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是以外源DNA或mRNA为模板,人工添加所需原料和能源物质以细胞提取物为条件合成蛋白质的体外基因表达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以外源DNA为模板,该系统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B.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C.为了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的数量,应适当添加RNA酶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该系统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2.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脱分化的培养基中,要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纤维素酶等物质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B.实验结果表明2,4-D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此实验为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D.实验结果无法证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3.某小组探究“不同浓度2,4-D对大蒜生根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编号2,4-D浓度(mol/L)根的平均数目(根)根的平均长度(mm)1蒸馏水1.22.826-123.34.536-45.16.446-67.7656-83.58.666-59.82A.2,4-D浓度低于6-5mol/L促进生根,高于6-5mol/L抑制生根B.6-12mol/L与6-8mol/L的2,4-D浓度对生根的促进作用基本相同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6-12mol/L至6-6mol/L之间D.以根的平均数目为横坐标、平均长度为纵坐标可以绘制根的生长曲线4.如图是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800只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D.在10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5.某课题组为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菜根系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DA-6、CSN、NAA、IBA代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B.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菜根系活力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菜根系活力的影响有差异D.在实验期间,随处理时间延长,所有菠菜根系活力都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6.下列关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mRNA进入细胞质的方式与胰岛素分泌的方式相同B.囊泡从高尔基体向细胞膜移动是主动运输过程C.向胰岛B细胞中注入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首先出现在高尔基体D.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成分基本相但成分基本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大豆花叶病毒会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预防抗病大豆品种乙的抗病能力减弱,科研人员用EMS诱变感病大豆,获得新的抗病品种甲。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个品种对抗性遗传进行研究。(1)因为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_性,EMS诱变后,非入选大豆植株可能含有________的基因,需要及时处理掉这些植株。(2)利用甲、乙两品种大豆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组别亲本组合F1F2抗病易感抗病易感实验一甲×易感018111348实验二乙×易感15027681据表分析,甲、乙两品种抗病性状依次为______________性性状。(3)已知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为探究品种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甲乙杂交,F1自交,统计F2性状分离比。①预期一:若F1均抗病,F2抗病∶易感为13∶3,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是由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②预期二:若F1、F2均抗病,说明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可能是___________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4)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也不同,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扩增出实验一若干个体中的SSR序列,用于确定甲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结果说明甲品系抗性基因在_______号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要想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__。(2)在该食物网的生物中,营养级最高的是______,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3)生态学家建议,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要采取措施促进优质牧草生长,同时控制鼠类和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4)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过程属于______演替,理由是________。9.(10分)回答下列问题:(1)干扰素是动物体内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和癌症,建立乳腺生物反应器大量生产干扰素,需借助基因工程的方法,常以哺乳动物的_____为受体细胞。为了保证干扰素基因只在乳腺细胞内表达,构建表达载体时必须在目的基因的前端加入_____。基因工程中往往不以原核细胞为受体细胞生产干扰素是由于有活性的干扰素需要___________(填细胞器)的加工。(2)干扰素体外保存相当困难,如果将其分子上的一个半胱氨酸变成丝氨酸,就可在一70°C条件下保存半年,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对蛋白质进行改造,应该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还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物基因工程技术有可能使建立移植器官工厂的设想成为现实。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难题是免疫排斥。科学家正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以便获得对人无免疫排斥的可供移植的器官,所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4)试管婴儿技术解决了部分夫妻不育的难题或生育健康后代的要求。它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过程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以________为发育起点,不同之处在于试管婴儿是在体外进行受精后,在试管中进行胚胎培养;如果需要设计试管婴儿,还可以对胚胎进行________,最后选取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10.(10分)近日,我国科学家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岀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标志着我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请回答与培育克隆动物有关的问题。(1)体细胞克隆猴是通过_____技术得到的,即将供体细胞注入到_____内,通过_____方法使两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2)通过上述技术获得的胚胎,移植到_____、生殖器官_____的其他雌性猕猴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体细胞克隆猴。(3)供体体细胞来自猕猴胎儿,从胎儿体内取出的组织用_____酶处理一段时间,就会分散成单个体细胞,之后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11.(15分)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高温胁迫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会造成自由基等氧化物积累,从而引起农作物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下表是高温胁迫对不同葡萄品种光能转化效率、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以及胞间CO2浓度的影响。葡萄品种光能转化效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常温高温常温高温常温高温早熟红无核1.81131.66721.421.392.313.11莫丽莎1.82311.62291.381.254.455.25宝石1.81271.61321.411.286.327.74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高温胁迫会使三种葡萄品种的光能转化效率__________,其直接原因可能是自由基等氧化物破坏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而影响了光反应的正常进行。(2)表中三个葡萄品种中,光能转化效率受高温胁迫影响最小的是__________。(3)据表分析,莫丽莎在高温胁迫下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选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题分析】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题目详解】A、该系统能合成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其具备完成转录和翻译的能力,A正确;B、氨基酸种类数共20种,tRNA种类数有61种,该系统中添加的tRNA种类数多于组成目标蛋白的氨基酸种类数,B正确;C、为保证编码目标蛋白的mRNA数量应适当添加RNA聚合酶,而不是RNA酶,C错误;D、与胞内蛋白质合成相比,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由于不受细胞限制,可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特殊蛋白质,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根据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分析选项。2、D【解题分析】

