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山河盼归英雄归家-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新鲜速递_第1页
15山河盼归英雄归家-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新鲜速递_第2页
15山河盼归英雄归家-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新鲜速递_第3页
15山河盼归英雄归家-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新鲜速递_第4页
15山河盼归英雄归家-2024年高考语文月度热点新鲜速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河盼归,英雄归家——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热点素材新鲜速递热点素材:11月21日中午,中国空军一架运20飞机起飞,执行赴韩国接运第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2014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9年迎接共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迎接英烈、以国之名。70多年前,10多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将鲜血洒在了异国他乡。如今英魂归来,祖国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回家。此次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时,由2架歼20在我国领空为执行接运任务的运20伴飞护航。“双20”列阵长空告慰革命先烈,既彰显了国家形象,也表达了祖国和亿万人民的崇高敬意,这是对先烈的最好告慰。角度、评论及观点:1、山河盼归,英雄之光照亮复兴之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每一名英烈的故事,都是一本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书。连续9年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就是对英烈们的缅怀,也是一次次精神洗礼,提醒着人们今天的安宁与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当前,我们正昂首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战胜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更大荣光,就必须大力赓续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坚定必胜信念、发扬斗争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继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破浪前行。作为生逢盛世的每个公民,则要以信仰、信念、信心铸就奋斗力量,立足岗位、实干拼搏、发光发热,主动将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人民的大我,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共同汇凝聚起风雨同舟、共创未来的磅礴伟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铭记历史、缅怀英烈。隆重迎接在韩志愿军英雄烈士归国,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被誉为“立国之战”的抗美援朝战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必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回望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有290余万将士奔赴朝鲜作战,10多万名志愿军烈士血洒疆场,从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到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他们用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彰显了志愿军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和顽强品格。历史证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虽然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几十年来,祖国和人民始终没有忘记他们为维护正义、反对侵略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这些可敬可爱的烈士们,他们的贡献彪炳史册,他们的英名万古流芳。3、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接续奋斗,续写新时代“英雄赞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让我们不忘历史、砥砺前行,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接续奋斗,续写新时代“英雄赞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行。金句储备:1、宇宙燃烧,银河浩渺,星辰一直闪耀。历经岁月,跨越时空,英雄从未陨落。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上,那群“最可爱的人”,平凡似泥土,却挺立如浮雕。一个国家若有记忆,一个民族如有史诗,那,便是吧。2、70年后的今天,我们总说,星光不负赶路人。可我们不能只顾往前走,还要记得回首来时路,我们该拭擦纪念碑上的尘粒,该再庆祝我们的胜利,该自豪于那一次扬眉吐气立国威。3、《英雄儿女》中,“向我开炮”的豪情,《上甘岭》中寸土必争的惨状,《金刚川》里,以人为桥的壮举……所有这些血染的历史,映衬着今天的天空更蔚蓝,草木更苍翠,人间更五彩。4、1950年的中国,尚在襁褓,却有西方国家环伺觊觎。是打还是忍?是进还是退?百万人民志愿军迅速集结,开赴战场,辽阔的大后方万众一心,出钱出力。我们引以为豪的,仅仅是逼美国人签一纸停战协定?不,更有我们人穷志坚,绝不服输,一呼百应的人心。