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生物(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_第1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_第2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_第3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_第4页
第一章 认识生物(考题猜想)(解析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一章认识生物命题点01生物的特征命题点02生命现象的判断命题点03观察和调查命题点04调查后的生物分类命题点01生物的特征【例1】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答案】B【解析】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遗传的特性,不符合题意。B、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符合题意。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不符合题意。D、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不符合题意。【例2】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表明生物的生活需要()A.对刺激作出反应 B.进行呼吸C.生长发育 D.营养物质【答案】D【解析】饭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题干中所述的“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说明了生物的生存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可见D说法正确。命题点02生命现象的判断【例1】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答案】C【解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红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的红杏、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中的蜻蜓都是生物具有有生命现象,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例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北风吹,雁南飞 B.浪花翻滚C.牛吃草 D.花开花谢【答案】B【解析】A.北风吹,雁南飞,体现了温度对大雁的影响,也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不符合题意。B.水属于非生物部分,没有生命特征,故浪花翻滚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C.牛吃草,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D.花开花谢,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不符合题意。命题点03观察和调查【例1】下列关于调查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B.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D.调查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记录【答案】D【解析】A、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A正确;B、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正确;C、调查时,有时范围很大,可采取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C正确;D、调查时,必须实事求是,不能随意观察,更不能根据自已的喜好进行观察,D错误。【例2】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B.观察必须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有时还需要测量D.观察要有明确目的,要有计划,有耐心,还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答案】B【解析】A、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A说法正确。B、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B说法错误。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有时为了是是结果更加准确,还需要测量,C说法正确。D、观察要有明确目的,要有计划,有耐心,还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D说法正确。命题点04调查后的生物分类【例1】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几种生物他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①②③⑤⑧归为一类,将④⑥⑦归为另一类,请问他是按照什么方法把它们归类的?()①蝴蝶②蘑菇③玉米④河蟹⑤家兔⑥鲫鱼⑦海带⑧松树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C.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D.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D【解析】由题中的叙述可知,④河蟹、⑥鲫鱼、⑦海带都生活在水中,而①蝴蝶、②蘑菇、③玉米、⑤家兔、⑧松树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D符合题意。【例2】对调查到的生物,有许多归类方法,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将生物分为()A.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B.植物、人、其他生物C.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D.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答案】A【解析】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按照细胞内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A符合题意。限时:60分钟一、单选题1.人出汗、排尿这些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项特征()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生长和繁殖C.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D.能进行呼吸【答案】C【解析】人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将废物排出体外,这些说明生物体具有排出体内的废物,C正确。2.2022年1月,首次发现了生长于青藏高原的假水生龙胆,其花冠被机械触碰后,平均闭合时间为29秒,最短闭合时间仅7秒,可称之为世界上闭合速度最快的花。这种花冠被触碰后闭合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A.能进行呼吸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繁殖 D.生活需要营养【答案】B【解析】假水生龙胆的花冠被机械触碰后,平均闭合时间为29秒,最短闭合时间仅7秒,可称之为世界上闭合速度最快的花,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因此ACD错误,B正确。3.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些俗语道出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A.需要营养物质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不断生长 D.