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卫医师定期考核模拟卷子4含分析答案_第1页
2023年公卫医师定期考核模拟卷子4含分析答案_第2页
2023年公卫医师定期考核模拟卷子4含分析答案_第3页
2023年公卫医师定期考核模拟卷子4含分析答案_第4页
2023年公卫医师定期考核模拟卷子4含分析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卫人员模拟卷子4

1.以下关于转诊的说法,其不正确的是()

A.医疗机构可依据病人的病情确定是否须要转诊,病人可自主确定是否须要转诊

B.如患者坚持转诊,而医疗机构认为不宜,患者应签署转诊申请书

C.医疗条件不足,医疗机构必需主动履行转诊义务

D.如医疗机构对危重患者缺乏治疗条件,不必作任何处理而应马上转诊

E.患者要求转诊,不须要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马上抢救,对限

于设备或者技术条件不能诊治的病人,应当刚好转诊。故本题答案选D

2.人的知觉的选择性不依靠于()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B.对象的运动

C.对象的组合

D.主体的学问阅历

E.主体的人格特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总是从同时作用于他的各种事物中突出某个或某几个事物为

知觉对象,而其他则退居背景的地位,从而清晰的去知觉某个或某些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

择性。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状况;对象和背景的

组合关系。(2)主观因素:人的须要、爱好、阅历和心情状态。故本题答案选E

3.催眠疗法的诱导技术不包括()

A.注视法

B.倾听法

C.记忆法

D.抚摩法

E.光亮法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催眠诱导的技术主要有注视法(包括光亮法、吸引法、补色法)、倾听法、抚摩或

按摩法、观念运动法(包括食指紧贴法、双手并拢法、身体摇摆法)及借助脑波等生物反馈装

置等,帮助放松身心。选项C不包括在内,故本题答案选C

4.必需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取得执业许可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是()

A.结扎手术

B.产前诊断

C.终止妊娠手术

D.婚前医学检查

E.卫生询问服务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第九条医疗保健机构开展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必需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故本题答案选B

5.就病例比照探讨而言,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属于描述性探讨

B.设立比较组

C.探讨方向由果及因

D.特殊适合对罕见病的探讨

E.省时省力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又称回顾性探讨。是一种探究病因的流行病学探讨方法。它是以

一组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与末患这种病的人相比照,调查他们过去是否暴露于可疑致病因子及

其程度,通过比较,推断某种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选项A的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

6.对病例比照探讨的资料可计算()

A.相对危急度

B.特异危急度

C.比值比

D.发病率

E.罹患率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中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为比值比(OR)。所谓比值

是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病例比照探讨不能计算发病率,所以也不

能计算相对危急度,只能用OR作为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故答案选C

7.为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以()

A.串联运用

B.并联运用

C.先串联后并联运用

D.要求每个试验的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的特异度低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串联:又称序列试验,是指先后采纳几项筛检试验去检测疾病,只有全部检测结

果皆为阳性者才判为阳性,凡有一项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即判为阴性。并联:又称平行试验,

是指同时采纳几项筛检试验去检测疾病,只要有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就判为阳性。串联试

验的灵敏度低于各独立试验的灵敏度,串联试验的特异度高于各独立试验的特异度。与此相

反,并联试验的灵敏度高于各独立试验的灵敏度,并联试验的特异度低于各独立试验的特异

度。串联试验使特异度上升,灵敏度下降。并联试验使灵敏度上升,特异度下降。故答案选

B

8.为探讨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在W市采纳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五个社区,

对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体检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该种探讨属于()

A.分析性探讨

B.现况探讨

C.社区试验

D.生态学探讨

E.队列探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探讨没有依据暴露或疾病状态设立比照组,没有进行干预,以个体为单位,故

解除其他选项,答案选B。

9.病例比照探讨中,下列哪种匹配效率最高()

A.1:1匹配

B.1:2匹酉已

C.I:3匹配

D.1:4匹配

E.1:5匹配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假如所探讨的是罕见病,或所能得到的符合规定的病例数很少时,选择个体匹配

形式。个体匹配是以病例和比照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匹配形式常常选择1:4匹配。能

提高统计学检验效率。故答案选D

10.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

A.近亲属同意,并签署看法

B.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看法

C.本人同意,并签署看法

D.亲属同意,并签署看法

E.单位负责人同意,并签署看法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实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程序:依照《母婴保健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

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看法;本人无行为实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

署看法。《母婴保健法》规定,依法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接受免费服务。故本题

答案选C

11.一项食盐量与高血压关联的病例比照探讨资料,经分析后获如下数据:x2=12.26,

P=0.01,OR=3.4,正确的探讨结论是()

A.高盐者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

B.高盐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C.高盐组患高血压病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组

