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_第1页
2022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_第2页
2022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_第3页
2022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_第4页
2022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中国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最全版)

胃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

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一)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

期诊断率1.指标代码:GC-01-01.

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

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诊断率=Z胃癌患者首

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2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

.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评估病情,

x100%o56

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

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国际抗癌联盟(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UICC)/美国癌症联

合委员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胃癌TNM分期标

第版。(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分期检查评估率.指标代码:

8TNM1GC-01-02o

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率。

3.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的病例数占首

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率=Z胃癌患

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检查评估的病例数/2首次治疗的胃癌患

者病例数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反映治疗前全面

评估病情,是肿瘤规范化治疗的基础。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

局)。

9.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患者。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

年版)》UICC/AJCC胃癌TNM分期标准第8版。11.说明:临床TNM分期检查包括

腹部增强CT或MRI+胸部平扫CT+盆腔增强CT或MRI。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病

理学诊断率.指标代码:.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

1GC-02o2

3.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病理学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的胃癌

患者病例数的比例。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病理学诊断率=Z胃癌患者首次

治疗前

完成病理学诊断的病例数/2首次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5.患者就医类型:住

院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反映胃癌诊治规范程度,指导首次治疗策略选择。

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

患者。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三、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

告完整率

1.指标代码:GC-03.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

3.定义: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的病例数占胃癌术后有病理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

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整率=2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完

整的病例数/2胃癌术后有病理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数*100%。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

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反映病理诊断报告规范,指导胃癌术后辅助治疗。

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无。10.指标参考依

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11.说明:完整的术后病理报告需要记录以下内

容。(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本:①大体检查:标本类

型、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大小(最大径X最小径*厚度)及数目、有无溃疡病灶或溃疡

瘢痕,以及病变距各切缘的距离;②镜下检查:组织学类型及分级、Laur6n分型(

肠型、弥漫型、混合型或不确定型)浸润深度(对于黏膜下层浸润癌,应测量黏膜下层

浸润深度)切缘(包括侧切缘和基底切缘)淋巴管或血管浸润。(2)胃切除标本:①大体

检查:标本类型、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大小(最大径”最小径”厚度;新辅助治疗

后标本,测量瘤床的大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标本,描述溃疡、黏膜缺损区、瘢痕

的大小以及有无肿瘤的残余)及数目、病变距各切缘的距离;②镜下检查:组织学类型

及分级、Laur@n分型(肠型、弥漫型、混合型或不确定型)浸润深度(包括黏膜固有层、

黏膜肌层、黏膜下层、浅肌

层、深肌层、浆膜下层、浆膜层及周围组织或器官)切缘(包括口侧、

肛侧切缘及环周切缘)淋巴管或血管浸润、神经侵犯、转移淋巴结数或淋巴结总数、治

疗反应(术前治疗后的患者)pTNM分期以及其他病理所见;③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

色或基因检测内容包括HER-2、CD340或85免疫组化检测或荧光原位杂交检测,

错配基因修复蛋白(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检测和(或)MSI检

测,EBV原位杂

交EBER检测,PD-L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四、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1.

指标代码:GC-04.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

3.定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完成明确pT(肿瘤分期)pN(淋巴结分

期)PM(远处转移)的病例数占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pTNM分期率=Z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

完成pTNM分期的病例数/2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x100%。5.患者就医类型:

住院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准确的病理分期是指导后续治疗、判断预后的重要依

据。

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除外患者: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

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UICC/AJCC胃癌分

期标准第8版。五、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比例

1.指标代码:GC-05.2.指标名称: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比例。

3.定义: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的病例数占接受

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比例=2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者

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的病例数/2接受内镜治疗的胃癌患

者病例数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设置理由:切缘是评价内镜治疗根治性的关键指标,是衡量胃癌内镜治

疗规范程度的重要依据。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降低。9.除外患

者:无。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六、卜III期胃癌患者手

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216枚的比例

.指标代码:

1GC-06o

2.指标名称:1~皿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216枚的

比例。

3.定义:卜m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N16枚的病例

数占接受手术治疗的卜田期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4.计算公式:期胃癌患者手

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6枚的

比例=ZI~HI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总数216枚的病例数/

Z接受手术治疗的1~皿期胃癌患者的病例数X10。%。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

者。6.设置理由:淋巴结清扫是胃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术后准确病理分

期和达到根治性切除的重要保证,是衡量胃癌手术规范程度的重要指标。7.指标类型:

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稳定。9.除外患者:内镜手术治疗患者。10.指标参考依

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七、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比例

.指标代码:.指标名称: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比例。

1GC-07o23.

