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2张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磨难中凝聚力量,奋斗中硬核成长。敢于负责,勤于自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伶官传》序

复习课

任务一:复习背诵全文并准备理解性默写1、欧阳修《伶官传序》中论述国家盛衰之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揭示了人不应骄傲自满而应谦虚谨慎以及不可贪图享乐的道理。

3.孟子早就有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示,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再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沉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人们要防微杜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讽谏北宋统治者居安思危,力戒骄奢,励精图治。6、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庄宗由盛转衰的过程后,又以两个反诘句回扣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任务二:归纳整理文言知识点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雠”同“仇”,仇敌“无”通“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3.抑本其成败之迹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2.仓皇东出3.一夫夜呼4.乱者四应函:用木匣子装约:订立盟约本:推究原:推其根本前:向前东:向东夜:在夜里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

1.而告以成功使动用法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形容词作动词

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成功:成功的消息兴、亡使动乱:作乱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2.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古义:官名,一般的官员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指人为的事。

今义:人情事理(关系)

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请其矢,盛以锦囊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困数十伶人困之智勇多困于所溺而天下诸侯已困矣chénɡ,装旺盛强盛围困困扰困乏,疲惫兴盛一词多义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微小的事悄悄地为隐身份而改装(如果)没有一词多义给交往等待亲附,亲近。赞许虚词与(1)动词①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②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失其所与,不知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④日月逝矣,岁不我与⑤蹇叔之子与师⑥吾与点也参加和,跟为,给,替和与其一词多义与(2)介词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3)连词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②与人刃我,宁自刃以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告以成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盛以锦囊以一少牢告庙(拿,把)

(用)

(用)

知识归纳1、梁,吾仇也。2、此三者,吾遗恨也。3、燕王,吾所立。4、盛以锦囊。5、系燕王父子以组。6、而告以成功。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8、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被动句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特殊句式.固定句式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啊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难道……吗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1、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2、“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4、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5、《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6、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就陷他于困境,以致杀身亡国,被天下人讥笑。7、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6、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任务三:积累文化常识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2.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3.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4.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5、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6、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7.“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等。“年号”是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如“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尊号”即“徽号”,是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的称号。8、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则称为建元。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任务四:

积累作文素材素材:庄宗“忧劳”,不忘晋王遗命,将晋王所赐三矢“受而藏之”,然后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写作应用1、人要有忧患意识2、忧劳可以兴国3、居安要思危等忧患意识对于国家至关重要,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要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时刻保持谨慎,把问题想得更深一些,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防控措施做得更周密一些,我们方能在“如履薄冰”中坚决防止疫情蔓延扩散。素材:逆境时,庄宗唯恐辜负先人之托,用兵时负矢在前,自先士卒,终于一胜再胜,大获成功。在成功后,便改初衷,宠幸伶人,贪图享乐,以致政事废驰,衰败继之。写作应用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谦受益,满招损3、成与败4、顺境与逆境5、忧与逸等6、人事与天命7、兴与亡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灭吴的事例:《苦斋记》中说:“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3、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4、“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比尔盖茨5、“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则好。”——任正非6、要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习近平7、“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张瑞敏一立足现实思考历史关注现实人生,以史为镜,明察当今得失。

示例:耀眼时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历史阴霾羁绊了苏轼一生,乌台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颠沛流离取代了曾经的风光霁月。千古绝调万世取法苏轼驾一叶扁舟出没于惊涛骇浪而从容应对,在白露、清风中感慨人生变迁时,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千古绝调万世取法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