6、有人用血性的胸膛,堵住肆虐的枪口;有人任烈火焚烧,坚若磐石;有人以命换命,殒身冰河之下;有人冻坏四肢,用断臂写下“亮剑长津湖”……来一遭人间,耗去几世机缘,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可是,为了鸭绿江此岸的万家灯火,为了亿万国人的天伦之乐,他们愿意把最宝贵的一切,都献出来,毫无怨言。7、有时候我们想,在这个太平年代,没有人希望看到炮火撕裂宁静的夜空,没有人愿意吻别妻儿走进枪林弹雨,但如果真的有一天,兵戎又见,烽烟再起,我们又该如何抉择?除了国之重器两弹一星,除了傲人的GDP,我们还该有所凭藉。如果我们民族的血管里,继续流淌着百万志愿军捐躯赴国难的英雄基因,又有哪个敌人不忌惮,哪个对手不胆寒?8、好在关键时刻,都有一群勇敢的人,成为新的“最可爱的人”,而且他们可能曾在我们身边,或和我们年龄相仿。而下一次出列的,会不会就是你和我?是惧还是勇?是战还是降?我们是不是该有一些“雄赳赳”与“气昂昂”?9、或者,退一步说,我们难以站到时代的前排,而只是固守自己的座位。可我们还是无法绕开各种挑战,一不小心就被砸个正着,与其臣服,不如迎战。对比下志愿军战士冰天冻地、茹草咽糠的情境,你会觉得,一切艰难,不过是船行大海带点伤,自己年轻的脊梁上,还可以承住多点的担当。10、已有的事,后必再有;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再回首,云遮不断来路,再回首,荆棘依然密布。但愿你我,缅怀英雄的时候,不被泪水遮挡了视线……11、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12、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1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4、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祥榕15、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16、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17、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18、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19、血脉流贯弦歌不辍,爝火传薪松竹常青。20、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青山万重天。21、心中有坚定信仰,脚下有无限力量。22、几百年以来,西方国家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一尊大炮就能取掉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彭德怀2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24、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2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毛泽东高格范文:浴血立国,淬火强国徐建华长河悠远,天地常新。总有一些不平凡的事件,沉淀着一个国家的记忆,熔铸成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伟大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早已响彻在“保家卫国”的请缨声中,激扬在“雄赳赳,气昂昂”的嘹亮军歌中,淬炼于庚子年国之大典的“庙堂之声”中。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一串闪光的名字,一幅民族精神的浮雕。他们前仆后继的背后,是炽烈的家国情怀。他们深知,鸭绿江的西边,是新生的祖国,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耕者有其田,住者有其屋。那也是一个万众一心的时代。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工厂即战场,人人都是枕戈待旦的战士。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百姓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抗美援朝也创造了“手榴弹战胜原子弹”的历史,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生动体现。七十年前浴血以立国,七十年后淬火以强国。抗美援朝书写了一部民族英雄史。而进入和平年代,我们在逐步实现强国复兴梦。依然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抗疫英雄们,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国有召,他们脱我旧时裳,著我战时袍。钟南山们在红地毯上行走的十秒钟的高光时刻,之前是几年几十年的勇毅。“中国总是被那些勇敢的人保护地很好”,正因为有他们,才有了今日云销雨霁,山河无恙。还有那些平凡人物中涌现出的英雄。他们慷慨赴难的壮举背后,还有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愧疚,还有“想着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牵挂惦念。他们告别年迈的母亲,吻别熟睡的幼子,或许一走竟成永诀。依然是万众一心的时代。疫情,居家隔离,蜗居于方丈之室。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在“关心粮食和蔬菜”的同时,更加关注国事、天下事。凡夫俗子的我们,第一次感受到深居宅室,而心系家国。我们键声如雨,转发接力;我们不再娱乐至死,而是开始收看《新闻联播》;我们不再以“吃瓜群众”自嘲,做了云监工;我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揪心于增长的病例数字。庚子抗疫,就是国人在集结成强大的钢铁长城,就是中国精神的又一次浴火淬炼。为政者,课吏职,抗疫守土;为民者,舍小我,顾全大局。如果我们的国家不够强大,面对史无前例的挑战,将交出怎样的答卷,尚未可知。血沃中原肥劲草,七十年前,英雄儿女们砥砺了不畏生死的民族风骨,激发了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而今天,生于新世纪的青年们,愿我们回首来路,缅怀历史,也展望未来,迎接挑战。时评链接:接英雄回家,凝聚矢志复兴磅礴伟力11月22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在韩国仁川举行,23日,中韩双方举行遗骸交接仪式。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繁华盛世,迎接英雄先烈魂归故里、落叶归根,以今日之盛景告慰英雄先辈之灵魂,以赓续英雄之精神践行强国复兴之伟业。