定义: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病

例数占接受首次治疗的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病例数的比

例。4.计算公式: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比例=/转移性胃癌(临床分

期为IVB期)患者首次治疗行手术治疗的病例数/2接受首次治疗

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病例数*100%。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

者。6.设置理由:反映转移性胃癌治疗决策合理性、治疗规范性的重要过程性

指标。7.指标类型:过程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降低。9.除外患者:合并肿瘤并发

症的患者。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八、胃癌手术患者术

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比例1.指标代码:GC-08.

2.指标名称: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比例。

3.定义: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病例数占胃癌手术

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比例=2胃癌

手术患者术前完成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的病例数/2胃癌手术患者的病例

数*100%。

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设置理由: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65%~85%,在所有肿瘤类

型中比例最高。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是指导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依据,也

是保障胃癌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

高。9.除外患者:无。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说明: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参照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

或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标准。九、胃癌患者放疗记录规范率

1.指标代码:GC-09.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放疗记录规范率。3.定义:记录了放疗

技术、靶区定义及放疗剂量的胃癌人次数占接受放疗

的胃癌人次数的比例。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放疗记录规范率=2记录了放疗技术、靶

区定义及

放疗剂量的胃癌患者人次数/2接受放疗的胃癌患者人次数X100%。5.患者就医类型:

住院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体现放疗规范化,也是评估患者再放疗可能性及放疗

并发症

的重要参考指标。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除外患者:无。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十、晚期转移

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

疗方案的比例

.指标代码:.指标名称: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

1GC-10o2

规范推荐

的一线治疗方案的比例。

3.定义: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1V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

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病例数占接受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

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

案的比例=2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采用指南规

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的病例数/2接受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

期为IVB期)患者病例数"

100%。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设置理由:反映胃癌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方案选择的规范性。7.指标类型:过程质

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10.指标参考依

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胃癌诊疗指南2021》

。1,说明:指南规范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奥沙利柏+氟尿口密咤类(氟尿嚏淀或卡培

他滨或替吉奥)顺粕+氟尿喀咤类(氟尿口密院或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

+氟尿口密淀类(氟尿喀咤或卡培他滨或替吉奥)多西他赛+顺粕或奥沙利粕+氟尿嚏碇或

替吉奥、曲妥珠单抗联合上述化疗方案、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奥沙利粕+亚叶酸钙+氟

尿喀咤或奥沙利伯+卡培他滨、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十一、胃癌患者放疗或抗肿瘤药

物治疗后疗效评价比例.指标代码:

1GC-11O

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价比例。

3.定义:胃癌患者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后完成疗

效评价的人次数占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化疗、靶向

治疗、免疫治疗)的胃癌患者人次数的比例。4.计算公式:胃癌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

后疗效评价比例=2胃癌患者接受放疗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完成疗效评价的人次数/2接

受放疗或抗肿瘤

药物治疗的胃癌患者人次数*10。%。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

反映医院评估治疗的规范性,是评价放疗和药物治疗疗效及

预后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

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无。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o11.说明:疗效评价参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版。

十二、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率

.指标代码:.指标名称: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率。

1GC-1202

3.定义: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的病例数占首次治疗前

有影像学评估报告的胃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率=2胃癌患者首

次治疗前影像学评估报告规范的病例数/2首次治疗前有影像学评估报告

的胃癌患者病例数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6.设置理由:反映影

像诊断报告规范,指导胃癌分期,是肿瘤规范化治疗

的基础。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9.除外患者:已手术切除

病灶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

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11.说明:规范的影像检查报告需要记录的内容:(1)原发胃癌部位、厚

度或范围及侵犯深度;(2)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

十三、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率

.指标代码:

1GC-130

2.指标名称: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病理生物标志物

诊断率。

3.定义: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

前完成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的病例数占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

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前病理生物标志物

诊断率=2晚期转移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

前完成病理生物标志物诊断的病例数/2首次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

性胃癌(临床分期为IVB期)患者病例数*100%。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和门诊患者。

6.设置理由:反映胃癌诊治规范程度,指导首次治疗策略选择。

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表达方式:比例提高。

9.除外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

10.指标参考依据:《胃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1》。胃癌规范诊疗质量管理指标一、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

30d内重返手术室率

1.指标代码:GC-QC-01.

2.指标名称: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d内重返手术室率。

3.定义: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d内重返手术室接受治疗的人次数占胃

癌手术患者人次数的比例。

4.计算公式: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后30d内重返手术室率=2胃癌患者手术

治疗后30d内重返手术室的人次数/2胃癌手术患者的人次数X100%。

5.患者就医类型:住院患者。

6.设置理由:手术治疗后30d内重返手术室率是衡量手术质量及患者安

全的重要指标。

7.指标类型:结果质控。

8.表达方式:比例稳定。

9.除外患者:首次手术过程中死亡的患者。

10.指标参考依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