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一、单选题1.国内史学家在强调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同时,认为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世界扩展并由此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近代史开始于()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C.近代科学兴起 D.法国建立起共和制度2.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3.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98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的航海家是()A.塔斯曼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5.“如果说工业革命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传统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具又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据此可知新的交通工具()A.以电力为主要的动力 B.与工业革命相辅相成C.取代了传统交通工具 D.推动了电力革命爆发6.《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航海家探险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7.下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开辟航线②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8.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A.① B.② C.③ D.④9.16世纪初,地图刻版师在奥格斯堡昼夜不停地工作,宇宙志出版商满足不了大量的订货需求,此类书籍油墨未干,还未装订成册就被一抢而光,印刷的图书和制作的地球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此现象缘于()A.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10.15世纪末,率先在东西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国家是()A.荷兰、英国 B.葡萄牙、西班牙C.美国、苏联 D.德国、法国11.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12.从1848年起,普鲁士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到60年代,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普鲁士统一德国后,逐步收购私营铁路,大部分铁路转为国有。这说明()A.国家政权有力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德国工业革命具有社会主义倾向C.德国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德国经济发展借鉴苏联建设经验13.1492年哥伦布登上了圣萨尔瓦多——一座巴哈马群岛中的小岛。他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证明哥伦布结论错误的重大事件是()A.明朝郑和七次远航西洋B.麦哲伦的探险队完成了环球航行C.《马可·波罗行纪》的流行D.迪亚士船队历尽艰辛发现好望角1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有()①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②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③建立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④范围广、规模大、进展迅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5."他的航行计划最终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认可和资助,最初该航行设想的目标是开辟到达摩鹿加群岛的路线,但最终证明了美洲不是印度群岛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新的大陆,与欧洲、亚洲和非洲并行。"此次航行()A.横跨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率先开辟了欧洲到亚洲的商路C.使西班牙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D.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开辟的新航路。面对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大西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精神动力来源于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1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第二册请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过程。(2)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三、论述题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自远古起,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但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过了地球。人类能够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这些成就和其他一些使人类能利用煤的能量、能成本低廉地生产铁、能同时纺100根纱线的成就一起,表明了工业革命这第一阶段的影响和意义。——【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结合上述材料,以“工业革命”为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国内史学家在强调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并结合所学可知,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近代史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A项正确;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法国建立起共和制度属于世界近代史的发展,不是开始,排除B、D两项;
近代科学兴起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排除C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的能力,新航路开辟运动影响重大,他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但另一方面,他也给美洲和亚洲等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灾难。2.【答案】C【解析】【分析】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获得了不少的修筑铁路的权力,出现C项中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其他几项,《民报》、飞机均出现在20世纪初,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因此选C。3.【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题干表格可知,从人力车到有轨电车表明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多,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日益现代化,故①②③正确。依据题干“1889-1926”,结合所学可知,这个时期虽然上海汽车很多,但大都是外国进口的,因此不能说明上海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故④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体是表格式材料分析型选择题,根据材料所见所反映的数字结合所学知识转化成文字即可。4.【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故选A;
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印度,排除B;
哥伦布发现美洲,排除C;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根据所学可知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5.【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的发展,新的交通工具又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说明工业化和交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B正确;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主要动力,排除AD;
C项“取代”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6.【答案】C【解析】【分析】A.迪亚士到达了好望角,没有到达东非,A错误;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B错误;
从材料“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可知,这位航海家先到达了西非,然后再到达东非,这与达·伽马的航线相一致,C正确;
麦哲伦死于菲律宾,未到达非洲,D错误。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来分析。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7.【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示内容可知,②航线是从欧洲抵达美洲,所以开辟②航线的是哥伦布,故选C;
迪亚士抵达好望角,是航线①,达·伽马抵达印度,是航线③,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航线④,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得开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8.【答案】D【解析】【分析】哥伦布航海的路线是由欧洲出发向西航行,最终到达美洲,然后由美洲返回欧洲,所以应该是第四曲线。故答案选择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9.【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16世纪初”“宇宙志出版商满足不了大量的订货需求,此类书籍油墨未干,还未装订成册就被一抢而光,印刷的图书和制作的地球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体现了新航路开辟后,人们希望更多的通过地图了解世界,造成地图供不应求,故A正确;
