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1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2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3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4页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I卷(共3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包扎(zhā)重创(chuāng)果脯(pǔ)开花结果(jiē)D.暇想(xiá)泥泞(nìng)陨命(yǔ)屹立不倒(yì)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①)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央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②),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也(③)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神奇一文不名异曲同工B.神妙不值一钱异曲同工C.神奇不值一钱不约而同D.神妙一文不名不约而同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C.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4.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野人莫养君子”。我们都希望社会的管理者是像样的君子,因为中国历代文化都强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里面就讲到,“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什么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基本相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B.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品格上的D.君子与士的含义,有同也有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人办事的可称为士,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并能身体力行的就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C.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理想化,从道理上讲人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一个C.“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D.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群羊(母羊)之装,韦(熟牛皮)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取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敏于事而慎于言D.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给文(一)中最末段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A.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B.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C.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D.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11.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⑥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一)开篇,墨子先说明,“仁人”的事业就是“兴利”与“除害”然后围绕什么是“害”,什么是“利”B.文(二)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C.文(二)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13.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14.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爱”,但又有不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说说有哪些不同。第Ⅱ卷(共114分)四、(29分)【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颔联。(3)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16.按题目要求填空。“ (5)曾子曰:“,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6)_,远之事君。(《论语》十二章)五、(19分)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竞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④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于驾八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使。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⑤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然倏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1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弥漫(mí)游骋(chěng)积淀(dìng)18.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19.请分析文章结尾引用诗句的作用。20.赏析第6段画线语句。六、(6分)21.小说《红楼梦》塑造了许多经典隽永的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尽管生活在封建旧时代却熠熠生辉,你谁,请选取这部书中的一个女性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说明喜欢的理由。要求100字左右。七、(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1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卷(共36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砥励(lh)寒噤(jìn)戛然而止(jiá)果脯(pǔ)重创果脯(pǔ)重创(chuāng)【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屹立不倒(yì)“殒命”的“殒”应读yǔn。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①)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央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②),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也(③)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选自《砺锋诗话》,有删节)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神奇一文不名异曲同工B.神妙不值一钱异曲同工C.神奇不值一钱不约而同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4.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句,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形【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神奇:非常奇妙的。神妙:非常高明、巧妙。这里指的是“时间”很奇妙,又“却”,说明前后形成转折,再联系后面“千金难买”可知,应选“不值一钱”。第三空,异曲同工: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后比喻不同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前文说到孔子用流水比喻时间,后【3题详解】由前文“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可知,此处是说时间给人们的感受,从程度上看,应先说“切肤之痛”,再说“无能为力”,排除AC;从先后的逻辑顺序来看,先说“飞速流逝”,再说“永不复返”,排除B。【4题详解】亮消失的那一天。“晦”对应的时间是农历每月的末一日,二、(9分,每小题3分)明,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指社会的掌权者、当权讲“建国君营,教学为先”,就是说建立一个国家,君子来管理一个国家,要把教育放在第一位;通过教育达到的最后目标是“化民成俗”,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君子是一个在上位的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但这主要是指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相对于小人、野人来讲的。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比较大会地位的标志转变为人格品格的标志。孔子主要从道德的理念来给“君子”做一个这样的规定,这在以后子给这三个概念做了相当明晰的解释,他说“好法而行,士也”。遵循一定的规律又能够很实在地去实践。荀子又说“齐明而不竭,圣人也”。对天而君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道德楷行就像一阵风一样,小人的品德就像草一样,风往哪儿吹,草就往哪儿倒。君子体现。宋代的张载在《正蒙》里面也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君子不用出门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就因为他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以自君子的另一个作用是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靠君子来延续,社会上如果没有专治于文化传承的人,靠君子来传承。