首先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6-BA与2,4-D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看清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根据图中信息进行解答。【题目详解】纤维素酶能够催化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的水解,所以在脱分化培养基中不能加入纤维素酶来诱导愈伤组织的组成,A错误;与对照组相比,几个浓度对原球茎增殖的作用都是促进,没有体现两重性,B错误;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预实验,可以摸索实验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预实验并不能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实验并没有设计单独使用6-BA和2,4-D的组,因此无法证明二者协同使用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使用,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D。3、C【解题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分析图表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根的平均数目和长度,1号蒸馏水为对照组,其余是实验组,其中2、3、4、5号伸长量大于1号,表示2,4-D能促进根的平均数目和长度的伸长,6号伸长量小于1号,表示2,4-D能抑制根的伸长。【题目详解】A、据表分析,2,4-D浓度为6-5mol/L抑制生根,6-8mol/L促进生根,在6-5mol/L与6-8mol/L之间是抑制还是促进未知,因此A错误;B、据表分析,浓度为l0-12mol/L与l0-8mol/L促进生根数量基本相同,但长度不同,B错误;C、据表分析,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l0-12mol/L至l0-l0mol/L之间,C正确;D、由分析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根的平均数目和长度,故横坐标为不同浓度的2,4-D,D错误。故选C。4、D【解题分析】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形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题目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从图中可看出,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小于800只,A错误;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其自然增长率有时大于0,有时小于0,B错误;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捕食者的限制等,C错误;D、在10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捕食者的增多会造成草履虫的减少,草履虫的减少反过来会造成捕食者的减少,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D。5、B【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验组根系的活力均大于对照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菜根系活力的影响有差异;在实验期间,随处理时间延长,所有菠菜根系活力都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题目详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A正确;B、实验结果表明,第1天、4天、7天的实验结果均体现出,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验组根系的活力均大于对照组,仅体现了促进作用并未体现出两重性,B错误;C、从图中实验结果可以看出,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菠菜根系活力的影响有差异,C正确;D、根据实验结果,单独分析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任何一种的作用效果,均可看出,随处理时间延长,菠菜根系活力都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D正确。故选B。6、D【解题分析】

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题目详解】A、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细胞核中mRNA进入细胞质是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是一个信号识别与载体介导的过程,而胰岛素分泌的方式是胞吐,A错误;B、囊泡从高尔基体向细胞膜移动是借助细胞骨架进行运输的,不是主动运输过程,B错误;C、向胰岛B细胞中注入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首先出现在核糖体,C错误;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细胞内各细胞器在结构上是紧密联系的,如高尔基体膜与内质网膜可通过具膜小泡间接联系,内质网与高尔基体膜都是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所以二者成分基本相同,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明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不定向性或多害少利不利隐、显2非同源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突变基因2F2抗病个体的SSR与亲本甲2号染色体相同,与14号染色体上的SSR无关联【解题分析】

