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的应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_第1页
纳税筹划的应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_第2页
纳税筹划的应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_第3页
纳税筹划的应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_第4页
纳税筹划的应用-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筹划1.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筹划4.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筹划2.个人所得税税率筹划3.第二章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个人所得税收入(亿元)20942452.3231863722.193949.274837.17个人所得税收入增幅20.5%17.1%29.8%16.8%6.1%22.5%第一节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的法律界定

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税收筹划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的法律界定(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

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1、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居住满一年。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1)纳税年度:公历1.1—12.31(2)居住满1年: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满365日(3)临时离境:一次≤30日,累计≤90日

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里,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天的,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义务人及纳税义务居民纳税义务人(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住满一年的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和华侨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住不满一年的外籍人员、港、澳、台同胞

某外国人2008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9年2月15日回国,2009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9年11月15日至2009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9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10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案例2-1:

税法规定,凡支付应纳税所得的单位或个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各项应纳税所得时,必须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

(二)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和个人申报纳税相结合的征收管理制度。凡在中国境内负有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具有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应当按照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一)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二)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三)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四)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五)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1.工资、薪金所得,以纳税人任职、受雇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以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3.劳务报酬所得,以纳税人实际提供劳务的地点,作为所得来源地。

4.不动产转让所得,以不动产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动产转让所得,实现转让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

(三)所得来源的确定

5.财产租赁所得,以被租赁财产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红利的企业、机构、组织的所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特许权的使用地,作为所得来源地。

(一)纳税人身份认定筹划的思路

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二是通过人员流动;三是跨年度来华;四是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恰当安排自己离境时间。

二、纳税人身份认定的筹划

约翰先生是美国居民,准备到中国居住一年半,计划于2008年1月1日来中国,于2009年5月30日回国。

案例2-2:

约翰先生1999年1月20日来北京,一直居住到2004年12月5日之后回国,并于2005年1月1日再次来北京,一直居住到2008年5月30日回国。

案例2-3:

A、B、C三位均系美国科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的高级雇员。因工作需要A、B于2007年12月8日被美国总公司派往在中国设立的北京分公司工作;2008年2月10日C被美国总公司派往在中国设立的上海分公司工作。其间各自因工作需要三人均回国述职一段时间。A于2008年7-8月回国两个月;B、C于2008年9月回国20天。2008年12月发放年终工资薪金。A领到中国分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10万元,美国总公司支付1万美元;B、C均领到中国分公司支付的工资薪金12万元,美国总公司支付1万美元。

案例2-4:

第二节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筹划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法律界定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税收筹划一、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的法律界定(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二)个体工商业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还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演、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劳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五)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是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

(十)偶然所得除了上述10个项目外,需要征税的新项目,以及个人取得的难以界定应税项目的个人所得,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收个人所得税。

(十一)其他所得(一)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筹划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所谓非独立个人劳务,是指个人所从事的是由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工作或服务于公司、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均为非独立劳动者。他们从上述单位取得的劳动报酬,是以工资、薪金的形式体现的。二、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的筹划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月工资薪金收入(扣除三险一金)-3500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扣数

1XX≤45001010534500<X≤90002055549000<X≤35000251005535000<X≤55000302755655000<X≤80000355505780000<X4513505

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扣数

1X≤500502500<X≤2000102532000<X≤50001512545000<X≤2000020375520000<X≤40000251375640000<X≤60000303375760000<X≤80000356375880000<X≤10000040103759100000<X4515375

扣除三险一金后的月收入调整前的应纳税额调整后的应纳税额每月税负变化情况35001250少交125500032545少交2806000475145少交3307000625245少交3808000825345少交480100001225745少交4803850077507745少交538600777577750500001062511195多交5701000002882529920多交1095注意:附加减除费用。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再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

其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1300

适用范围:(1)在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2)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3)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1)引导案例:(任职单位选择的筹划)案例2-5:

董健是某高校的硕士毕业生,同时得到三家公司的招聘意向书。三家公司的行业领域与发展潜力旗鼓相当,工资水平也相去不远,但发放方式存在差别。

1.工资化福利的筹划

甲公司:基本工资5400元,午餐津贴300元,交通补助300元。乙公司:基本工资4700元,午餐津贴300元,但公司有职工住房,以象征性收费方式向职工出租。丙公司:基本工资4200元,无饭补,但公司有自己的餐厅向职工提供免费午餐;无车补,但有班车接送上下班;有职工住房,并且有夏季的防暑和冬季的取暖费补贴400元。

为便于比较,免费午餐视收益300元,班车接送视收益300元,职工住房视收益1000元。甲乙丙公司每月应纳税额分别为:甲公司应纳税额

=[(5400+300+300)-3500]×10%-105=145元乙公司应纳税额

=[(4700+300)-3500]×3%=45元丙公司应纳税额1=[(4200+400)-3500]×3%=33元丙公司应纳税额2=[4200-3500]×3%=21元

案例分析:

三家公司雇员每月的实际收益为:甲公司净收益=(5400+300+300)-145=5855元乙公司净收益=(4700+300+1000)-45=5955元丙公司净收益1=(4200+400+300+300+1000)-33=6167元丙公司净收益2=(4200+300+300+1000)-21=5779元

一年下来比较分析:乙公司比甲公司多收益

=5955×12-5855×12=1200元丙公司比甲公司多收益

=6167×6+5779×6-5855×12=1416元丙公司比乙公司多收益

=6167×6+5779×6-5955×12=216元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须的福利,可少缴个人所得税。一般可行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企业提供员工住宿;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

3.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1)企业提供免费膳食;(2)由企业提供车辆供职工使用;(3)企业为员工提供必须家具及住宅设备。2)工资化福利的筹划思路:案例2-6:

张先生每月工资收入5000元,每月支付房租1000元,除去房租,可用的收入为4000元。

3)工资化福利的筹划案例:1)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思路如果某个纳税义务人的工资、薪金类收入极不平均,相对于工资、薪金收入非常平均的纳税义务人而言,其税负较重。这时如果职工和单位进行一定的协调,将工资的发放相对平均化,就可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2.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案例2-7:某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每月的工资额按照基本工资加提成的方式发放。公司员工王先生在2010纳税年度内,1-12月份工资情况如下:

2)各月工资收入不均衡时的筹划案例月份123456工资收入3500100035007004000900月份789101112工资收入80032002800120045006300

案例分析:月份工资收入公司代扣税金(元)

13500(3500-2000)×10%-25=12521000033500(3500-2000)×10%-25=1254700054000(4000-2000)×15%-125=175690007800083200(3200-2000)×10%-25=9592800(2800-2000)×10%-25=551012000114500(4500-2000)×15%-125=250

126300(6300-2000)×15%-125=520/1345如果1-11月每月发放2600元到年底结清余额发放其余的3800元。

1-11月应纳税额

=[(2600-2000)×10%-25]×11=385元

12月应纳税额=(3800-2000)×10%-25=155元全年应纳税额385+1555=540元,较上一种情况少纳税1345-540=805元。案例分析:月份工资收入公司代扣税金(元)

1350002100003350004700054000(4000-3500)×3%=15690007800083200092800

01012000114500(4500-3500)×3%=30

126300(6300-3500)×10%-105=175/220如果1-11月每月发放2600元到年底结清余额发放其余的3800元。

1-11月应纳税额为0

12月应纳税额=(3800-3500)×3%=9元全年应纳税额9元,较上一种情况少纳税220-9=211元。该方案筹划的关键是:一是要充分利用费用扣除标准,即基本工资收入至少应达到费用扣除标准。二是减除费用之后的“收入”应尽量分散。

1)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的计算

(1)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

税率-速算扣除数3.年终奖金发放的筹划案例6-8:某企业一员工王某月工资收入4000元,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2000元。试计算王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如果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案例6-9:某企业一员工王某月工资收入3000元,年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2000元。试计算王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案例2-10:某纳税人王先生每月工资4500元,奖金每年总计36000元。如何进行奖金发放,才会使纳税人的实际收益最大?

