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教育探究_第1页
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教育探究_第2页
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教育探究_第3页
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教育探究_第4页
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课程的教育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绿色教育是一种新的价值引领,主要目的是让幼儿从小就树立绿色、环保与健康的理念,促进他们同大自然和谐相处,使其实现自由、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幼儿教师需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开展生态课程,突出幼儿课程的本真性、生活性与自然性。【关键词】绿色教育理念;幼儿园;生态课程绿色教育指的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以能力为中心,以综合育人为己任,生态课程则是对这些需求的回应。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应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导向开发和利用生态课程资源,引导幼儿夯实基础,使其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态度,助推他们树立服务于社会的远大人生目标,获得健康成长。一、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幼儿生态意识针对绿色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生态课程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教室、走廊和校园其他地方的环境,在日常校园生活中渗透绿色教育理念,融入生态课程,为幼儿提供一个和谐多彩的生态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因此,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一系列可用的空间,在窗台、走廊等处进行种植活动,目的是营造一个绿色生态环境,带领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使其不知不觉地形成良好生态意识。比如,当幼儿在教室外面或者校园内玩耍时,看见美丽的花朵、树叶、小草或者其他植物时,往往喜欢用手触摸甚至把花朵、叶子、小草摘下来,有时会践踏草坪,虽然他们表达的是对这些植物的喜爱,但这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过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面对这种不良现象,幼儿教师可以在花朵、绿化带周围设置标语牌,上面写上“不要碰我”“不要拉我”,“我怕疼痛”“请小朋友们脚下留情”等,这样幼儿再次来到花朵、小树、草坪附近时,看到这些警示牌以后,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将不再破坏花草树木,只是在附近静静欣赏美景。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教室和幼儿园内其他元素,通过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渗透绿色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营造良好环境。上述案例,幼儿教师有效运用幼儿园内的资源营造良好的绿色教育环境,无形间渗透绿色教育理念,实现生态课程教育,对幼儿施以熏陶,帮助他们慢慢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善于利用实际生活,构建幼儿生态课程正所谓“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广大幼儿来说,他们拥有更为真实的生活体验,且显得与众不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渗透绿色教育理念,积极开发颇具特色的生态课程,成为常规集体活动的基本依托。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日常集体活动中,应善于利用身边实际生活中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资源,不仅能实现对自然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学习过程,还可让幼儿切实借助所学知识对生活进行指导,真正实现生态课程的构建。例如,幼儿教师为让孩子们更好地亲近大自然,就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渗透绿色教育理念,构建生态课程,将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运用起来,如大片的田地、成群的动物、流淌的小河、美丽的山峰等,通过就地取材打造一个小小的“生态圈”,且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周边环境自然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当构建好生态课程以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领孩子们进行短距离的户外旅行,像春游、秋游,或者去田野边观赏和认识农作物,去小河边观察水草、小鱼、虾米、小蝌蚪等,也可以寻找当地常见的树木,观察这些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在自然界中充当的角色,并讲解它们是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使其了解到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针对上述案例,幼儿教师善于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课程,既是对绿色教育理念的落实,还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亲近大自然,让他们深受感染和教育。三、合理应用游戏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常规手段,眼下,可供孩子们进行游戏的方式可谓是层出不穷,除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外,室内外游戏更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为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实现幼儿园生态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教师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游戏,因地制宜地合理应用游戏资源,将绿色教育理念融入到游戏活动中,科学设计个性显著的生态课程,带领幼儿一边玩游戏,一边接受绿色教育理念的熏陶,从而促进他们获得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可以进行游戏的途径有很多,除运用幼儿园内固定的游戏设施以外,小河、田野与树林等均能够成为幼儿进行游戏的场所,且这些资源均属于生态课程的一部分,也便于绿色教育理念的融入。