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329)
科目名称:物理化学(化)
适用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
。
一.2mol乙醇在正常沸点(78.4℃)下,变为蒸汽,其摩尔汽化焓为41.50kJ.mol−1,乙醇蒸汽可视为
理想气体。
(1)试求该相变过程的Q,W,∆U,∆S,∆A,∆G。
(2)若乙醇摩尔汽化焓可认为与温度无关时,那么50℃时乙醇的饱和蒸汽压应为多少?
(3)当2mol乙醇蒸汽在101325Pa下,从78.4℃升温至100℃时,∆H,∆S各为多少?[已知Cp,m
.−1.−1
(C2H5OH,g)=65.44JmolK]。(本题15分)
.−1
解:(1)Qp=∆H=n∆vapHm=2mol×41.50kJmol=83.00kJ
W=−p∆V=−pVg=−nRT=−[2×8.315×(273.15+78.4)]J=5846J
∆U=Q+W=83.00kJ+5.846kJ=88.85kJ
∆S=Q/T=83000J/(273.15+78.4)K=236.1J.K−1
∆G=0(可逆相变)
∆A=∆U-T∆S=W=5846J
.−1
(2)已知T=351.55K,p=101.325kPa,蒸发焓∆vapHm=41.50kJmol,利用克-克方程可求T’=323.15K时
的蒸气压p’:
ln(p’/101.325kPa)=−(41500/8.315)[(1/323.15)−(1/351.55)]
p’=28.10kPa
(3)乙醇蒸汽Cp,m与温度无关,
∆H=nCp,m∆T=(2×65.44×21.6)J=2827J
.−1.−1
∆S=nCp,mln(T2/T1)=[2×65.44×ln(373.15/351.55)]JK=7.804JK
二.已知在298K,100kPa下,反应:
C2H4(g)+H2O(l)==C2H5OH(l)
数据如下:(C2H4(g)视为理想气体)
C2H4(g)H2O(l)C2H5OH(l)
�.−152.26−285.83−277.7
∆fHm/(kJmol)
�.−1.−1219.669.91161
Sm/(JKmol)
.−1.−1
Cp,m/(JKmol)43.5675.291111.5
1
(1)试求在298K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2)在298K时,当乙烯的压力为200kPa,能否生成C2H5OH(l)?
��
(3)在500K,100kPa下,反应的∆rHm和∆rSm各为多少?升高温度对C2H5OH(l)生成是否有利?
(本题20分)
解:��.−1.−1
(1)∆rHm=∑vB∆fHm(B)=(−277.7−52.26+285.83)kJmol=−44.13kJmol
B
��.−1.−1.−1.−1
∆rSm=∑vBSm(B)=(161−219.6−69.91)JmolK=−128.51JmolK
B
���.−1.−1
∆rGm=∆rHm−T∆rSm=[−44130-298×(−128.51)]Jmol=−5834Jmol
⊖�
K=exp(−∆rGm/RT)=exp[−(−5834)/(8.315×298)]=10.53
⊖-1-1⊖
(2)Jp=[p(C2H4)/p]=(200kPa/100kPa)=0.5<K,反应正向进行,可以生成C2H5OH(l)。
.−1.−1.−1.−1
(3)∆rCp,m=ΣvBCp,m(B)=(111.5−43.56−75.291)JmolK=−7.351JKmol
��.−1
∆rHm(500K)=∆rHm(298K)+∆rCp,m∆T=(−44130−7.351×202)Jmol
=-45615J.mol−1
��.−1.−1
∆rSm(500K)=∆rSm(298K)+∆rCp,mln(T2/T1)=[−128.51−7.351×ln(500/298)]JKmol
=−132.31J.mol−1.K−1
���.−1.−1
∆rGm=∆rHm−T∆rSm=[−45615-500×(−132.31)]Jmol=20540Jmol>0
可见500K时反应无法正向进行,即升温对反应不利。
.−1
三.电池Pt│H2(100kPa)│HCl(0.1molkg)│Hg2Cl2(S)│Hg
在298K时电动势为0.3724V,标准电动势为0.3335V,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1.526×10−4V.K−1。
(1)写出正、负极及电池反应。
⊖
(2)计算在298K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rGm,Qr,m。