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要大家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而是要把文化的灵魂和精神(选自《道德与文明》2016年第6期,有删改)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一词出现在春秋之前,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基本相同,君子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内B.孔子以后,君子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君子跟小人的差别主要是在道德品格上的差别,而在春秋之前君子主要是D.君子与士的含义,有同也有不同,遵循一定的规律做人办事的可称为士,有远大坚定的志向并能身体力行的就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先阐释了“君子”的内涵,然后从“引领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阐明了君子的C.君子、圣人都是德行上的楷模,君子与圣人的差别在于,圣人更D.所谓“博”就是学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我们用“博雅”来形容君子,所以只要学识丰富,品行端正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载《正蒙》里说,“君子于民,导始为德而禁其为非”,就是指君子引导民按照社会的德行前进,是引领社B.文中引用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当一个民族有良好风俗的时候,法律就是简单的”,目的是C.“身教胜于言教”,是指君子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就可以使国家的百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自D.社会需要有君子来专治于文化传承,时代的变化更要求君子不要拘泥于外在的各种形式,否则就不能很好地传【5题详解】A.“其含义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应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Gentleman”,可知“君子”与西方文化中的“绅士”的含义有较大的差异。【6题详解】识丰富,‘雅’就是品行端正。这两个字是君子所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文中的“博【7题详解】三、(15分,每小题3分)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群羊(母羊)之装,韦(熟牛皮)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以盛水浆,其坚不D.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慎终如始,则无败事10.给文(一)中最末段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是()A.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B.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C.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D.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11.下面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体现墨子“兼爱”思想的一组是()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一)开篇,墨子先说明,“仁人”的事业就是“兴利”与“除害”然后围绕什么是“害”,什么是“利”B.文(二)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C.文(二)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1)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14.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爱”,但又有不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说说有哪些不同。【答案】8.B12.D13.(1)有利于别人的(2)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14.①儒家的仁爱是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强调爱无差别等级;②儒家的“爱”是以血缘为基础的。而墨家的“爱”【8题详解】9题详解】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B.连词,因为;/介词,用。句意:都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因此仁者赞誉它。/用它来盛水,可是它的坚D.都是连词,就。句意:人与人相爱就不会互相伤害【10题详解】句意: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忠实”意思是“内心确实”,共同修饰“欲”,作状语,“忠实”不能断开,排除BC;“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结构一致,各自断开,中间不必断开,排除D;【11题详解】【12题详解】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13题详解】(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端”,发端,萌芽。【14题详解】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孔子的仁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儒家的“爱”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有血缘关系;而墨家主张的“爱”是以天下的利是什么呢?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选自《墨子·兼爱中》,有删节)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四、(29分)【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颔联。(3)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3)风调雨顺,春耕得时;桑麻茂盛,织机繁忙;社会安定,丰收可待;暮年岁月,欣逢太平。【小问1详解】盗,而人们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的原因则是“秋成”,即秋天粮食收获丰厚。【小问2详解】根据诗歌首联“地绵万里尽春耕”可知,诗人写作的时间正当春耕时节。而这时草木初长此外,诗句在描写时,分别采用了“阴阴”和“轧轧”这两个叠字来加以修饰,“阴阴”【小问3详解】诗歌首联中,“雨足郊原正得睛”以“足”修饰“雨”,以“正得”修饰“晴”,这如此的恰到好处,没有因此产生天灾。而正因如此,农人们才能及时展开并忙于春诗歌颔联中,诗人想象了夏日因耕种得时而“桑麻暗”的景象,并想象此时辛勤的农人了。而“社钱易敛庆秋成”则充分说明农人秋收诗歌尾联中,诗人感叹说“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这里的“书生”指的注释“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可知,此时诗人已是暮年。在战乱不止的南宋,诗人在暮年还能有幸(5)曾子曰:“,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答案】】①.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②.无之以为用③.自是者不彰④.自矜者不长⑤.见贤思齐焉⑥.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士不可以不弘毅⑧.迩之事父五、(19分)①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阗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片膏腴之④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使。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⑤旅途中我喜欢把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⑥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跳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濠,仿佛能谛听到自然、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向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然倏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1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积淀(dìng)蜿蜒(wān)窥察(kuī)谛听(ti)18.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旁征博引,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并触及了当下现实,C.河西走廊的过客对祁连山的形容之所以见仁见D.作者在游历河西走廊的同时,也以恋人、挚友般的心态去贴近祁连山,试图体验祁连山的“心史”。E.本文既从空间的视野描述祁连雪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也从时间的角度传达一种20.赏析第6段画线语句。19.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发作者以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③词语运用准确传达情感,如“俯视”“守护”这些动词的运用,形象地写出祁连雪岭对这方土地的关爱和保【17题详解】【18题详解】【19题详解】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而结尾首句“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暗示出引用句对上文的印证作用;满头晴雪共难消’”可知,诗句表达了林则徐的寂寥情绪;而“我”的诗句“依依只有明”,一个“明”子写出明朗的情绪。由此可见,作者的诗句和林则徐的诗句格调不同,又形成对比,以林则徐【20题详解】“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祇”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祁连雪岭比喻为“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写出它给人的威严感和承担着守护这方土地的神圣使命;把祁连雪岭比喻为“圣洁的神祇”,突出它的高大与可望而不可即。“有人形容它像……”“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两句句式相似,中间用分号隔开,可见这是运用整句。整句句式整齐,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染力,读来富有节奏感。每个句子又长短错落,富一尊圣洁的神祇,壁立千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