D.高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低盐组

E.低盐组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大于高盐组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依据资料分析的结果:x2=12.26,P=0.0l,依据a=0.05水准,可得知食盐

量与高血压有关联;OR=3421,说明暴露与疾病的"正“关联很强,即暴露是疾病的危急因

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高盐者患高血压病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低盐者。故答案选A

1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下列不属于通报规定的是()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国务院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E.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毗邻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第三十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刚好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全国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毗邻的以及

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刚好相互通报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

预警的相关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觉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刚好向同级人民政府

卫生行政部门通报。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发觉传染病疫情时,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通报。选项B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13.关于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灵敏度愈高,误诊率愈低

B.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C.特异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D.特异度愈局,误诊率愈图

E.灵敏度愈高,预料值愈高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灵敏度愈高,假阴性率愈低,即漏诊率愈低;特异度愈高,假阳性率愈低,即误

诊率愈低。故答案选B

14.19世纪末,哪位心理学家在宾夕法尼亚高校开办第一个儿童行为矫正诊所,解决儿童的

行为问题,此举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A.卡特尔

B.韦特默

C.高尔顿

D.帕森斯

E.桑代克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高尔顿1882年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探讨和“自由联想”方法

的建立。2.卡特尔1890年发表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3.韦特默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高

校开办儿童矫正诊所。4.比内与西蒙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智力测量。5.大卫1907

年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6.帕森斯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故

本题答案选B

15.医疗机构施行特殊治疗,无法取得患者同意又无家属或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

状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

A.病房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B.科室负责人同意后实施

C.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人员批准后实施

D.医疗机构质监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E.必需全科医师探讨通过后实施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

疗时,必需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看法时,

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看法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

到其他特殊状况时,主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

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故本题答案选C

16.思维的两大特征是()

A.逻辑性和连贯性

B.连贯性和间接性

C.间接性和概括性

D.概括性和逻辑性

E.概括性和连贯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

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故本题答案选C

17.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之一是()

A.宣扬普及卫生保健学问

B.敬重患者隐私权

C.人格尊严、人身平安不受侵扰

D.努力钻研业务,刚好更新学问

E.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一)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

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二)依

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三)从

事医学探讨、学术沟通,参与专业学术团体;(四)参与专业培训,接受接着医学教化;(五)

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平安不受侵扰;(六)获得工资酬劳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

的福利待遇;(七)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看法

和建议。依法参

18.为探讨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病例与非肺癌比照按年龄、性别、职业进行配比,然后对两

组视察对象的吸烟状况进行调查,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探讨()

A.描述性探讨

B.现况探讨

C.病例比照探讨

D.队列探讨

E.试验探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亦称回顾性探讨,是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某病的比照者暴露于某可

能危急因素的百分比差异,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中最基

本的、最重要的探讨类型之一。依据题干,可知本题答案选C

19.筛检试验的目的是()

A.对可疑患者进行确诊

B.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C.为了评价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D.防止筛检人群出现漏诊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或某病的高危人群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筛检试验:用于识别健康人群中未被发觉的某病患者或可疑患者,或者是高危个

体的特殊方法。故答案选E

20.在病例比照探讨中,病例组某因素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比照组则认为()

A.暴露是该病的病因

B.暴露与该病是因果关系

C.该病与暴露没有联系

D.该病与暴露有统计学联系

E.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也称回顾性探讨,是用来探究病因的一种流行病学探讨方法。它是

在病例组与比照组中进行比较,即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可疑危急因素的比

例,推断该暴露是否与该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视察性探讨方法。假如病例组

有暴露史的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比照组,且统计学有意义,则可认为这种暴露因素与

某疾病存在关联。故答案选D

21.以下不属于人格的社会化的是()

A.幼儿起先发展出自我的概念

B.幼儿接受父母的教养

C.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化

D.孩子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E.一个孩子因为骂人受到父母的指责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化指个体的观念及行为纳入到社会规范的过程。换言之是使自然的人成为社

会的人,成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依据社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角色行为。没有社会化这个阶

段,不行能形成真正的人格。社会化的形式常常以各种禁忌和赞许的方式出现。社会要求其

成员接受相应的文化、风俗和习惯;遵从肯定的价值观、道德观;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纪

律和法律。当一个人从小到大接受了父母的哺育、家庭的熏陶、学校的教化、经验了各种干

脆和间接的奖惩,社会文化就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的观念和行为之中,其人格也就必定与

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了。故本题答案

22.病例比照探讨中关于选择病例的方法,正确的是()

A.应符合统一的明确的诊断标准

B.为保证病例诊断一样,应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对象

C.最好是现患病例

D.应尽量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危急因素的病例

E.最好选择较典型的重病例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例的选择首先要力求符合公认的诊断标准,保证病例的诊断精确无误,有时甚