2)年终奖金发放的筹划案例方式一: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3000元)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3000-2000

=5500(元)应纳税额=5500×20%-375

=725(元)年应纳税额为725×12=8700(元)

方式二: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4500-2000)×15%-125

=25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6000×15%-125

=5275(元)年度纳税总额=250×12+5275=8275(元)

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将比每月发放奖金节约税款425元。

案例分析:方式一: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4500-3500)×3%

=3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6000×10%-105

=3495(元)年度纳税总额=30×12+3495=3855(元)

案例分析:方式二: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3000元)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3000-2000

=4000(元)应纳税额=4000×10%-105

=295(元)年应纳税额为295×12=3540(元)每月发放奖金将比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节约税款315元。

方式三:奖金每月发放10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放奖金24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1000-3500

=2000元每月应纳税额=2000×10%-105

=95(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24000×10%-105

=2295(元)年度纳税总额=95×12+2295=3435(元)方式四:奖金每月发放15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放奖金18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1500-3500

=2500元每月应纳税额=2500×10%-105

=145(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18000×3%

=540(元)年度纳税总额=145×12+540=2280(元)案例2-11:

某纳税人王先生每月工资6000元,奖金每年总计60000元。如何进行奖金发放,才会使纳税人的实际收益最大?

案例分析:方式一:奖金年终一次性发放

每月工资应纳税额=(6000-3500)×10%-105

=145(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60000×20%-555

=11445(元)年度纳税总额=145×12+11445=13185(元)

案例分析:方式二:奖金按月发放(每月奖金5000元)

每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0-3500

=7500(元)应纳税额=7500×20%-555

=945(元)年应纳税额为945×12=11340(元)发放奖金将比年终一次性发放奖金节约税款1845元。

方式三:奖金每月发放25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放奖金30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2500-3500

=5000元每月应纳税额=5000×20%-555

=445(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30000×10%-105

=2895(元)年度纳税总额=445×12+2895=8235(元)方式四:奖金每月发放500元,年终一次性再发放奖金54000元。每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500-3500

=1500元每月应纳税额=1500×3%

=45(元)年终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54000×10%-105

=5295(元)年度纳税总额=45×12+5295=5835(元)

如果月收入的适用税率高于年终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应将年终一次性奖金与12的商数应尽量接近该档税率的临界值,充分利用低税率。当商数与临界值相等时,税负最低。

在预知奖金数额的情况下应选择取得数额最大的一次奖金收入所在月份,确认为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适当选择奖金数额,充分利用低税率,使税负降低。(二)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1.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法律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劳务(设计、安装、装潢、制图等)取得的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如下: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②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入每次收入额×(1–20%)

1)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依据2)加成征税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较高的,规定在适用20%税率征税的基础上,实行加成征税办法。所谓“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较高的”,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劳务报酬所得加成计税采取超额累进办法。

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扣

1X≤20000200220000<X≤50000302000

350000<X407000

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如果纳税人的每次应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20

000元,其应纳税总额应依据相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应纳税额的计算注意:劳务报酬的每次收入确定:

A、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B、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2.劳务报酬所得筹划的方法1)平均收入法(分次申报筹划法)

合理安排纳税时间内每月收取劳务报酬的数量,多次抵扣法定的定额(定率)费用,减少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避免适用较高的税率。

张先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考试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2008年6月张先生和某会计师事务所商定,每年年终到该事务所兼职三个月。事务所于年底三个月,每月支付张先生30000元。

案例2-12:

该筹划法的核心是:使劳务报酬的支付期间变长,使每次收入平均化,从而使得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一档税率,降低整体税负。

2)收入拆分法(分项计算筹划法)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总共列举了28种形式的劳务报酬所得,对于这些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案例2-13:

某纳税人某月给几家公司提供劳务,同时取得多项收入:给某设计院设计了一套工程图纸,获得设计费2万元;给某外资企业当了十天兼职翻译,获得1.5万元报酬;给某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得到3万元报酬。

如果将各项所得加总缴纳个人所得税款,则应纳税额=(20000+15000+30000)×(1-20%)