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答案】D【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亲子代间的具有相同的性状,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是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因此“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说明自然界普遍存在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4.“禾苗青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此场景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游鱼 B.春水 C.麦浪 D.禾苗【答案】B【解析】结合分析可知:“游鱼”、“麦浪”、“麦浪”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都属于生物;而“春水”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5.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与环境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大自然,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A.冰墩墩 B.扫地机器人C.校园内的小草 D.钟乳石【答案】C【解析】A冰墩墩、B扫地机器人、D钟乳石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C校园内的小草能生长发育繁殖厚后代,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6.下列生命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A.鲸浮出水面呼吸 B.松鼠摄取食物C.人体排出汗液 D.蘑菇的生长【答案】D【解析】鲸浮出水面呼吸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松鼠摄取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人体排出汗液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三个都体现了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蘑菇的生长体现了生物能生长,不能体现出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7.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母狗生幼崽 B.雨后春笋 C.铁器生锈 D.葵花向阳【答案】C【解析】A.母狗生幼崽说明生物具有繁殖的特征,A不符合题意。B.雨后春笋说明生物能生长,属于生命现象,B不符合题意。C.铁钢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不是生物,铁钢生锈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D.葵花向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8.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聚沙成塔 B.铁树开花 C.蚂蚁上树 D.蜻蜓点水【答案】A【解析】铁树、蚂蚁、蜻蜓都具有能呼吸、能生长繁殖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因此铁树开花、蚂蚁搬家、蜻蜓点水都属于生命现象,而聚沙成塔不属于生命现象。9.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符的是()A.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C.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D.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答案】A【解析】A.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A错误。B.朵朵葵花向太阳是光对生物的影响,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C.生物体在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所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正确。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该语句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正确。10.下列词语中,描述生命现象的是()A.风和日丽 B.鸟语花香 C.冰天雪地 D.电闪雷鸣【答案】B【解析】ACD.风和日丽、冰天雪地、电闪雷鸣此三项都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B.花、鸟具有生长和繁殖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乌语花香描述的是生命现象,符合题意。11.五颜六色的花草,伴你玩耍的宠物,引你追赶的蝴蝶……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了蘑菇 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答案】A【解析】阿尔法狗机器人不能呼吸、生活不需要营养,不属于生命现象;小鸡、蘑菇、婴儿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都属于生物,属于其生活属于生命现象,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12.作出正确判断,找出全部都是生物的一项()A.太阳、土壤、鲜花 B.煤炭、石油、天然气C.鲤鱼、河蚌、青草 D.桌子、紫菜、鹅卵石【答案】C【解析】A、太阳、土壤是非生物,鲜花是生物,A错误;B、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非生物,B错误;C、鲤鱼、河蚌、青草都是生物,C正确;D、桌子、鹅卵石是非生物,紫菜是生物,D错误。13.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遗传和变异 B.不断获取营养C.能排出代谢废物 D.具有细胞结构【答案】D【解析】ABC、结合分析可知:“遗传和变异”、“不断获取营养”、“能排出代谢废物”都是生物共同特征,ABC,错误。D、病毒无细胞结构,故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D正确。14.相信你认识了不少生物,也学会了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下列四组都是生物的是()A.太阳,细菌 B.蘑菇,鹅卵石C.铁线蕨,病毒 D.海水,羚羊【答案】C【解析】太阳、鹅卵石、海水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细菌、蘑菇、铁线蕨、病毒、羚羊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15.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虫、月季、机器人、鼠妇 B.长颈鹿、珊瑚、海豚、斑马C.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 D.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答案】C【解析】选项A中的机器人,选项B中的珊瑚,选项D中的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选项C中的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16.根据你的调查经验,下列对生物归类正确的一组是()A.螃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鸭、鹅、猪都是家禽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鸵鸟是水生动物【答案】C【解析】A.蟹生活在水中,是水生生物;蟋蟀、西瓜是陆生生物,A不符合题意。B.鸡、鸭、鹅为家禽,猪为家畜,B不符合题意。C.小麦、玉米、水稻都为农作物,C符合题意。D.海带、鲫鱼都生活在水里,为水生生物;鸵鸟生活在陆地,是陆生生物,D不符合题意。17.下列各项中,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的是()A.观察 B.呼吸 C.运动 D.空气【答案】A【解析】A、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用显微镜来研究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的方法属于观察法,符合题意。