系统功能简介系统业务功能介绍图像监控功能支持单画面和多种多画面模式的实时图像浏览支持每幅画面的手动或自动轮询,轮询间隔可设置支持监控点摄像机的远程PTZ控制支持图像编码、字幕显示的配置和管理支持移动侦测、音频对讲功能的操作与管理可外接键盘和矩阵,实现图像切换和PTZ控制存储回放功能支持中心录像存储和客户端录像存储功能支持告警录像、定时录像、手动录像等控制方式可按多种参数实现录像资料的检索支持录像文件的本地回放和远程点播录像回放中提供快进、拖拉等多种控制功能音频通信提供监控点音频上传到客户端功能提供客户端音频向监控点广播喊话功能提供客户端与监控点之间的双向对讲功能通信过程中的音量大小可调节支持回声消除,保证双向对讲时的效果报警联动支持前端编码设备的开关量输入告警联动支持移动侦测告警联动通过二次开发接口与其他系统结合实现告警联动支持图像切换、录像、读秒等联动操作可通过前端编码设备提供声、光、电警示等联动控制电子地图可载入电子地图文件,载入时的显示比例可设置可在电子地图中添加、删除和移动图元支持图元名称、属性及对应前端编码设备的配置可通过双击图元实现前端监控图像的实时浏览可实现电子地图的全局或局部放大、缩小系统管理功能介绍用户管理提供用户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以及用户信息的修改支持超级管理员、用户管理员和操作员三种用户认证管理实现用户登录信息的认证登录用户的授权权限管理采用用户分级管理机制实现用户权限的授予和取消可针对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系统操作和设备管理权限设备管理提供设备的添加、删除以及设备信息的修改可根据设备的名称、类型等参数进行设备搜索支持设备权限的设置和修改支持设备软件的远程升级功能网络管理提供系统配置管理和系统性能管理提供告警管理、安全管理和日志管理提供状态监测、系统备份及数据恢复功能系统功能应用图像监控与远程控制图像监控是本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通过安装有客户端软件的PC或电视墙可对监控现场图像进行实时浏览,同时可对前端摄像机进行PTZ控制,实现镜头的左右、上下转动,视野的拉近拉远等。客户端软件支持4/9/16/25/36等等分屏浏览方式,同时支持N+1方式浏览;系统支持轮询解码输出显示,可自动轮流显示前端监控现场图像。系统支持对前端监控图像进行字幕设置和时间显示,方便监控中心了解监控现场。系统提供图像抓拍功能,监控中心可随时根据需要抓拍监控图像。录像存储、数据备份与录像回放本次系统方案设计可实现对监控现场图像、声音、数据等进行实时存储。数据保存在监控中心,同时在监控前端进行存储备份,保证在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时也能提供数据存储。录像存储支持手动、定时、告警等多种控制方式,可实现按时间段进行录像、告警触发录像。录像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可方便的调看、导出,刻录成盘,提供数据备份。录像文件数据库详细记录设备、通道、时间、报警信息等,方便准确查询。录像文件的检索可支持秒级检索,可按名称、录像方式、时间段等进行检索;录像文件的回放支持本地回放和远程点播,可方便的查看历史资料,可对回放的录像进行快进、拖拉的控制,方便观看。系统具备完善的日志功能,可对所有的操作、控制、报警等信息进行保存,日志文件支持导出。报警管理报警联动系统支持告警联动功能。本次项目监控前端配置的视频编码器具备报警输入输出开关,可接入红外、温感、烟感等报警设备。当有报警时,可以触发以下联动:触发监控现场警铃,警示现场人员(在监控现场配置警铃)自动把报警现场图像上传到监控中心大屏或电脑上自动对报警现场进行录像存储在操作员电脑上发出报警提示,同时发出报警声音通过开放整合实现更丰富的报警联动功能报警记录监控平台提供完备的日志功能,提供详细的报警信息记录,能够保存报警的详细信息,如:报警地址、报警所属组织、报警级别、报警类型、报警时间、处警时间、处警结果等。电子地图本次系统支持电子地图功能,可把全市监控点位分布制成静态图片或MAPINFO格式的矢量图,整合到监控系统里,可以在地图上标示监控点,方便及时准确定位。当有告警发生时,系统可自动显示告警位置,当在地图上点选监控点时,可查看现场监控图像。具体地图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定制。广播喊话本次系统支持双向的音频功能,通过配置声音采集和输出设备,可以实现监控点与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与监控中心之间的双向音频功能,同时支持对双向语音的录制。数据信息管理本次系统具备前端自定义功能,可对前端进行名称、ID等进行统一编码,统一管理;系统具备完善的日志功能,能够实时记录所有登陆、操作、交换、告警等信息。可提供完善的数据信息管理功能。用户权限管理本次系统具备强大的用户管理功能,支持三级用户管理和多级权限管理。能够设立管理员、操作员、浏览用户三级用户,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如:图像浏览、云镜控制、录像与放像、电视墙操作等等。系统支持B/S或C/S管理架构,使用PC通过网络连接到监控平台,通过用户名/密码认证后即可获得相应的管理操作权限,尽心系统管理。系统特色总体特性领先的应用架构系统采用领先的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联网架构,可通过高效的视音频编码技术、灵活的网络处理技术以及智能的应用整合技术,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远程监控整体解决方案。设备基于嵌入式软件和工业级设计结构,集成度高,运行安全可靠,不会受到网络病毒侵扰。开放的设计体系基于开放的设计体系,某ViewShot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可提供差异化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以满足公安、军队、政府、金融、教育、能源、医药、交通、工业厂矿、连锁超市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系统可免费提供二次开发包满足系统融合的需求。灵活性与可伸缩性中心业务平台的所有功能模块均可配置、可裁减,可集中运行在单一平台之上,也可任意分布在多个平台之上,既可通过单平台配置实现中小容量接入,又可通过多平台堆叠和多级级联满足大容量平滑扩展和大型分级组网应用。丰富的业务功能系统可提供丰富的视频监控业务功能,包括图像浏览、PTZ控制、录像存储、点播回放、语音对讲、报警联动、电子地图等。部署简单、使用便捷系统部署与设备安装简单、快捷,系统通过中心业务平台集中调度的方式实现业务、用户以及设备的统一管理,有效的保障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便捷性。智能化应用本次方案可扩展智能应用功能,通过配置某智能分析模块,可实现:财产保护在特定的场景,对特别需要保护的贵重物品或资产设置保护区域,若被保护目标被移动或遮蔽,即发出报警信号。越界报警在检测区域设置虚拟警戒线,当有目标穿越警戒线时,发出报警信息,抓拍图像,并可突出显示该目标的越界点。智能虚拟墙:对于周界防,可采用在图像上划虚拟墙的方式实现周界报警,无需在周界部署人力、围栏或传统的红外对射报警器。摄像机监测:保护摄像机,当有人破坏、移动摄像机时能够发出报警。车牌识别:对于出去公司或小区的车辆进行管理。安全特性高效的认证机制登录验证机制:用户登录时,需要输入系统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授权机制:系统提供完善的分级分域授权机制,可以方便的设置上下级域的用户权限(上级可以管理所有下级域,本级域只能管理自己域),同时可以灵活地分配用户可以查看的摄像机、可执行的功能模块,可执行的具体功能等。因而用户只能查看权限围的摄像机和执行被授予的功能。用户监控人员访问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都将进行身份认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认证系统对其进行验证,以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使用此系统。高效的认证机制使非法用户无权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完善的权限管理用户监控人员登录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后,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界面,通过使用界面,用户监控人员可以对监控点的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实时查看可监控点的视频图像、控制对各监控点视频图像的录像日程安排、管理、查看和检索保存在存储系统中的视频文件。系统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记录了各个用户监控人员对各监控点的使用权限,权限管理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对用户使用权限进行管理,并对用户使用界面进行定制,使用户监控人员只能管理和使用具有相应权限的监控点的设备和视频文件,而不会随意管理和查看其它监控点的设备和视频文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视频流传输的安全性传输通信安全机制:在网络通信时,系统提供端到端(用户端—系统平台—设备固件)的SSL验证和数据加密。在用户监控人员使用视频监控服务过程中,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到视频监控平台、再从监控平台通过网络将视频流发送到用户端进行播放。为防止视频流被非法用户截获,可以对视频文件进行加密传输,一般可以采用对称密钥体系进行加密,对每个视频流采用不同的密钥加密,只有有权观看此视频流的用户才拥有此密钥,可以对视频流进行解密,保障视频传输的安全性。视频数据存放的安全性系统的设置参数和录像资料均可以导出用于长期安全保存。在需要时又可以重新将其恢复到系统中。对视频图像进行录像后,生成视频文件存放在存储系统中,通过权限管理可以保障只有具有一定权限的用户才可以访问和查看相应的文件,视频文件存放在具有冗余备份功能的服务器上,保证了数据存放的安全性。优势对比与模拟系统的对比

