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比较阅读课件28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示儿(85岁)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书愤比较阅读——《书愤》《临安春雨初霁》学习目标1.了解南宋的社会背景,陆游的生平及其诗歌的特点,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2.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的异同。3.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理解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怀。知

世初

壹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都在坚持抗金主张,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打击,但一直坚持自己的恢复中原的志向,至死不忘复国大业。现存诗作93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作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2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解读题目“书”:动词,写,抒发。“愤”:愤懑、悲愤。“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初

歌整

贰诵读感悟

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意:基调是悲愤,但又有豪壮之情深

读仔

味叁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思考1:分析所“书”何事?分析诗意“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书”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思考2:分析所抒何愤?分析诗意所“愤”之一:世事艰所“愤”之二:空自许所“愤”之三:鬓先斑所“愤”之四:谁堪伯仲间“愤”报国无门“愤”壮志难酬“愤”年华空老“愤”收复无望国家(义愤)自身(悲愤)国土沦陷年老体衰朝政(忧愤)奸臣当道思考3:两首诗是陆游同年所做,抒发的情感也相似,认真阅读这两首诗,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上表格的填写。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比较阅读1、2、3组探究《书愤》,4、5、6组探究《临安春雨初霁》,讨论时长5分钟写作背景:

陆游的这写这首《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六十二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陆游自王炎调离川陕后,也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在蜀东归,在福建、江西、浙江一带做低级官吏。“怖惧几成床上伏,艰难何啻剑头饮”的处境,和在王炎手下得以重用的情形是大不一样的。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意象意境手法情感思考3:两首诗是陆游同年所做,抒发的情感也相似,认真阅读这两首诗,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的填写。比较阅读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小楼、春雨、深巷、杏花、矮纸、晴窗、细乳、茶、素衣雄浑悲壮清新明丽、惆怅深沉比喻、用典、列锦、对比、虚实结合比喻、用典、乐景衬哀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渴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壮志难酬的苦闷“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写景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艺术手法)纯意象组合,简洁明快,使节奏更紧凑,情感表达更有力。(楼船、铁马)紧张的战争氛围(夜雪、秋风)恶劣的战争环境(瓜洲渡、大散关)险要的军事据点组成了两幅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

形象概括了25年前两次胜利的战斗“列锦”又称“列词”,最早大约见于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一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学习“列锦”手法总

诗概

旨肆让视野更宽与梦想更近知识拓展诗歌主旨

两首诗情感相同,都表达不能报国立功,收复中原的忧愤。无论是壮志难酬的悲愤,还是雨过天晴后的闲适,透过文字,我们都能看到陆游满腔爱国心。当

固加

忆伍《书愤》理解性默写1.《书愤》在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书愤》中慨叹自己年不懂世事,一心欲复故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尾联拓展提升《书愤》所反应的陆游“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人生际遇,无疑是一种悲剧,但是这种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整个南宋时代所有抗金爱国志士共同的悲剧?联系同时代其他诗人词人的作品回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凭谁问,廉颇老矣,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