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_第1页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_第2页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_第3页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_第4页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金融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

1、外汇的定义

动态概念:是指人们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在

这一意义上,外汇的概念等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概念:广义和狭义。

广义: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

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之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

票、支票、本票、银行存款等,银行存款是狭义外汇概念的主体。

根据外汇的来源或用途,可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

根据对货币兑换是否施加限制,分为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

根据外汇交易的交割期限,可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国际收支的概念

1.狭义

贸易收支f外汇收支

2.广义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定时期内(1年、1季或1个月),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

际经济交易的统计。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第二、以交易基础,即反映的内容是国际间的经济交易。

第三、必须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即一定时期内一国的经济交易,按照某种适合于经济

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报表。

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1年、1季或1个月)全部经济交易的统计表。

派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原则

(1)记帐制度一复式记账原理

编制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账规则:引起本国外汇流出的交易一借方(-)引起本国外汇流入的交易一贷方(+)

(2)交易的记载时间

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所有权变更原则

贷方项目(+)

引起本国外汇收入增加

从非居民那里获得收入

货物和服务的出口

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

借方项目(-)

引起本国外汇支出增加

对非居民进行支付

货物和服务的进口

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

顺差:差额>0(贷方余额)外汇的收入〉外汇的支出

国外资本的流入〉资本的流出外汇的供给,对外汇的需求

逆差:差额<0(借方余额)外汇的收入〈外汇的支出

国外资本的流入<资本的流出外汇的供给〈对外汇的需求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项目:1.经常项目2.资本与金融项目3.净误差与遗漏4.储备资产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通过本国海关的进出口货物,

出口记在贷方,进口记在借方。

b.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

贷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出。

B.收益

a.职工报酬:工资、福利

b.投资收益:利润、利息、股息

C.经常转移

包括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私人的无偿转移。贷方表示外国对本国提供的无偿转移,借方反

映本国对外国的无偿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非生产、非金融等资产的收买/出售。

B.金融项目:包括本国对外资产和负债的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

1.直接投资:对国外直接投资和对国内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股票和债券投资

3.其它投资:除直投和证投外的所有金融交易

三、净误差与遗漏:

人为设立的一个项目,以轧平平衡表中的借贷方总额。

四、储备与相关项目:本国央行拥有的对外资产

增加记“一”,减少记“+”

表里的数字是变动额,而不是实有额。

储备资产、使用IMF的信贷和贷款、对外官方负债、例外融资

国际收支状况:

盈余=顺差f经常项目顺差:出口〉进口资本项目顺差:资本流入〉资本流出

赤字=逆差一经常项目逆差:出口〈进口资本项目逆差:资本流入〈资本流出

均衡=平衡一相对的,适度顺差或逆差,差额较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

1.贸易账户差额:是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地位及其货币汇率稳定

的重要指针。

2.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资本流动的方向和规模是影响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

3.总差额: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交易的总差额,代表这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

的国际收支状况。

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净误差与遗漏。

总差额=一储备资产项目差额

若总差额〉0,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顺差,国际储备就会增加。

若总差额〈0,则表示该国在这段时期内国际收支是逆壬,国际储备要减少。

第二章

国际收支平衡

自主平衡(动态)与被动平衡(静态)

自主性交易平衡——真正平衡。它对应的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下的经济

交易。

调节性交易调节——被动平衡------般指短期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

1、国际收支逆差:外汇支出〉外汇收入国外资本流出>资本流入相关帐户表现为:

借方余额

2、国际收支顺差:外汇收入〉外汇支国外资本流入>资本流出相关帐户表现为:

贷方余额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

国际因素:国际产业转移,一方面亚洲些国家对美国和欧洲的顺差转变成中国对欧美的顺

差,另一方面国际需求旺盛,导致中国出口大规模增长;

国内因素:劳动力要素价格偏低,历史上的体制和政策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他因素:

贸易的“奖出限入”和资金的“宽进严出”是造成持续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失衡是内部经济失衡的具体反映;

中国需要改变现有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对自己的贸易地位和收益作出一些调整;

持续的顺差不能仅仅从汇率的角度来解决,要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改革方面下手;

※全面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X(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实际汇率应该更能够反应一国出口商品和劳务的国际竞争力。

原因之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2000年后,美元对欧元、II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出现了大幅度的贬值。

实际上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商品和劳务的国际竞争

力,进而扩大中国对欧盟和日本的贸易顺差。

原因之三: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中国政府的政策倾斜。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外资输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资本与金融帐户出现的巨大顺差,就是与大量外资进入密切相关的。

原因之四:国际产业转移

源于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在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中拥有明显优势,与发达国家

产业互补。全球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给中国提供了巨大的贸易机会。同时,人民币

汇率的相对稳定,也有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扩大商品和劳务的出口。

原因之五:套利套汇行为

除1999年到2000年外,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一直高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同时近几年

来,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民币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和压力。据估计,2000年后,每年都有上

千亿美元的短期资本进入中国,这些短期资本是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重要组成部

分。

原因之六:跨国公司海外采购增加

特别是亚洲的跨国公司,大多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和出口平台。它们在中国大量采购零部

件和商品,然后再把这些零部件和商品销往世界各地。据估计,跨国公司的海外采购给中国

带来的产品附加值占到中国贸易顺差的60%。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简答题)

(一)持久性失衡(中长期)的原因:

(1)经济周期——周期性失衡

(2)国民收入——收入性失衡

(3)经济结构——结构性失衡

(二)暂时性失衡的原因:

