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时练习一、单题1.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
)
A.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 B.铁路建设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特征C.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D.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2.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这一主张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实业救国取得初步成效 D.思想解放不断深入3.《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它评价的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维新运动 D.义和团运动4.1898年,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愿入学堂者,均准其入学肄业,以期人材辈出,共济时艰。”由此可知,该诏书(
)①仍未彻底突破“中体西用”框架②极大动摇了守旧势力的政治基础③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选官制度A.②④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爵位制度的革新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D.洋务派地位下降6.下表是戊戌政变后部分报刊的反应。据此可知(
)报刊反应《国闻报》《中外日报》《昌言报》积极报道政变后的情况《万国公报》没有直接对政变进行评论,但继续宣传变革和启蒙《知新报》从维新派的立场出发指出政变的反动性质,对遭受迫害的维新分子表示同情A.中国进步潮流势不可挡 B.舆论监督得到了完善C.清廷统治能力得到加强 D.维新派力量依然强大7.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湖北各局、书院、学堂等纷纷购读《时务报》,使该报在湖北的发行量居全国之首。湖北成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重要省份,是外省维新人士心目中的样板区。运动失败后,湖北民众继续探索救国之路,支持张之洞的新政改革。上述探索体现了(
)A.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B.维新派对清政府的支持C.近代化实践不断深入 D.维新运动群众基础广泛8.干支纪年法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之一,诸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有人亦称中国近代4.5亿两白银的赔款为“庚子赔款”。“庚子”是指(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9.19世纪末,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同时引用一些儒家的经典著作作为他变法思想的理论依据,说《易经》即有“穷则变,变通尽利,变通趣时,损益之道与时偕行”的思想内容等。这反映出张之洞(
)A.对中体西用的反思 B.托古改制的思想深入人心C.救国思想新旧杂陈 D.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10.1910年,时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在一份奏折中称:“所有从前属地而未经编籍者,外人即指为彼之所觅殖民地,强为占据。”他指示地方官员遵照“彰我国徽,以占先著”的行动方针,树立旗帜,建立界牌,发放“护照”。此举(
)A.蕴含西方民族民主观念 B.表明清朝积极向近代国家转变C.凸显洋务运动外交成果 D.反映统治阶层的主权意识觉醒11.以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在满足政府动员社会、抵御外辱的同时,也可能对现有社会秩序形成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酿成剧烈的社会动荡。这可以用来说明(
)A.太平天国兴起的背景 B.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C.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D.辛亥革命能够成功的社会基础12.甲午战败后,大清学习明治维新成为湖流。但在关于维新变法的207件谕旨中,出现更多的是“变法”与“新政”,“维新”字样只出现了两次。这说明当时(
)A.立宪改良并未成为共识 B.政府对变法持谨慎态度C.各派对改革程度有分歧 D.政府对日本的忌惮心理13.1905年8月4日《时报》刊登的一篇评论即指出:“今为抵制美约,不用美货,办法文明,民志齐一,正我制造改良土货,杜绝外货之机会。倘能及此振作,事事改良,则中国商业之发达,借此一举”。这反映了(
)A.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B.民主革命日渐兴起C.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14.19世纪90年代初,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至1897年已有求学者数百人。在课堂上,康有为纵论天下大事,每讲一学,必然上下古今,究其沿革得失,并举出欧洲的例子以资证明。康有为此举力图(
)A.培养近代新式变法人才 B.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C.开启经世致用治学路径 D.增强国人民族民主意识15.1894年,郑观应写成《盛世危言》一书。其主张“欲攘外,亟需自强;欲自强,必先自富;欲自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据此可见,该书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富强救国,实现近代化 B.改良政治,实行民主共和C.重视教育,实行八股文 D.实行商战,复兴朝贡贸易二、材料分析题16.【维新变法与近代报刊】材料一
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追述《中外公报》之缘起时所说,“甲午丧师之后,国人敌忾心颇盛,而最初着手之事业则欲办图书馆及报馆”,一时间“行省报馆如鲫”。纵观戊戌维新时期创办的报刊,无一不以“救亡图存”相标榜,翻开这一时期新兴报刊之政论,哪一篇不以民族危亡相砥砺?“哀哀长鸣,血泪盈简”,《湘报》就是一例。诸如“大危可危”“大局日危”“俄占金州”“日人要挟”“德人又索地”等这类题目的报道,几乎天天都有。——摘编自徐柳凡等《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勃兴之原因及其特点》材料二报名创刊年份创办人报刊宗旨《湘报》1898熊希龄、粱启超、唐才常谭嗣同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湘学新报》1896江标思以体用赅贯之学,导湘人士《清议报》1898梁启超等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摘编自刘斌《嬗变与转型——晚清启蒙运动与报刊现代化互动关系透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维新时期创办报刊的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运动时期报刊创办的特征,并分析维新派以创办报刊为主进行思想启蒙的原因。参考答案:1.B2.B3.D4.B5.C6.A7.A8.C9.C10.D11.C12.C13.C14.A15.A16.(1)意义: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激发了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远程办公网络安全试题及答案
- 计算思维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费者行为变化与风险试题及答案
- 网络安全监测与分析试题与答案
- 2025年VB考试内容全面分析与试题
- 行政法学完整试题与答案分享
- 战略执行中的合规性风险管理对策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行业标准化的必要性试题及答案
- 【成都】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6家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商业办公装修合同范本汇编
- 2023春期版国开电大本科《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 痔病(内痔)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 (完整版)青马工程试题及答案
- JJF 1984-2022 电子测量仪器内石英晶体振荡器校准规范
- 流体力学刘鹤年第二版(1-9章全)课后习题答案
- 马鞍山沃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涂料用树脂及1万吨环保胶粘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张兆顺54讲) PPT课件 2
- 2023年春季高考机电专业知识高考题整理版
- 鲁JJ-011的施工日志
- GB/T 10095.1-2022圆柱齿轮ISO齿面公差分级制第1部分: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 GB/T 24921.1-2010石化工业用压力释放阀的尺寸确定、选型和安装第1部分:尺寸的确定和选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