BC、呼吸和运动是生命现象,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不符合题意。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不符合题意。18.在“调查校园或社区的生物种类”中,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其它生物,它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大小和多小 D.形态和结构【答案】D【解析】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如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细胞生物界。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将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19.有些中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和抖音,不但影响学业,而且使学生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某校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调查的方法,下列有关调查的做法正确的是()A.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B.只调查女生的视力情况C.只选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D.对不近视的学生的视力情况不用记录【答案】A【解析】A.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A符合题意。BC.要了解某校中学生的近视情况,就要女生和男生同时调查,不能只调查女生的视力情况。也不能只选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而是全体学生,BC不符合题意。D.不近视的学生的视力情况也要记录,为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做好基础,D不符合题意。20.某兴趣小组在社区小花园调查到的生物有:国槐、荷花、金鱼、蒲公英、鼠妇、蘑菇、麻雀、浮萍、月季。如果按照形态结构来归类,以下四位同学的归类最合理的是()A.B.C.D.【答案】A【解析】将调查到的生物按照形态结构来归类,可以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国槐、荷花、蒲公英、浮萍、月季属于植物;金鱼、鼠妇、麻雀属于动物;蘑菇属于其他生物。因此归类正确的是A。21.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探究法【答案】B【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22.下列各组生物生活环境相同的是()A.鱼和鲸 B.金鱼和麻雀 C.海葵和蛇 D.狗和虾【答案】A【解析】A.鱼和鲸生活在水中,都是水生生物,生活环境最相似,符合题意。B.金鱼生活在水中,是水生生物;麻雀是陆生生物,不符合题意。C.海葵生活在水中,是水生生物;蛇是陆生生物,不符合题意。D.狗是陆生生物;虾生活在水中,是水生生物,不符合题意。23.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A.用途 B.形态结构 C.生理功能 D.生活环境【答案】A【解析】本题中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可见是根据生物用途来进行分类。24.为了解某中学初中生近视状况,研究人员进行相关调查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近视率最低的初一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B.采用发放问卷的方法调查学生近视率,准确率最高C.为避免性别对近视率的干扰,只调查女同学近视率D.要如实的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答案】D【解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尽可能全面或比较全面的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的把握当前的状况。样本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典型性、随机性的特点,因此选取从近视率最低的初一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进行调查,为避免性别对近视率的干扰,只调查女同学近视率。样本不全面,没有代表性,不能代表全校学生近视状况,AC不符合题意。问卷调查法的局限性: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问题,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被调查者填答问卷时可能出现估计作答或回避本质性东西的现象,影响信息的准确性。B不符合题意。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D符合题意。25.关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时要有明确观察目的B.观察时必须要进行测量C.观察时要积极思考D.观察时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等工具【答案】B【解析】A、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A正确。B、观察时不一定必须要进行测量,B错误。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C正确。D、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D正确。26.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记录时不正确的是()A.记录生物的名称B.记录生物的数量C.记录生物生活环境的特点D.不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答案】D【解析】A.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不能只记录生物数量,还要记录生物的名称,A正确。B.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要记录生物数量,B正确。C.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要记录生物生活环境的特点,C正确。D.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和昆虫也要记录,D错误。27.下列是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时的方法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归类并整理④做好调查记录⑤设计调查路线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①④②⑤ D.⑤①②④③【答案】B【解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时的步骤:②选择调查范围、①分组、⑤设计调查线路、④做好调查记录、③归类并整理。28.下面是一位同学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的分类,将12358归为一类,将467归为一类。请问,他是按照()方法归类的。1蜂鸟2.蘑菇3.玉米4.河蚌5.家鸽6.鲨鱼7.海带8.玫瑰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答案】D【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有很多,我们要灵活的对其进行分类,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可以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将1蜂鸟、2蘑菇、3玉米、5.家鸽、8.玫瑰归一类,生活在陆地上,而4河蚌、6鲨鱼7海带归一类,生活在水中,所以他是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方法最类的。故答案为:D。29.下列对生物的归类,正确的是()A.蚂蚁、西瓜、狮子、含羞草为陆生生B.小麦、水稻、蝗虫为农作物C.鸡、猪、宠物狗为家禽D.荷花、鸵鸟、青蛙为水生生物【答案】A【解析】A.蚂蚁、西瓜、狮子、含羞草都生活在陆地上,都为陆生生物,故A正确。B.由生物常识可知,小麦、水稻都是重要的农作物;而蝗虫属于动物,故B错误。C.按照生物的用途,鸡为家禽,而猪和宠物狗属于家畜,故C错误。D.荷花为水生生物,鸵鸟为陆生生物,青蛙水陆两栖,故D错误。30.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归类正确()A.