(4)货币价值变动——货币性失衡

(5)偶发性因素——偶发性失衡

1.周期性失衡(经济发展周期不同)

繁荣f投资报酬率高一吸引资本流入f资本金融账户顺差

繁荣一个人可支配收入较多一对进口产品需求增加一贸易账户逆差

2.收入性失衡

3.货币性失衡

通胀率相对较高一实际利率水平下降f资本外流一资本金融项目逆差

通胀率相对较高一物价水平上涨一出口竞争力下降一贸易项目逆差

4.结构性失衡

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国内产业结构单一

5.不稳定资本流动导致的失衡

套利套汇

(长期性)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长期逆差后果:(1)导致本币贬值;(2)外汇储备减少,国家信用下降;(3)国内银根

紧缩,引起市场利率上升,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减少;(4)本国的国民收入就会下降,失

业就会相应增加。

巨额顺差后果:(1)会引起本币对外升值压力,抑制出口,刺激进口;(2)外汇储备增加,

储备管理难度加强;货币供应量增加,加重通货膨胀压力;(3)引起相关国家之间的经贸

摩擦和纠纷;(4)国内可利用资源的减少。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金本位制度下的“价格-黄金流动机制”

2.固定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3.浮动汇率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1.外汇缓冲政策:外汇平准基金,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储备资产:外汇储备外汇平准基金(调节外汇供求)

逆差一外汇需求〉外汇供给一外汇升值趋势一货币当局抛售外汇一促使外汇币值下降

2.汇率政策:政府公开宣布本币对外贬值或升值

国际收支逆差一本币法定贬值一出口竞争力增强,进口减少一改善逆差

3.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收支来调节进出口。

4.货币政策:利率、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

5.直接管制:外汇管制和外贸管制。

(1)外贸管制(逆差,奖出限入)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出口退税、出口补贴

(2)外汇管制进出口结售汇

6.信用政策

第三章

又称官方储备,指一国政府为满足对外支付需要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可自由

兑换的一切国际流动资产。

储备资产永远指实际存在的资产。

特性:官方持有性、充分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国际清偿力:是一国政府所能动用的一切外汇资源的总和。包括自有储备(国际储备)和借

入储备(该国政府临时筹措国际流动资金的能力)。

分析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主要指标

(1)偿债率=年还本付息额/年外汇总收入W20%

(2)外债率=外债余额/年外汇总收入W100%

(3)负债率=外债余额/GDPW20%

国际清偿力反映一国的现实和潜在的对外支付能力及金融实力。

☆国际储备的构成

自有储备:

1)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1.黄金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2.黄

金储备不受任何超国家权力的「预)。缺点:黄金的流动性较低2.黄金的收益率偏低3.持

有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4.增加黄金储备有实际困难

2)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货币。基本条件:自由兑换;主导地位;币值稳

定。其具体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外国政府债券以及其他可在外国兑现的外国银行支票、外

币商业票据(本票、支票)。外汇储备占国际储备的90%以上,为主体。

3)在IMF的储备头寸。指在IMF的储备档头寸加上债权头寸。是指会员国在IMF普通金

帐户中可以自由提取和使用的资产。

4)特别提款权。1969年创设。特点:①记帐单位。②不能直接用于支付。③只能由货币当

局持有。使用时必须先向IMF指定的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IMF贷

款,但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国际储备的作用

第一,维持国际支付能力,弥补国际收支差额

第二,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第三,充当国家对外借债的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的来源

从一国角度:

(1)国际收支顺差;(2)货币金融当局的对外借款净额;(3)外汇市场干预购进的外汇;

(4)IMF分配的SDR;(5)中央银行收购的黄金;(6)储备资产管理增值等。

世界角度:

(1)黄金产量减非货币用金;(2)11^^创设5口氐(3)储备货币国的货币输出。

主要来源: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逆差输出的货币。如美国;

国际储备多元化的优缺点

优点:解决了特里芬难题;防范汇率风险;促进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协调与合作。

国际储备管理

(1)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影响因素(适度)

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②对外贸易状况:经济开放程度及出口能力③国际信誉:一国对

外借款的能力④本国货币的国际地位⑤外汇制度与汇率政策、外汇管制的程度⑥国际经济

政治形势⑦国际合作状况

(2)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三个原则。①储备货币种类多元化。②储备货币的期限多

样化。③资产分散化。

判断对错:

1、居住在境内的,不论他是否具有该国国籍,他的对外经济行为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

支。(J)

2、如果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其拥有的国际储备量可相对较小,反之,若实行浮动汇率

制,则应拥有较多数量的外汇储备。(X)

3、特别提款权是IMF给会员国的一种特别支付手段,可同外汇一样用于各类国际支付。

(X)

4、根据国际储备的性质,所有可兑换货币表示的资产都可成为国际储备。(X)

第四章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比价或价格。

折算两种货币的比率,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货币作为标准,这称为汇率的标价方法。

外汇市场上,通常有三种方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

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基准,折算为

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汇率变动方向与币值方向一致。

△国际惯例:

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欧元、南非兰特对美元采取间接标价法;其余货币对美元采

取直接标价法;在统一外汇市场惯例标价法下,不必区分直接还是间接标价法,都按市场惯

例进行报价和交易。

买入价和卖出价是从报价银行的角度出发的。外汇市场上的外汇牌价通常采用双档报价,即

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所报价格前小后大。直接标价法下前买后卖;间接标价法下前卖

后买。

2003年4月15II,纽约外汇市场报出的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1=$1.5705/1.5735