.−1
(3)计算在298K时,HCl(0.1molkg)水溶液的活度、平均活度a±及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本题15
分)
−−
解:(1)正极:Hg2Cl2(s)+2e→2Hg+2Cl
+−
负极:H2(100kPa)→2H+2e
.−1
电池反应:Hg2Cl2(s)+H2(100kPa)=2Hg+2HCl(0.1molkg)
(2)K⊖=exp(zFE⊖/RT)=exp[2×96500×0.3335/(8.315×298)]=1.911×1011
.−1.−1
∆rGm=-zFE=(-2×96500×0.3724)Jmol=71.87kJmol
−4.−1.−1
Qr,m=zFT(∂E/∂T)p=(2×96500×298×1.526×10)Jmol=8777Jmol
2
⊖2⊖
(3)Nernst方程:E=E−(0.05916V/2)lg{a(HCl)/[p(H2)/p]}
代入:0.3724V=0.3335V−0.02958V×lg{a(HCl)2/[100kPa/100kPa]}
得:a(HCl)=0.2200
v+v−1/v111/2.−1.−1
b±=(b+b−)=(0.1×0.1)molkg=0.1molkg
1/v1/2
a±=a(HCl)=0.2200=0.4690
θ
γ±=a±/(b±/b)=0.4690/(0.1)=4.690
2+2+2+2+⊖2+
四.某电镀液含有Sn,Cu离子,其活度分别为:aSn=1,aCu=1,已知ESn/Sn=−0.1366V,
⊖2+
ECu/Cu=0.3400V,不考虑超电势,在298K下,进行电镀。
(1)何者首先在阴极上析出?
(2)当第二种金属也开始析出时,原先析出的金属离子在镀液中的浓度为多少?
(3)为了得到铜锡合金,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本题15分)
解:(1)还原电势越大,氧化态越易还原,因为
2+⊖2+2+⊖2+
ECu/Cu=ECu/Cu=0.3400V>ESn/Sn=ESn/Sn=−0.1366V
所以Cu首先析出。
(2)当Sn开始析出时,
2+⊖2+2+−12+⊖2+
ECu/Cu=ECu/Cu-(0.05916V/2)lg[a(Cu)]=ESn/Sn=ESn/Sn=−0.1366V
即
0.3400V+0.02958V×lga(Cu2+)=−0.1366V
得a(Cu2+)=7.723×10-17
(3)若铜和锡同时析出,可得合金。通过降低Cu2+浓度或提高超电势,提高Sn2+浓度或降低超电势,使两
种金属的析出电势接近,有可能得到合金。
五.A、B两液体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已知在温度为t时,纯A、纯B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40kPa,
pB*=120kPa。
(1)若将A、B两液体混合,并使此混合物在100kPa,t下开始沸腾,求该液态混合物的组成及沸腾时
饱和蒸汽压的组成(摩尔分数)?
(2)在298K,100kPa下,1molA和1molB混合,求混合过程的∆mixGm,∆mixHm,∆mixSm以及A的
�.−1
化学势变化∆µA[已知∆fGm(A,l,25℃)=123kJmol]。(本题10分)
注意:原题求化学势,意义不明确,是始态还是终态的化学势?另外,化学势无绝对值,所以无法求
绝对值。这里改成化学势变化比较合理。
*****
解:(1)p=pAxA+pBxB=pA+(pB−pA)xB
***
xB=(p−pA)/(pB−pA)=(100kPa−40kPa)/(120kPa−40kPa)=0.75
3
*
yB=pBxB/p=120kPa×0.75/100kPa=0.90
(2)∆mixHm=0
.−1.−1
∆mixSm=−R(xAlnxA+xBlnxB)=[−8.315×(0.5ln0.5+0.5ln0.5)]JKmol
=5.764J.K−1.mol−1
.−1.−1.−1
∆mixGm=∆mixHm−T∆mixSm=0−298K×5.764JmolK=−1718Jmol
.−1.−1
∆µA=RTlnxA=(8.315×298×ln0.5)Jmol=1718Jmol
六.水-异丁醇系统液相部分互溶,在101325Pa下,系统的共沸点为89.7℃,气(G),液(L1),液(L2)
三相平衡时的组成(含异丁醇%质量)依次为70.0%,8.7%,85.0%。已知水,异丁醇正常沸点分别为100
℃,108℃。
(1)画出水−异丁醇系统平衡的相图(t~w/%图)(草图),并标出各相区的相态。
(2)共沸点处的自由度数F为多少?