1.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2.据表中结果分析可知,甲×易感→子一代全是易感→子二代:易感:抗病=3:1,判断易感是显性,甲的抗病性状是隐性;乙×易感→子一代全是抗病→子二代抗病:易感=3:1,故判断易感是隐性,乙的抗病性状是显性性状。3.甲乙杂交,F1自交,F2抗病∶易感为13∶3,属于9:3:3:1变形,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否则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题目详解】(1)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或多害少利性等特性,故EMS诱变后,非入选大豆植株可能含有不利的基因,需要及时处理掉这些植株。(2)利用甲、乙两品种大豆进行杂交试验,据表中结果分析可知,甲×易感→子一代全是易感→子二代:易感:抗病=3:1,判断易感是显性,甲的抗病性状是隐性;乙×易感→子一代全是抗病→子二代抗病:易感=3:1,故判断易感是隐性,乙的抗病性状是显性性状。(3)已知品种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上,为探究品种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员设计如下杂交实验:甲乙杂交,F1自交,统计F2性状分离比。①预期一:若F1均抗病,F2抗病∶易感为13∶3,属于9:3:3:1变形,说明两品种抗病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②预期二:若F1、F2均抗病,说明甲、乙两品种抗性基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能是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突变基因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4)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也不同,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科研人员扩增出实验一若干个体中的SSR序列,用于确定甲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分析图示电泳结果可知:F2的1、4、7与甲均表现抗病,F2抗病个体的SSR与亲本甲的2号染色体相同,与14号染色体上的SSR无关联,说明甲品系抗性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基因突变的特点等,解题关键是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8、物种组成猫头鹰捕食和竞争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次生该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或该群落演替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解题分析】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是第三营养级。2、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题目详解】(1)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故要想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2)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蛇→猫头鹰,故该食物网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食虫鸟能捕食蜘蛛,同时食虫鸟和蜘蛛还会竞争食草昆虫,因此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3)生态学家建议,在放牧强度较大的草原,要采取措施促进优质牧草生长,同时控制鼠类和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或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4)为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理由是该群落演替是在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或该群落演替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题目点拨】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群落的结构和食物链,要求考生能根据食物网判断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某种生物的营养级别及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意义。9、受精卵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内质网、高尔基体对基因的操作实现①蛋白质都是由基因编码的,改造了基因也就是对蛋白质进行了改造,改造过的基因可以指导新的蛋白质的合成。②对基因进行改造比对蛋白质直接进行改造要容易操作,难度要小得多向猪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猪基因组中有关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受精卵基因检测【解题分析】

1、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不足等,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可以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T细胞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受体细胞通常是受精卵。3、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终止子。需要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4、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题目详解】(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为了使干扰素基因只在哺乳动物乳腺中表达,可以借助基因工程的方法,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注入到受体细胞受精卵中。为保证干扰素基因只在乳腺细胞内表达,在构建表达载体时,需在干扰素基因前端加上在乳腺中特异性表达的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有活性的干扰素需要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所以一般不选择作为受体细胞生产干扰素。(2)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应该直接对干扰素基因进行操作来实现,原因是:①蛋白质的结构由基因编码,蛋白质不能复制,基因可以遗传;②对基因的改造比对蛋白质的改造要容易操作。(3)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的器官进行改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其目的是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二是设法去除抗原决定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4)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这种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过程的相同之处都是以受精卵为发育起点,不同之处在于试管婴儿是在体外进行受精后,在试管中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如果设计试管婴儿,还可以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最后选取健康的胚胎进行移植,保证生出健康的孩子。【题目点拨】本题综合考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核移植MⅡ期去核的卵母细胞电刺激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原代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解题分析】

1、核移植的概念为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2、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题目详解】(1)体细胞克隆猴是通过核移植技术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