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

【我预习我达标】一、词语积累易错识记:①乍暖还寒:忽暖忽冷,天气变化无常。易用错对象。②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易望文生义。初读强基·自主学习二、词语运用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误。1.他近日情绪时高时低,就像这早春二月的天气春寒料峭(

)2.有消息称,这家公司将会砍掉部分单反相机产品线,取而代之的很有可能就是无反相机产品,单反相机或成明日黄花!(

)﹒﹒﹒﹒﹒﹒﹒﹒此处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春寒料峭:形容春天寒冷的天气。应用“乍暖还寒”√明日黄花:三、语基训练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改正。薄(báo)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改正:

答案:薄(bó)消—销﹒﹒﹒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家庭的女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①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②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③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④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⑤作为女人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A.⑤②④①⑥③

B.⑤④⑥①②③C.⑥①④⑤③②

D.⑥①②③⑤④【解析】选B。文段分析了李清照的两种社会角色:“作为女人”的她对应的是④的“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知识分子”的她对应的是①的“社会思想的制高点”。由此可知⑤④、⑥①应分别连接。②③为排比句式,且②中包含主语,故这两句应紧密相连,且顺序为②③。四、内容感知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花阴》的上阕诉说了词人在重阳佳节这一天,从白天“愁”到深夜的情景。“愁”什么?没明说。但从守着香炉挨时光和玉枕独眠,可以体会到词人孤寂之苦。B.《醉花阴》中“暗香盈袖”四字衬托了词人愁苦的心境:若是欢快热闹的场面,淡雅的“暗香”是很难闻到的;唯其孤独冷清之境,才能体会到“暗香”充溢衣袖。C.《声声慢》通篇写自己的愁怀。她早年的作品也写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这里所写的则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D.在《声声慢》中,词人屡用叠词,这是词人在艺术上的大胆开拓,不仅音韵清亮铿锵,而且极有层次地表现了词人寂寞的心情。【解析】选D。D项,《声声慢》的“音韵清亮铿锵”不对,叠词的效果应该是显得凄婉低沉。【我博览我掌握】一、魅力作家“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生平: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成就: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因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的词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期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词风变为凄凉悲痛,多悲叹身世,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的亡国之思。李清照的词工于造语,长于白描,创制了雅而不涩、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代表作品:《漱玉词》《易安居士文集》等。【经典觅珠】夫妻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加青州有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祝贺乌老寿诞。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顿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

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叹不已。二、探寻背景《醉花阴》

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于极度思念之下写成此词。《声声慢》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了,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的路上,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在这种背景下,李清照写下了此词。三、文化常识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古代宋词流派,与豪放派相对应。婉约,即婉转含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婉约派由五代的“花间词派”逐步发展形成,因明人张娫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侧重儿女风情,内容比较窄狭。结构形式上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李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用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四、脉络梳理

五、内容概览《醉花阴》

这首词是词人早年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的,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它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相思之情。《声声慢》

这首词通过对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表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通过对残秋景象的层层描述,表现了词人离乱的苦楚和忧患余生的悲哀。研读提能·探究学习【我理解我鉴赏】目标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醉花阴》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美丽多情的女主人公形象。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等手法,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2.《声声慢》一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话,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明确】七组叠字,很好地统率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字,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使用叠字更显示感情之强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3.《声声慢》是如何通过各种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明确】词句表达的感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写气候的忽暖忽冷、反复无常,暗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渲染愁情,并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显示出愁情的无比深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飞雁引发的对故国故家和往昔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词句表达的感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明写菊花残败,无人采摘,暗喻自己容颜的衰老与心境的悲凉,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感,突出了词人晚年年老色衰、孤苦无依的困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进而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目标二:赏析诗歌的语言4.试赏析《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妙处。【明确】(1)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秋菊的神韵。(2)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3)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5.《声声慢》开篇的叠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冷冷清清环境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心理沉痛凄凉6.《声声慢》一词中,用了三个“怎”字,试品味这三个“怎”字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个“怎”字,表达了词人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的心情。(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个“怎”字,表达了词人孤独地看着窗外的黄花憔悴,目送空中飞过的雁群,无比凄凉的心情。(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个“怎”字,表达了词人的哀愁之情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三个“怎”字表达的都是愁,但渲染程度却是一层比一层强烈。【我思悟我提高】1.《醉花阴》的上、下片有何内在联系?【点拨】词的上片写秋凉情景。①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②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入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长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令、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换言之,为下片“人比黄花瘦”做了充分的铺垫。