至要求疾病的病理分型也相同。从同一医院选择全部病例会造成病例组的代表性低下。现患

病例易于掺人疾病迁延及存活的因素在内(奈曼偏倚),供应信息也不如新发病例精确牢靠。

人为选择具有某种可疑因素的病例或较典型的重病例都会造成严峻的选择偏倚,影响探讨结

果的真实性。故本题答案选A

23.医师对其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多少日内,依法申请复

议()

A.10B

B.15日

C.30日

D.45日

E.60日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

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本题答案选B

24.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亲密接触者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拒绝协作疾

病预防限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实行预防限制的,可依法予以帮助强制执行的机关是()

A.民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公安机关

D.监察机关

E.审计机关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以及亲密接触者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协作疾病预防限

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实行预防限制措施。拒绝协作的,请公安机关依据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

予以帮助。故本题答案选C

25.病因判定标准中应当放弃的是()

A.关联的时间依次

B.关联的强度

C.关联的特异性

D.关联的合理性

E.关联的可重复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因判定的标准(1)关联的时间依次: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前因后果时间关系。

前瞻性设计(队列或试验探讨)在确定前因后果时间依次上最佳,回顾性设计(病例比照探

讨)次之,横断面设计较差。(2)关联的强度: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越大,是因

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是偏倚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指分类资料的相关。(3)剂量-

反应关系:可以看成是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的关联强度。(4)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样

性:可以看成是针对集团资料的关联强度(生态学相关)。(5)关联的可重复性:探讨的关

联能在其他探讨中得到重复

26.在病例比照探讨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A.降低探讨效率

B.提高探讨效率

C.对探讨效率无影响

D.无法估算暴露因素的作用

E.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假如匹配的因素与暴露因素有关联,不仅降低了探讨效率,而且会使该探讨中无

法估算暴露因素的作用。故本题答案选D

27.灵敏度是指()

A.试验检卅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C.筛检阴性者中真正成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D.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为阳性的实力

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灵敏度:又称敏感度,是指筛检方法能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患者的比例。

故本题答案选D

28.表明中国古代医德学已进入近、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的是宋国宾主编的()

A.一般伦理学

B.生态伦理学

C.医业伦理学

D.护理伦理学

E.生命伦理学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

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表明中国已由传统的医德学进入到近代医学伦理学阶段。故本题答案选

C

29.影响筛检试验的阳性预料值的主要因素是()

A.灵敏度

B.特异度

C.现患率

D.受检人数

E.重复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阳性预料值是指筛检试验阳性者中患该病者的可能性。疾病在人群中的现患率也

与新病例的发觉有关,现患率较高时,往往可以筛出较多未曾被发觉的病例。故答案选C

30.“想吃鱼又怕腥”的动机冲突类型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趋双避冲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心理学家将动机斗争归为三种基本类型:1.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

须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实行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所谓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又难以取舍,因二者均所欲也。2.双避冲突指个体回避一个威逼性

目标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逼性目标的出现。反之亦然。所谓“后有追兵,前遇大河”,正是

这种境况的表现。3.趋避冲突指个体的动机为满意某一需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产生了一

个受威逼的目标而须要回避。所谓“想吃鱼又怕腥",既想又怕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故本题答

案选C

31.在分析流行病学探讨中,下列哪项是暴露的最准确含义()

A.暴露是指一个发病因素

B.暴露是指多个危急因素

C.暴露是指探讨对象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与

否可能有关的因子的影响

D.暴露是指接触了危急因素

E.暴露是指感染了病原体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及其他类型的流行病学探讨)中所谓的暴露是指探讨对象(病例

或比照)具有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特征或曾受到某种疑为与患病与否可能有关的

因子的影响。故答案选C

32.通过疾病的现况调查(时间范围较短),可以得到某病的()

A.诞生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况调查调查时查到的是现在患有某种疾病的人,而一般不知道该病人发病的时

间,所以无法得到发病率,得到的是现在患有某病的人数,即患病率。患病率也称现患率,

流行率。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的发病时

间。发病率的分子为肯定期间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

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状况。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探讨获得的疾病频率,

是衡量疾病的出现状况。故答案选C

33.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

A.因先于果

B.关联强度大

C.关联可重复出现

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样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先因后果的时间依次是因果推断中必不行少的条件。故答案选A

34.病例比照探讨之所以须要比照是因为()

A.某些探讨因素在两组可比

B.可追踪视察以确定是否发生所探讨的疾病

C.可增加样本量,以达到统计学要求

D.可以比较病例组与比照组某因素暴露率的差别,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探讨

E.以比照组的暴露作为人群暴露的估计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

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比照,通过询问,试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

可能的危急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比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

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

探讨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急因素,

而达到探究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得比较与可比是基础,是最本质的缘由。故本题答

案选A。

35.进行暴发调查时的首要工作是()

