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_第1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_第2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_第3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_第4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一、商鞅变法:(七上P35-36)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2、内容——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3、影响: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例:材料“春秋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奴隶主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们成为农民。秦国的商鞅变法是比较彻底的。”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答: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答: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二、百家争鸣: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七上P43),他是春秋时期的人。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①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②教育——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他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D:温故而知新③文化——他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七上P45),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反对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再利用。这反映了他的可持续发展观。2、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七上P44),是春秋时期的人,著有《道德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辨证的思想。3、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七上P45),主张“兼爱”“非攻”。4、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七上P46),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例: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1)该材料是谁说的?答:是孔子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儒家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在文化上有何贡献?答:编订了《诗经》、《尚书》、《春秋》例:材料:“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答:体现了老子的主张。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朴素辩证的思想。(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答:我认为有用。如:在解放战争中,装备人数上超过解放军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是被打败了。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七上P5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四、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四)思想——焚书坑儒(P52)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例: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3、全国推行郡县制;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5、修筑了长城;6、开凿了灵渠。例:材料“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守、蔚、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统一法度、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1)上述引文是谁实施的?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是秦始皇实施的,主要措施有:实行郡县制,统一了度量衡、文字、货币。(2)实施以上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答: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是: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划横线

1、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2、下列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已经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

B、会人工取火

C、过着群居生活

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4、下列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制技术的是:

①北京人②元谋人③山顶洞人④河姆渡居民⑤半坡居民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③④⑤5、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东周-西周

B、夏-西周-东周-商

C、夏-商-西周-东周

D、商-夏-西周-东周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B、黄帝C、蚩尤

D、禹7.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指的是哪一王朝的君主: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8.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了有扈氏9.商朝灭亡的原因是:

A纣王的残暴

B桀的残暴

C犬戎入侵

D奴隶起义10.以下人物与桀最为相似的是:

A禹

B周武王

C纣王

D汤11.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立监狱是在: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12.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诸侯13.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14.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

B赵魏韩

C赵魏秦

D楚齐韩15.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A楚

B秦

C齐

D魏16.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变法

D商鞅变法17.春秋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

B用牛耕作

C大兴水利

D青铜器的使用18.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奖励耕战

B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19.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用铅笔写

D用碳笔写20.下列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21.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

A孔子的学说

B老子的学说

C墨子的学说

D韩非子的学说2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2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语出自

A孙武

B孙膑

C韩非子

D孟子24.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5.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东省

B广西省

C四川省

D陕西省26.秦统一后使用的货币是:

A刀币

B铲形币

C蚁鼻钱

D圆形方孔钱27.秦始皇统治时期,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的事件是:

A统一文字

B焚书坑儒

C统一度量衡

D修建长城28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东西起止是:

A辽东----临洮

B辽东----陇西

C南海----陇西

D山东----临洮29灵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和黄河

B珠江和钱塘江

C长江和珠江

D黄河和淮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_________。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教育家__________,他的言论收集在__________一书。3.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_________发展而来的,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4.战国时期出现的大型乐器__________,表明二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已达到很高的

水平。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5.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________,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

三、列举题(13分)1.

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三个建立者和三个暴君。(6分)

2、列举战国七雄。(7分)

四、材料分析题(15分)1.阅读下列材料(7分)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

——摘自《史记》

请回答①

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分)

根据材料,简述当时的政治局势。(2分)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洛邑是今天什么地方?(2分)

平王为什么辟(避)戎寇?(2分)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