直接标价法买入价卖出价

2003年4月15II,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瑞士法郎的汇率为$1=CHF1.3880/1.3910,(1/1.3880)

是外汇银行卖出瑞士法郎的美元价格,为卖出汇率(卖出1单位的瑞士法郎收进的美元数

量);(1/1.3910)是外汇银行买入瑞士法郎的美元价格,为买入汇率(买入1单位的瑞士

法郎付出的美元数量)。

国际惯例:不再区分直接与间接标价法,一律按斜线左边为买入汇率,斜线右方为卖出汇率。

1美元兑瑞士法郎:1.7450/1.7460

1英镑兑美元:1.5850/1.5860

中间汇率=(买入十卖出汇率)4-2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是银行买卖外汇支付凭证的价格

钞价或现钞汇率:银行购买外币钞票的价格,现钞买入价通常比现汇买入价低2-3%左右,

而卖出价相同,均使用现汇卖出价。

基本汇率,是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汇率。

各国一般都把美元当作制定汇率的关键货币,本币与美元的汇率被视为基本汇率。

套算汇率,又称交叉汇率,指两种货币通过基本汇率换算出来的汇率。

按外汇交易中的支付方式: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按外汇交易中的交割时间:

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外汇交割所使用的汇

率。

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指成交后,并不立即交割外汇,而是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进行外

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升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

贴水:远期汇率〈即期汇率

平价:远期汇率=即期汇率

按汇率管制程度: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按外汇买卖对象:同业汇率(银行间汇率)是银行同业之间买卖外汇时所采用的汇率;商业

汇率:则是银行与客户之间买卖外汇时采用的汇率。

金本位下汇率决定和调整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金块和金汇兑本位制。

特点:金币为本位币;自由铸造和熔化;金币与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作为世界货币自由输

出入。

铸币平价=人国单位货币含金量/B国单位货币含金量。

如1英镑铸币含金量为113.0016格令,1美元铸币含金量为23.22格令,铸币平价为:

英镑/美元=113.0016+23.22=4.8665,即GBP1=USD4.8665。

黄金输送点:黄金输入点=铸币平价一运金费用,黄金输出点=铸币平价+运金费用

波动规则:汇率波动是以铸币平价为轴心,以黄金输送点为其最大波幅,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纸币本位下汇率决定基础

I.价值基础: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或纸币的购买力之比来确定。

2..影响因素: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和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波动规则:(1)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以美元为中心、黄金为后盾的世界货币

体系,核心内容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

钩:按各自的含金量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汇率和金价变动幅度不得超过法定汇率和

黄金官价的上下各1%的范围,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

※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短期因素

1.利率差异: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一通胀率

利率上升f资本内流一顺差一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套利行为)

利率下降一资本外流一逆差f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2.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手段:A.公开发表言论,影响市场心理预期B.公开市场操作,促使

汇率向某一方向发展C.直接管制

3.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和心理预期4.主要经济数据

长期因素

1.国际收支差额:逆差一外汇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一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顺差一外汇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2.通货膨胀差异:(1)通胀率高一本币购买力下降一本币对内贬值一本币贬值、外币升值

(2)通胀率高一本国商品、劳务价格上涨一进口需求增加一贸易逆差一本币贬值、外币升

值(影响市场信心和投资者预期)

3.相对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一GDP/P上升一进口需求增加一逆差一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一、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贸易收支

贬值有利于一国扩大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

2、非贸易收支

本国货币贬值,促进该国旅游和其它收入的增加,改善非贸易收支

3、资本项目收支差额(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出的规模一般都大于短期资本流入的规模;

对长期资本流动来说,贬值造成的影响比较小,贬值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4、国际储备

汇率变动-国际收支状况一国际储备的实际价值和数量

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国内微观经济)

宏观

1、国内物价水平

(1)在货币发行量一定的情况下,本币汇率上升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降。

(2)在货币发行量一定的情况下,本币汇率下降会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上升。

2、国民收入

微观

(1)出口商和外债的债权人

(2)进口商和外债的债务人

三、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1、产生货币战或者贸易战

2、促进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3、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投机和动荡

4、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

汇率决定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1)两国货币的交换实质上是两国货币所代表的购买力的交换,因此汇

率是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中所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2)“一价定律”:无论用本币还是

以现行汇率折算为外币进行购买,同一种商品(可贸易商品)的价格应是相同的。

购买力平价揭示了汇率变动长期、根本性的原因,符合汇率运动现实。

利率平价理论:在资本自由流动口不考虑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远期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价是

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低利率国货币的远期汇差表现为升水,高利率国货币的远期汇差表

现为贴水。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开贴水率大致等于两国利率之差。

优点:系统阐述了国际资本市场上利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

不足:理论假定的不现实。

1.固定汇率制:是指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物之间固

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2.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

3.联系汇率制:将汇率制度的确定与货币发行准备制度加以结合,利用市场机制,互相牵制。

4.人民币汇率制度:(1)人民币汇率不再由官方行政当局直接制定。公布机关:中国人民

银行(2)汇率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①结汇制,供给进入市场;②售汇制,需求通过市

场。(3)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形成的汇率是统一的。(4)涉及的货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5)标价方法:采用直接标价法,实行外汇买卖双价制,买卖价差价为0.5%。(6)实行

现汇和现钞买卖双价制。(7)人民币具有远期外汇买卖。远期买卖价格不用升水和贴水表

示,而是采取按即期汇率加收一定比例远期费的办法计算。

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目标、手段

目标:币值稳定、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主要内容:

选择相应的汇率制度

控制汇率变动幅度:法定升值、法定贬值

确定适度的汇率水平:本币高估、本币低估、钉住政策

搞好国际协调合作

第五章

外汇市场的含义:是指从事外汇买卖或者说是各种不同货币彼此进行交换的场所或网络。

国内外汇市场:本币与外币之间的相互买卖;

国际外汇市场:不同币种的外汇之间的相互交易。

△在外汇市场上,外汇交易的参与者主要有以下四类:

①外汇银行②外汇经纪人:即中介于外汇银行之间或外汇银行与客户之间,为买卖双方接洽

外汇交易而收取佣金的汇兑商。③客户。外汇银行的客户包括:交易性的外汇买卖者,如进

出口商、国际投资者、旅游者等;保值性的外汇买卖者,如套期保值者;投机性的外汇买卖

者,即外汇投机商。④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国行使金融管理和监督职能的专门机构。

即期外汇交易的概念

也称现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之内办理交割的外汇买卖。

即期外汇交易的交割有三种:①当日交割,即在成交的当日进行交割;②翌日交割,即在成

交后的第一个营业日进行交割;③即期交割,即在成交后的第二个营业日进行交割。

即期外汇交易的目的

I)满足临时性的支付需要。

2)调整持有的外币币种结构。

3)进行外汇投机。

4)银行从事即期外汇交易,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主要是获取买卖差价。

☆即期外汇交易的报价和计算

EUR/USD=1.1981/86

GBP/USD=1.7446/52

USD/JPY=118.41/46

报价斜线左边的货币是标准货币

报价斜线右边的货币是标价货币

EUR/USD=81/86

GBP/USD=46/52

USD/JPY=41/46

1、计算原理:

电汇汇率是外汇后场的基准汇率,电汇汇率和信汇汇率的差额大致相当于邮程期间的利息

例题:2000年新加坡元的年利率5%,新加坡信函到美国邮程8天,某日新加坡外汇市场美

元对新加坡元的电汇汇率USD/SGD=1.8270/1.8281,求美元对新加坡元的信汇汇率

买入价:1.8270*(1-5%*6/365)=1.8255

卖出价:1.8281*(1-5%*6/365)=1.8266

信汇汇率:USD/SGD=1.8255/66

即期外汇交易的报价

1.伦敦报价商报出了四种GBP/USD的价格,我国外汇银行希望卖出英镑,最好的价格是?

A.1.6865B.1.6868

C.1.6874D.1.6866

2.一位客户希望买入日元,要求外汇银行报出即期USD/JPY的价格,外汇银行报出如下价

格,哪一组使外汇银行获利最多?

A.102.25/35B.102.40/50

C.102.45/55D.102.60/70

☆汇率套算

方法1:交叉相除法一美元都是标准货币,则交叉相除。

USD/JPY12L22/12L88

USD/CHF1.6610/1.6631

CHF/JPY=72.8880/73.3775

方法2:交叉相除法一美元都是标价货币,则交叉相除

EUR/USD0.910X0/0.9110

GBP/USD1.4660/1.4670

EUR/GBP=0.6203/0.6214

方法2:同侧相乘——已知一组汇率中美元是标准货币,一组汇率中美元是标价货币,则非

美元货币的汇率套算原则是同侧相乘。

GBP/USD1.4288/1.4298

USD/CHF1.6^0/1.6631

GBP/CHF=2.3732/2.3779

三角套汇:

StepOne:求出各个市场的中间汇率。

StepTwo:将各个汇率转换为同一标价法(直接标价法或间接标价法)。

StepThree:将各个汇率值相乘,确定套汇路线。若乘积大于1,则按乘的顺序;若小于1,则

按除的顺序。即''乘积大于1,卖基准货币,买标价货币;乘积小于1,卖标价货币,买基准

货币(卖本币,买外币);乘积等于1,不进行交易”。其中,交易的次序是从手持的货币

币种的国家开始,一个个市场进行套算。卖基准货币(即单位货币)选乘号,确定符号为

乘号应该选用小的数字;卖标价货币选除号,确定是除号选大的数字

StepFour:计算套汇利润。选择汇率计算的符号(乘号还是除号)和汇率数字:卖基准货币,乘

以较小的数字;卖标价货币,除以较大的数字。

例1:一投机者持有1000英镑,欲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进行套汇。他所掌握的外汇市场同一

时刻的外汇牌价是:

伦敦市场GBP/USD=1.8590(间接)

纽约市场USD/EUR=0.7490(间接)

法兰克福市场GBP/EUR=1.4350(直接)

请问,如果想获得套汇利益的话,该投机者该如何进行套汇?请写出分析及计算过程。

转换为直接标价法

解:套汇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伦敦、纽约、法兰克福市场的汇率都采用直接标价法来表示:

伦敦市场USD/GBP=0.5379(直接)

纽约市场EUR/USD=1.3351(直接)

法兰克福市场GBP/EUR=1.4350(直接)

第二步,将各个汇率相乘,得:0.5379X1.3351X1.4350=1.0305>1,故存在套汇机会,投

资者可以采取的套汇路线是法兰克福f纽约f伦敦。GBP--EUR-USD--GBP.

第三步,在法兰克福外汇市场上卖出英镑买进欧元;然后在纽约市场上卖出欧元买进美元;

最后,在伦敦市场上卖出美元买进英镑。

通过这种套汇,1000英镑可获得利润:(1X1.4350+0.7490+1.8590-1)X1000=30.601英镑.

