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_第1页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_第2页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_第3页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_第4页
高中物理选修3-4、3-5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3-4知识点归纳一、简谐运动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由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回复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将物体拉回平衡位置,从而使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是由振动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如弹簧振子)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如单摆)提供的,这就是回复力的来源。平衡位置是指物体在振动中所受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此时振子未必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虽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并不为零,还有向心力.①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向外;②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描述的是振动的强弱,振幅是标量;③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④相位用来描述振子振动的步调。如果振动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反,则振动步调相反,为反相位.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B、单摆的周期。由本身性质决定的周期叫固有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振动的总能量)无关。)简谐运动的图象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因而振动图象反映了振子的运动规律(注意: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由振动图象还可以确定振子某时刻的振动方向.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振动是理想化的振动,此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振动的能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二、受迫振动和共振:物体在驱动力(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做受迫振动的其振动频率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幅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驱动力的频率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就越小.反之,越接近,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P18图共振实验;P19图共振曲线)三、机械波(1)波长:波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两相邻质点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波速,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v=△x/△t)(1)每个质点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近作振动,并不随波迁移;(2)后振动的质点振动情况总是落后于相邻的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1)横波的形成过程P24图(2)规定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结各质点位移量末端得到的曲线叫做该时刻波的图象(3)横波图象的作用:①可知波动中质点的振幅和波长;②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知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③相邻的波峰波谷点间的质点振动方向相同;④若知波速v,可求此时刻以后的波形图,方法是把波形图平移Δx=vΔt的距离。四、波的反射和折射波的干涉和衍射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P37波的衍射的示意图)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几列波的重叠区域中的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都等于几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最能说明独立传播原理的是声波;几个人在一起同时讲话,虽然声波在空间叠加,但人们仍然能分出各自的声音.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1)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λ;(2)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δ=;,即。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P40波的干涉的示意图),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可闻声波的频率大致在20HZ到20kHZ之间,声波具有波的共性,可以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五、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者观测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观测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小。现象:多普勒测速仪、“红移”、“彩超”。六、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明其理论是正确的)(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______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__________。(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_______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___________的磁场.(3)振荡的(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变化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_________.(1)定义:交替产生的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向周围空间的传播形成电磁波.(2)特点:①电磁波是____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强度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且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_________;②电磁波的传播_____需要介质,波速取决于__________,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___________;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______的乘积,即___________。(3)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关系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介质,还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频率______,传播速度越小.电磁波本身是物质,所以电磁波的传播不像机械波需要别的物质作为介质.机械波____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_______真空中传播.七、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要向外发射无线电波,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足够高的频率;第二,采用开放电路,使电场和磁场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2)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要求发射的无线电波随信号而改变.使无线电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_____.常用的调制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两种.使高频振荡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______,经过调幅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______.使高频振荡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_______,经过调频以后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叫_______.在无线电波的发送中必须有.(1)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_____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___________现象.(2)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_______.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收音机的调谐电路,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____来改变电路的频率而实现调谐的.(3)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__________.两个时间是否同时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经典物理学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是绝对的,空间与时间之间也是没有联系的;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时空的相对性的最早证据更宇宙先的观测有关(1)长度的相对性:物体相对观测者运动时,在运动方向上,观测者认为它们的长度要缩短,也称为“长度收缩”或“尺缩效应”;(P102最后一段)(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不同的参考系内观测是不同的。这种效应也称为“时间膨胀”或“钟慢效应”。(P103最后一段)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E=mc2即一定的质量总是与一定的能量对应着。但“质量不是能量、质量不可以转变为能量”。选修3-5知识点归纳一、动量守恒定律系统所受的总冲量为零(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碰撞、爆炸、反冲)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m1v1+m2v2=m1v1/+m2v2/(规定正方向)△p1=—△p2/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方向动量守恒。(1)完全非弹性碰撞:获得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动量守恒,;(2)弹性碰撞:动量守恒,碰撞前后动能相等;动量守恒,;动能守恒,;特例1:A、B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设碰前A初速度为v0,B静止,则碰后速度,vB=.