网络监控系统模拟监控系统成本安装简便,节约布线;运作费用较低;中心控制,硬盘记录,通过网络存储,集中维护与操作同轴线缆转光纤接入,安装困难成本高;运作费用高,在前端各点维护与操作系统发展单一系统可覆盖广阔区域;便于拓展,只要“接入和使用”点对点系统连接复杂、混乱用户接入通过网络(ADSL、LAN等)远程接入监控接入方式单一运作和管理1.通过视频监控平台统一管理,只要在网管中心就可以对系统中所有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管理和维护,在监控中心只需布置相应数量的解码器,占用空间小且维护方便2.可以根据不同用户对其控制和调看监控图像的权限进行分别设置,保证重要用户对监控点的控制。1.系统复杂,所需设备极多,占用大量监控中心空间,且无法远程维护和统一管理,维护困难。2.所有用户同一级别,无优先级,调看时可能会引起控制混乱。质量图像记录无衰减;使用数据库,记录数据便于检索;远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很少。图像记录有损失;远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大。系统拓展在网络上直接加网络编码器系统扩展工程庞大智能用软件处理数字信号实现不同应用,可以不断升级系统以实现更多新的功能。无与DVR系统的对比对比项目网络监控系统DVR定位大规模监控,用户集中认证管理,分布式服务,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进行集中存储小规模应用,扩展性不高,数据分散本地存储.系统发展单一系统可覆盖广阔区域;本地存储非常有必要或者客户对本地存储有偏好便于拓展,只要“接入和使用”用户接入通过网络远程接入监控本地接入监控运作和管理远程监视和控制;本地数据记录管理通过网络远程记录(硬盘/磁带)可靠性集中认证管理数据存储,可靠性高,对网络依赖性高;本地存储无冗余备份特点体积小巧、网络功能强大,网络扩展性好,适合在野外、无人值守条件下工作本机操作功能丰富,支持本地存储,网络功能弱,扩展性差产品简介KDM2800监控中心平台KDM2800部署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媒体交换层,负责实现前端接入与认证、客户端接入与认证、监控视音频码流分发、业务功能控制、系统管理等功能。基于嵌入式设计架构,KDM2800可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智能化中心管理与媒体交换解决方案。

