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_第1页
2024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_第2页
2024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_第3页
2024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_第4页
2024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PAGE\*ROMANPAGE\*ROMANII目录目录 I前言 III1范围 12规性用13术和24分类 2组分类 2框式35功要求 4本能求: 4拓功要56技要求 5境5用7电7源7寸量7建础7控7定要求 8行度8电要求 9电绝性能 9过保和路107检要求 107.1般107.2验107.3械关备117.4控127.5击护127.6声137.7升137.8许13械度13防水入147.11低试验 147.12高试验 14交湿试验 14防(氧)14启急装试验 148检项目 159标、输贮要求 16识说明 16输存中特条件 16 PAGEPAGE10电动汽车可移动式充电站综合体通用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可移动型充电站综合体以及成套附属设施的基本构成、分类、功能要求、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使用条件、标志及说明。本标准适用于由框架式结构本体、充电系统、供配电系统、安防系统和附属设施组成的可可移动充电综合体综合体。(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4208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14048.22:GB16895.3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GB50009GBGB50057GB/T2423.12A:低温GB/T2423.22B:高温GB/T2423.42Db(12h+12h循环)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2423.5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环境测试试验Eh:锤击试验GB/T4797.5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GB/T18487.11GB/T29317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GB/T29318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DL507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GB/T18487.1、GB/T2931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动汽车可可移动充电综合体综合体Electricvehiclemobilechargingstationcomplex3.2框架式结构本体Framestructurebody集成充电设备安装基础底座、顶棚的舱式结构或墙式结构。3.3充电系统ChargingSystem(/3.4安防系统Securitysystem3.5附属设施Auxiliaryfacilities集成模块化配套设施。结合移动充电设备,对充电设备产品功能的补充。分类一体式移动充电综合体包含框架式结构本体、充电系统、供配电系统、安防系统和附属设施。整个系统需要满足整体可移动性,可以适应各种平整硬化的场地环境。充电系统安防系统附属设施框架式结构本体供配电系统框架式结构本体供配电系统组合式移动充电综合体包含框架式结构本体、充电系统、供配电系统、安防系统,附属设施可以采用独立搬运,与组合式移动充电综合体在现场拼接组合安装。可选装组合的模块功能:生活休息模块、广告宣发模块、餐饮模块等。附属设施生活休息模块餐饮模块附属设施生活休息模块餐饮模块广告宣发模块框架式结构本体安防系统充电系统供配电系统图2组合式可移动综合体组成结构图采用外观封闭式布局,带有框架基础、背立面、侧面、顶棚等四周包围的结构设计。图3舱室结构示意图采用半封闭式结构,带有框架基础、背立面、顶面三包围结构设计。图4墙式结构示意图采用开发式结构,只包含框架基础,四周开放的结构布局。图5开放式结构示意图充电功能需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要求,直流充电设备应满足GB/T18487.1、GB/T27930、NB/T33001的相关要求;交流充电设备应满足GB/T18487.1、NB/T33002的相关要求。充电设备可以是集成到移动系统内部,也可根据充电设施固定孔位预留基础,将通用充电产品固定在移动系统上。可移动综合体的移动性能要求除电源供电设施外,其他均可整体搬运。可使用辅助设备对相关产品设备进行固定。为满足移动装配的便利性,充电部分和主体宜满足整体运输功能,无需拆分运输。公共充电站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公共充电站充电区域的照度标准值应不低于50lx,显色指数Ra为60。移动充电综合体可识别充电设备接入,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并保存握手阶段、参数配置阶段、充电阶段和充电结束阶段各充电阶段的数据信息,具备危险信息提示功能,紧要时刻具备防护功能。移动充电综合体可根据应用场景的功能需求配置不同功能模块,模块间需满足接口兼容,可扩展兼容接口。车牌识别系统应根据车位位置固定设备区域。