斗转星移、跨越时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那些迎难而上、奋不顾身、顽强斗争、无畏无惧的英雄先烈,就没有岁月静好、日新月异、万家灯火、万事太平的时代盛世。“接英雄回家”,激荡亿万人民群众的崇敬之情与精神信仰,凝聚起矢志复兴的磅礴伟力。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凌然。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先烈先辈是中国人精神脊梁最坚实的基石,是镌刻在中国人精神血脉里的基因图谱。回望近代百余年历史,一大批革命先烈和英雄先贤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奋勇抗争、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用生命铺就民族复兴的道路轨迹,用鲜血和汗水谱写人民幸福的理想乐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坚韧不拔、追求真理、一往无前,推进大气磅礴、气势如虹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不断书写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新篇章。人无精神不行,国无精神不兴。英雄是时代的标杆,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滚滚前行的方向指引与精神航标。“接英雄回家”照见中华民族崇尚英雄、尊重英雄、敬畏英雄的民族品性与气质底蕴,也激励全社会形成人人敬重英雄、人人争当英雄、人人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格局。英雄并非天生的,而是危险面前选择勇敢。赓续英雄精神、弘扬英雄作风,扎根实践土壤、一心为公为民,于平凡中释放不凡力量,方可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路上绽放绚丽之花。家国情怀是英雄追求的崇高境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英雄之所以能感天动地、深得人心,其精神与事迹穿越时空仍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正在于其以家国情怀为重、以民族大义为要、以人民福祉为本。那一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表露质朴的信念,那一句“杀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彰显高尚的品格,那一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抒发无怨无悔的崇高情怀……与家国共鸣、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同行,是英雄之气长盛不衰、英雄之灯长明不熄的精神密码。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从艰难困苦中走来,走向辉煌光明未来,崇尚英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必须以英雄为榜样、汲取最好的精神营养剂。继承英雄遗志,赓续红色信仰,以锐意攻坚之力、舍我其谁之志、踔厉奋发之姿,实干苦干、自强自信、久久为功,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蓝图不断变为现实图景。不忘历史铭记英雄2023年11月23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从2014年至2022年已连续九次成功交接91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十次交接。1950年10月,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用一场威震世界的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阔别故土70余载,去时尚是少年,归来已是忠魂。祖国从未忘记,人民从未忘记,今日,“双20”列阵长空,我们以崇高敬意,迎接志愿军忠烈回家!你们是人民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怀念。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忘历史,铭记英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70年前的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朝鲜停战实现,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战争赢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依靠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军队,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抱起炸药包冲向敌人的杨根思、和战友一道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的胡修道,到用身体导电接通线的牛保才、零下40摄氏度四肢冻到毫无知觉仍想冲锋杀敌的周全弟……为了祖国和人民利益,志愿军将士义无反顾、血染沙场,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用生命写就了一部英雄史。我们要铭记那段为了和平与正义而奋斗的岁月,要尊重并珍惜烈士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把烈士精神化为奋进的动力,勇于面对挑战,坚守正义,追求真理,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赓续血脉,砥砺奋进。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意志,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胆略和气魄,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勇气。70多年时光匆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砥砺奋进。迈步新征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涵养忠诚之魂,永葆赤子之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从革命先烈手中接过“接力棒”,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变为现实。