A.计算各种罹患率

B.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

C.核实诊断

D.扑灭疫情

E.制定防治措施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调查人员深化暴发觉场,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核实诊断。核实诊断有两个缘由:其

一,基层的疫情报告由于受诊断技术和条件的限制,以及报告时间仓促,可能有误,必需复

核诊断。除临床诊断外,通常还要采集一些患者和环境的现场标本做检验。留意鉴别各种疾

病,例如痢疾与食物中毒、伤寒与斑疹伤寒、病毒性肝炎与钩端螺旋体病等。其二,明确诊

断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只有明确了诊断,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疫情调查,计算

各种罹患率,初步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实行有效的措施主动救治患者、限制疾病的扩

散、扑灭疫情。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

36.从事器官移植的医务人员,应当()

A.从事有关器官移植的广告宣扬

B.参与捐赠器官者死亡的判定

C.对活体捐赠器官者发生的合并症赐予医疗救济

D.接受供应器官移植器械、药品的公司的馈赠

E.参与自己参与的器官移植的伦理审查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活体捐赠肾脏的准则:a.只有在找不到合适的尸体捐赠者或有血缘关系的捐赠者

时,才可接受无血缘关系者的捐赠。b.接受者及相关医生应确认捐赠者系出于利他的动机,

不是为图利,而且应有一社会公正人士出面证明捐赠者的“知情同意书”不是在压力下签字

的,也应向捐赠者保证若切除后发生任何问题,均会赐予救济。c.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向

没有血缘关系者请求,或利诱其捐出肾脏。d.指赠者应已达法定年龄。e.活体无血缘关系之

捐赠者应与有血缘关系之捐赠者一样,都应符合伦理、医学与心理方面的捐肾标准。f.接受

者本人或家属,或支持捐

37.和意志的坚韧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

A.动摇

B.盲从

C.任性

D.武断

E.独断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确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

目的的品质。坚持是对行动目的的坚持。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有动摇性的人

或缺乏坚决的行动目的,对既定的目的持怀疑看法,或对实现目的缺乏信念和决心。故本题

答案选A

38.从法律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

A.商品关系

B.契约性关系

C.对立关系

D.单向关系

E.纯技术关系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从法律上说,医患关系是一种具有医疗契约性关系。医患关系具有契约性,但并不

是一种严格的契约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

39.从现代流行病学的观点动身,推断探讨因素与非传染性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必要的条

件不包括()

A.联系的时间依次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特异性

D.联系的可重复性

E.联系的合理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推断探讨因素与非传染性疾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必要条件包括:关联的时间依次;

关联的强度;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关联的特异性:指特定的暴露总是与特定的

疾病相联系,这一条件原是针对传染性疾病而提出的,对于多病因的非传染性疾病,则是非

必需的条件之一。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

40.病例比照探讨的性质是()

A.回顾性探讨

B.前瞻性探讨

C.描述性探讨

D.理论性探讨

E.干预性探讨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亦称回顾性探讨;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

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比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

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探讨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故答案选A

41.病例比照探讨中,病例的选择哪项是正确的()

A.必需是住院病例

B.必需是新确诊的病例

C.必需是探讨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

D.必需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可能性

E.必需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的经验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例的选择要求一一诊断牢靠,用金标准。被选择的病例必需具有暴露于调查因

素的可能性。故答案选D

42.动机对于个体的行动不具有()

A.始动功能

B.导向功能

C.维持功能

D.强化功能

E.调整功能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动机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目标,以满足个体某

种须要的意念活动。其功能包括:始动功能,导向功能,维持功能,强化功能。选项E

不包括在内,故本题答案选E

43.在设计配对调查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

A.对所探讨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B.对所探讨疾病有较大的干脆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

C.对所探讨疾病有较大的干脆影响的项目,但又不是本探讨项目的应列为配对条件

D.年龄和性别必需作为配对条件

E.对所探讨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应全部列为配对条件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临床试验视察配对的基本要求是:病利1、病期、病程、病情、年龄、性别相同或

相近。在配对设计中除了基本条件相同外,还要将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非探讨因素列为配

对条件。例如,在中风病中医危急因素探讨中,还要将血压、血糖、血脂、吸烟、饮酒等因

素也列为配对条件。故答案选C。

44.1968年,美国哈佛高校医学院死亡定义审查委员会提出的脑死亡标准不包括()

A.出现不行逆性昏迷

B.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逝

C.心脏停止跳动

D.诱导反射缺失

E.脑电图平直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66年美国提出脑死亡是临床死亡的标记。在1968年在第22届世界医学大会

上,美国哈佛医学院脑死亡定义审查特殊委员会提出了“脑功能不行逆性丢失”作为新的死

亡标准,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诊断标准:1.不行逆的深度昏迷;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逝;4.脑电波消逝(平坦)。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