鸡、鹅、猪为家禽B.核桃树、苹果树、小麦为果树C.三叶草、天鹅、绿萝为陆生植物D.海带、鲫鱼、鲸鱼为水生生物【答案】D【解析】A.根据用途进行分类,鸡、鹅属于家禽,猪属于家畜,错误。B.根据用途进行分类,核桃树、苹果树为果树,小麦为农作物,错误。C.三叶草和绿萝属于陆生植物,天鹅属于陆生动物,错误。D.根据生活环境对生物进行分类,海带、鲫鱼、鲸鱼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正确。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40分)31.(6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属于。(2)红杏伸出墙开花结果,果实掉落长出一棵新杏树,这反映了生物能够。(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现象;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现象。(4)夏日炎炎,杏树底下成了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在杏树底下感觉格外凉爽,这体现了生物能够。(5)杏树叶片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这体现了生物的哪种基本特征。【答案】(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生长和繁殖(3)遗传;变异(4)影响环境(5)新陈代谢【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红杏出墙,是因为受到光的刺激长出墙外,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红杏的果实掉落地上,果实里的种子萌发长成一棵小杏树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这反映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3)杏树的种子种下后长出的是杏,而不是桃子,这属于遗传现象,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但是杏之间也有差别,并不是完全相同,这属于变异现象,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夏日炎炎,杏树底下成了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是因为杏树的蒸腾作用能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树下凉爽,这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5)杏树叶片能构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氧气,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体现了生物能够新陈代谢。32.(5分)在横线上把内容填完整。(1)图甲是阳光下生长的小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2)图乙是猎豹追捕羚羊。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作出反应。(3)图丙是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能进行。(4)图丁是人出汗。这说明生物能。(5)除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1)营养(2)刺激(3)呼吸(4)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5)病毒【解析】(1)阳光下的小麦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猎豹追捕羚羊,说明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鲸鱼有时在水面上产生巨大的雾状水柱,这是鲸鱼在呼吸。(4)人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5)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3.(6分)下面是狼和羊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羊长成大羊:。(2)羊生小羊:。(3)狼只能生狼,羊只能生羊:。(4)狼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地动:。(5)狼吃羊:。(6)羊听到狼嗥,立即奔跑逃避的现象:。【答案】(1)生物能生长(2)生物能繁殖(3)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4)生物能进行呼吸(5)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6)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析】(1)生物能够生长,小羊长成大羊属于生物生长现象;(2)生物能够繁殖,羊生小羊属于繁殖现象;(3)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狼只能生狼,羊只能生羊属于遗传现象;(4)生物能进行呼吸,狼睡觉时肚皮一上一下地动属于呼吸;(5)狼吃羊,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6)羊听到狼嗥,立即奔跑逃避的现象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4.(8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如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1)人口普查从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看属于调查,调查时首先明确和,制定合理的.(2)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调查过程中要如实。(3)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记录和整理,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趋势.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多于、等于、少于)女性,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答案】(1)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2)抽样调查;记录(3)下降;多于;说明人们重男轻女现象还是很严重,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解析】(1)人口普查从科学探究的方法来看属于调查,调查时首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2)调查的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3)由表格的最后一栏可以看出,年增长率逐渐下降。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50%,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50%,男性多于女性;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60%,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40%,男性多于女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63%,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37%,男性多于女性;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性占人口百分比为51.27%,女性占人口百分比为48.73%,男性多于女性。所以,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这说明人们重男轻女现象还是很严重,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的因素。35.(7分)生物的归类方法: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和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生物和生物等。(3)按照用途分为:、、、宠物。【答案】(1)动物;植物(2)水生生物;陆生生物(3)家畜【解析】(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