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刺高考二轮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原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为时人对魏源所作《海国图志》等书的评论。据此推知,魏源所作《海国图志》等书()姓名身份评论王茂荫兵部侍郎“是书之法出,而凡法之或有未备者,天下亦必争出备用,可以免无法之患”朱琦御史“况闻兹书出,市贾纷雕镌。辇下诸要人,争买不计钱”汪士铎魏源助手“魏侯经世,为世营平。《海国》问俗,《圣武》谈兵。苗瑶在目,滇黔是程。郁此时栋,所受难盈”姚莹思想家“今魏默深有《海国图志》之作,余可辍业矣”A.激发了民众救亡的决心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潮流D.回应了列强的侵略挑战2.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即行科举考试,在整个统治期间未曾中断。考试形式在许多方面与清制相同,对投考者的资格、背景基本无限制;但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这表明其目的是()A.选拔传统的治国人才B.寻求社会广泛支持C.传播西方基督教文化D.促进中外思想融合3.以秋瑾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女性,她们或奔走呼号于四方,或直赴疆场以献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幕。由此可知近代女性()A.摆脱了传统家庭束缚B.逐渐觉醒并走向社会C.成为民主革命主力军D.社会地位已显著提高4.1907年,哈尔滨“同记”创业之初就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前边卖什么,后边就加工什么;前边什么好卖,后边就加工什么。这种模式使“同记”的生意越做越大,到1928年其下辖的企业有10余家,是当地最大的商工联合企业。据此可知,哈尔滨“同记”的成功主要在于()A.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注重创新商业经营方式C.哈尔滨边贸经济较活跃D.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5.1913年7月13日民国政府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宣布,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要求各省民政长提倡工商业,对所有路、矿、林、垦、蚕桑、畜牧以及工艺场、厂及所有商办公司进行保护和维持。可见,民国政府()A.旨在收回列强在华经济特权B.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控制C.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D.注重工商业发展的连续性6.为打破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政府发行公债,龙岩县群众踊跃购买,共认购了13000多元,远超过原定8000元的销售计划。该县农民还积极用现金缴纳农业税,一些可以不缴农业税的贫苦农民也主动要求缴税。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繁荣B.革命力量的壮大C.政治认同的增强D.斗争形势的变化7.1945年9月14日,毛泽东、周恩来从重庆致电中共中央并转华中解放区负责人,要求尽快派人去上海等地办报。电报中说:“上海《新华日报》及南京、武汉、香港等地以群众面目出版的报刊,必须尽速出版。”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重视报刊传媒事业的发展B.关注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C.争取舆论阵地以赢得人心D.旨在推动工作重心的转移8.194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审计条例》规定:各级政府、机关、部队、学校等伙食单位,生活费及生产节约收支情况,均由民主选举产生的经济委员会进行审查并呈交上级审计机关。这表明边区政府()A.探索向人民公开的审计监察制度B.强化对辖区内各单位的直接监管C.保障国内战争时期军用物资供应D.按“三三制”原则构建民主政权9.1950~1952年我国国营经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贡献率年份在财政收入中的贡献(亿元)占财政总收入比重(%)195021.7533.4195159.7447.81952101.0158.1上表可用于说明,当时()A.新中国的经济恢复基本完成B.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C.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积极性D.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10.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反映了()A.中国教育受意识形态影响B.教育改革适应国家建设需要C.中国教育体系的科学完整D.经济状况制约基础教育发展11.下表是1961~1962年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基建投资(亿元)年度指标(万吨)钢产量(万吨)1961年11.888508701962年5.07600667A.降低成本以缓解财政危机B.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C.压缩产量以减轻市场压力D.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12.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指出:“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这表明当时()A.改革开放拉开序幕B.经济特区开始试点C.外交取得重要成果D.积极探索改革之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私营经济在城乡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954年,城乡个体手工业产值约为当年全国工业产值的20%。此外还有280万户、330万人从事个体商业,他们的商品零售额约占全国商品零售额的40%,但到1978年,全国城镇个体工商者只有15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营工商业发展不仅速度快。而且在经济社会结构中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摘编自陆学艺《中国私人经济的兴起》材料二据国家工商局提供的数据(如下表)显示,截止1993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23.8万户,比去年增长70.4%,一年净增长相当于1978年底至1991年的发展总和,从业人员373万人,比去年增长60.78%,是1991年数字总和的2倍,注册资金681亿元,比去年增长208.14%,是1991年的5倍多。另外,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和商品零售额同样创历史新高,私营经济的增幅之高是其他所有制形式所没有的。——摘编自王敏钦主编《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国私营经济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变化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私营经济呈现出的特点,并概括90年代初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私营经济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具有深刻历史印迹、铸就不朽历史功勋的“传家宝”。——摘编自王碧轩《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演进》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2分)参考答案1.解析:《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材料“天下亦必争出备用,可以免无法之患”“《海国》问俗,《圣武》谈兵”可知《海国图志》被认为补充了近代中国对外界尤其是侵略者认知的缺乏,能够成为抵御列强入侵的有效准备,算得上是对近代民族入侵的正面回应,故选D项。答案:D2.解析:据材料“考试形式在许多方面与清制相同,对投考者的资格、背景基本无限制;但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可知,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不限制投考者的资格、背景,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可以获取原来受种种限制人群的支持并扩大太平天国的影响力,故选B项;选拔传统的治国人才,不符合“内容包括基督教的主旨和对太平军领袖的颂词”,排除A项;传播西方基督教文化是次要作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考试内容包含基督教主旨,并没有涉及中外思想融合,排除D项。答案:B3.