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更,即可宣告死亡。但需解除体温过低«32.2℃)或刚服用过

巴比妥类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两种状况。选项C不包括在内,故本

45.在推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C.疾病的患病率高

D.疾病的发病率高

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很多偏倚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推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剂量反应关系:随着暴露剂量增高(或减低)或时间

延长(或缩短)而联系强度(或发病率、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或降低),叫作有剂量反应

关系。在无偏倚的探讨中发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则强有力地支持因果联系。吸烟与肺癌

则有明显的剂量反应,随着吸烟量增多,OR值显著增加。随着被动吸烟时间延长,其OR

值也明显增加。故答案选B

46.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为()

A.30秒〜1分钟

B.1〜2分钟

C.2〜3分钟

D.3〜4分钟

E.4〜5分钟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

觉登记,时间在4秒以内;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一般为15一—30秒;长时记

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故本题答案选A

47.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产前诊断的,必需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审查

B.审核

C.认可

D.许可

E.确认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产前诊断技术管理方法》产前诊断技术的应用应当以医疗为目的,符合国家有

关法律规定和伦理原则,由经资格认定的医务人员在经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中进行。医疗保

健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产前诊断技术。故本题答案选D

48.OR值是哪种流行病学探讨方法的评价暴露与疾病关系的指标()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探讨

C.病例比照探讨

D.前瞻性队列探讨

E.社区试验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OR值:又称比值比,是流行病学探讨中病例比照探讨中的一个常用指标。指病

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比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故答案选

C

49.下列种情形中,符合参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正确说法是()

A.具有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一年

B.具有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C.具有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两年

D.具有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E.具有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一年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

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二)取得

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

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故本

题答案选B

50.“国际生命伦理学学会”成立于()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E.1994年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92年成立国际生命伦理学学会、1995年亚洲生命伦理学学会,我国仍称为医

学伦理学会。故本题答案选C

51.不属于现况探讨的目的与任务的是()

A.描述疾病的地区分布

B.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

C.验证疾病的病因

D.检出现患病例

E.检出病原携带者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况探讨的目的:1.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在特定时间、地区及人群中的分布。

例如调查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等寄生虫病的分布以驾驭疫情。也可以通过调查弄清疾病

流行的全貌。例如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时所开展的现况调查。2.了解人群的某些特

征与疾病或健康状态之间的联系,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例如探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与

血脂水平以及肝硬化或肝癌的关系。3.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在实行某项防治措施后,重复

进行现况调查,依据患病率等指标的比较,评价措施的效果。4.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找寻

卫生防疫和保健的工作重

52.干脆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料值的是()

A.发病率

B.患病率

C.死亡率

D.生存率

E.罹患率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筛检阳性预料值=人/(A+B)X100%,预料值也受患病率的影响,试验阳性

预料值与患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如下:筛检阳性预料值=(灵敏度X患病率)/(灵

敏度X患病率+(1—特异度)(1一患病率))。依据公式可知,干脆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料

值的是患病率,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53.确定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下列哪一条不考虑()

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

B.剂量反应和关联的合理性

C.时间依次,即暴露发生于疾病之前

D.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的P值大小

E.关联的重复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确定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关系时,运用的推断原则为:时间依次、关联的强度、

关联的可重复性、暴露因素与疾病分布的一样性、剂量反应关系、关联的合理性、终止效应、

关联的特异性。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的P值大小,假如有统计学意义,只是可以形

成病因假设,而不能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不能作为病因推断的依据。所以本题的答案是

Do

54.道德的评价标准是()

A.真假

B.美丑

C.善恶

D.荣辱

E.好坏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调整人们之间和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故本题

答案选C

55.反映筛检试验阴性者患某病可能的比例所用的指标是()

A.阴性预料值

B.阳性预料值

C.误诊率

D.漏诊率

E.特异度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阴性预料值指筛检试验阴性者不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阳性预料值指筛检试验阳

性者患目标疾病的可能性。误诊率即假阳性率,实际无病而依据筛检试验被判为有病的百分

比。漏诊率即假阴性率,实际有病而依据筛检试验被判为无病的百分比。特异度即真阴性率,

实际无病而依据筛检试验被判为无病的百分比。所以答案选Ao

56.当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头脑中出现事物的形象为()

A.表象

B.后象

C.知觉

D.感觉

E.印象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具有直观性、

概括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在形象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故本题答案选A

57.“前有狼,后有虎”的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E.双趋双避冲突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双趋冲突:是指两种以上都具有吸引力的须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