转换为间接标价法

解:套汇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伦敦、纽约、法兰克福市场的汇率都采用间接标价法来表示:

伦敦市场GBP/USD=1.8590

纽约市场USD/EUR=0.7490

法兰克福市场EUR/GBP=0.6970

第二步,将各个汇率相乘,得:1.8590X0.7590义0.6790=0.9705<1,故存在套汇机会,投资

者可以采取的套汇路线是法兰克福一纽约-伦敦。GBP---EUR--USD--GBP.

第三步,在法兰克福外汇市场上卖出英镑买进欧元;然后在纽约市场上卖出欧元买进美元;

最后,在伦敦市场上卖出美元买进英镑。通过这种套汇,1000英镑可获得利润:(IX1.4350

^-0.74904-1.8590-1)X1000=30.601英镑.可见,乘的方向和除的方向没有本质区别,只是

相对于标价方法而言的,乘的方向是正向操作,除的方向是反向操作。

※套汇、套利业务

1.直接套汇:两个外汇市场上套汇

2.间接套汇:在三个以上外汇市场套汇

纽约外汇市场USD/JPY=122.22/53

东京外汇市场:USD/JPY=122.63/90

问:应该如何套汇?

美元在纽约便宜,在东京贵

路线:东京卖美元,同时在纽约买美元,则1美元获利0.10日元(122.63-122.53)。

A.纽约US$l=JPY103.69/103.80

东京US$l=JPY103.79/103.97

B.纽约GBP1=US$1.5355/1.5365

伦敦GBP1=US$1.5403/1.5428

C.纽约US$l=HK$7.7201/7.7355

香港US$l=HK$7.6857/7.7011

D.伦敦GBPl=JPY157.85/158.10

东京GBPl=JPYI58.10/158.25

间接套汇(三角套汇)

伦敦外汇市场:EUR/GBP=0.6240/55

纽约外汇市场:EURAJSD=0.9100/12

新加坡市场:GBP/USD=1.4470/85

首先判断有无套汇机会?如果有,如何操作才能获利?

判断方法:

(1)将多个外汇市场的汇率按标准货币和标价货币依次前后衔接

(2)全部卖出价或买入价相乘,结果若为1,套汇不可行;否则,可行。

判断:

伦敦外汇市场:EUR/GBP=0.6255

纽约外汇市场:USD/EUR=1/0.9100

新加坡市场:GBP/USD=1.4485

0.6255X1/0.9100X1.4485=0.9956

表示三地汇率有差异,可以套汇。

套汇路线:1USD-1/1.4485GBP-1.1037EUR-1.0054USD

新加坡f伦敦f纽约

纽约:USD/CHF=1.9200/80,

法兰克福:GBP/CHF=3.7790/00,

伦敦:GBP/USD=2.0040/50,,

现以10万美元投入外汇市场,应如何进行套汇获利?

(1)计算套算汇率,看是否有套汇机会:

GBP/CHF=2.0040*1.9200^2.0050*1.9280

即GBP/CHF=3.8477s3.8656,

而法兰克福市场上GBP/CHF=3.7790s3.7800,所以存在套汇的机会.

该客户应在法兰克福市场匕买入GBP卖出CHF:3.7800

(2)套汇过程:USD-CHFfGBPfUSD:

最终可获得10*1.9200/3.7800*2.0040=10.18万美元

因此套汇的程序为:

①首先在纽约市场上把USD换为CHF,

②然后到法兰克福市场上把CHF换为GBP,

③最后到伦敦市场将GBP换为USD,

最终可获利1800美元。

套利

套利是投资者根据不同国家金融巾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低利率货币兑换为利率高的货币,

并进行短期投资的行为。

抵补套利和非抵补套利,把资金从低利率地区调往高利率地区牟利,但不反方向轧平头寸的

行为就是非抵补套利。

例题:

2000年3月,一美国进出口公司暂时闲置20万美元,期限6个月,此时美国货币市场年利

率4.2%,英国年利率5.8%,此时GBP/USD=1.4800

若6个月后的GBP/USD=1.3800或GBP/USD=1.4800或GBP/USD=1.5800

该公司可以怎样进行投资?

解:若不套利,在美国投资,半年后可获本利:

200000X(1+4.2%X6/12)=204200(美元)

若在英国投资,则先将USD换成GBP,半年后换回,得本利:

200000/1.4800X(1+5.8%X6/12)=139054(英镑)

则换回美元:

情况1:139054X1.3800=191894,亏损USD8106

情况2:139054X1.4800=205800,比在美国投资多获利1600美元

情况3:139054X1.5800=219705,获利总额为19705美元

△非抵补的套利容易遭遇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抵补套利是投资者在套利的同时,进行掉期

交易(如即期对远期)

远期外汇交易的概念

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事先约定币种、金额、汇率、

交割时间等交易条件,到期才进行实际交割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的分类

1)根据交割日的不同,远期外汇交易分为整期交易和零期交易。

2)根据交割期限的长短,远期外汇交易一般分为远期外汇交易和超远期外汇交易(1年以

上)。

3)根据交割日的确定方式,远期外汇交易分为固定交割日的远期外汇交易和择期外汇交易

(时间段)。

远期外汇交易的报价

汇水可用点数表示,也可以用币值表示

即期汇率一个月汇水

USD/CHF1.4880/9220/30

GBP/USD1.4500/120.80/0.90分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小/大

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大/小

远期汇率套算

第一步分别计算基础远期汇率

第二步根据基础远期汇率的不同组合选择恰当的套算方法(与即期汇率相似)