KDM2800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通过多机堆叠可接入多达300路网络监控前端,提供容量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多级级联的支持,KDM2800可组建分布式部署和分级管理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为了简化中心部署、节约用户投资,KDM2800集成了网络录像单元功能,可通过外接USB磁盘阵列实现视音频监控码流的中心录像存储和检索回放,无需另配录像服务器。

通过简单直观的图形化工具,可在初始安装时自动或手动搜索系统所有设备,并实现整个组网环境的快速配置和设备调试安装,同时实现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设备参数:型号KDM2800设计结构嵌入式设计物理尺寸19英寸1U,44mm(高)×443mm(宽)×338mm网络接口1×10/100Mbps以太网接口存储接口3×USB2.0,可外接3个USB磁盘阵列前端接入100×512Kbps可多机堆叠实现更大容量扩展客户端接入128个客户端单台设备的接入能力录像:28×2Mbps、50×1Mbps,或者80×512Kbps;

转发:40×2Mbps、80×1Mbps,或者160×512Kbps;

等量录像和转发:16×2Mbps、28×1Mbps,或者40×512Kbps堆叠组网后的能力堆叠组网后,主设备的处理能力如下:

录像:20×2Mbps、40×1Mbps,或者60×512Kbps;

转发:30×2Mbps、60×1Mbps,或者100×512Kbps;

等量录像和转发:14×2Mbps、24×1Mbps,或者32×512Kbps;

从设备的能力:

录像:28×2Mbps、50×1Mbps,或者80×512Kbps;

转发:40×2Mbps、80×1Mbps,或者160×512Kbps;

等量录像和转发:16×2Mbps、28×1Mbps,或者40×512Kbps;

总的处理能力为主机能力+各个从机的能力。录像能力100×512Kbps

可多机堆叠实现更大容量扩展组网方式单平台组网多平台堆叠组网,最大可堆叠8台,堆叠时支持负载均衡多级级联组网,最大支持8级级联网络适应性支持NAT穿越支持Socks5支持帧的重传重组功能,能适应恶劣的网络环境业务功能实时监控、录像存储、点播回放、音频通信、报警联动、移动侦测、电子地图等管理功能用户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电源AC100~240V,50~60Hz功耗≤10W温度0℃~4湿度10%~90%重量1KDM2800E监控中心平台KDM2800E部署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媒体交换层,负责实现前端接入与认证、客户端接入与认证、监控视音频码流分发、业务功能控制、系统管理等功能。基于嵌入式设计架构,KDM2800E可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智能化中心管理与媒体交换解决方案。KDM2800E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通过多机堆叠可接入多达1500路网络监控前端,提供大容量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多级级联的支持,KDM2800E可组建分布式部署和分级管理的视频监控系统。为了简化中心部署、节约用户投资,KDM2800E集成了网络录像单元功能,可通过外接IP存储设备(如IPSAN),实现视音频监控码流的中心录像存储和检索回放,无需另配录像服务器。

通过简单直观的图形化工具,可在初始安装时自动或手动搜索系统所有设备,并实现整个组网环境的快速配置和设备调试安装,同时实现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设备参数:型号KDM2800E设计结构嵌入式设计物理尺寸19英寸2U,88mm(高)×443mm(宽)×338mm网络接口1×10/100/1000Mbps以太网接口存储接口基于10/100/1000Mbps以太网接口,支持iSCSI

