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1页
辽宁省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2页
辽宁省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3页
辽宁省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4页
辽宁省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六一、积累与运用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急遽变化潸然泪下2.看拼音写词语。zhǎyǎnfángyùmíngmèichèdǐ3.请选出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晃动huàng 剥削bō 摆摊儿tānrB.依偎wei 僻静bì 万象更新gèngC.倾覆qǐng 搅和huo 焉知非福yǎnD.耽搁ge 骆驼to 重见天日zhóng4.请仿照下面句子的方法,写一个句子。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5.近百年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无数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概括写出其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场景。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①挫折虽然给人带来痛苦,却可以磨炼意志,激发斗志;可以使人调整行动,学会思考,以更佳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一个个目标,成就辉煌的事业。②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③____,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④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⑤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6.第①句中的有一处语序不当,应改为:。7.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关联词语:。8.第③句应该在“”的后面添加一个动词:。9.第④句应该把“”后面的标点改为:。10.选文的中心句是:。(填序号)11.诗文填空。(1)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浣溪沙》(2)苟利于民,不必古法;,。《淮南子》(3)毕业之际,请你引用名言给好友丁丁写下赠言:。(4),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5)写出2句毛泽东的诗句,注意要出自不同的诗。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12.写出选文中加点“之”的意思。A.通国之善弈者也B.一人虽听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D.虽与之俱学13.选择下面句中停顿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里。A.通国/之善/弈者/也B.通/国之/善弈/者也C.通国之/善弈者也14.选文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好处是。三、阅读现代文,回答问题现代文阅读材料一:时间的脚步是快还是慢?①小孩子总希望快快长大,但是时间似乎过得很慢,得等上很久才长一岁;而上了年纪的人,总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②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③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④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材料二:时间轴是最近网络.上比较热的名词,不过很多人对于时间轴的意思不是很清楚,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时间轴。[中文名]时间轴[外文名]timeaxis[含义]按时间顺序,把事件串联起来.[特点]把图像视频等组合做出特技效果。[具体解释]通过互联网技术,依据时间顺序,把一方面或多方面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记录体系,再运用图文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时间轴可以运用于不同领域,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过去的事物系统化、完整化、精确化。纵观时间轴就是一份完整的历史资料,记录着每一天,甚至更短时间发生的故事;横观时间轴就是“历史上的今天”,记录着某一天不同地方、不同人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功能意义]时间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可以系统、完整的记录某一领域的发展足迹和详细事迹。对个人、家庭、行业、历史等各个方面都可适用,而且呈现形式直观、清晰,让人们在浏览阅读的时候还可以娱乐、互动,增加了互联网的趣味性和体验性。时间轴里集成了多种功能,其中包含:家族树、百科系统、家庭日志、家庭相册等。可通过高级查询精确到某一点或某个人,浏览故事、图片。还可以创建地区时间轴、景点时间轴等,对应时间点录入发生的故事,然后形成其特有的历史时间轴。[设计图示例]材料三:和时间赛跑(有删改)①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解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②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③“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④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⑤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时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⑥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⑦时间过的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⑧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⑨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⑩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15.阅读上面的三个材料,内容正确的2项是()。A.决定时间脚步快慢的是人的年龄。B.时间的脚步是固定的,不会变快或变慢。C.在生命的进程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常常感觉时间过得太慢。D.时间轴就是记录某一天不同地方、不同人的各种各样的事情。E.制作时间轴决不是画一张平面图那么简单。F.材料三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外祖母去世的忧伤之情。G.材料三的第③段中爸爸说的话主要意思就是:我们都会像外祖母一样去世的。16.材料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17.材料一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8.运用材料一的知识给材料三中作者这一时期经历,画出时间轴设计简图。19.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写出材料三第④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0.材料三第⑤段中的“一寸一寸”为什么不可以删掉?21.材料三第⑦和⑧段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22.材料三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内涵丰富,写出你的理解。23.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与朱自清的《匆匆》,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四、作文24.六年小学生活是我们成长中的宝贵财富。回忆是对往日美好的珍惜,请写下你校园生活的最美好记忆,让它更加有力地鼓起你前进的风帆。要求:①题目自拟,注意运用学过的多种方法,描写经历,抒发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③文中不得使用真实姓名,如果出现人名:请用“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称呼,同学请用“明明”“红红”“丁丁”等称呼。④写完后,读一读,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对自己写得最满意的2处做批注。⑤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450字。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急遽变化;潸然泪下【解析】【分析】书写时注意“急遽变化”不要写成了“急遂变化”;“潸然泪下”的“潸”读shān,有三点水,书写时不要忘记了写三点水。