BCD与印刷的图书和制作的地球仪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无关,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解答本题需根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10.【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5世纪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在东西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故B项正确;
荷兰是17世纪,英国是18世纪,故A项排除;
美国是1781年取得独立战争胜利,苏联是1922年成立的,故C项排除;
德国法国要晚于英国,故D项排除。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是当时的殖民霸主。11.【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材料“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结合所学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故A符合题意;
B项哥伦布航行不会途经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故B不符合题意;
C项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故C不符合题意;
D项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结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过程和路线分析。12.【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从1848年起,普鲁士政府开始直接投资修建铁路,到60年代,国有铁路已占普鲁士铁路总数的一半以上。普鲁士统一德国后,逐步收购私营铁路,大部分铁路转为国有。”可知普鲁士完成统一后,对私营铁路进行收购,推动了普鲁士的现代化事业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做了准备,可见国家政权有力推动工业革命开展,A正确;
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不能从收购部分铁路为国有就得出德国工业革命具有社会主义倾向,排除B;
罗斯福新政时才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此时还未产生,排除C;
材料未涉及德国经济发展借鉴苏联建设经验,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和德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他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分析可知,麦哲伦的探险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穿越了大西洋,到达美洲,并从美洲达到了真正的印度,最能证明哥伦布的错误,B正确;
A错误,郑和下西洋和《马可·波罗行纪》不涉及美洲;
D错误,迪亚士船队也没有到达美洲;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他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因此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14.【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据材料“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是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和发电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电话、白热丝灯等则是美国人发明的”及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广,且规模大、发展迅速,①④正确,C符合题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非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建立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非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②③有误,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是紧扣两次工业革命,然后对比获取正确答案。1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材料“西班牙国王的认可和资助”及“但最终证明了美洲不是印度群岛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新的大陆,与欧洲、亚洲和非洲并行”等信息可知: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的两位航海家分别是麦哲伦和迪亚士,其中迪亚士经过大西洋到达了印度,没有到达美洲,与材料不相符,排除B,因此只能是麦哲伦航行。与之相符合的是D,正确;
A错误,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哥伦布,受葡萄牙王室支持;
C错误,麦哲伦航行并没有使西班牙确立殖民霸权;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学生要注意材料关键信息“西班牙国王的认可和资助”及“但最终证明了美洲不是印度群岛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新的大陆,与欧洲、亚洲和非洲并行”。16.【答案】(1)新航路: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和人文精神的激励。(2)挑战: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使人类开始具有全球视野;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打击教会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解析】【分析】(1)新航路:由材料“多次从西班牙启航”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从欧洲出发,穿越了大西洋,开辟了到达美洲的新航路。精神动力:由材料“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精神动力是传播基督教和人文精神的激励。(2)挑战:由材料“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可归纳为促使人类开始具有全球视野;由材料“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可归纳为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由材料“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权威;最后可结合所学再从对地圆说这一理论的证明这一角度进行说明。
故答案为:(1)新航路: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路。
精神动力:传播基督教和人文精神的激励。
(2)挑战: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使人类开始具有全球视野;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打击教会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涉及背景、成果及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低。17.【答案】(1)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其附庸;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解析】【分析】第(1)问较常见,要求回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按所学知识分成三个阶段来回答。
第(2)问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角度回答。
第(3)问回答世界市场的影响时,需注意问题中对世界、欧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门禁设备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营养荞麦面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摆杆车配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不反光玻璃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铝浮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特级浮水石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餐饮消费管理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钛能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凤梨水果冰糕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项目管理团队任务分配及进度跟进模板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2023年度青春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 幼儿绘本阅读与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班会课件
- GB 1886.35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
- GB/T 23617-2009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 《船舶结构与货运》教学课件-02船体结构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通用权限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 配电线路巡视-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