可外接IPSAN、NAS等网络存储设备实现网络化存储前端接入多机堆叠可接入1500路前端客户端接入1024个客户端单台设备的接入能力录像:150×2Mbps、300×1Mbps,或者450×512Kbps;

转发:220×2Mbps、430×1Mbps,或者640×512Kbps;

等量录像和转发:90×2Mbps、180×1Mbps,或者220×512Kbps堆叠组网后的能力堆叠组网后,主设备的处理能力如下:

录像:100×2Mbps、200×1Mbps,或者300×512Kbps;

转发:180×2Mbps、350×1Mbps,或者500×512Kbps;

等量录像和转发:60×2Mbps、150×1Mbps,或者180×512Kbps;从设备的能力:

录像:150×2Mbps、300×1Mbps,或者450×512Kbps;

转发:220×2Mbps、430×1Mbps,或者640×512Kbps;

等量录像和转发:90×2Mbps、180×1Mbps,或者220×512Kbps;总的处理能力为主机能力+各个从机的能力。录像能力400×512Kbps

可多机堆叠实现更大容量扩展组网方式单平台组网多平台堆叠组网,最大可堆叠8台,堆叠时支持负载均衡多级级联组网,最大支持8级级联网络适应性支持NAT穿越支持Socks5支持帧的重传重组功能,能适应恶劣的网络环境业务功能实时监控、录像存储、点播回放、音频通信、报警联动、移动侦测、电子地图等管理功能用户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电源AC100~240V,50~60Hz功耗≤20W温度0℃~4湿度10%~90%重量4KDM2801监控中心平台KDM2801部署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媒体交换层,负责实现前端接入与认证、客户端接入与认证、监控视音频码流分发、业务功能控制、系统管理等功能。基于嵌入式设计架构,KDM2801可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智能化中心管理与媒体交换解决方案。KDM2801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单级平台通过多机堆叠可接入多达512(1Mbps)路网络监控前端,提供大容量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多级级联的支持,KDM2801可组建分布式部署和分级管理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为了简化中心部署、节约用户投资,KDM2801集成了网络录像单元功能,可通过外接IP存储设备(如IPSAN/NAS磁盘阵列)或者USB存储设备(如USB磁盘阵列),实现视音频监控码流的中心录像存储和检索回放,无需另配录像服务器。通过简单直观的图形化工具,可在初始安装时自动或手动搜索系统所有设备,并实现整个组网环境的快速配置和设备调试安装,同时实现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设备参数型号KDM2801设计结构嵌入式设计物理尺寸19英寸2U,88mm(高)×443mm(宽)×338mm(深)网络接口1×10/100Mbps以太网接口1×10/100/1000Mbps以太网接口存储接口4×USB2.0接口:可外接USB磁盘阵列实现本地存储前端接入单级平台通过多机堆叠可接入多达512(1Mbps)路客户端接入256个客户端电视墙接入16组,每组36个解码器单台设备的接入能力单纯录像:40×2Mbps、80×1Mbps,或者100×512Kbps;

单纯转发:50×2Mbps、100×1Mbps,或者150×512Kbps;

综合录像(加1/3转发):32×2Mbps、64×1Mbps,或者90×512Kbps;组网方式单平台组网多平台堆叠组网,最大可堆叠8台,堆叠时支持负载均衡多级级联组网,最大支持8级级联网络适应性支持NAT穿越支持Socks5支持帧的重传重组功能,能适应恶劣的网络环境业务功能实时监控、录像存储、点播回放、音频通信、报警联动、移动侦测、电子地图等管理功能用户管理、认证管理、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网络管理等电源AC100~240V,50~60Hz功耗≤128W温度0℃~6湿度10%~90%重量4.5KgKDM2801E监控中心平台KDM2801E部署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媒体交换层,负责实现前端接入与认证、客户端接入与认证、监控视音频码流分发、业务功能控制、系统管理等功能。基于嵌入式设计架构,KDM2801E可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智能化中心管理与媒体交换解决方案。KDM2801E具有灵活的扩展能力,单级平台通过多机堆叠可接入多达8192(1Mbps)路网络监控前端,提供大容量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通过对多级级联的支持,KDM2801E可组建分布式部署和分级管理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设备参数型号KDM2801E设计结构嵌入式设计物理尺寸19英寸2U,88mm(高)×443mm(宽)×338mm(深)网络接口1×10/100Mbps以太网接口1×10/100/1000Mbps以太网接口存储接口1×10/100/1000Mbps以太网接口:支持iSCSI,可外接IPSAN、NAS网络存储设备实现网络化存储4×USB2.0接口:可外接USB磁盘阵列实现本地存储前端接入单级平台通过多机堆叠可接入多达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