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五更读书示子(陆游)》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1页
红河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五更读书示子(陆游)》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2页
红河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五更读书示子(陆游)》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3页
红河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五更读书示子(陆游)》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4页
红河州2024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五更读书示子(陆游)》详注+译文+鉴赏+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更读书示子南宋·陆游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题解】<注>五更: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又,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示:给……看。<译>我读书到五更天,写给儿子看的诗【作者】陆游:(1125—1210)宋越州山阴人,字务观,号放翁。少有文名。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应礼部试,名列前茅。因论恢复,遭秦桧黜落。孝宗即位,任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乾道六年,起为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抚使幕,复任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淳熙七年,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以发粟赈灾,被劾罢。十六年,任礼部郎中,劾罢,闲居十余年。宁宗嘉泰二年,召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其诗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渡后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句解】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注>续:接续,连续。大星:指启明星。<译>远远近近的村子里,鸡打鸣的声音此起彼伏。天还没有放亮,而启明星已经高挂天际,<赏>此二句紧扣诗题而发,写诗人夜读时的环境。诗人写远远近近此起彼伏的鸡叫声,写拂晓时分高挂天际的启明星,使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勾画了夜将尽天欲晓时的特有景象,巧妙而传神地再现了诗人“夜读”时的环境,同时暗示了诗人已经读了整整一夜的书,十分贴合题目。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注>瓦檠:qíng,陶制的灯架。煜爚:yùyuè,光辉灿烂,光耀。老夫:年老男子的自称。纵横:多貌。交错貌。杂乱貌。<译>床头陶制的灯架上,灯火明亮。我这个老头子,冒着寒,受着冻,坐在交错的书堆里。<赏>虽然已经读了整整一夜的书,诗人似乎意犹未尽。你看,床头那灼灼的灯火;你看,诗人身边众多的书籍,虽然诗人年事已高,寒冷的夜气砭人肌骨,但是诗人却是兴味盎然毫不疲倦。这样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读书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劲头和深深的痴迷,折射出诗人的勤奋、好学、进取的品质。​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注>暮年:晚年;老年。于书更多味,眼底:眼中;眼睛跟前。明明:显然;清楚。莘渭:指莘野、渭川。商汤的宰相伊尹曾耕于莘野,周文王之师姜尚曾钓于渭川。莘渭为咏宰相的典故。<译>老了老了,我从书中反而品味到更为丰富深沉的滋味;我的眼前,明明白白地看到了古代贤相伊尹和姜尚的业绩。<赏>诗人说,之所以对读书会如此沉迷,实在是因为此时读书品到了更多的滋味。这个滋味指什么呢?下句中,诗人运用典故,委婉地指出,诗人似乎从读书中找到了或体悟到了能够像伊尹和姜尚一样,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方法。难怪,诗人彻夜读书兴味盎然?这样写,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贵品质和致君尧舜再造天下的壮志豪情。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注>但令:倘能;倘若。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尚:还。枝梧:支撑,支持。盏:酒、茶或灯的计量单位。残膏:残馀的灯油,亦指将灭的灯。费:破费,浪费。<译>倘若我这体弱多病的身子骨还能够支撑,(我还要继续读下去),即使再燃去半盏的残余的灯油,也不算浪费。<赏>天就要亮了,诗人是否要休息一会儿呢?不!诗人写道,只要我这多病的身子骨能顶得住,哪怕再燃去半盏膏脂也没有什么,我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这样写,一方面透露了诗人年老多病的处境,暗示了诗人的失意与困窘;一方面折射出诗人忧心天下渴望兼济的赤诚与热忱。​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注>戆:zhuàng,憨厚而刚直。素业:先世所遗之业。旧时多指儒业。颇:很,非常。翁:父亲。菜根:蔬菜的根部,泛指艰苦的工作、较差的条件等。<译>我的儿子虽然刚直而憨厚,但是还沿袭着先人遗留的儒业,也很能陪着自己的父亲饱餐菜根。<赏>从这两句开始,诗人想到了儿子。儿子虽然憨厚而刚直,却能陪伴父亲,甘于淡泊,谨守素业。有子如此,诗人想必是高兴的。也可以说,这个家庭是充满着希望的。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注>万钟:指优厚的俸禄。锺,古量名。《孟子·告子上》:“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於我何加焉。”一品:封建社会中官品的最高一级。自三国魏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不足:不值得,不必。论:说,议论,谈论。时:时运,时机。出手:显示身手。苏:拯救,解救。元元:百姓;庶民。<译>万钟之粟,一品之官,哪里值得谈论呢?只等时来运转,你要一展身手,拯救黎民,兼济天下。<赏>此二句是诗人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哪怕是万钟的俸禄、一品的高管,也没什么好谈论的;如果有机会,你要施展才华,拯救黎民,兼济天下。这既是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待,又流露出诗人不慕荣利心系天下的高远志向与可贵品质。​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五更读书示子陆游近村远村鸡续鸣,大星已高天未明。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暮年于书更多味,眼底明明见莘渭。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盏残膏未为费。吾儿虽戆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注】①莘渭,指莘野、渭川。商汤的宰相伊尹曾耕于莘野,周文王之师姜尚曾钓于渭川。莘渭为咏宰相的典故。②戆,zhuàng,憨厚而刚直。③苏:拯救,解救。元元:指人民。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前四句照应标题中的“五更读书”,其中一二句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B.诗歌五六句运用姜尚、伊尹的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对儿子的期待。C.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