个体无法同时实行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两个条件:1.两种以上有吸引力

的目标;2.无法同时实行两种行动。(2)双避冲突又称负负冲突,是动机冲突的一利I指同时有

两个可能对个体具有威逼性、不利的事发生,两种都想躲避,但受条件限制,只能避开一种,接受

一种,在作选择时内心产生冲突和苦痛。如前有狼后有虎的两难境地。(3)双重趋避冲突:当

个风光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主动和消极两方面时便发生这类冲突状

况。故本

58.在病例比照探讨中,病例的最佳选择是()

A.死亡病例

B.自觉症状病例

C.现患病例

D.新发病例

E.典型的重病例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病例比照探讨中,最好为新发病例。新发病例由于发病时间短,供应的疾病危

急因素牢靠。故答案选D

59.一男士45岁,平日不嗜烟酒、爱运动。性格平和,过分容忍,常听从于别人。有时办事

无主见,从不表现诞生气、不满等不良心情。一月前体检发觉患有胃癌,作手术将胃大部切

除。术后心情低落,对各种事的爱好下降,有悲观厌世之念。患者病前的性格特征为()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E.混合型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型性格指那种心情受压抑的抑郁性格,表现为胆怯竞争,逆来顺受,有气往肚

子里咽,爱生闷气的性格。C就是取Cancer(癌)的第一个字母,预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

人易患癌症。故本题答案选C

60.从人格特质的角度对人格进行划分的心理学家为()

A.弗洛伊德

B.卡特尔

C.马斯洛

D.罗杰斯

E.巴甫洛夫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进行分类,提出了16种人格特质。故B为正确

答案。

61.心情将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人的躯体健康()

A.神经、呼吸、循环系统

B.神经、循环、内分泌系统

C.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D.内分泌、循环、呼吸系统

E.神经、内分泌系统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医学心理学的动物试验及临床视察,探讨表明,不良心情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

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物质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

从而导致多种病症的发生。故本题答案选C

62.关于抽样调查,以下哪个是正确的()

A.目的是为了早期发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官颈癌

B.为了调查高校生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可不必调查全部高校的全部学生

C.一项在健康人中发觉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

D.对个别发生的麻疹患者进行调查

E.一次因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探讨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

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探讨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依据定义可知本题答案

选B

63.为了了解人群中某病的患病状况,开展普查工作最适合于()

A.患病率高的疾病

B.患病率低的疾病

C.不易发觉的隐性疾病

D.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E.检查方法操作技术困难的病种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普查的目的是早期发觉,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患者,了解慢性疾病的患病和急性

传染性疾病的疫情分布。普查不适用于患病率低的疾病。普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费用较

高,假如患病率过低,往往实际意义不太。普查不适用于不易发觉的疾病。病死率不是普查

的确定性因素。普查不适用于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64.以医学标准来推断心理活动正常与否是()

A.临床医师常用的方法

B.一种不负责任的方法

C.一种最为客观的方法

D.取决于视察者的主观阅历

E.实际应用范围很广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用的推断标准有:1、阅历标准:是询问者凭借自己的临床阅历和人们对于

心理障碍的日常阅历,或来询问的的人的主诉去推断汤热的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否。虽然此

种方法的主观性很大,但很大程度上受义务人员和探讨者体验和阅历的影响,须要丰富的临

床阅历。2、统计学标准:这一标准来源于对人群的各种心理特性进行的心理测量数据。一

般来说心理测量的数据是呈现正态分布的,处于平均数正负两个标准差区间的人数约占总人

数的95%,我们将这部分人定义为正常,而把原理平均数的两端视为异样。确定一个人心理

正常和异样,就以其心理特征偏

65.以下关于动机,叙述错误的是()

A.动机是一种属于人格倾向的心理成分

B.以须要为基础,依据动机的社会效益,将动机分成正确动机和错误动机

C.以须要为基础,依据引起动机的缘由,将动机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动机是一种先天遗传,稳定不易变更的心理特征

E.与须要一样,动机也可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大类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格特征,是指先天遗传、稳定不易变更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实力。

故本题答案选D

66.病例比照探讨中,疾病与探讨因素可能相关的推论理由是()

A.病例组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比照组

B.病例组的相对危急度显著高于比照组

C.病例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比照组

D.病例组的归因危急度显著高于比照组

E.病例组的暴露率显著高于比照组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是主要用于探究病因的一种流行病学方法。它是以某人群内一组患

有某种病的人(称为病例)和同一人群内未患这种病但在与患病有关的某些已知因素方面和

病例组相像的人(称为比照)作为探讨对象;调查他们过去对某个或某些可疑病因(即探讨

因子)的暴露有无和(或)暴露程度(剂量);通过对两组暴露史的比较,推断探讨因子作

为病因的可能性:假如病例组有暴露史者或严峻暴露者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显着高于比照组,

则可认为这种暴露与患病存在统计学联系,有可能是因果联系。故答案选E

67.以下哪一项不是病例比照探讨的优点()

