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苏教版_第1页
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苏教版_第2页
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苏教版_第3页
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苏教版_第4页
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9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课时分层集训训(二十九)A组基础达标1.(2015·海南高考)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A.脱落酸 B.乙烯C.细胞分裂素 D.IAAD[选D。本题考查植物向光性的原因。通过科学家的一系列实验最终发现植物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IAA)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故D项正确。]2.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导学号:41780144】A.月季枝条进行扦插时,带芽的枝条要比不带芽的枝条更容易生根B.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C.置于窗台上的盆景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D.横放的植物的茎背地生长B[月季枝条进行扦插时,幼嫩的芽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不符合题意;被大风刮倒的树木的根向地生长,近地侧抑制生长,远地侧促进行长,体现了生长素调节作用的两重性,B符合题意;植物的向光性中,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都起促进作用,C不符合题意;横放的植物的茎背地生长,近地侧和远地侧的生长素都起促进作用,D不符合题意。]3.(2018·陕西安康二模)下列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促进生根的效果即不相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C.可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D.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A[在生长素类似物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找到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A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可形成相互对照,B正确;生长素类似物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浸泡法为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C正确;为了给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该实验前需做预实验,D正确。]4.(2015·重庆高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据《广志》)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B[A项,棉花适时打顶,可以解除棉株的顶端优势,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促进棉株侧枝的生长发育,进而提高棉花产量。B项,存在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固氮,通过种豆科植物,可以增加土壤中氮元素含量,达到肥田的目的,这是作物轮作的优势之一,仅与作物种类有关,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C项,此句是对再生稻的描述,再生稻即种一茬收两季的水稻,再生时利用其根、茎,重新发苗,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有多种植物激素起作用。D项,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成熟木瓜可释放乙烯,促进红柿果实成熟。]5.(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只在果实中合成,并能促进果实成熟B.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促进细胞分裂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生长的促进效果一定不同D.植物茎切段中乙烯含量升高,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D[乙烯在植物各处均能合成,A错误;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B错误;最适浓度两侧的两个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一器官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错误。]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C.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不能促进插条两端生根,因为2,4­D作为生长素类似物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并且只能促进形态学下端生根。]7.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器官脱落的调节中,生长素作用的特性是具有________。(3)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的结果。[解析](1)由图可知,种子发芽过程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起促进作用,脱落酸起抑制作用,所以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目的是减少脱落酸的量。(2)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果实生长,所以三者具协同作用。在器官脱落过程中,低浓度生长素抑制脱落,高浓度生长素促进脱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3)细胞分裂素可抑制顶端优势,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或摘除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4)由图可知,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1)脱落酸(2)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两重性(3)①去除顶芽②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4)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10.(2018·山东潍坊一模)植物的根是合成激素的主要器官,又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1)当研究水稻胚芽鞘的向光生长时,发现根具有背光生长现象,经研究该现象也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现已测得图中A、B、C、D四处生长素浓度,请在坐标曲线上标出A、B、C、D对应的位点。根的背光生长现象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特点。(2)主要由根尖产生并且与生长素和赤霉素等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3)干旱会导致植物体内生长素、赤霉素等明显减少,脱落酸和________大量增加,从而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等器官________过程。(4)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_。有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植物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在幼根处进行极性运输”,请绘图表示实验组结果并标注说明。[解析](1)胚芽鞘和根的尖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后,都会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得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即B>A,C>D。对于茎来说,A侧和B侧的生长素浓度都是促进生长,故A、B点应标在横线之上;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茎,所以对于根来说,D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生长,D点应标在横线之上,C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C点应标在横线之下;根的背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2)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三者具有协同作用。(3)乙烯和脱落酸具有协同作用,都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进叶片的衰老和脱落。(4)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运输方向有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时,应该再加一个方向相反的实验组。[答案](1)见下图两重性(2)细胞分裂素(3)乙烯衰老和脱落(4)主动运输见下图B组能力提升1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A[根据题目信息和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与内因,找出各研究课题的自变量;再根据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找出能形成相互对照的实验。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所以在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的实验中,尖端是否感光为该实验的控制条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单侧光,所以在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的实验中,是否进行单侧光照射是该实验的控制条件,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是尖端的生长素分布不均,所以在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的实验中,是否有尖端是该实验的控制条件,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图①尖端受光均匀,应直立生长。]12.如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实验设计,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导学号:41780145】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④和⑥结果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B[温特的实验是将胚芽鞘的尖端切下放到琼脂块上,因为他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促进植株生长,A正确;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而实验中去除了胚芽鞘的尖端,则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错误;③④中经过胚芽鞘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放在了胚芽鞘的一侧,发现放琼脂块的一侧生长的快;⑤⑥是空白对照组,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表明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D正确。]13.(2018·中山模拟)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②B.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出现放射性的只是②C.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是极性运输D.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和②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D[茎尖处生长素可进行极性运输,琼脂块①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成熟茎中生长素可进行横向运输,故琼脂块①②中均可能出现放射性;当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③和④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则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不是非极性运输。]1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2)为验证在单侧光照射下,丁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②实验过程(按图中甲、乙、丙的装置进行实验)。甲乙丙丁③实验结果:甲、乙、丙三个装置中的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方向分别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②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把实验组中的加入不同浓度生长素这个自变量改为不加生长素的培养液,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③据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抑制根的近地侧生长。(2)生长素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尖端感受光刺激后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限于胚芽鞘的尖端,也就是图中的A段。在胚芽鞘的尖端下部(图中B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