×40%-7000

=13800元分项计算:设计费应纳税额=20000×(1-20%)×20%

=3200元翻译费应纳税额=15000×(1-20%)×20%=2400元技术服务费应纳税额=30000×(1-20%)×30%-2000

=5200元总共应纳税额=3200+2400+5200=10800元案例分析:3)费用转移法为他人提供劳务以取得报酬的个人,可以考虑由对方提供一定的福利,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提提供一定服务费用开支等方式,虽然减少了纳税人的收入,同时也减少了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以达到规避个人所得税的目的。案例2-14:

某大学教授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2008年5月受上海一家合资企业邀请讲课,劳务报酬5万元,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由该教授自付。开销如下,往返机票3000元,住宿5000元,伙食费1000元,其它费用1000元。

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款=50000×(1-20%)×30%-2000

=10000元支付讲课费=50000-10000=40000元该教授纯收入=40000-(3000+5000+1000+1000)=3000元

案例分析:

改变支付方式,各项费用由企业负责企业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款=40000×(1-20%)×30%-2000

=7600元该教授纯收入=40000-7600=32400元

对于劳务报酬收入,纳税人通过筹划,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关键是在签订劳务合同时,应约定领取报酬的数额和次数,明确相关费用由业主承担。

3.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转化的筹划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课征的制度,各类所得在课税时完全分离,分别纳税。这样,同样的一笔所得,当它被归属为不同的收入项目时,其税收负担是不同的。这就给纳税人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各项报酬,是个人从事非独立性劳务活动的收入;而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地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仅在于,前者提供所得的单位与个人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而后者不存在这种关系。

张先生2008年4月从单位获得工资类收入2500元。由于单位工资太低,张先生同月为A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当月报酬为3500元。案例2-15:这种节税方法原理在于应纳税所得额较少时,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低。因此,可以在可能的时候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

方女士2008年7月从公司获得工资、薪金收入共8000元。另外,该月方女士还获得铁道工程设计院的劳务报酬收入8000元。案例2-16:1)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为:(8000-3500)×10%-105=345(元)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为:

8000×(1-20%)×20%=1280(元)

方女士该月应纳税额为1625元2)如果方女士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其应纳税额为:

(8000+8000-3500)×25%-1005=2120(元)3)如果方女士将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则其应纳税额为:

(8000+8000)×(1-20%)×20%=2560(元)

可见,分开缴税比转化后缴税少。案例分析:

(1)在工资、薪金没有达到扣除标准时,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资,可以更好的利用费用扣除限额;(2)在收入总水平不高时,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低,因此,可以在可能的时候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

(3)在两项收入都较大的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计算,可以进行两次费用扣除,可以使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更轻。筹划的思路:

(1)收入性质的转化必须是真实、合法的;(2)取得的收入是否属于工资、薪金收入,划分的标准是个人和单位之间是否有稳定的雇佣关系,是否签订有劳动合同;

(3)与原单位取消劳动合同还涉及到“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1.稿酬所得的法律规定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三)稿酬所得的筹划

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具体规定为:每次收入在4

000元(含4000元)以下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

1)稿酬所得的计税依据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实际缴纳税额﹦应纳税额×(1–30%)

2)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必要费用)×税率4000元以下:每次800元4000元以上:收入的20%20%×

(1-30%)=14%稿酬所得每次收入确定:

A、作品再版,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

B、连载收入,以连载完成后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

连载完又出合订本的,视为另一次。

C、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的稿酬,应与以前出版时取得的合并为一次。

注意:

1)费用扣除的筹划尽可能让出版商多提供设备或服务,少要稿酬。使自己的稿酬所得相当于享受到两次费用抵扣,从而减少应纳税额。2.稿酬所得的筹划思路某作家准备创作一部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作品,需要到珠三角地区实地考察,出版社和作家签订出版协议,支付稿酬20万元,预计考察费用10万元。

如果一本书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现,则该作品将被认定为几个单独的作品,单独计算纳税,节省纳税人不少税款。

2)系列丛书筹划

某税务专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准备出版一部关于纳税筹划的著作,预计稿筹所得1.2万元。

1)如果该纳税人以一本书的形式出版该著作则应纳税额

12000×(1-20%)×20%×(1-30%)=1344(元)2)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该纳税人以4本一套的形式出版一套系列丛书,则该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如下:

每本稿酬=12000÷4=3000元每本应纳税额(3000-800)×20%×(1-30%)=308(元)

共计308×4=1232元案例分析:

(1)该著作可以被分解成一套系列著作,而且该种发行方式不会对发行量有太大影响;

(2)该种发行方式应保证每本书的稿酬小于4000元。

注意:3)著作组筹划法本来由一人完成的作品改为由多人共同合作,这种筹划方法是利用低于4

000元稿酬可扣除800元的费用的政策,从而达到少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1.财产租赁、转让所得的法律规定

1)财产租赁所得的法律规定财产租赁所得,是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四)个人财产租赁、转让的筹划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

元为限)-必要费用]×税率4000元以下:每次800元4000元以上:收入的20%20%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其允许扣除项目有:(1)出租财产实际缴纳的税金和教育费附加;(2)出租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每次以800元为限)。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2)个人财产转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以个人每次转让财产取得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中,“每次”是指以一件财产的所有权一次转让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税率卖出财产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20%1.财产原始凭证2.税务机关核定

(1)纳税人能够完整、准确地提供转让房屋收入、成本和费用凭据的,采取查实征收方式。

应纳税所得额为转让房屋收入额减除房屋原值、转让房屋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

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交易价格-原值、转让房屋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和合理费用)×20%

(2)纳税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纳税额的,采取核定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征收率为1%-3%。

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转让房屋收入额×征收率注意:1)财产租赁的筹划思路私房出租的税收政策及变化:

2001年前,私房出租需缴纳“五税一费”营业税每月按租赁收入的5%缴纳;城建税每月按营业税税额的7%缴纳;教育费附加每月按营业税税额的3%缴纳;房产税每月按租赁收入的12%缴纳;印花税按租赁金额的0.1%贴花,于合同签订时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按房产租赁所得的20%缴纳。

2.财产租赁、转让所得的筹划

2001年政策调整(1)对按政府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包括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向职工出租的单位自有住房;房管部门向居民出租的公有住房;落实私房政策中带户发还产权并以政府规定租金标准向居民出租的私有住房等,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2)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其应缴纳的营业税暂减按3%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3)对个人出租房屋取得的所得暂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2002]74号文件规定“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其应缴纳的营业税暂减按3%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的规定,具体含义是:”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其应缴纳的营业税暂按3%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暂按4%的税率征收;对于居民住房出租后用于生产经营的,其缴纳的营业税仍应按5%的税率征收,房产税按12%的税率征收。财税[2008]24号文件关于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税收政策的规定:

(1)对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2)对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3)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在3%税率的基础上减半征收营业税,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4)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王龙在江南某市以20万元的价格购买一套二手房,由于种种原因在近两年内不准备居住,于是决定将此房出租给他人。经朋友介绍有两个客户对该房感兴趣,一个是从事技术服务的公司,要利用该房从事商务活动,初步商定每月租金2100元;另一个是个人租赁,目的是自己居住,只愿出租金每月2000元。(1)掌握最新税收信息,及时调整筹划方案

将其房屋出租给经营单位:其房租收入两年应缴纳营业税

2100×24×5%=2520(元)每月105元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2520×(7%+3%)=252(元)每月10.5元应缴纳房产税

2100×24×12%=6040(元)每月252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100-105-10.5-252-800)×10%×24

=2238(元)

案例分析(按08年前的税收规定)

两年应缴纳各种税收合计为:

2520+252+6048+2238=11058(元)实际取得收益为:

2100×24-11058=39342元案例分析:将其房屋出租给居民:

两年租金收入应缴纳营业税

2000×24×3%=1440(元)每月60元

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1440×(7%+3%)=144(元)每月6元应缴纳房产税

2000×24×4%=1920(元)每月80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60-6-80-800)×10%×24

=2529.6(元)

两年应缴纳各税合计=1440+144+1920+2529.6

=6033.6(元)实际取得收益=2000×24-6033.6=41966.4元

将其房屋出租给经营单位:其房租收入两年应缴纳营业税

2100×24×1.5%=756(元)每月31.5元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756×(7%+3%)=75.6(元)每月3.15元应缴纳房产税