下片写重阳感怀。①首二句写重阳赏菊饮酒,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熏染了衣袖。②次三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了,即“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的关系来说,下片写的是结果。或者说下片的“人比黄花瘦”才是词人想要表达的精髓所在。2.有人认为,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愁绪,只是抒写了她作为一个落难贵妇人的个人哀愁,是低沉的、消极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点拨】示例一:李清照早期的词,以其特有的纯挚和缠绵在男士们漫天的爱情词中独树一帜,写出了真正属于女性自己的心声。她后期的词即南渡以后的作品,却反映了李清照词作的最高成就。首先,她是爱国的,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诗句为证;但传统观念的限制仍使她在词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弱女子的自我形象,看似低沉、消极,但她写的个人在流落天涯、孤苦无依时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典型地涵盖了当时千千万万的北方难民在国破家亡后的共同境遇,从而从侧面暴露了侵略者和投降者的历史罪行。示例二:“靖康之难”后:家国之愁。靖康三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故,珍藏的古玩字画也丧失殆尽,一连串的变故使词人的词风一转而为哀愁凄凉。南渡之初,李清照用词作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反对偏安,主张北伐,斥责统治者不愿赵佶父子南返的卑鄙心理,这是主和派所不能容忍的;再加上她的洒脱不羁、无所顾忌的超出礼教规范限制的举止行为,又是封建礼教所深恶痛绝的。“靖康之难”以后,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变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如果李清照前期词中的愁是一个闺阁少妇的情愁,那么后期词中她的愁则是一个爱国词人在国破家亡后的恨愁。示例三:李清照词中的愁,不管是前期词中的离别相思之愁,还是后期词中的浓厚的家国之愁,都是具有独创性的,不流于封建社会那种庸俗的艳情词中的闺怨之愁,而是雅致的、深切的、有深刻力度的。读李清照的愁词,感觉如血如泪,如泣如诉。【我实践我飞跃】1.《醉花阴》与《声声慢》一首作于词人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我的思考:

参考示例:这两首词一首写于早年,一首是晚年之作。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生活处境的变迁,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写愁,但在早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愁,而晚年所抒发的则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两首词在意境方面也是不同的。《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而《声声慢》营造的则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2.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用比喻和烘托的手法描写出李清照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200个字。

参考示例: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愁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群读培优·拓展学习鹧鸪天·赏荷蔡松年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临江仙·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培优训练】1.(审美鉴赏与创造)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鹧鸪天•赏荷》开篇两句中“秀樾”指稀疏的树影,“水花”则指塘中之波光粼粼,从整体上描绘了让人留恋不舍的荷塘美景。B.《鹧鸪天•赏荷》“胭脂”“翡翠”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描写荷花、荷叶,既表现了花叶颜色相互映衬的绚烂之美,也描绘了花叶参差的形态之美。C.《临江仙·梅》起句效仿欧词,一字不改,以设问的口气连用三个“深”字,表现了庭院的深邃。D.《临江仙·梅》“云窗”一句通过描绘云簇窗前,雾绕高阁,描绘出庭院的缥缈清幽的特点。【解析】选A。A项,“水花”指水中的荷花,夜晚的荷花幽静独立散发着芳香。2.(思维发展与提升)简析《鹧鸪天•赏荷》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答:

答案:全词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词借荷塘清秀,荷花婀娜,夜景清凉等几个方面表达词人安闲、恬静、爱怜、陶醉的思想情感。3.(思维发展与提升)《临江仙·梅》除了运用设问的手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①拟人。“玉瘦檀轻无限恨”“浓香吹尽有谁知”两句中的“恨”“有谁知”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梅花以人的姿态。②借物抒情。本词主要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并借助梅花的口吻表达自己的闺怨之情。4.(文化传承与理解)李词中的“玉瘦檀轻无限恨”与蔡词中的“胭脂雪瘦熏沉水”两句都用到了“瘦”字,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李词中的“瘦”字写出了晚冬时节梅花花朵凋零、花枝清瘦的特点。主人公以花自喻,表现出了主人公因思念离人而心生埋怨,以至憔悴瘦损的哀婉形象。蔡词中的“瘦”字表现出了荷花的纤细柔美,以此衬托荷叶的丰腴饱满,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表达了词人月下赏荷时的愉悦、闲适之情。课时素养评价七*李清照词两首(45分钟,36分)一、语言应用(27分)1.对下列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永昼:永远是白天,夏天的白昼确实很长。B.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玉枕:镶有玉片的枕头。纱厨:纱帐。﹒﹒﹒﹒﹒﹒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指词人面容愁苦黄瘦。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怎么、怎样。【解析】选D。A项,“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是词人的心理感觉;B项,“玉枕”指瓷枕;C项,“憔悴”指(菊花)枯萎凋零。﹒﹒﹒﹒2.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解析】选B。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是一个词即“怎么、怎样”之意。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瑞脑销金兽B.东篱把酒黄昏后C.帘卷西风 D.人比黄花瘦【解析】选D。D项为一般陈述句。A、B、C三项均为倒装句。A项的正常语序是“(于)金兽销瑞脑”。B项的正常语序是“(于)黄昏后东篱把酒”。C项的正常语序是“西风卷帘”。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东篱把酒黄昏后B.莫道不销魂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解析】选D。D项,文中指光景,状况。今义指次序。﹒﹒﹒﹒﹒﹒﹒﹒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清照的《醉花阴》中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之境的佳句是: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用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词句是: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

”代之。

答案:(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将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4分)答:

答案(示例):在乌江河畔,在群雁往返的地方,李清照,一个比黄花更瘦的女子,在滴雨的季节里愁苦寂寞。红烛摇影,摇出一片晕黄;梧桐低泣,洒落一行清泪;微风低拂,飘落一地菊花。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要求:符合语境,语意连贯;尽量引用作者的诗文。(5分)人生既有烟波江面,又有望穿江面的志士仁人。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答:

答案(示例):我喜欢悲风掀襟又内怀热肠的辛弃疾,虽是“而今识尽愁滋味”,也仍然渴望“金戈铁马”,报效祖国;我喜欢意志豪迈又沉郁悲壮的陆游,虽“僵卧孤村”“夜阑听雨”,也仍然坚持“位卑未敢忘忧国”。二、阅读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行香子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8.下面有关本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阕前三句,写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国破、家亡、夫丧,且词人转徙江浙,抚今追昔,何等“情伤”。B.“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承前,说因为时近重阳,衣服要加厚;因为情伤,需要用酒来浇愁,情怀酸楚。C.下阕前三句,写黄昏院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词人酒醒,种种往事又涌上心头。D.下阕后三句说词人在明月之夜难以入睡,听着由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的婉转优美的交响乐曲,以乐景衬哀情,表现了词人对亲人及往事的无比怀念。【解析】选D。D项,“捣衣之声、细微的蛩鸣声和滴漏声组成的”是哀怨、凄凉的交响乐曲,并不是乐景。9.请赏析本词的语言特色。(6分)答:

答案:①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把词人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词的音律美。②排比:前后结句均用排比,“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声声凄切,句句血泪。【备选题库】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临江仙①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B.次句“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都表现了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C.下阕紧承上阕,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解析】选B。B项,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2.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皆以为巧”,这两句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效果?(6分)答:

【解析】“春归秣陵树”,写春天将至;“人老建康城”,写人之将老。两相对比,写尽人世感慨。作答时,由此出发,分析出作者这种表达产生的艺术效果即可。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对比和对偶的手法,用“春归”与“人老”形成对比,写出春天又回到了建康,而我却只能在建康终老,再也难以回到北地家乡,营造出令人悲痛欲绝的意境。对偶使词句音韵和谐,便于抒发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满庭芳李清照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①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②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③,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注】①篆香:对盘香的喻称。②何逊: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有《咏早梅》诗。③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3.下列对这首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