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1945-1970)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专题定位世界现代史(20世纪下半叶):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政治国际关系经济思想20C50S20C60S20C70S20C80S1991现代科技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电脑与网络、生物科技、航天与太空1947冷战开始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新兴国家发展1955两极格局形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强化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五年高频考点整理专题十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8【Ⅲ】34.美国大萧条的表现17.江苏.量子论2019【Ⅰ】41.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Ⅲ】35·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滞涨”19.海南.世界各国应对大萧条的态度23.海南.二战后美国在经济政策上的变化及评价202017.海南·罗斯福新政的评价18.海南·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12.天津.胡佛与罗斯福应对大萧条措施的差异12.浙江.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021【Ⅱ】35·经济危机的表现【Ⅰ】34·经典力学和量子学14.广东.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1.山东.第三次科技革命;14北京.国家宏观调控2022【甲】42.国家宏观调控,福利国家【甲】35.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变化9.海南.国家宏观调控;16.湖北.福利国家专题框架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二)国际: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二、生产力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变化(二)建立社会保障:“福利国家”(三)扩大公民权利:社会运动(黑人、妇女、学生)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变: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未克服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名词解释】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名词解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种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凯恩斯5凯恩斯主义: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张政府用“看得见的手”来管理经济,与自由放任时期,只用市场和价值规律(“看不见的手”)管理经济相相反。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当供给>需求时,政府就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当供给<需求时,压缩政府需求,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提升利率,以抑制社会总需求,保障充分就业。1929经济大危机15001600170018001900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由放任政策国内经济调整国际重建秩序1945二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重商主义凯恩斯主义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知识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商业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分散走向整体贸易保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联系冷战两极格局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1)背景美国人排队领取救济二战后的欧洲苏联的工业化成就①历史教训:1929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②现实需求: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需要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的需要③外部因素: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1)背景

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作《国富论》中主张自由竞争

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危机恶化1933年罗斯福新政

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

凯恩斯

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④理论基础:自由主义衰弱,凯恩斯主义兴起⑤实践经验:罗斯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缓解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破坏20世纪中期以后,科技开发与研究日益社会化。一些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往往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配合;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更是投资巨大、回报率低,私人垄断资本要么无能为力,要么不愿进行投资建设。——《资本主义史》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空间市场主导市场机制国家调控国际协调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3)措施: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①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日本政府制定的1961—1970年度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要求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十年间使国民收入增长1倍,实现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实施的结果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6%和11.5%,超过计划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的第七年,便实现了国民收入增长1倍。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注意】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于市场经济的补充。

苏联的经济计划是指令性的、强制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3)措施:①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②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西德减免税收鼓励投资,英国和意大利也为钢铁及石油工业的投资提供补贴。——(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爱德华·麦克纳尔·伯恩斯著《西方文明史》法国国营核电站③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宏观调控④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1.第一阶段:二战结束—20世纪70年代初(4)影响英国法国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11.1%13.5%24.7%全部就业8.1%10.5%25.4%全部投资20%30%47.1%国家指标195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垄断资本所占比例表一定成效,经济增长较快。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2)政策: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材料:美国的应对措施——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革命”(单位:亿元)削减内容1982年1983年1984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73英国“撒切尔主义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新自由主义(20C70S–今)“混合经济”: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一、经济新变化(一)国内:国家的宏观调控3.评价(1)积极:①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②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消极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2019·全国·高考真题)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A一、经济新变化(二)国际: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背景: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提高关税,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实行货币贬值,让本国商品打入别国市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2.内容:P114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②发挥大国作用: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体系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知识联系】选必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P89

选必2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P49-51【历史纵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类别组织

标志

时间

宗旨

性质194519451947稳定汇率提供短期贷款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发展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多边贸易协定1995年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美元为中心、以美国为主导关贸总协定一、经济新变化(二)国际:建立国际经济组织1.背景:2.内容:P114①建立国际经济组织:②发挥大国作用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贸易体系3.评价:(1)积极①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②世界经济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利于经济的发展。(2)消极: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二、生产力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名词解释】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的革命。1.条件(1)经济基础:(2)政治基础:(3)理论准备:(4)社会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稳定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二、生产力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2.成就: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二战中)(1)原子能的开发利用。(2)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3)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4)各种新材料的出现。(5)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有什么样的特征呢二、生产力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3.影响:选择性必修2(1)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提高生产力(2)(3)(4)(5)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也因此发生重大变化,“新经济”兴起。促使发达国家出现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中间阶层力量崛起。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走向。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范围开始时间发明能源时代影响【知识拓展】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由英国向法、德、美扩展(一枝独秀)美、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遍地开花)范围更广、时间更长(向纵深方向发展)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珍妮机、蒸汽机、火车、汽船电灯、内燃机、飞机、汽车、电话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煤炭电力、石油核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创造出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21·山东·高考真题)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D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1.原因:2.表现:3.实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学习聚焦)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1990年71.4%54.4%59.2%(1)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25%-30%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二)建立社会保障:“福利国家”1.含义:国家福利劳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补贴社会救济公共事业各种福利国家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保证公民享受较好公共福利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二)建立社会保障:“福利国家”2.原因:只有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入再分配才能摆脱贫困。——“福利国家之父”贝弗里奇工人运动迭起,民众疾呼:“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①②③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吸取经济危机的历史教训,力图避免因贫困引发社会危机。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罗斯福新政的经验借鉴3.目的: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二)建立社会保障:“福利国家”4.发展阶段:(1)确立(2)日渐完备(3)继续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发生“滞胀”危机时,减少福利(4)缩小规模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寻求新的平衡(2022·湖北·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A5.评价:(1)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2)利: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3)弊:①加大了国家财政负担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③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三、社会新变化(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二)建立社会保障:“福利国家”(三)扩大公民权利:社会运动原因表现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没能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①原因: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②目的:争取平等权利。③结果: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①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②目的: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③结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