地锁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无线方式或者有线方式安装,车牌识别功能需满足车牌白名单、黑名单、区分新能源车牌与传统车牌、不同车牌权限开关等设置。对于具备防占位功能的设备应满足以下通用要求。如地锁、道闸、指示灯、语音播报等方式。防占位设备应能根据控制器指令打开或关闭,控制指令可以是本地车牌识别系统,也可以是运营服务平台远程控制指令。地锁应能满足IPX8级别防水要求,在浸水情况下动作正常无卡顿。地锁应具备检测车辆停放就位功能,在车辆停放现场情况下不得提升地锁,以免刮伤车辆底盘。广告投放系统作为运营配件,需支持室外使用环境,广告功能应当具备远程投放或现场升级功能。表现方式可以是LED、液晶屏幕或广告语音。广告语音音量不宜大于65dB。环境温度:-20℃~+50℃。相对湿度:5%~95%。海拔高度:≤2000m。移动充电综合体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4208中IP54(户外型)的规定。其中最低带电部位高度应满足当地降水最高水位要求,否者应要求土建基础增高处理。移动充电综合体铁质外壳和暴露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用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户外型移动充电综合体应能承受GB/T4797.5规定的不同地区最大风速的侵袭。10m5010min平均最大风速。GB/T2423.1-2008Ad7.1.122测试移动充电综合体的稳流精度应符合7.8.3的规定。试验前、试验期间、试验后,移动充电综合体应能正常工作。GB/T2423.2-2008Bd7.1.12后,测试移动充电综合体的稳流精度应符合7.8.3的规定。试验前、试验期间、试验后,移动充电综合体应能正常工作。GB/T2423.4-2008Db22h375安装环境:可移动充电综合体可应用于室外露天场景,对安装在特殊或恶劣环境区域需加强防腐、防倾倒、重复接地等工艺要求;运输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对整体或对环境敏感局部区域采取防雨防侧风等保护措施;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X连接0038CNS或NCS系统。连接2AC电源TNS或NCS10kV移动充电综合体输入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额定电压±15%。交流输入电源频率为50Hz±1Hz。TN-S30mA100ms。可移动充电综合体内部电线电缆应满足用电设备额定负荷,并应满足国家标准对电线电缆标识的要求。可移动充电综合体应根据对应车位布局配置对应充电线缆的长度,充电线缆长度应满足对应车位最远端充电接口的连接要求。充电综合体尺寸和重量宜满足运输要求,长距离搬运式产品应满足GB1589《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的要求。可移动充电综合体土建设计应满足抗震、防火、防洪、防潮、和低噪声等各项要求,并应满足电气专业的各项技术要求,车位中间道路宽度应保证每个车位都可顺车或倒车进出。站级管理层数据服务器和操作工作站的具体数量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或者通过边缘网关实现站级管理功能。42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柜,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通信电缆及其他辅助控制设备等。IK10GB50009当结构构件和连接按考虑地震作用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荷载效应组合进行计算,其中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9。对于人员可站立操作的底面支撑地板应满足200kg以上支撑重量,顶面应设置排水措施,雪荷载应满足DL5077《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要求,根据应用场景设计承重力,在北方等于8-10毫米的积雪深度,在南方等于6-8毫米的积雪深度。GB/T2423.1090%在正常试验条件下,交流输入为额定值,移动充电综合体在最大输出电流下长期运行,内部各发热元器件及各部位连接端子处的温升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表1移动充电综合体内部温升部测试点极限温升/K动力电源输入端子70输入断路器、接触器接线端子70塑料绝缘线25充电机/充电桩输入线缆、连接端子70熔断器端子连接处(如有)70显示、附属设备可触摸部位(如有)50显示、附属设备不可触摸部位(如有)70在额定电流和环境温度40°C条件下,手握可接触的表面最高允许温度为:50°C金属部分;60°C非金属部分。同样条件下,用户可能触及但是不能手握的表面最高允许温度为:60°C金属部分;85°C非金属部分。供电设备应设计为:接触部分不超过特定温度;危险带电部分不应被触及。可触及危险部分的防护等级应满足外壳的防护等级应至少:IPXXC;III至少满足GB/T16935.1-2008移动充电综合体的接地要求应能符合下列要求:地标志;c)0.1Ω;用开路电压为表2规定的直流电压等级的测试仪器,测量移动充电综合体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10MΩ。21min1.4倍2表2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额定绝缘电压Ui/V绝缘电阻测试仪器的电压等级/V介电强度试验电压/kV冲击耐压试验电压/kVUi≤602501.0(1.4)160<Ui≤3005002.0(2.8)±2.5300<Ui≤70010002.4(3.36)±6注1:括号内数据为直流介电强度试验值。注2:出厂试验时,介电强度试验允许试验电压高于表中规定值的10%,试验时间1s。