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2.1认识地球_第1页
文档2.1认识地球_第2页
文档2.1认识地球_第3页
文档2.1认识地球_第4页
文档2.1认识地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1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经过漫长的探索历程,人们终于认识到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下列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天圆地方说B张骞出塞C.郑和下西洋D.麦哲伦环球航行4.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A、因为地球是球体B、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C、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D、高处视野好5.严格地说,地球的形状是一个()A.正球体B.球体C.圆 D.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6.小红想给地球做一个防紫外线外套,至少需要多少材料?()A.4万千米长 B.6371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4.5亿平方千米7.以下最接近经线长度的是()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刘路路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回答7-8题7.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29°N112°EB.29°N112°WC.29°S112°ED.29°S112°W8.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南向北D.自东北向西南9、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A、20°N,60°W B、20°N,60°EC、20°S,60°WD、20°S,60°E10.图中①地位于②地的()A正南方向B.正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11.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①②B.③④C.③D.④图3N12.①位于②图3N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读图3,完成13—16题。13.D点的经纬度是()A.70°S,60°WB.70°S,90°WC.70°N,60°ED.70°N,90°E14.B在C的()方向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15.有关图中四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位于南半球B.B点处于高纬度C.C点处于东半球D.D点位于在西半球16、如果B点是6点,那么C点的时间是()A.7点B.8点C.4点D.5点17.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A.回归线B.南极点上C.赤道上D.北极点上18、关于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都是圆B、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D、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19.有关纬线和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两条相对应的纬线构成一个纬线圈D.纬度是沿一个方向标注的20、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A、以0º纬线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减,最高为90A·B、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减C、以180º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逐渐减小D、以0º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增加,最高为90º21.A点的坐标是()A.70°N,30°WB.70°S,30°W C.70°N,30°E D.70°S,30°E22.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23、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A东B西C南D北24.一个人自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0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A.正北方B.正南方C.正东方D.正西方25、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的纬度是()A、90°NB、23.5°SC、0°D、66.5°N26.下列四个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又属于北半球的是A、120°E、80°SB、120°W、50°NC、120°E、50°ND、120°W、80°S27、划分地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A、赤道、0°和180°经线B、北纬30°纬线、20°E和160°W经线C、0°纬线、20°W和160°E经线D、赤道、20°E和160°W经线据报道,2012年4月某日,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图2,回答5~8题。28.事发地点位于图中A.a海域 B.b海域C.c海域 D.d海域29.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图2读图2,完成2—图230.B点的经纬度是A.40°N,170°WB.40°S,170°EC.40°N,170°ED.40°S,170°W31.一架飞机从A点沿虚线方向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东飞行B.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C.一直向东北飞D.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33.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A.①②B.③④C.③D.④34、某地往东是东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北是高纬度,往南是中纬度,该地地理坐标是:A、20°W、30°NB、160°E、60°NC、20°W、60°ND、160°E、30°N35.在地球仪上,零度纬线与零度经线相比()A正好等长B零度纬线是零度经线的2倍C零度纬线稍长D零度经线是零度纬线的2倍36.已知甲城位于乙城的东北方向,乙城的位置是(250N200W),甲城的位置可能是()A150N、400EB300N、400WC500N、600ED500S、600N

56、在地图上经线指的方向是:()A东西B南北C东北D西南57、在地图上纬线指的方向是:()A东西B南北C东北D西南58、“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任上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D以0º经线和180º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59、地球赤道周长约是:()A20000千米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千米60、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A.0°B.30°C.60°D.90°61、中纬度的范围是():A、0º―30ºB、23.5º―66.5ºC、30º―60ºD、60º―90º62、中纬度与低纬度,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纬线是(

)

A.0°和30°纬线

B.30°和60°纬线

C.0°和60°纬线

D.60°和30°纬线63、属于经线的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回归线D、南极圈64、关于经纬线的表述正确的是()A、23.5°N------北回归线B、0°经线------日界线C、90°S------北极点D、18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65、表示地球某一点经纬度的正确写法是()A、35°,115°B、45°N,120°WC、60°SD、南纬30°,东经70°W66.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的位置在()A.0°经度,0°纬度B.20°W,0°纬度C.160°E,0°D.0°,23.5°67、关于莆田市(25.5ºN、119º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低纬度B、西半球,高纬度C、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中纬度68.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A.60°WB、60°EC、120°WD、120°E69.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40°E和20°W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他们不会相遇B.他们可在南极相会C.他们之间距离始终保持一致D.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70.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0°和180°之间B、20°W以西到160°EC、0°E和160°W之间D、20°W以东到160°E71.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20°N未必位于北半球B.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C.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72.下列地点中属于中纬度的是()A.105ºE,61ºSB.72ºW,33ºNC.120ºE,25ºND.20ºW,27ºS73、图中阴影所示的区域位于:A.西四区B.东三区C.东四区D.西三区74、当甲地是下午5时的时候,乙地是:A.晚上8时B.下午2时C.晚上7时D.下午3时75、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 A、自东向西飞行B、自北向南飞行C、自西十二区飞向本十二区 D、自东十二区飞向西十二区22.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0经线南北延伸,如果这条线的东侧是2003年12月31日14:00,请问这条线西侧的时间应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