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天星湖中学2024届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2.下列关于遗传病和优生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型分析可以用于各种遗传病的诊断B.遗传性代谢疾病都可用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C.估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前,要确定其遗传方式D.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引起的疾病属于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4.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5.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天蛾和7月中旬将开始陆续迁徙离开的蜂鸟。如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花色对植株的传粉无影响B.该植物与传粉者在此过程中未体现共同进化C.8月份该植物种群的红色基因频率下降D.植物的花色变化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6.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乙病是_______________遗传病。(2)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至少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3)若医学检验发现,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2死亡,无法参与受精作用,存活的精子均正常,则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4)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_____。8.(10分)下图为不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2中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______________(填标号),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2)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放射性,其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_____________,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__。(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人的骨骼肌细胞进行了_________(填标号)反应。(4)图1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在__________点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图1中的P点以后,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1)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______。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_____。(2)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常用__________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3)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_。10.(10分)如图所示,图甲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的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蒸馏水,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_______右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图甲所示人工膜两侧的离子存在浓度差,离子不能通过该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K+即可从高浓度一侧通过该膜到达低浓度一侧,其他离子不能通过,则K+通过该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3)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如果要利用图乙细胞制备细胞膜,则应将图乙细胞放入__________中,使其吸水涨破。(4)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少量红墨水、浓度为30%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状态如图丁所示,此时部位①颜色为______,部位②颜色为_____。如改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重新实验,则部位②颜色为________。11.(15分)肉毒梭菌产生的肉毒类毒素是一种致病性极高的神经麻痹毒素,该物质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上图所示的片段中,共有____个肽键,____种氨基酸组成;从左向右数,第三个氨基酸不同于其他氨基酸的基团是_______(填化学式)。(2)肉毒类毒素是在细胞中由氨基酸经过_________过程而成的;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3)1g肉毒类毒素可毒死20亿只小鼠,但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肉毒类毒素可用_________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煮沸后的肉毒类毒素溶液(无色)中加入该试剂,其溶液颜色将变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题分析】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的实验原理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原理之一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题目详解】韭菜叶和番茄有颜色,会对颜色反应的观察产生干扰,不适宜用来鉴定还原糖;梨和苹果的果肉富含还原糖,且为白色或接近于白色,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鸡蛋清与豆浆均富含蛋白质,是较理想的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实验材料。花生子叶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白色洋葱鳞片叶内、外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均含有DNA和RNA,均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颜色,不能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综上分析,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B。故选B。【题目点拨】依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此题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含有待测物的量的多少,量多呈现的颜色深,实验现象明显;二是实验材料本身是否为白色色或接近白色。本题涉及的实验不宜选择有色材料,以防止实验材料本身具有的颜色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干扰。2、C【解题分析】
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2.遗传病分为三大类:单基因病(指一对等位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形态、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3.染色体组型是描述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信息的图像;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寻找染色体歧变同特定疾病的关系,比如: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增加、形状发生异常变化等。【题目详解】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染色体组型检测得到诊断,但有些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如白化病不能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判断,A错误;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主要是分析胎儿的染色体组成,不是所有遗传性代谢疾病都可用此法来诊断,B错误;估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概率,要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根据亲代可能的基因型进行推算,C正确;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引起的疾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答案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预防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论及各种类型,分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相关手段。3、B【解题分析】Nt+1/Nt=1,代表种群数目趋于稳定;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减少,当Nt+1/Nt>1时,种群数量在增加。甲种群在0~t3段,数量先减少再增加,A错误;乙种群在0~t1段,Nt+1/Nt>1且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正确;乙种群在t3时数量最少,因为从t2~t3段,种群数量在减少,C错误;甲种群在t3后Nt+1/Nt>1,且不变,代表种群呈“J”型增长,D错误。【题目点拨】Nt+1/Nt=λ=1,种群数量稳定,为稳定性;λ>1,种群数量增加,为增长型,λ<1,种群数量减少,为衰退型。4、D【解题分析】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题目详解】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若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丙酮酸的数量的消耗减少,葡萄糖的消耗减少,A错误;B、若抑制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则丙酮酸的数量减少,B错误;C、若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减少,C错误;D、若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D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5、D【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和生物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详解】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花色对植株的传粉有影响,A错误。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白线天蛾增加,开白花的数量增多,说明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说明该植物与传粉者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B错误。8月该植物种群中开红花的数量减少,但该时期种群的组成没有改变,因此红色基因频率不会改变,C错误。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有利于植物的繁殖,这样不会错过繁殖期,D正确。【题目点拨】解题关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当地的白线天蛾增加,开白花的数量增多;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数量减少,说明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密切关系;这种快速反应有利于繁殖子代,但对亲代的基因组成没有影响,所以不改变亲本的基因库。6、C【解题分析】