A.适用于探讨罕见病

B.可在一次调查中调查多个危急因素

C.不需大样本

D.可计算疾病的发病率

E.可从所获得的资料很快得出结论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的优点:1.特殊适用于罕见疾病的探讨。2.省力、省时、省钱,简

洁组织实施。3.不仅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用于很多方面。4.可以同时探讨多个因素与

某种疾病的联系,特殊适合于探究性病因探讨。5.对探讨对象多无损害。选项D不包括在内,

故本题答案选D

68.缺乏某因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

A.充分病因

B.必要病因

C.非充分病因

D.非必要病因

E.危急因素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缺乏某因素即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必需(必要)病因。故答案选B

69.《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医疗机构必需将以下项目悬挂于明显处所,除了()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B.诊疗科目

C.诊疗医生

D.收费标准

E.诊疗时间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其次十六条:医疗机构必需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

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故本题答案选C

70.病例比照探讨的缺点是()

A.不能估计相对危急度

B.须要样本量大

C.探讨所需时间长

D.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时易发生偏倚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的缺点:1.调查时须要被调查者通过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息

时,难以避开回忆偏倚;2.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比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的人群,易

产生选择偏倚;3.不知道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病者人数,一般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

故不能干脆分析相对危急度和确定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因果关系,不能下因果联系的结论。选

项E不包括在内,故答案选E

71.漏诊率是指()

A.实际有病,试验阳性

B.实际有病,试验阴性

C.实际无病,试验阳性

D.实际无病,试验阴性

E.试验阳性,实际有病的可能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假阴性率(FNR),又称漏诊率或第II类错误。指实际有病,但依据筛检试验被定

为无病的百分比。故答案选B

72.在一项病例比照探讨中,计算出某探讨因素的OR值95%可信区间为0.35-0.75,请

问该因素可能为()

A.混杂因素

B.危急因素

C.爱护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都不是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OR值数值为<1,说明随着暴露程度的增加,患病的危急减小,即“负”关联,

说明该因素可能是爱护因素。OR值是反映关联强度的指标,OR=ad/bc。RR值也是反映

暴露与发病关联强度的指标,RR=Ie/I0,表明暴露组发病或死亡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故

答案选C

73.气质不具有()

A.易变性

B.天赋性

C.可塑性

D.独特性

E.稳定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俗话说气质不简洁变更,要变更一个人的气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要长期处

于某种环境之下,才有可能变更。有的气质与生俱来,所以具有天赋性。可以通过某些方式

来塑造一个人的气质,所以具有可塑性。说某人具有一些独特或特殊的气质,全部也具有独

特性。故本题答案选A

74.病例比照探讨方法最大的优点是()

A.设立比照

B.属于视察法

C.可探讨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系

D.随机分组

E.偏倚小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的优点包括1.该方法较省人力物力,并简洁组织;所需样本较少,

特殊适用于罕见病的探讨;2.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

得到危急因素的估计;3.既可检验有明确危急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究尚不够明确的众

多因素。在一次调查中可以同时调查多个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当一种疾病病因不明需探

讨多种因素的作用时较合适。缺点:1.调查时须要被调查者通过回忆既往若干暴露史的信

息时,难以避开回忆偏倚;2.病例常不能代表全部病例,比照也常不能代表所属的人群,

易产生选择偏倚;3.不知道总人

75.串联试验可以提高诊断方法的()

A.特异度

B.灵敏度

C.约登指数

D.一样性

E.诊断精确性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串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料值,即出现阳性结果时患该病的可

能性就更大,即降低了误诊率,却增加了漏诊率。故答案选A

76.夫妻不和的男外科大夫事故发生率较高,假如用病例比照探讨来验证此假设,合适的比

照为()

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

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C.夫妻和谐的男外科大夫

D.夫妻和谐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用病例比照探讨的方法来验证,则探讨事务为“发生事故”,暴露为“夫妻不和”,

故病例组为发生事故的男外科大夫,比照组为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

“夫妻不和”发生率的差异。所以本题答案选择A

77.病例比照探讨的优点是()

A.每次只能探讨一个因素

B.须要样本量大

C.探讨所需时间短

D.可干脆计算RR值

E.不能探讨罕见病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的优点包括1.该方法较省人力物力,并简洁组织;所需样本较少,

特殊适用于罕见病的探讨;2.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

得到危急因素的估计;3.既可检验有明确危急因素的假设,又可广泛探究尚不够明确的众

多因素。在一次调查中可以同时调查多个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系,当一种疾病病因不明需探

讨多种因素的作用时较合适。选项C不包括在内,故答案选C

78.下列哪个疾病适合做大规模的筛检()

A.原位子宫颈癌

B.乙型肝炎感染

C.艾滋病

D.流行性感冒

E.麻疹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筛检是指应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从表面无病的人群中查出某

