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吉林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_第1页
2023人教版吉林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_第2页
2023人教版吉林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_第3页
2023人教版吉林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_第4页
2023人教版吉林专版语文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情评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2)(4)

小题各1分,(1)(3)小题各2分,第6—7题每题2分]

1.।।।।।L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o

2.浮云游子意,I;I;I;I;I;」(李白《送友人》)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

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mAn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

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

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白轻薄的云朵,

微光闪烁,仿佛身披山裳羽衣的纯洁天使0

(选自《登勃朗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轻歌man:舞裳羽衣

⑵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意见是:

(3)“彩霞满天”的短语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电视剧以1915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这段历史为叙事空间,讲述了一

个国运飘摇、氐不聊生的艰难时世。

B.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光明正大,即使他生活在黑暗的屋子里,心头也有青天白日般的代

明哥落。

C.临近期末考试,各种复习资料用被阴感地堆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形成一座座“小山”。

D.学生的穿着应该大方简洁,符合身份,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而故意不修边孵。

7.填在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就是要苦干实干。o一个个快递员风雨无阻

地把包裹交到客户手上,织就了最大的物流运输网络;一支支科研尖兵埋头于枯燥的数据

中,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成就;一位位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一起“汗

珠子摔八瓣儿”,书写“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A.老黄牛精神,让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迹

B.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让老黄牛精神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迹

C.惊天动地的奇迹,让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老黄牛精神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析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孔子行道而息马逸①食人之稼野人②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

鄙人③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

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④之人?”解马而

与之。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逸:跑。②野人:农夫。③鄙人:仆人。④向:从前。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篥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策而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野人大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马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给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

11.下列对【乙】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孔子在路上休息时,他的马吃了别人的庄稼。农夫把马牵走了。

B.子贡自告奋勇去要马,但到最后也没有说服农夫。

C.孔子的仆人因刚开始跟随孔子而想表现自己,就抢先去说服农夫。

D.文章虽短却说明了说话的方式要适合情境和对象的道理。

12.结合选文及生活实际,试想如果你是一匹尚未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你会怎么做

呢?(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3分)

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

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

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

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

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

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

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

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

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

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的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泱

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

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

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

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

生观和基本价值观。如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

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

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

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

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

精神进行诗歌创作,生动地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

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

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

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的作品,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语言转变,在以柔声受调为主的传统词

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

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

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

格境界的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

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涧物细无声”。我自己就

是年轻的时候,在江南农村的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

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

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

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

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

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4分)

14.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1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在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可以从中国古典诗歌入

手,了解传统文化精神。

B.第②段引用清人叶燮的话是为了论证“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

态度的可靠文本”的观点。

C.全文以“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有力地论证了“我们要以唐诗宋词为首选对象去读古代

典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论点。

D.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恰当地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深入细

致地剖析了论点。

16.如果为第④段再补写一个论据,还可以选哪一个诗(词)人?请简要分析。(3分)

(乙)原创题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张勃

①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行的公历一样,都是太阳历。但与公历不同的是,它是太阳历和物

候历的精妙结合。

②二十四节气将时间的流转直接与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这突出体现在二十四

个节气的名称上。其中,有八个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

夏至和冬至;有四个反映了物候的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有五个反映了温度的变

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有七个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

露、霜降、小雪、大雪。

③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

结的智慧结晶。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秦汉时期,二十四个节气就已确立。汉武

帝时将其纳入历法,从此,节气就成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一般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过,一经进入

官方历法,便随着历法的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甚至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马来

西亚等诸多周边国家。

⑤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传播广泛,内涵丰富,其文化精神是顺天应时。所谓顺天应时,

就是一方面,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节奏,根据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

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另一方面,人要充分利用自然之物,满足自身的需栗,实现自

身的圆满。换句话说,就是“跟着节气过日子”,就是“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⑥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如清明时

节,黄河中下游平均气温一般在10C以上,广东平均气温在20C左右。气候、水文、地形、

地貌、物产、人文传统的不同,使得人们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可以

说,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事实上,不同地方的中国人正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框

