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台阶》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2课《台阶》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12课《台阶》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12课《台阶》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12课《台阶》课堂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台阶》是人教版必修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阿长与<山海经>》、《老王》,都是从不同层面描写“小人物”的文章,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篇文章有不同的切入点,譬如中国父亲的要强、中国农民物质期待与精神追求的不对等。本次授课以“父亲”为切入点,通过“探究父亲人物形象”的主任务,借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身边“小人物”的品格光辉——中国父亲的要强与奋斗。核心素养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逐步感受父亲形象,体会父亲的坚韧。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探究父亲人物形象,学会寻找文章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叙事的要点。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探究父亲修台阶的原因及研读背景材料,感悟父爱的付出,理解生活中的中国父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父亲的坚韧。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父亲修台阶的原因及研读背景材料,感悟父爱的付出,理解生活中的父亲。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看到台阶,不禁想和大家分享一件压箱底的糗事:在十年前,老师可皮实了。我父亲曾经把我从台阶拖到书房揍。(生笑。)大家的父亲会这样吗?但是事后,父亲又心疼了,敲了门小心翼翼地笑着,喊我吃饭。正是拥有这样一位严厉而又慈爱的父亲,我才能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上台阶”。老师先考一考聪明的同学们。在古代,地位最高的是____?生:皇帝。师:皇帝又叫做?(指课件)生:陛下。师:“陛”是什么意思呢?《说文》中,“陛”意为升高阶也。(拿出教具,用红粉笔描摹),看它的小篆字形,这一层、一层、一层的台阶上(指“耳朵旁”)就是众人(指“从”)在地下(指“土”)仰望的对象。

所以,在古代,台阶象征着?生:地位。师:那么,台阶在本文中对主人公父亲象征着什么呢?生:父亲对高地位的追求。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阶》这篇课文。明确:通过古文“陛”字,理解古代台阶与地位的关系,导入新课。二、望台阶,理情节师:请大家先默读全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7年级阅读速度要达到1分钟500字,所以给大家7分钟时间读完3500字。在7分钟之后,请同学来说说,文章围绕“台阶”讲了一件什么事?不动笔墨不读书,边找边标段,并圈画出和台阶有关的句子,帮助我们理解。(板书“台阶”)(7分钟之后)师:好多同学都找完了,跃跃欲试呢。谁来说说,(指点拨),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生:父亲觉得台阶低,用了大半辈子准备和修建高台阶。台阶建成了,父亲却老了。明确:最多两人说。师:父亲为什么要花大半辈子的时间建个高台阶呢?生:因为台阶象征着地位。(切PPT:台阶=地位)师:父亲现在的地位怎样呢?生:低。师小结:是呀,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板书:低)那么,父亲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在准备和建造高台阶的过程中,都付出了哪些努力呢?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和父亲开始修台阶。请翻到第10段,有同学愿意试试吗?(边读边出课件,并用三色笔画台阶:白底-蓝中-红上。)明确:举手回答(眼神控全场)。师:捡砖瓦、存角票、捡屋基卵石,父亲在准备阶段做了这些事。那么,在开始建造后,父亲都做了什么?(边读边出课件,并用三色笔画台阶:白底-蓝中-红上。)生: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踏黄泥、点鞭炮、托石板,最后台阶砌成。(板书:高台阶)师小结:是呀,就在这一层一层一层、旷时耗日的努力下,台阶终于建成了。三、近台阶,感形象师:在修台阶前后,文中父亲的哪个细节让你印象最深?请把相关句子划出,有感情地朗读给同桌听。注意:大声、有轻重、有感情。生读。(板书:父亲)(2分钟后)师:同学们,父亲的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呀?生:父亲的言语\烟枪\头发\坐姿\肩背……师:同学们找到的点真丰富!