病的阳性者和可疑阳性者,指定就医,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筛检一般是针对:该

地区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经有效的治疗能复原健康的;有可识别的早期客观指征:对

所筛检疾病的自然史了解清晰;筛检方法平安牢靠,易为群众接受;阳性者应有肯定的机构

和设备为其作进一步检查,并赐予恰当的治疗;筛检试验的费用是低廉的。故本题答案选A

79.道德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人的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B.统治阶段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

C.促进生产力发展

D.促进法律的完善

E.促进社会的安定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道德的作用:道德是做人的规则,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达到人格完善。同时,道德

也是统治阶级维持社会秩序和爱护社会成员利益的工具,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

础的巩固以及社会的安定等。选项D不包括在内,故本题答案选D

80.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比照探讨,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同忆偏倚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中常因未能随机抽样,故易产生选择偏倚,特殊是在医院选择病例

和比照时,更易产生•故本题答案选B

81.《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突发事务应急工作应遵循的方针是()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B.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C.反应刚好、措施坚决

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E.抓住重点、培训教化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务应急工作应遵循的方针是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故本题答案选B

82.周医生今日上午对五名孕产妇进行了产前检查和诊断,按《母婴保健法》规定,不必提

出终止妊娠的医学看法是()

A.赵某有致畸物质接触史

B.张某胎儿有严峻缺陷

C.孙某胎儿患严峻遗传性疾病

D.周某患严峻高血压,接着妊娠会危及其生命

E.李某患严峻糖尿病,接着妊娠会严峻危害其健康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母婴保健法》第十八条: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

方说明状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看法:(一)胎儿患严峻遗传性疾病的;(二)胎儿有严峻

缺陷的;(三)因患严峻疾病。接着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平安或者严峻危害孕妇健康的。故

本题答案选A

83.一位探讨者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感爱好,为进行探讨,他选择了100名患此病的婴儿,

并同时在同一所医院选择了100名未患此病的婴儿,然后查阅了婴儿母亲的孕期保健与产科

分娩记录,以确定产前和分娩中的各种暴露因素。该探讨属何种类型的探讨()

A.现况探讨

B.病例比照探讨

C.临床试验

D.队列探讨

E.干预试验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

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比照,通过询问,试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急

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比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

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依据题意可知本题答案选B

84.病例比照探讨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A.病例组的发病率与比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病例组的发病率与比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比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D.比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E.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比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OR值:又称比值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比照组中暴

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故答案选C

85.病人的疾病已康复,但仍不情愿脱离病人角色是()

A.病人的权力

B.病人的义务

C.病人角色行为异样

D.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E.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角色强化多发生在由病人角色向常态角色转化时。由于适应了病人的生活,产生

了对疾病的习惯心理,即按时打针、吃药,按医嘱办事成了自己的行为模式。虽然躯体疾病

己康复,但病人的依靠性加强和自信念减弱,心理上产生了“衰弱感”,对自己的实力表示

怀疑,对担当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担心,安心于己适应的病人生活模式,不愿重返原来的生

活环境。故本题答案选D

86.病例比照探讨中,调查对象应当是()

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种疾病的人,比照组选择未患该种疾病的人

B.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比照组为怀疑患该种疾病的人

C.病例组和比照组均未确定患某种疾病

D.病例组和比照组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

E.病例组应是确定患某种疾病的人,比照组是不患该种疾病的人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病例比照探讨中,选择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和未患这种疾病的人

群作为比照组,调查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些)可能危急因素的比例,推断暴露危急因素

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视察性探讨。故答案选E

87.1990年某市为了调查老年人中多发病的分布状况,对该市7个区的9个不同地段抽取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7458例进行调查,这是()

A.分析性探讨

B.抽样调查

C.普查

D.筛检

E.发病率调查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探讨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

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探讨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依据题意,故本题答案

选B

88.大脑两侧半球的关系是()

A.左侧大脑是优势半球

B.一侧大脑占优势

C.协同的关系

D.右侧大脑是优势半球

E.平行的关系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脑损伤的临床医学视察和裂脑人的试验检测结果都一样表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

是分工合作的关系,二者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大脑的整体功能。故本题答案选C

89.在探讨冠心病危急因素病例比照探讨中,所选择的比照不能包括()

A.胆结石患者

B.高血压患者

C.消化性溃疡患者

D.白内障患者

E.肺气肿患者

答题解析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进行病例比照探讨,在探讨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时,往往存在一个或多个既与

所探讨疾病有关,同时又与暴露有关的外部因子,掩盖或夸大了暴露于疾病的联系。高血压

病人既与冠心病有关,又与所要探讨的冠心病的危急因素有关,是冠心病危急因素病例比照

探讨中的混杂因子,所以选择比照不能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