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手阳明大肠经课件_第1页
针灸学手阳明大肠经课件_第2页
针灸学手阳明大肠经课件_第3页
针灸学手阳明大肠经课件_第4页
针灸学手阳明大肠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演讲人针灸学手阳明大肠经课件01.02.03.04.目录手阳明大肠经简介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介绍手阳明大肠经的临床应用手阳明大肠经的注意事项1手阳明大肠经简介经络位置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沿食指桡侧上行,经过手背、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颈部,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的经别,从食指末端分出,沿食指桡侧至肘部,上肩,至颈部,与各经的经别相合,然后向下进入胸腔,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手阳明大肠经的支脉,从锁骨上窝向上,经颈部至下颌,环绕口唇,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环绕口唇,上至鼻翼两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从大指次指之间分出,进入掌中,沿食指桡侧,出拇指尖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功能主治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01缓解头痛、牙痛:对头痛、牙痛等病症有缓解作用02改善皮肤问题:对皮肤过敏、痤疮等皮肤问题有改善作用03调节内分泌:调节内分泌,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04穴位分布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止于鼻翼旁主要穴位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肩髃、迎香等经过手臂、颈部、面部、头部等多个部位手阳明大肠经与肺、胃、大肠等脏腑密切相关,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23412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介绍穴位名称穴位定位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位于手臂外侧,从食指尖端到肩部穴位名称: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肩髃、迎香等穴位功能:调节大肠功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泻、腹痛等穴位定位方法:根据穴位名称和位置,用手指按压或针刺,以产生酸、麻、胀等感觉为佳。穴位功能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包括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等01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主治鼻炎、鼻窦炎等02合谷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指骨间,主治头痛、牙痛等03曲池穴:位于肘部,主治肩周炎、网球肘等04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功能:调节胃肠功能,缓解便秘、腹泻等胃肠疾病,以及治疗头痛、牙痛、肩周炎等疾病。053手阳明大肠经的临床应用治疗疾病感冒: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1肠胃疾病:治疗肠胃疾病引起的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2皮肤病:治疗皮肤病引起的皮疹、瘙痒等症状3神经痛:治疗神经痛引起的头痛、腰痛、关节痛等症状4保健养生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如合谷、曲池、手三里等穴位的保健作用:如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穴位的养生方法:如按摩、艾灸、拔罐等养生注意事项:如穴位选择、操作方法、时间等01020304针灸方法针刺法:选取穴位,用针刺入,达到治疗效果艾灸法:点燃艾条,在穴位上方熏烤,达到治疗效果拔罐法:用火罐吸附在穴位上,达到治疗效果推拿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穴位上按摩,达到治疗效果010203044手阳明大肠经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孕妇:避免刺激腹部和腰部的穴位01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避免刺激穴位02皮肤病:如湿疹、皮炎等,避免刺激穴位03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等,避免刺激穴位04过敏体质:避免刺激穴位,以免引起过敏反应05糖尿病:避免刺激穴位,以免引起血糖波动06操作技巧找准穴位:根据患者情况,准确找到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01手法轻柔:操作时手法要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02深度适中:针刺深度要适中,避免过深或过浅03保持清洁:操作前后要保证针具和皮肤的清洁,避免感染04安全事项03针灸后,注意保持针孔清洁,避免感染02针灸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