故答案为:急遽变化、潸然泪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2.【答案】眨眼;防御;明媚;彻底【解析】【分析】书写时要注意“眨眼”的“眨”不要写成形近字“泛”,“防御”的“防”不要写成形近字“仿”,“明媚”的“媚”不要写成形近字“楣”。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眨眼、防御、明媚、彻底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3.【答案】A【解析】【分析】A:正确

B:依偎wei改wēi;僻静bì改pì;万象更新gèng改gēng;不正确;

C:倾覆qǐng改qīng;焉知非福yǎn改yān;不正确;

D:耽搁ge改gē;骆驼to改tuo;重见天日zhóng改chóng;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4.【答案】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运动,有的跳高,有的跳远,有的跑步。【解析】【分析】例句把三个(有的……,有的……,有的……,)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短句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是排比句。仿写的句子也必须满足这个特点。故答案为:下课了,同学们到操场运动,有的跳高,有的跳远,有的跑步。【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表述只要合理即可。5.【答案】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解析】【分析】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奋斗人物不断涌现,正是这些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让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如:邓稼先是两弹之父,设计了原子弹和氢弹。邓稼先钱学森并称“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故答案为: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点评】近百年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无数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要弘扬百年奋斗的中国精神,接过中国梦的接力棒,以奋斗之姿,与祖国同行。【答案】6.学会思考,调整行动7.但是/然而8.所有;经历9.。;;10.①/⑤【解析】【点评】(1)考查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

(4)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先整体感知,然后再判断。6.结合句子“可以使人调整行动,学会思考”“调整行动”和“学会思考”语序颠倒,改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

故答案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7.第③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应该用“但是”或者然而。

故答案为:但是/然而8.第③句“不是所有挫折的人”缺动词,应在“所有”之后加“经历”。及“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

故答案为:所有、经历9.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用分号。“让你却步不前。”句中的句号改为分号。

故答案为:。;10.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是①挫折虽然给人带来痛苦,却可以磨炼意志,激发斗志;可以使人调整行动,学会思考,以更佳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一个个目标,成就辉煌的事业。⑤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故答案为:①/⑤11.【答案】(1)松间沙路净无泥(2)苟周于事;不必循旧(3)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4)中庭地白树栖鸦(5)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解析】【分析】(1)从上句“山下兰芽短浸溪,”可知下句答案。“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书写时要注意“净”不要写成形近字“挣”。

(2)从上句“苟利于民,不必古法;”可知下句答案。“苟利于民,不必古法;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出处:《淮南子·汜论训》“循”不要写成形近字“盾”,

(3)毕业赠言只要引用鼓励性的名言即可。如:我们预定的目标,不是享受,也不是受苦,而是要使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进一步。

(4)从下句“冷露无声湿桂花”可知上句答案。“庭”不要写成形近字“挺”。

(5)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2句毛泽东的诗句即可。如:《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采桑子·重阳》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故答案为:(1)松间沙路净无泥;(2)苟周于事;不必循旧;(3)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4)中庭地白树栖鸦;(5)①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②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词、名句的意思,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答案】12.的;他的(教诲);它(鸿鹄);他(想射鸿鹄的人)13.C14.对比;把专心致志的人和想射鸿鹄的人作比较,突出强调两人学习效果差距大,从而突出强调专心致志的重要性。【解析】【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字的意思再一一对号入座。

(2)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对朗读停顿的划分,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此题目。

(3)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12.A.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之”的意思是的。

B.一人虽听之: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之”的意思是他的(教诲)。

C.思援弓缴而射之: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之”的意思是它(鸿鹄)。

D.虽与之俱学: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之”的意思是他(想射鸿鹄的人)。

故答案为:的、他的(教诲)、它(鸿鹄)、他(想射鸿鹄的人)1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通国之善弈者也。”的意思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正确划分节奏应为:通国之/善弈者也。