架下,因地制宜,创造出了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

⑦例如,台湾地区宜兰县大元山山麓上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十分注重二十四节气中的惊

蛰、芒种、白露和冬至,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四个时间转换节点。农场工作人员将这几个节气与

农场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写作了散文,并书写装裱,每到这四个节气来临,便换上相应的散

文。这就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气文化。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7.原画懑J本文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8.逐砾嵋“一般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句话

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9.通图理?文章第⑤段和第⑥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0.汲列灌祚者认为,在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是“顺天应时”,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缘由。(3分)

21.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

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

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

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

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

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保尔因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2

分)

(2)从上面的独白中,你能看出保尔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呢?请结合选文回答。(3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和为贵,诉前调解显温情。吉林省白石山林区基层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始终坚

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摆在前面,积极探索诉前调解的有效方案,兼顾法、理、情,弘

扬《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学校为了让学生感受礼法之美,准备举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

极参与并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为了烘托气氛,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冲突。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你打

算如何与他人相处?(写出两点即可)(3分)

(3)活动即将结束,作为主持人,请你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60字左右)(5分)

(二)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请以《少年的模样》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

不限;⑤不少于5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软荣德基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

答案

一、1.大道之行也

2.落日故人情

3.拣尽寒枝不肯栖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5.⑴曼霓

(2)将顿号改成逗号

(3)主谓短语

(4)比喻

6.C点拨:“相辅相成”指互相补充,互相配合,C项使用错误。

7.A点拨: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根据上句“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就

是要苦干实干”,确定主语为“老黄牛精神”;再结合后面的具体事例“一

个个快递员……书写’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可知,这些事例

的共同点是“每一件小事、每一项任务、每一份职责成就了惊天动地的奇

迹”。

二、(一)8.(1)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⑵面对⑶同“悦”,高兴(4)

给予

9.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

10.(1)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你的庄稼呢?

11.C

12.示例:我会抓住时机,勇于展现自己的才能;端正心态,提高自身的能力,

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以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道理。

【乙参考译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他的)马逃脱了束缚,吃了别人的庄稼,农夫把

马牵走了。子贡(以能言善辩著称)请求去说服农夫。(子贡)什么话都说了,

农夫依旧不听。有个刚刚跟随孔子学习的仆人,说:“请让我去说服他。"(他)

于是对农夫说:“您不在东海种地,我不在西海种地,(我们生活在同一个

地方)我的马怎么可能会不吃您的庄稼呢?”那农夫很开心,对他说:“说

10

用•点引Silll练■跟错题说再见

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

话就要这样明白了当,怎么能像刚刚那个人那样呢?"(农夫)解开马(的缰

绳)就给了他。

(二)13.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其典范作品所

表达的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传递到今天,能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

意义和美感;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

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14.运用举例论证,举杜甫诗作特点的例子,具体论证唐诗宋词中的典范作品

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具有说服力。

15.D

16.示例一:还可以选王维。王维的边塞诗大多是壮阔豪迈之作;田园诗意境

高远,清淡宁静;赠友诗幽愤宛转,深沉真挚。他的诗歌或歌咏历史人物

的侠义精神,或愤慨于贤才坎坷不遇的现象,或反映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

面,或讽刺权贵。他的诗歌既流露出追求闲适的思想意识,又体现了他洁

身自好的可贵精神。

示例二:还可以选白居易。白居易认为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应取材于现

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常以浅白之句寄

托讽喻之意,揭露、批评政治弊端,关心民生疾苦。

17.主要使用了分类别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清楚、准确地说明二十四节气将

时间的流转直接与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

18.不能删去。“一般认为”表示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若删掉就变为所有人

都这样认为,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和严密性的特点。

19.不能调换。这两段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第⑤段先说明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

神“顺天应时”是什么意思,第⑥段解释为什么要“顺天应时”,这样写符

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20.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

境。人们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因地制宜,创造

出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

(三)21.(1)疾病缠身,失去战斗能力

11

用•点引Silll练■跟错题说再见

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