以小树林为例,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穿越森林的“探险”游戏,要求他们手拉手与老师一起穿过小树林,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一些障碍,像杂草、小土堆、小土坑等,教师要鼓励他们敢于越过这些障碍物,使其解决问题的意志和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在小树林中寻找一片相对空旷的平地,带领孩子们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或者分别饰演角色玩“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的游戏,促使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充分释放自己的天性与童真。如此,在这样宽阔又放松的自然环境中,幼儿们在游戏中几乎不受任何约束,高兴时还会兴奋地大喊大叫,更是能够激发起他们内心本真的快乐,由此推动生态课程教育的实现。四、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生态教育课程自从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与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自然也涉及幼儿教育,教师讲授课本中的知识时,往往习惯于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透彻展示,不仅可以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基于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生态课程的创设来说,幼儿教师同样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集体活动,播放一些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动画片、公益广告或创意视频等,增强对幼儿的视听冲击,强化生态教育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幼儿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爱好,从网络平台上搜集一些有关爱护环境的视频,如:在动画片《熊出没》中,有不少熊大与熊二一起阻止光头强砍伐树木的片段,由于砍树本身就是在破坏环境,而熊大和熊二就是站在保护环境的一方面去作为的,它们的目的是保护森林中的树木及环境不受损坏,还给更多小动物们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与家园。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孩子们一起观看这些片段,借机融合绿色教育理念实施生态课程教育,引领他们學习熊大与熊二坚持不懈保护自然环境的精神,而延伸至现实生活当中,应该从不乱扔纸屑、果皮、塑料袋、包装袋等垃圾着手,以及注意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做到垃圾分类等,使其自觉主动地规范个人日常行为。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渗透绿色教育理念,推动生态课程集体活动的开展,引导他们结合视频内容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五、灵活运用各种活动,提升幼儿生态意识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生态课程教育活动时,教师不能将其当作孤立的活动来看待,而是要同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渗透绿色教育理念,加强生态课堂的开发和利用。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平常集体活动中应把握好绿色教育理念的综合性、前展性和艺术性等特征,灵活运用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推动师幼、幼幼之间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特殊伙伴关系,让幼儿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提升生态意识,有效推动他们健康成长。以学习儿歌《爱护小树苗》这一集体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这首歌曲,利用歌词内容教育他们要从小爱护小树苗,爱护树苗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使其意识到要从我做起,做个爱护树木的好孩子。接着,教师可在春天利用“植树节”的契机组织幼儿进行植树活动,将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每人承担不一样的任务,有的挖土,有的抬水和浇水,有的往土坑中放小树苗,有的填土和封土,有的作善后工作,使其在合作互助中顺利完成植树。之后,教师利用植完树的休息时间让幼儿讨论在植树集体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他们可能说到虽然参加植树很累,但种植出更多的小树苗,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其内心体会到满足、成功与喜悦。这样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将学唱儿歌同植树结合在一起,强化绿色教育理念的渗透力度,让幼儿在合作中感受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将环保付诸实践,体会自然之美。六、联合园区内外资源,增强幼儿生态意识联合园区内外资源指的是将幼儿园园内与园外资源联合起来,增加生态资源的形式与内容,使之变得更为丰富、充实与饱满。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幼儿园,园区内外均有着相当多的有效资源,这为绿色教育理念的融入及生态课程教育的实施提供诸多便利。具体来说,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幼儿教师引领幼儿正式学习生态知识前,应认真、全面研究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逐步寻找有用资源,促进生态课程教育的实施,培养与增强他们的生态意识。例如,在绿色教育理念下落实幼儿生态课程过程中,教师需利用好幼儿园的地理优势,对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发掘可利用的园区内外资源,为幼儿学习生态课程知识提供充裕的资源准备,让他们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加强生态教育的实施。如: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秸秆、稻草、玉米杆、小草、沙子、小石子、干枯树枝等均是比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这些材料编织成花篮、装饰品,制作稻草人,摆放成各种造型,也可充当“货币”用来“买东西”等。而对于城市幼儿园,教师可围绕“变废为宝”的主题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类的集体活动,鼓励孩子们使用废弃的纸箱、饮料瓶、报纸、易拉罐等制作汽车、火箭、小船等玩具,指导他们在动手制作中学会变废为宝。对于上述案例,教师合理利用园区内外的资源实施生态课程教育,带领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