2100×24×4%=2016(元)每月84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100-31.3-3.15-84-800)×10%×24

=2835.72(元)

案例分析:(按08年后的税收规定)

两年应缴纳各种税收合计为:

756+75.6+2016+2835.72=5683.32(元)实际取得收益为:

2100×24-5683.32=44716.68元将其房屋出租给居民:

两年租金收入应缴纳营业税

2000×24×1.5%=720(元)

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720×(7%+3%)=72(元)

应缴纳房产税

2000×24×4%=1920(元)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000-30-3-80-800)×10%×24

=2608.8(元)

两年应缴纳各税合计=720+72+1920+2608.8

=5320.8(元)实际取得收益=2000×24-5320.8=42679.2元

案例分析:王龙购置的二手房以每月2000元的租金租给某人居住。考虑该房产的下一步用途,王龙计划在出租结束后对其修缮,预计修缮费用1.6万元。

(2)租赁房屋修缮时间的筹划

个人独资企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生产经营所得。其中,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动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3)财产租赁应税项目性质转变的筹划

筹划思路:如果投资者将可用于经营的财产投入企业或将其所有的财产从企业账面抽出,就可以改变其财产租赁的项目性质和税率,达到减税目的。某独资企业2008年度实现生产经营所得100000元,另外一部分房屋出租取得收益24000元(年租赁收入26400元,与之相关税费2400元)。方案一:将租赁财产作为企业财产,租赁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则应纳税所得额总计为124000元。

应纳税额=(100000+24000)×35%-6750=36650(元)案例分析:

方案二:将租赁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租赁收益按“财产租赁所得”单独纳税。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

=(26400÷12-2400÷12-800)×10%×12=1440(元)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100000×35%-6750=28250(元)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1440+28250=29690(元)(1)房屋转让相关税收政策

2006年6月1日起,对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5年(含5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

2)财产转让的筹划思路

自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按买卖差价征收营业税全额征收营业税免征营业税免征个人所得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普通住房非普通住房自用5年以上购买2年以上(含2年)购买不足2年个人转让住房非普通住房普通住房按买卖差价征收营业税

自2010年1月1日起,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或者不足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按买卖差价征收营业税全额征收营业税免征营业税免征个人所得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普通住房非普通住房自用5年以上购买5年以上(含5年)购买不足5年个人转让住房非普通住房普通住房按买卖差价征收营业税

2011年1月27日新国八条规定,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超过5年(含5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按买卖差价征收营业税全额征收营业税免征营业税免征个人所得税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普通住房非普通住房自用5年以上购买5年以上(含5年)购买不足5年个人转让住房非普通住房普通住房全额征收营业税对即将自用满5年的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尽量使用5年期满后再转让。

(2)充分用好用足相关税收政策一是纳税人在转让住房时实际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税金可扣除;二是从2006年8月1日起,纳税人按照规定实际支付的住房装修费用、住房贷款利息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可扣除。

(3)尽最大可能扣除所有合理费用王先生于2008年9月以40万元的总价(含购买时所缴税金)在某省会城市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住房装修费用4万元,支付住房按揭贷款利息2万元,均有相应规范的票据。现在他决定将房屋以70万元的总价售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700000×5.5%=38500(元)印花税=700000×0.5‰=350(元)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0%

=(转让收入-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有关合理费用)×20%

=(700000-400000-38850-

60000)×20%=40230(元)如果不能提供证明资料,应纳个人所得税:=(700000-400000-38850)×20%=52230(元)

案例分析:一是住房装修费用扣除须经审核且限定比例。商品房及其他住房,最高扣除限额为房屋原值的10%。同时,纳税人原购房为装修房,即合同注明房价款中含有装修费(铺装了地板,装配了洁具、厨具等)的,不得再重复扣除装修费用。二是按揭利息扣除须提供有效证明。纳税人出售以按揭贷款方式购置的住房的,其向贷款银行实际支付的住房贷款利息,需要凭贷款银行出具的有效证明据实扣除。三是扣除手续费、公证费等费用要属实。纳税人按照有关规定实际支付的手续费、公证费等,要凭有关部门出具的有效证明据实扣除。

注意:

个人独资企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生产经营所得。其中,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动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4)财产转让应税项目性质转变的筹划

筹划思路:如果投资者将可用于经营的财产投入企业或将其所有的财产从企业账面抽出,就可以改变其财产转让的项目性质和税率,达到减税目的。

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扣1X≤1500050215000<X≤3000010750330000<X≤60000203750460000<X≤1000003097505100000<X3514750

某独资企业2008年度实现内部生产经营所得10万元,另外取得设备转让收益3万元。(设备原值100万元,转让价为106万元,转让过程中相关税费3万元)。

方案一:该财产作为企业财产,转让收益并入生产经营所得统一纳税。应纳税额=130000×35%-6750=38750(元)方案二:该财产作为投资者个人的其他财产,转让收益按“财产转让所得”单独纳税。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

=(1060000-1000000-30000)×20%=6000(元)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100000×35%-6750=28250元)投资者合计应纳税额=6000+28250=34250(元)

案例分析:

如果财产转让价格为95万元,转让资产损失8万元。

方案一应纳税额

=(100000-80000)×20%-1250=2750(元)方案二的“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为零;“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100000×35%-6750=28250(元)投资者应纳税额合计28250(元)沈伟创办个人独资企业欣伟企业。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调动职工积极性,公司决定在2008年1月购置一幢价值500万元房产,向职工出租(每月向职工收取6万元租金)以解决本公司职工的住房问题。该房产是以个人名义购买还是以公司名义购买?(5)独资企业主购房的筹划第一方案:以企业的名义购入,每月向职工收取租金。第二方案:沈伟向企业贷款(利率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以自己的名义购入房产并每月向使用房屋的职工收取租金。

1)以企业名义购买,使用年限20年,折旧率5%公司每年应缴纳的税金:应缴纳营业税:60000×12×5%=36000(元)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600(元)应缴纳房产税:60000×12×12%=864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60000×12-36000-3600-86400-5000000×5%)

×35%-6750

=113650(元)各种税收合计为:239650元

案例分析:

2)以个人名义购买,房款向公司借,利率6%(1)公司就借款利息取得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5000000×6%×35%-6750=98250(元)(2)个人每年应缴纳的税金:应缴纳营业税:60000×12×1.5%=10800(元)应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1080(元)应缴纳房产税:60000×12×4%=2880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60000×12-10800-1080-28800)-720000×20%]×10%=53532(元)各种税收合计为:192462元第三节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筹划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法律界定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筹划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采取了分类征税制度模式,但由于其特定的收入调节功能,又对其中三个应税税目,即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以及个人承包承租所得和个人劳务所得采取调节收入差距比较明显的超额累进税率。其他的应税税目基本上都是采取比例税率的形式。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的法律界定(一)高边际税率向低边际税率方向的筹划高税率向低税率方向移动的筹划是基于累进税率本身而言,累进税率的特点在于收入高,其应税项目适用的税率也高。所以,对于适用累进税率制度的高收入工薪阶层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名义货币工资所得,在税法所允许和生活福利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福利化。

二、个人所得税税率的筹划筹划思路:在低收入时,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属于分类征税制,在条件许可并可顺利转化收入项目类别时,就尽可能地将其收入作为工薪收入处理;

在高收入时,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将其收入作为适用于比例税率的收入项目处理。

(二)累进税率向比例税率方向的筹划

1、个人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改变为个体工商户的,应依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不再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个人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后,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不论其分配方式如何,均应先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然后根据承包、承租经营者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承包、承租经营变更营业执照的筹划

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扣1X≤50005025000<X≤1000010250310000<X≤30000201250430000<X≤50000304250550000<X356750某人承包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合同约定承包后,该企业性质不变,承包人每年向集体企业上交承包费10万元,其余利润归承包人。2008年度该企业获得税前收益20万元。(1)不变更工商登记时缴纳企业所得税:200000×25%=50000元税后利润:200000-50000=150000元扣除上交的承包费后获得的承包收益:

150000-100000=50000元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0-3500×12)×10%-250=550元净收益:50000-550=49450元案例分析:

(2)变更工商登记为个体工商户扣除上交的承包费后税前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