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及诗人创作风格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及诗人创作风格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及诗人创作风格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及诗人创作风格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常见的艺术手法及诗人创作风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艺术手法1.用典:用典分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形式。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除了回顾作者南下的经历外,全是用事。2.虚实结合: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3.想象: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想象是经验向未知出发,是经验重新组织,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如李白的诗雄奇壮丽,奔放飘逸,往往是充满丰富的想象。运用想象时,常常把瑰丽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精妙的比喻结合起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何等雄奇壮美的景象。4.联想: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如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也借此抒发了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5.以乐写哀:乐者,快乐之景也;哀者,悲伤之情也。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写闺怨,却先从“不知愁”写起,春日高高兴兴登楼观景,不料见到阡陌之上的依依杨柳,不由勾起了当初与夫君的惜别之情,见他人对对双双,赏玩春景,于是兴尽悲来,悔恨叫丈夫万里觅封侯了。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反差,使兴与悲突然逆转,更强烈地表现出闺怨主题。6.烘托: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间接表现所要表达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情态和特征更加鲜明突出。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对所要表现的主体事物进行再创造。如汉乐府民歌《陌上桑》描写秦罗敷的美丽时,写完她的发型服饰后没有再去直接描写罗敷的身材和五官,而是用旁观者见了罗敷之后的一个个“呆”相,从侧面烘托了罗敷的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以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旁观者的赞叹反衬出罗敷的惊人之美。7.直抒胸臆: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语,宛如洪钟巨响,突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8.借景抒情:借助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情志。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明媚的阳光,和暖的春风,芬芳的花草,筑巢的燕子,贪睡的鸳鸯。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9.借古讽今:借用历史材料与事实,影射现实,以阐明一种主张或一个观点。中唐诗人戎昱《和蕃》诗:“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诗,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逸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10.对面落笔: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柳永《八声甘州》中下片写道:“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由于思归心切,联想到自己的妻子也一定是同样盼望自己回家,想象着妻子会常常在妆楼上痴痴地凝望远处的归船,多少次误以为丈夫乘着帆船归来了,然而船到近前带来的却是无尽的失望,此时妻子的心情一定会产生埋怨情绪,怨丈夫长久滞留在外不想家。至此,诗人由联想又回到现实,道出自己也如此的愁苦。本是自己望乡怀人,却说“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本是自己倚栏凝愁,却说“佳人”不知自己的愁苦。11.白描:用简洁的语言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全由名词铺排而成,十八个字就是九个名词,罗列了九种景物,集中展示了“秋”的特色,描绘出一幅简洁明快的秋景图。12.动静结合: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13.托物言志: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如虞美世南《蝉》:“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作者真正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由此可见,写蝉不具目的,而抒怀言志才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朝代名家及风格特色汉魏六朝三曹-苍凉雄健左思-豪迈高亢、劲挺矫健刘琨-雅壮清拔、慷慨悲壮阮籍-隐晦难懂、慷慨任气陶渊明-淡远闲静鲍照-慷慨奔放、夸丽寄寓隋唐五代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流丽坦畅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晴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灿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俊爽明丽王维-幽静谐和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两宋金元梅尧臣-朴素平淡陈师道-雄劲幽邃苏舜卿-轩昂奔放欧阳修-清新疏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妩媚杨万里-浏亮晓畅周邦彦-富丽精工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文天祥-沉郁悲壮萨都剌-清丽俊爽王冕-纯朴自然马致远-清隽流畅关汉卿-泼辣清新张养浩-警辟深远睢景臣-新奇辛辣明清于谦-朴直浅近顾炎武-苍劲沉郁王士祯-含蓄清远袁枚-空灵浮坦朱彝尊-清新疏淡纳兰性德-抑郁婉约龚自珍-清奇瑰丽郑燮-刚劲清新黄遵宪-浅俗新颖其他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预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