解析:根据“或奔走呼号于四方,或直赴疆场以献身,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秋瑾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女性,活跃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这说明近代女性逐渐觉醒并走向社会,故选B项。答案:B4.解析:据材料“创业之初就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前边卖什么,后边就加工什么”可知,“同记”的成功主要在于其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能够紧贴市场,故选B项;据所学,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政府就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与材料时间1907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同记”特殊的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并未直接体现出中国企业在边贸方面的信息,排除C项;据所学,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是在1928年,与材料1907年不符,排除D项。答案:B5.解析:依据材料“凡是清朝‘保护兴业各法令’,对于民国国体没有抵触的,仍然适用”可知,民国政府的工商业政策与晚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连续性,故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外交政策,不能说明民国政府要收回列强在华经济特权,故A项错误;“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与材料主旨在不符,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民国政府在工商业发展方面保留了晚清政府的一些政策,同时,民国政府在国体等方面与晚清政府不同,故“继承了晚清政府的大政方针”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答案:D6.解析:材料可见,龙岩县群众积极踊跃拥护苏区政府的政策,认购公债、缴纳农业税,这是对苏区政府高度认可的表现,故选C项;材料仅能看出人民群众认购公债和缴税的态度,且苏区当时以农业为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不算繁荣,排除A项;材料可见支持苏区的群众增多,可以理解为是革命力量的壮大,但本题问的是革命力量壮大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为打破”可知发生在第四次反围剿之前,当时斗争形势没有发生变化,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才出现了斗争形势的变化,排除D项。答案:C7.解析:根据“1945年9月14日”“上海《新华日报》及南京、武汉、香港等地以群众面目出版的报刊,必须尽速出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重庆谈判时期,中共利用报刊进行政治宣传,争取舆论阵地以赢得人心,故选C项。答案:C8.解析:据材料“各级政府、机关、部队、学校等伙食单位,生活费及生产节约收支情况,均由民主选举产生的经济委员会进行审查并呈交上级审计机关”,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解放战争时期对机关等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进行了探索,体现了人民监督的原则,故选A项。答案:A9.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1950~1952年我国国营经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贡献率逐步增多,说明国营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故选D项;材料仅是国营经济的发展,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经济状况,排除A项;据所学1950~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期,而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实施的,排除B项;据所学,1951年的土改是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不属于国营经济,排除C项。答案:D10.解析:据材料“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1957年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设置是为了国家建设需要,故选B项;劳动技术教育课不能反映意识形态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两次课程改革,不能说明教育体系的科学完整,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基础教育的制约因素,排除D项。答案:B11.解析:从我国钢铁工业的调整统计表的数据可得出,钢铁产量有所调整下降,这是中央“八字方针”实施的结果,从而使得国民经济结构得到改善,故选D项;材料中体现的是钢铁工业在基建投资、年度指标、钢产量方面有所调整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央“八字方针”下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并不是成本的下降,排除A项;当时仍然是计划体制之下的公有制,排除B项;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涉及市场的作用,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根据材料“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可知邓小平强调中国引进外国的管理方法可以分地区、分行业,有区别地分步骤进行,体现了改革开放前夕党和国家对改革之路的探索,故选D项。答案:D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1954年……”“但到1978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知,其变化主要体现为由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末微不足道,再到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政策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占重要地位是因为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合理调整工商业;结合个体经济数量减少的史实可知原因为三大改造,公私合营;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经济政策的阻碍;结合80年代经济政策可知改革开放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截止1993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23.8万户.比去年增长70.4%”可知增长速度快,从业人数多;据材料二“注册资金681亿元,比去年增长208.14%,是1991年的5倍多”可知注册资本额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大。第二小问历史背景,结合时代背景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结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可知,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关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逐步建立。第(3)问据材料二表格中从业人员和产值数据可知,增加了就业,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可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1)变化:由20世纪5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末微不足道,再到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2分)原因: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合理调整工商业;三大改造,公私合营;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经济政策的阻碍;改革开放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2)特点:增长速度快,从业人数多;(2分)注册资本额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大。(2分)历史背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逐步建立。(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3)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