烈士英灵回归故里,英雄精神激荡时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每一次迎回烈士遗骸,都会让我们回到那抗美援朝的壮烈时代,烈士遗骸是时代的化石,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英灵回归故里,英雄精神都会让我们心潮澎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永远的宝贵精神财富。烈士英灵回归故里,英雄精神激荡时代。烈士英灵回归故里,我们以最高礼仪。庄严的时刻,敬慕的氛围,我们用崇尚的心迎接烈士遗骸。在每一名礼兵心里,这是庄重的托起,眼神里是肃穆,是庄重,是对志愿军的崇高敬意;在每一个国人心里,这是严肃的仰视,这是崇敬的感情。最高的礼仪是对英灵的告,最高的敬意是对英雄的赞美。山河已无恙,英雄可归矣。《1950他们正年轻》将在9月3日上映,片中有一位老战士,临终前的愿望是找到自己的战友遗体,带回中国。英雄的遗愿让我们落泪,不止老战士,我们对牺牲的每个战士念念不忘,我们一直在做接他们回家的工作,我们一直努力在寻找烈士亲人。这是对英烈的崇尚,这是对英灵的担当,这是对抗美援朝的敬仰。不忘历史,启迪今天。以史为鉴,铸剑为犁。英雄精神激荡时代,我们以奋斗传承。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传承发扬,是我们今天奋斗新征程的伟大力量源泉。英雄精神激荡时代,我们以奋斗传承。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闪耀着光辉的英雄名字是历史的灯塔,照亮我们的奋斗征程。边防战士,清澈爱的爱,只为祖国;抗疫先锋,用生命庇护生命;抗洪战士,逆水而行;航天英雄,勇敢向上;等等。神州大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英雄精神血脉涌动,英雄情怀激情豪迈,不断增强我们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向前。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创造了历史,铸造了丰碑。生命有限,英雄无限。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辈出才能事业澎湃。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铭记烈士遗愿,不忘伟大理想,用奋斗传承英烈精神,戮力同心,气势磅礴,披荆斩棘,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以国之重器告慰先烈近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对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社会各界报以极大关注。根据中韩两国在2013年达成的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截至2021年,韩方已经连续8年向中方移交了8批、共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移交工作,对于社会公众而言,这是向先烈表达礼敬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人们,其实是在共同向先烈们行注目礼;对于国家而言,这是一堂肃穆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次难得的面向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中国人民崇尚英烈、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牢记不忘过去,才有未来。因此,以何种方式体现国家对先烈的重视、又如何让社会公众直观感受到这份尊敬与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因此,我国始终非常重视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工作的细节,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体现对烈士的尊崇。2015年以来,空军每年都派飞机赴韩执行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任务。从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起,我国启用了自主研制的大型国产军用运输机运20,并派战机护航。今年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更是首次出现运20与歼20同框的画面,新闻下面的评论区写满了网友们的“泪”与“燃”。作为全球最为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我国以自主研发的歼20战机护航运20运输机搭载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是国家以最高礼遇向先烈致敬。参与这次护航任务的歼20战机,来自空军首批组建、首支参战、首获胜绩的英雄部队,这也是在告慰先烈,当年的人民空军已成长为今日的空中劲旅。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人民志愿军由于缺乏制空权,受尽了敌方军机狂轰滥炸的苦头;而今,歼20和运20两个大国重器双双列阵长空,昭示着我国拥有了捍卫祖国、维护和平的先进武器,这就是对那些为了国家安全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最好的告慰。如今,我们不仅有了运20、歼20、运油20等空中重器,航母、055万吨大型驱逐舰等深海利剑也在护卫着祖国海防。大国气象,何其雄哉!正是因为无数先烈和前辈的披肝沥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人民迈进了全面小康生活,我们这个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以大国重器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一定能够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致敬英雄,成为英雄崇敬英雄、学习英雄,无疑是最响亮的主旋律。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成为“霸屏”的弹幕。9月3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留言“刷爆”朋友圈,无数网民以此缅怀抗日战争英烈。崇尚英雄的洪流在网络中汇聚,致敬英雄的举动也在现实中上演。“祖国没有忘记你们,谢谢你们!”志愿军烈士家属、退伍军人成为航班上的“重要客人”,机组人员通过广播向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