师:文中父亲最经典的形象有言语、烟枪、头发、肩背、坐姿等。接下来,请同学们任选其中一组,比如父亲的坐姿,和小组成员一起找找,文中有几句描写坐姿的句子,划起来,并尝试用例句方式说出父亲的形象,待会请小组代表举手发言。(5分钟,每组问过去,说父亲的言语组的最后说,提示他们找句子要由前往后找,最后要说的是(31)“怎么了呢”。)生讨论。师:讨论结束。大家的讨论真热烈!请用例句的方式,先说文中第几段提及父亲的哪个细节(边说边指),再说原文内容,最后告诉我们,此时父亲的形象是__怎样的。哪个小组最先找到了?好的,你来说。明确:认真倾听学生说,每说必读,感悟父亲形象,个读、齐读结合。生1:文中第2段提及“父亲的背”,原文是“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此时的父亲是要强的。生2:文中第19段提及“父亲的头发”,原文是“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此时父亲是辛劳的。生3:文中第31段提及“父亲的言语”,原文是“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此时的父亲是不自在的。师:请你读出父亲的不自在。生重读。师:同学们,请你告诉我——(展示PPT,师生共朗读。)师: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生: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师:我的父亲,您的腰板已担不起一担水,这人怎么了?生: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师:我的父亲,您的烟枪已遗忘在角落里,这人怎么了?生: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师:我的父亲,您的头颅已深埋进膝盖里,这人怎么了?生: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明确:声音由平缓到大声朗读,配乐,带学生入境。师小结:怎么了呢?父亲老了。在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要强、为了建梦想中的台阶不惜花费大半辈子的父亲。四、上台阶,悟主旨师:台阶建好了,父亲却老了。你认为,新台阶和旧台阶哪个好?值得吗?生自由讨论。师小结:父亲,他坚韧、坚强、艰苦、坚持。虽然旧台阶不比高台阶舒服自在,虽然高台阶不值得,没有给父亲高地位,让他耗费了大半辈子,还失去人生方向,但是,重来一次,父亲依然会建高台阶。因为父亲操劳的终点,便是孩子的起点。(板书:孩子)展示PPT:资料助读原来我早就并且一直踩在他的肩膀上,父亲用他的肩膀作为我的人生的“台阶”。——李森祥谈及父亲时说师:读。生:原来我早就并且一直踩在他的肩膀上,父亲用他的肩膀作为我的人生的“台阶”。师:虽然父亲老了,但是孩子长大了。父亲是在用他一生要强,为孩子铺台阶。父亲的肩膀(板书:划横线),就是孩子人生的台阶!师:修台阶的只是一位父亲,但是每位父亲都有自己心中想要的台阶。(指资料助读,生读。)展示PPT:资料助读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并且再也不被人关注。——李森祥给编者尤志心的信师:文中的父亲,是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为子女奉献的中国农村父亲的缩影。大家还有哪些熟悉的中国父亲形象?生讨论。师:课文里,有《傅雷家书》般爱子为计深远的父亲——“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有《散步》般爱子身先示范的父亲——“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更有《背影》般爱子情深似海的父亲——“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些父亲有什么共性呢?生讨论。师小结:语文书中涉及的父亲形象,虽各不相同,但都可以看到父爱情深似海,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父亲——(播放视频。)师:台阶中的父亲、课本中的父亲、视频的父亲,他们都是怎样的中国父亲呢?生:坚韧、坚强、艰苦,这就是我们一生要强的中国父亲。这些中国父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我们身边。《台阶》的结尾说道:“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我们身边的那些父亲,也开始老去了。在某一天早晨,我们突然发现,他们曾经乌黑的鬓角,也开始有白头发了……我们一步一步长大,父亲一点一点老去。父爱虽含蓄,但难抵情深。每位中国父亲,一生都在用他的要强奋斗着,为孩子的未来铺台阶。五、布置作业父爱虽默默而含蓄,但难抵他情深似海。那句笨拙的关心,那杯深夜的牛奶,那挥而不落隐忍的巴掌,和那早出晚归疲惫的身影……他们虽不求回报,我们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们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不善言辞或默默付出的父亲?请把你最想对父亲表达的爱写下来,今晚就告诉他。千言万语,开口很难。但其实最简单的一句话也可以。比如,谢谢你,父亲。(放音乐:筷子兄弟《父亲》。)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台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