移动充电综合体输入过流保护装置应符合GB14048.2-2008、IEC60947-6-2:2007和IEC61009-1:2013求。保护可由断路器、熔断器或其他组合实现。1.31min急停急停装置用来切断移动充电综合体与充电设备、辅助附属设施之间的联系,以防电击、起火或爆炸。急停装置应装备在移动充电综合体容易接触位置,并具备防止误操作的措施。()检查具有显示功能的设备及屏幕显示内容准确,响应灵敏。检查灯光指示是否准确无误,对应动作响应应正确,响应动作延时不超过1s。目测检查移动充电综合体铭牌位置和内容的正确性与完整性,铭牌内容应符合要求。目测检查移动充电综合体接线、接地及安全标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通过观察并用一块15s1515s内152N/cm2(、:环境温度:+20C±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试验时供电电源条件为:频率:50Hz士0.5Hz;交流电源电压:220V/380V,允许偏差士5%;交流电源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因数不大于5%;交流电源系统的不平衡度:不大于5%;交流电源系统的直流分量:偏移量不大于峰值的2%。除另有规定外,试验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满足下列要求:;b);c)1/3;d)1/5开关设备应具备如下特性。开关和隔离开关应符合GB14048.3-2008的相关要求,开关和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工作电路额定电流的1.25倍,其使用类别应不低于AC-22A或DC-21A。接触器应符合GB/T14048.4-2010的相关要求,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应不小于工作电路额定电流的1.25倍,其使用类别应不低于AC-1或DC-1。断路器应符合GB10963.1或GB14048.2的相关要求,具备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继电器应符合GB/T21711.1。计量若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具备电能计量功能,应符合GB/T28569或GB/T29318的相关要求。交流供电设备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宜采用AC型,符合GB14048.2、GB16916.1和GB22794的相关要求。装场所并满足GB50057-20106.4应在导电体和PE网络设备包括通信柜、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通信电缆及其他辅助控制设备等。IPXXB0.1Ω3标志。用测量工具测量可移动充电综合体规定部位的最小间隙应满足表3规定的要求表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位置:额定绝缘电压(V)电气间隙要求值(mm)爬电距离要求值(mm)主回路(输入)≤6033主回路(输出)60-30056控制或辅助电路300-700810注1:当主电路与控制电路或辅助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不一致时,其电气间院和爬电距离可分别按其额定值选取。注2:具有不同额定值主电路或控制电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院与爬中距离,应按最高额定绝缘电压选取。注3:小线、汇流排或不同级的裸露的带电导体之间,以及裸露的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问隙不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小于20mmn。在可移动充电综合体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表4规定施加直流电压,绝缘电阻不小于10MΩ。之41min(1.4倍10A433。4试验位置绝缘电阻试验仪器的电压等级(V)介电强度试验电压(kV)冲击耐压试验电压(kV)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2501.0(1.4)1.0输入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5002.0(2.8)5.0输出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10002.5(3.5)12.0注1:括号内数据为直流介电强度试验值40dBlm1.5m65dB(A)。GB/T2421.1—20084.81在40℃环境温度下,可移动充电综合体可用手接触部分允许最高温度应是:金属部分,50℃;非金属部分,60℃。可以用手接触但不必紧握的部分,在同样条件下允许的最高温度应为:金属部分,60℃;非金属部分,85℃。GB/T2423.5520J0.4m33IP按照GB4208的方法进行防止水进入可移动充电综合体壳体试验。室外使用的可移动充电综合体满足IPX4要求,可进行摆管喷水试验或喷头淋水试验:1801.6m0.2m,摆管每孔0.07L/minl0min。12.5L/min,50kPa150kPa外壳表面积计算lmin/m2,最少5min。室内使用的可移动充电综合体不需要进行防止水进入试验。GB/T2423.1—2008Ad202h5.6.4GB/T2423.2—200852h5.6.4可移动充电综合体放入环境试验箱,按照GB/T2423.4—2008的“试验Db:交变温热(12+1hb)22h1MΩ75%()100ms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