倒平板操作的步骤:1.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右手拿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左手拔出棉塞;2.右手拿锥形瓶,将瓶口迅速通过火焰;3.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4.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这样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分滴到培养基上造成培养基的污染。【题目详解】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对瓶口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C、倒平板时培养皿盖打开的开口要尽量小,不能将培养皿完全打开,C错误;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伴X染色体隐性AaXbXb1/21/24/9【解题分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5号和6号表现型正常,生有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已知甲病、乙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2号患乙病,有正常的女儿5号,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用A、a表示),则患甲病为aa,不患甲病为AA、Aa;乙病(用B、b表示),则患乙病为XbY、XbXb,不患乙病为XBXB、XBXb、XBY。【题目详解】(1)根据试题分析: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对于甲病来说,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4号不患甲病,而其女儿8号患甲病,因此4号的基因型为Aa;对于乙病来说,4号患乙病,因此其基因型为XbXb,综合两种病来说,4号的基因型为AaXbXb。7号不患甲病,有患甲病的妹妹,故7号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XbY,2/3AaXbY,9号患甲病,相关基因型为aa,5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9号关于乙病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BXB、1/2XBXb,因此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1/2aaXBXb。若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1/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3×3/4+2/3×1/4=5/12,患两种病的概率为1/3×1/4=1/12,至少患一种病的概率为5/12+1/12=1/2。(3)已知7号关于甲病的致病基因处于杂合状态,且含有该隐性基因的精子会有1/2死亡,则7号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1/2,产生的a配子能成活的概率为1/2×1/2=1/4,A:a=2:1,其成活配子类型及概率为2/3A、1/3a,因此对于甲病来说,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2/3;对于乙病来说7号(XbY)与9号(1/2XBXB、1/2XBXb)结婚,后代正常的概率为3/4,综合两种病来说,7号与9号个体结婚,生育的子女正常的概率为2/3×3/4=1/2。(4)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36%,则隐性个体的基因频率型频率为64%,假设控制该病的等位基因为A、a,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隐性基因的频率a=8/10,显性基因的频率A=2/10,则AA的频率为2/10×2/10=4/100,Aa的频率为2×8/10×2/10=32/100,患病人群中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Aa的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32/100/(32/100+4/100)=8/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Aa或AA),丈夫正常(aa),他们所生的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8/9×1/2=4/9。【题目点拨】本题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和致病基因位置判断,伴性隐性遗传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根据遗传系谱图中的信息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解此类题目的思路是,一判显隐性,二判基因位置,三写出相关基因型,四进行概率计算。8、①④⑤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④氧气细胞质基质①③C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解题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题目详解】(1)在图2中,过程①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过程②③均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A表示酒精,B表示乳酸;过程④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⑤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见,表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是①④⑤,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产生[H]最多的过程是④。(2)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图2中产生的H218O含有的放射性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氧气,过程①进行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3)人在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是因为氧气供应不足,部分骨骼肌细胞进行了①③过程所示的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积累所致。(4)在图1中的C点,CO2的释放量最少,此时细胞呼吸最弱,有机物的消耗最少,最适于储存水果蔬菜。低温可降低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导致细胞呼吸减弱,有机物的消耗减少,因此相对低温条件也利于储存果实。(5)在图1中的P点以后,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相等,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其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题目点拨】理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据此,从图示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定位图2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和数字所指代的生理过程,依据图1中不同氧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数值的大小明辨细胞呼吸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9、获能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第一极体促性腺激素人干扰素基因终止子标记基因显微注射法受精卵【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胚胎工程,考查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基因工程操作流程的理解。培育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应使人干扰素基因在乳腺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据此可把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与人干扰素基因连在一起,实现这一目的。【题目详解】(1)体外受精模拟自然受精过程,精子经获能处理,才能参与受精;卵母细胞需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参与受精,此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所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2)促性腺激素可促进性腺发育,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供体母牛,可使其超数排卵。(3)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应将人的干扰素基因和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连在一起构成基因表达载体,除人的干扰素基因(目的基因)、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外,基因表达载体还必须包括标记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等,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由于动物的受精卵全能性容易表达,培育转基因动物,一般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精卵。【题目点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终止子的来源①如果目的基因是从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的,目的基因中已含有启动子、终止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不需要在质粒上接上特定的启动子、终止子,②如果目的基因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或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则目的基因是不含启动子和终止子的。因此,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与质粒结合之前,在目的基因的前后端接上特定的启动子、终止子。10、高于等于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蒸馏水红色绿色无色【解题分析】
分析甲图:甲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分析乙图:乙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乳酸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
分析丙图:图丙代表渗透作用的装置,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溶液运输到高浓度溶液。分析图丁:图示细胞为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①为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空隙,充满了外界溶液,②为细胞质。【题目详解】(1)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由于磷脂分子层中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所以葡萄糖不能通过半透膜,A侧渗透压大于B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左扩散的速率大于向右扩散的速率,所以一段时间后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由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蛋白质①的运输扩散到B侧,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等于右侧液面。(2)由题意可知,人工脂质双层膜中不具有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安防人脸识别闸机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个体私企劳动合同范例
- 事业编临时合同范例
- 中标绿化合同范例
- 个人汽车挂靠公司合同范例
- 住建部 epc合同范例
- 临时承揽合同范例
- 保证管理合同范例
- 2025初二下学期班主任教学计划
- 企业内部协作协调措施
- 2022年高考真题-化学(天津卷) 含解析
- 钢板桩围堰施工专项方案
- 基于PLC的校园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化学自招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保密教育培训考试(题目和答案)
- DL∕T 1254-2013 差动电阻式监测仪器鉴定技术规程
-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
- DL∕ 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 (正式版)CB∕T 4557-2024 船舶行业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要求
- 足浴场所卫生管理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