远期外汇交易的应用

一、掉期外汇交易

对不同交割期限的外汇交易同时进行反方向操作,以期获利和回避风险的外汇交易。

常见形式:即期对远期的掉期交易

结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异,取决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异:低利率货币,其远期汇率

会升水,高利率货币,远期汇率会贴水。

远期点数=即期汇率X(两地利率差异)X月数/12

第六章

外汇风险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

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

汇率变动汇率上升汇率下降

外币资产价值上涨价值下跌

(债权、权益)(获益)(受损)

外币负债价值上涨价值下跌

(债务、义务)(受损)(获益)

按风险发生的时段分: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

构成要素:价值风险(本币、外币)

第七章

一、国际金融市场概念和类型

㈠国际金融市场概念

★国际金融市场有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广义上说,国际金融市场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或者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一切资金融通、证

券买卖、外汇交易的场所与渠道。狭义上说,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间的资金借贷活动。

按交易对象分: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

按市场性质分:新型市场、传统市场

按融资渠道分:国际信贷市场、证券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

第一,政局稳定。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经济管理体制自由开放,国际经济活力较强。

第三,实行自由外汇制度。

第四,完备的金融管理制度和发达的金融机构。

第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讯设施高度现代化。

欧洲货币市场概念

★欧洲货币市场有广义与狭义的概念。

广义上说,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所从事的该国货币的所有借贷与投资活动的

市场。

狭义上说,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所从事的该国货币的短期借贷市场。这里我

们从广义上来理解。

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原因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

1.管制松。2.存贷款利差低于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3.调拨方便。4.税负轻。5.币种多。

6.资金来源广泛。7.主要由非居民交易形成的借贷关系。

从欧洲国家方面看: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欧洲国家逐步放松甚至取消了外汇管制。

♦西欧国家曾对来自境外的本币存款实行倒收利息的政策,促进了欧洲货币的大量涌现。

♦欧洲银行经营的自由化,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从美国方面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的一系列金融政策促进了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

♦美国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扩大了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

♦美国政府的放纵态度促进了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

♦美元地位的下降使欧洲货币多样化。

欧洲货币市场的构成

1欧洲短期借贷市场:1.欧洲银行短期存贷款市场2.欧洲银行同业拆借市场3.欧洲票据市场

2.欧洲中长期借贷市场:1.独家欧洲银行贷款2.国际银团贷款

欧洲货币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区别

1.选择的货币不同。2.业务不同。3.资金来源不同。4.市场管制不同。5.交易成本不同。

保付代理业务的类型

从出口商出卖单据是否可立即得到现金角度划分有:到期保付代理业务和预支保付代理业务

从是否公开保理组织划分有:公开保理组织名称和不公开保理组织名称

从保付代理组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划分有:双保付代理业务、直接进口保付代理业务、直

接出口保理业务

从保理商是否有追索权分为无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和有追索权的保理业务;

从进出口商所属国家分为国际保理和国内保理

保付代理费用

手续费

利息

保付代理业务的作用

对出口商的好处

(1)向H1口商提供有关进口商资信的信息和数据。

(2)装运货物后,可立即获得现金,加速资本周转,促进利润增加。

(3)信用风险和汇价风险转嫁给保理公司。

(4)改善资产负债比率,有利于企业的有价证券上市与进一步融资。

对进口商的好处

(1)减少资金积压,降低进口成本。

(2)简化进口手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虽则货价提高,但仍低于因交付开信用证押金而蒙受的利息损失。

(4)对收到合格货物有较大保证

选择题

出口信贷的主要融资形式

项目贷款的概念、参与人及类型

第十章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指一个国家(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个国家(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

组织之间的资本流出与流入。

载体:商品、技术或货币资金;

表现形式: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货币金融资本为主。

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

一般相互通用,但以后者指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

资本流出:本国在外国资产增加、本国对外国负债减少、外国对本国负债增加、外国对本国

资产减少

资本流入:本国在外国资产减少、本国对外国负债增加、外国对本国负债减少、外国对本国

资产增加

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及其表现形式

概念: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等类型。

直接投资:创办新企业;兼并与收购;利润再投资

概念: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包括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大多数货币市场的金融

工具。

短期资本流动

类型:1.贸易资本流动:由国际贸易引起的货币资金在国际间的融通和结算,是最为传统的

国际资本流动形式。2.银行资金调拨:各国外汇专业银行之间由于调拨资金而引起的资本国

际转移。3.保值性资本流动,资本外逃,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原因:国家政局

动荡不安;国际收支严重恶化,货币趋向大幅度贬值等。4.投机性资本流动(国际游资)

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别或汇率差别来谋取利润的短期资本流动。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与我国利用外资

危机的范围、规模

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爆发: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的本息,

随后1982年8月墨西哥决定停止偿还一切外债。各国纷纷效仿。

80年代初,每年还本付息额超过1000亿美元,1982年偿债率高达24.6,超过警戒线20%。

1988年底大约44个国家卷入,其中近半数集中在拉美国家。见附表

1992年底,债务危机基本宣告结束。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

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凸显,

2010年3月危机进一步发酵,开始向“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

班牙)蔓延。

2013年12月1611,爱尔兰退出欧债危机纾困机制,成首个脱困国家,其他国家仍处在危

机之中。

危机的成因

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上升外在冲击恶化发展中国家国际收

支;发展中国家未能合理利用所借资金来促进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战略失误;发展中

国家资金外逃严重,难以充分利用所借资金:投资项目管理不善、经营效率低下;商业银行

没有采取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欧洲债务危机:

国内产业结构不平衡+受次贷危机冲击:希腊——旅游业和航运业;意大利——出口加工制

造业和房地产业;西班牙和爱尔兰——房地产和建筑业;葡萄牙——工业基础薄弱,而主要

依靠服务业)

人口老龄化(长期低出生率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生育潮人口大规模步入老龄化)

+欧式社会福利拖累

财务造假(希腊“货币掉期交易”)+欧元体制天生弊端(成员国无货币政策主导权)

美国三大评级机构落井下石(惠誉、标普、穆迪)

危机的影响(对债权国、债务国、国际金融市场)

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债务国经济陷入停滞,并进一步恶化;债权国出口减缩,延

缓了其经济恢复的进程;动摇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欧洲债务危机:

欧元区经济陷入温和衰退,减债困难增大,并拖累世界经济复苏。

欧债危机已经对欧盟的内外贸易产生显著影响,进而通过贸易途径影响其主要贸易伙伴的经

济增长欧元汇率贬值。

欧元区主权债务和银行风险相互交织的复合型金融危机,已成为国际金融稳定的重大威胁:

危机久拖不决导致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加大;欧元区的外部投资者面临债务减记等损失;欧

洲资金回撤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

对欧元解体的担忧所造成的恐慌情绪及其对市场信心的打击。

危机的应对措施

80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最初的援助措施(1982—1984):IMF要求债务国国内紧缩,债权银行延长债务本金的偿

还期限,但是并不减免债务总额;

贝克计划(1985—1988):延长原有债务期限、新增贷款,债务国调整国内政策,以及创新

手段,如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债务回购等;

布雷迪计划(1989年后):在自愿的、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原有债务采取各种形式的减

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方案;

欧洲债务危机

1、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通过杠杆化,从4400亿欧元扩大至1万亿欧元;

2、欧洲银行业认可为希腊债务减记50%

3、在2014年6月前向欧洲银行业注入近1000亿欧元,将核心资本充足率提高到9%。

4.债务国采取财政紧缩,争取尽快减少赤字,恢复财政平衡。这些措施导致各国失业率上升、

福利下降,有效需求萎缩。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爆发: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的本息,随后1982年8月墨西哥决定停

止偿还一切外债。各国纷纷效仿。

格局:发展中国家外债近半数集中在拉美国家。拉美9个主要债务国一阿根廷、巴西、智利、

哥伦比亚、墨西哥、巴拿马、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一在1982年的外债总额约3,000亿

美元,当时债务总额占商品劳务出口的比率为26%,还本付息额占商品劳务出口比率的偿

债率高达41%。这9个国家中,又主要集中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国,它们外债占拉

美国家外债总额的70%,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40%»

债务危机爆发的一般原因

1.资金借入为浮动利率,贷款使用期间利率大幅上升超过投资收益率水平;

2.资金使用角度,利用资金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水平;

3.资金市场运作中出现低效率;

4.发展中国家外汇短缺,出口下降带来贷款偿付困难。

债务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

△国际金融后场上利率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早期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输出国收入进入欧洲货币市场,发展中国家以低浮

动利率借入贷款;80年代发达国家反通胀措施,利率上升。

△外在冲击恶化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

1979年石油价格第二次上升,非石油发展中国家石油进口支出增加1980年世界经济衰退,

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出口价格与数量明显下降。

△发展中国家未能合理利用所借资金来促进出口的快速增长。

经济发展战略失误

发展中国家资金外逃严重,难以充分利用所借资金

投资项目管理不善、经营效率低下

△商业银行没有采取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债务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债权银行陷入困境,美国1982年底,最大的9家银行共

向拉美国家提供510亿美元贷款,相当于这些银行自有资金总额的176%,其余银行提供了

790亿美元。债务国基本丧失了主动从国际金融后场上筹措资金的能力,经济全面紧缩。

最初的援助措施(1982—1984)

在IMF的协调下,一方面,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机构向债务国提供贷款以缓解资金困难,

另一方面,重新安排债务,IMF要求债务国国内紧缩,债权银行延长债务本金的偿还期限,

但是并不减免债务总额。

贝克计划(1985-1988)

通过安排延长原有债务期限、新增贷款来促进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要求其调整国内政策。

在贝克计划执行中,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手段,如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债务回购等。

布雷迪计划(1989年后)

鉴于许多银行对不良债务失去了信心,因此,提出在自愿的、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原有债

务采取各种形式的减免。

我国利用外资与外债

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作开发资源

外商间接投资

形式一:国内政府机构、银行及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为筹集外币资金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外国

债券或欧洲债券;

形式二:为筹集外币资金在国内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包括B股、H

股和N股等

外商其他投资:对外借款

-、国际清算银行(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宗旨与职能

国际清算银行的宗旨是:促进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国际金融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

在国际金融清算中充当受托人或代理人。

国际清算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办理多种国际清算业务。国际清算银行还

是各国中央银行进行合作的理想场所。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的宗旨及主要职能

《IMF协定》第一条载明其六项宗旨。

主要职能:

(1)就成员国的汇率政策、经常项目支付以及货物的兑换性问题确立一项行为准则,并实

施监督;

(2)向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以使它们遵守上述行为准则;

(3)向成员国提供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的场所。

IMF的资金来源

1.会员国份额。作用:

①决定会员国的借款或提款额度;

②决定其投票权的多少;