特例2:对于一维弹性碰撞,若两个物体质量相等,则碰撞后两个物体互换速度(即碰后A的速度等于碰前B的速度,碰后B的速度等于碰前A的速度)(3)一般碰撞:有完整的压缩阶段,只有部分恢复阶段,动量守恒,动能减小。——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注意:几何关系)二、量子理论的建立黑体和黑体辐射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个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ε=hν。h为普朗克常数(6.63×10-34J.S)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的规律为:温度越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同时,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普朗克的能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现象)三、光电效应光子说光电效应方程(1)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但是它并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图在课本)(2)光电效应的研究结果:新教材:=1\*GB3①存在饱和电流,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2\*GB3②存在遏止电压:;=3\*GB3③截止频率: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4\*GB3④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老教材:=1\*GB3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2\*GB3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GB3③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GB3④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3)光电管的玻璃泡的内半壁涂有碱金属作为阴极K(与电源负极相连),是因为碱金属有较小的逸出功。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hν。这些能量子被成为光子。EK=h-WO(掌握Ek/Uc—ν图象的物理意义)同时,h截止=WO(Ek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四、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动量)1918-1922年康普顿(美)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光子在介质中和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可以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在光的散射过程中,有些散射光的波长比入射光的波长略大,这种现象叫。p=h/λ五、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概率波不确定关系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波,也不可把光当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少量的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运动表现为波动性;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显示粒子性;频率小波长大的波动性显著,频率大波长小的粒子性显著。(P41电子干涉条纹对概率波的验证)E=hν,p=h/λ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λν还可以得出:E=pc。1924年德布罗意(法)提出,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动性,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与之对应的波,波长λ=h/p,这种波叫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P38电子的衍射图样;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为何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为何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x越小,粒子动量的不确定量△p越大,用单缝衍射进行解释?P43图)六、原子核式模型机构1897年汤姆生(英)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揭开了研究原子结构的序幕。(谁发现了阴极射线?)1909年起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即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见必修本P257)得到出乎意料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P53图)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按照这个学说,可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还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为10-15m)和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七、氢原子的光谱(1)发射光谱:物质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温高压气体发光产生连续光谱;稀薄气体发光产生线状谱,不同元素的线状谱线不同,又称特征谱线。(2)吸收光谱:连续谱线中某些频率的光被稀薄气体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元素能发射出何种频率的光,就相应能吸收何种频率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也可作元素的特征谱线。,即辐射波长是分立的。利用元素的特征谱线(线状谱或吸收光谱)鉴别物质的分析方法。八、原子的能级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跟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矛盾为:a、原子是不稳定的;b、原子光谱是连续谱),1913年玻尔(丹麦)在其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玻尔理论。(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定态。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做它的能级。原子处于最低能级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做基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的这些定态叫做激发态。(2)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n)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m)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EnEm,(能级图见3-5第64页)(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rn=n2r1,En=E1/n2(n=1,2,3)r1=0.5310-10m,E1=-13.6eV,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选定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子从离核无限远处移到任一轨道上,都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所以在任一轨道上,电子的电势能都是负值,而且离核越近,电势能越小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可能是吸收光子,也可能是由于碰撞(用加热的方法,使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传递能量)。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只能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而从某一能级到被电离可以吸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电离能的任何频率的光子。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的光谱线条数为N=。玻尔模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引入了量子概念(提出了能级和跃迁的概念,能解释气体导电时发光的机理、氢原子的线状谱),局限之处在于它过多地保留了经典理论(经典粒子、轨道等),无法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现代量子理论认为电子的轨道只能用电子云来描述。光谱测量发现原子光谱是线状谱和夫兰克—赫兹实验证实了原子能量的量子化(即原子中分立能级的存在)九、原子核的组成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即氢原子核。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卢瑟福预想到原子内存在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即。查德威克经过研究,证明:用天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很强(10-20厘米的铅板)的不带电粒子,用其轰击石蜡时,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此贯穿能力极强的射线即为设想中的中子。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其质子数,原子核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1)人类认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2)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放射性,在他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经过研究发现了新元素钋和镭。(3)用磁场来研究放射线的性质(图见3-5第74页):=1\*GB3①α射线带正电,偏转较小,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贯穿本领很小,电离作用很强,使底片感光作用很强;=2\*GB3②β射线带负电,偏转较大,是高速电子流,贯穿本领很强(几毫米的铝板),电离作用较弱;③γ射线中电中性的,无偏转,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贯穿本领最强(几厘米的铅板),电离作用很小。十、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在衰变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是守恒的(注意:质量并不守恒。)。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产生的,没有单独的γ衰变(γ衰变: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α衰变举例;β衰变举例。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它是对大量原子的统计规律。N=,m=。十一、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放射性同位素a、利用它的射线(贯穿本领、电离作用、物理和化学效应);b、做示踪原子。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这些破坏往往是对细胞核的破坏,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放射性物质对空气、水源等的破坏。十二、核力与结合能质量亏损(核子之间的引力,特点:①核力与核子是否带电无关②短程力,其作用范围为,只有相邻的核子间才发生作用),所以核子结合成原子核(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原子核分解为核子(例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