(3)350g水和150g异丁醇形成的系统在101325Pa下,由室温加热至温度无限接近共沸点时,系统处
于相平衡时存在哪些相?其质量各为
多少?(本题15分)
110
解:(1)相图和相态见右图。
105
(2)共沸点时三相共存,F=0。g
100
(3)存在两个液相,其组成分别为8.7%和
95
℃
,设液相的质量为,利用杠杠规得
85.0%lm/l+g
111g+l
t2
90
m(0.3−0.087)=(500g−m)(0.85−0.3)l1
11l2
m1=360g85
l1+l2
m2=500g−360g=140g80
0.00.20.40.60.81.0
?wB异丁醇(B)
水-异丁醇系统相图(示意图)
七.某双原子分子的振动频率v=5.72×
13−1−23.−1
10s,求298K时该分子的振动特性温度Θv,振动配分函数qv。(玻尔兹曼常数k=1.38×10JK,普
朗克常数h=6.626×10−34J.s)(本题10分)
−3413−23
解:Θv=hv/k=(6.626×10×5.72×10/1.38×10)K=2746K
qv=1/[exp(Θv/2T)−exp(−Θv/2T)]=1/[exp(2746/2/298)−exp(−2746/2/298)]=0.00998
八.(1)20℃时将半径为5×10−5m的毛细管插入盛有汞的容器中,在毛细管内的汞面下降高度为
11.10cm。若汞与毛细管壁的接触角为140°。汞的密度为1.36×104kg.m−3,求汞的表面张力。
(2)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N.m−1,汞−水的界面张力为0.375N.m−1。试判断水能否在汞
的表面铺展开?(本题15分)
解:(1)∆p=ρgh=2γ/r=2γcosθ/r’
即γ=ρghr’/2cosθ=1.36×104kg.m−3×9.80m.s−2×(−0.1110m)×5×10−5m/(2×cos140°)
=0.4828kg.s−2=0.4828N.m−1
(2)cosθ=(γ汞−γ汞-水)/γ水=(0.4828−0.375)/0.0728=1.481>1,所以可以铺展。
4
.−1.−1
或s=γ汞−γ汞-水−γ水=(0.4828−0.375−0.0728)Nm=0.035Nm>0,可以铺展。
−53−53.−3
九.测得使1.0×10mAl(OH)3溶胶明显聚沉时,最小需加1.0×10m浓度为1.0moldm的KCl
−63.−3
溶液,或加6.5×10m浓度为0.1moldm的K2SO4溶液。试求上述两电解质对Al(OH)3溶胶的聚沉值
和聚沉能力之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幻题材影视改编权授权及科技馆合作项目合同
- 葡萄酒年份收藏品鉴定与市场推广合同
- 足球职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子美容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常开防火门释放装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喜味龙头鱼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力测量仪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中国专业照片打印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全长淬火重型钢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酒店服务业员工劳动合同
-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2024版工厂并购协议书范本
- 中职班主任培训讲座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化学真题(含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国3C电子产品租赁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JT-T-1198-2018公路交通噪声防护措施分类及技术要求
- 畅销书营销分析报告
- 2024学年(上)厦门市九年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 SYT 6169-2021 油藏分类-PDF解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