③决定其分得的SDR的多少。

2.借款安排。

3.信托基金。1976年出售黄金作为信托基金,向最贫穷的会员国提供信贷。

4.营业收益。除利息外0.5%手续费。

IMF的主要业务

1.汇率监督与政策协调

IMF要检查各会员国以保证它们的合作,奉行与IMF原则不相矛盾的外汇政策,以维持有

秩序的汇率安排和建立稳定的汇率制度。

2.储备资产的创造

IMF在1969年正式通过了“10国集团”提出的SDR增资方案,决定创设SDR以补充国际

储备不足,1970年1月发行。

△IMF的贷款业务

收支暂时失衡,可以提供短期信贷。与商业贷款不同,其特点为:

(1)只对会员国政府提供短期贷款;

(2)贷款限于解决会员国因经常项目收支逆差而产生的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

(3)贷款规模与基金份额大小成正比;

(4)取得贷款是以本国货币“购买”外汇,还款时,用黄金或外汇买回本币。

三、世界银行集团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及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及多边投资担保

机构,统称世界银行集团。

狭义的“世界银行”仅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

1945年12月建立的。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

1.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

(1)对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且鼓励较不发达国

家进行生产与资源的开发;

(2)以保证或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法,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

(3)用鼓励国家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并维

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4)提供贷款保证与其他贷款配合。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

作为进行金融业务活动的国际金融机构,必须有相当数量的资金,来源:

(1)会员国缴纳的股金。世界银行是按股份公司原则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

(2)借款。通过发行债券借入资金,是世界银行对外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

(3)出让债权。

(4)留存的业务净收益。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业务

(1)只贷给会员国政府或由政府、中央银行担保的国营、私营企业;

(2)申请贷款的国家确实不能以合理的条件从其它方面取得贷款时,世界银行才考虑发放

贷款或提供担保;

(3)贷款必须用于世界银行审定批准的工程项目,即项目贷款;

(4)贷款必须专款专用,并接受世界银行的监督;

(5)贷款只贷给有偿还能力的会员国;

(6)贷款期限一般为7—30年。

△贷款业务的主要特点

(1)贷款期限长;

(2)贷款数额不受借款国认缴股份的限制,主要考虑是否有偿还能力;

(3)借款国要承担汇价变动风险;

(4)贷款手续严密,程序严格。

2、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开发协会及其宗旨

国际开发协会是世界银行的一个附属机构,专门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放优惠长期贷款。

国际开发协会的宗旨是:对欠发达国家给予条件较宽、期限较长、负担较轻,并可用部分当

地货币偿还的贷款,帮助欠发达会员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国民的生活水平。

3、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金融公司及其宗旨

专门对成员国私人企业提供长期资金的一个国际性金融组织。1956年7月正式成立。世界

银行的附属机构。

宗旨:促进不发达国家私人企业部门的发展,与私人投资者一起为会员国私人企业提供没有

政府担保的风险资本,同时促进发达国家私人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国际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贷款特点

资金来源:认缴的股本、借款。

一般不对大型企业投资,而以生产性中小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无须政府担保。其贷款特点

为:

1)期限较短;

2)金额较低;

3)利率较高;

4)还款条件较严;

5)只有那些得到本国政府批准,对本国经济发展有利,有盈利前景而又无法获得资助的项

目,才有资格贷款。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各国政府对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措施、组织形式的总称。

(-)确定关键货币作为国际货币

(二)确定各国货币间的比价和汇率制度安排

(三)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四)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及其供应方式

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

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条件

1、具有能够保证关键货币信用能力的强大经济实力。

2、关键货币的流通覆盖面必须广泛。

3、维护关键货币汇率稳定的措施必须强有力。

4、相关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一致性。

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1、为世界贸易支付清算和国际金融活动提供统一规范的运行规则。

2、稳定汇率。

3、调节国际收支。

4、监督与协调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

国际金本位制度(1880-1914年)f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1973年)一“牙买加体系”(1974年

至今)

金本位制与国际金本位制

1、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一种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经历了:金币本位制(典

型)、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个阶段。

2、金本位与国际金本位的区别

金本位制并非国际金本位制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只有西方国家普遍采纳金本位制后,国

际金本位制度才算建立。这种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叫国际金本

位制度。

金本位制实施了120年(1816—1936年),而国际金本位制作为一种国际货币制度仅存在

了35年(1880—1914年)。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

(1)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2)货币发行必须有一定的黄金准备,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

(3)金币具有无限清偿权,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4)各国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并按含金量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及作用

1.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征

(1)黄金作为最终清偿手段,是“价值的最后标准”,充当国际货币。

(2)汇率体系呈现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3)是一个松散、无组织的体系。

(4)有一个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黄金流动机制”。

国际金本位制度的作用及崩溃

积极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崩溃原因:黄金供应与需求的尖锐矛盾使真正的金本位制难以为继。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呈现为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战前:黄金短缺,银行券兑换黄金困难。

一战后:停止黄金兑换和金币流通,禁止黄金出口一国际金本位制开始瓦解

一战结束后: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f各国出现挤兑黄金,银行倒闭一各国被迫放弃金

本位制一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彻底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7-1973.2)

1944年7月1日—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别墅,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

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和作用

1、主要内容:

(1)建立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双挂钩体制:

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

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把美元的含金量(0.888671克黄金)作为各国规定货币平价的标

准,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可按各国货币含金量与美元含金量之比来确定,这为法定汇率。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4)废除外汇管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亦可称为“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1)弥补了当时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保持了汇率的相对稳定,为国际贸易和投资创造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

(3)IMF的建立及其业务的开展,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和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

储备货币供应机制的缺陷即特里芬难题

对布雷顿体系,美有两个责任:

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二是要提供充足的国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