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同步备课课件 1.2 走向共同富裕_第1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同步备课课件 1.2 走向共同富裕_第2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同步备课课件 1.2 走向共同富裕_第3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同步备课课件 1.2 走向共同富裕_第4页
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同步备课课件 1.2 走向共同富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国之要、首要任务根本要求、中心工作2.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3.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必由之路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复习回顾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什么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同时、同等、同步富裕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可以停止了吗?改革进行时第一章节回顾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中国腾飞的表现”原因①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人民生活世界影响力

为何要坚持改革开放?原因②艰巨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思想。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1.解读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指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和军队等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等的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原因①:主要矛盾举措A、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呢?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类企业的表现:污染严重,能耗高,效率低等这类企业的表现:科技含量高,环保节能,效率高等(经济转型升级)(转换增长动力)中国制造中国智造年份中国GDP年度增长率20218.1%20202.3%20196.1%20186.6%20176.9%20166.7%20156.9%20147.3%20137.76%20127.86%20119.54%201010.64%20099.4%20089.6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经济增速原因②:经济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GDP逐年增加,但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B、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举措:创新驱动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过大;落后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原因3: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C、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举措: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原因4:时代特色举措:D、共享发展成果第二章节什么是共享发展?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共享的主体全民共享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享的途径全民共建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共享的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弱有所扶

如何看待“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3)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弱有所扶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如何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有所养②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对策: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对策: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策: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课堂小结走向共同富裕改革进行时共享发展成果1.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怎么做)3.为什么要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怎么做)1.(2022.山东威海)“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正确认识。①②③④: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A2.(2022.河南省)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①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②满足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③说明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领跑全国④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022中考真题练习【解析】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①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材料中,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故①④正确;②: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材料中的措施是有利于满足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故排除②;③: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还不能领跑全国,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B3.(2022.河北)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B4.(2022.河南省)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①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②满足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③说明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领跑全国④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A.①②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