故答案为:C14.选文画线句子把专心致志的人和想射鸿鹄的人作比较,突出强调两人学习效果差距大,从而突出强调专心致志的重要性。是对比。

故答案为:对比;把专心致志的人和想射鸿鹄的人作比较,突出强调两人学习效果差距大,从而突出强调专心致志的重要性。【答案】15.B;E16.开篇点题,例举了老人和孩子对时间快慢的感觉不同,并作比较,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时间的具体说明。17.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把5岁、20岁、50岁的一年占生命总过程的百分数相比较,突出强调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说明老人觉得时间过起来很快的原因。18.和太阳比—和时间赛跑—西北风比—受益无穷19.比喻,把爸爸的话比作谜语,生动形象写出我当时对爸爸的话不理解,表现我对时间永不回来的难过心情。20.本意形容很短,这里指一点一点的意思,强调时间在一点点流逝,表达我对时间流逝的难过和无奈心情。21.答案一:⑦详写,因为例举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一次经历,对我的动作、心理进行了具体描写。⑧略写,因为这段只是对事件的罗列,没有具体描写。答案二:⑦⑧是详写,既具体例举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一次经历,对我的动作、心理进行了具体描写,还对和时间赛跑的其它事件的进行罗列。22.提高做事速度和原来比较,节省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收获和原来比却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抓紧时间,比原来快一点,这样日积月累,做的事就会很多,进步就会很大。23.《和时间赛跑》;前者稍积极,后者稍无奈。【解析】【点评】(1)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材料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分析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

(7)此题主要考查对详写略写方法的掌握能力。

(8)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9)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1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A:错误。决定时间脚步快慢的是人体内的生物钟。

B:正确。

C:错误。在生命的进程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常常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D:错误。时间轴就是按时间顺序,把事件串联起来。

E:正确。

F:错误。材料三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和时间赛跑怎样珍惜时间。

G:错误。材料三的第③段中爸爸说的话主要意思就是:度过了的所有时间,永远不能回来。

故答案为:BE16.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①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②结构角度引起下文对时间的具体说明。

故答案为:开篇点题,例举了老人和孩子对时间快慢的感觉不同,并作比较,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时间的具体说明。17.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材料一第④段“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句中“5岁、20%:20岁、5%、50岁、2%。”这是列数字。把“5岁、20岁、50岁的一年占生命总过程的百分数相比较”这是作比较。说明老人觉得时间过起来很快的原因。

故答案为: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把5岁、20岁、50岁的一年占生命总过程的百分数相比较,突出强调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说明老人觉得时间过起来很快的原因。18.时间轴是按时间顺序,把事件串联起来。阅读全文梳理归纳可知:和太阳比—和时间赛跑—西北风比—受益无穷

故答案为:和太阳比—和时间赛跑—西北风比—受益无穷19.材料三第④段画波浪线句子中,把“爸爸的话”比作“谜语”,生动形象写出我当时对爸爸的话不理解,表现我对时间永不回来的难过心情。是比喻。

故答案为:比喻,把爸爸的话比作谜语,生动形象写出我当时对爸爸的话不理解,表现我对时间永不回来的难过心情。20.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故答案为:本意形容很短,这里指一点一点的意思,强调时间在一点点流逝,表达我对时间流逝的难过和无奈心情。21.文章材料详写略写安排是与中心主旨有关,一般详写部分与中心关系密切,反之,则与中心关系作用不大。

故答案为:答案一:⑦详写,因为例举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一次经历,对我的动作、心理进行了具体描写。⑧略写,因为这段只是对事件的罗列,没有具体描写。答案二:⑦⑧是详写,既具体例举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一次经历,对我的动作、心理进行了具体描写,还对和时间赛跑的其它事件的进行罗列。22.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要特别注意,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问词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时间是永不停息的,而人需要休息,所以说人跑不过时间。但是只要抓紧时间,尽力去做,比原来快一点就是好的。这样日积月累,用途就大了,你会发现比别人快上一大步。

故答案为:提高做事速度和原来比较,节省的时间虽然不多,但是收获和原来比却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抓紧时间,比原来快一点,这样日积月累,做的事就会很多,进步就会很大。23.《和时间赛跑》通过“我”的外祖母去世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怎样珍惜时间,这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受益无穷。作者是积极。而《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比起《和时间赛跑》就稍有无奈了,所以我更喜欢《和时间赛跑》。

故答案为:《和时间赛跑》;前者稍积极,后者稍无奈。24.【答案】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小学生活的回忆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小学五年里记载了我和同学的摩擦的故事,记载了我和凤学.之间快乐的故事.这将是我一生史无法忘记的一段美好时光。即将步入史学。我对小学有太多不舍。我舍不得关心教育我的老师们;舍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