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康德卷)重庆市2024届高三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生物学测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用含³²P的营养液培养小球藻,一段时间后不会检测到明显放射性的结构是A.核糖体B.液泡C.细胞骨架D.染色体2.初生婴儿可从母乳中获得一定的免疫力。母乳中的抗体进入婴儿的消化道后,与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M结合,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小囊泡包裹抗体运输到细胞位于组织液的一侧后与细胞膜融合,抗体与膜蛋白M分离并被释放到组织液中,进而进入婴儿血液发挥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M是转运蛋白,其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等有关B.小囊泡在细胞中运输由细胞骨架提供动力和决定方向C.抗体与蛋白M的结合和分离发生在内环境的不同部位D.抗体被婴儿吸收需依赖膜蛋白的识别和细胞膜的流动性3.端粒是染色体两端有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人体端粒DNA序列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题3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有核细胞均含端粒酶基因B.端粒酶的作用是催化转录过程C.大肠杆菌也存在端粒DNA序列D.端粒DNA的修复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4.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减法原理”的是A.在艾弗里实验中,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制成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蛋白酶B.验证钾是植物的必需元素时,植株出现症状后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C.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淀粉分解的影响时,在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唾液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底物和酶混合前在底物中加入缓冲物质5.为研究2,4-二硝基苯酚(DNP)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科学家以酵母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条件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①②③④实验条件氧气有氧无氧有氧无氧DNP加入加入不加入不加入实验结果ATP生成量(mol/molC₆H₁₂O₆)202382H₂O生成量(mol/molC₆H₁₂O₆)120120A.DNP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发挥作用B.DNP会影响人红细胞吸收K⁺和葡萄糖C.无氧条件下,DNP会使葡萄糖释放的能量减少D.有氧条件下,DNP会使线粒体内膜上散失的热能增加6.科研人员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NaHCO₃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闪光实验,结果如题6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时ATP从叶绿体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B.只要供给ATP和NADPH,叶绿体可在黑暗中将CO₂转变为糖C.该实验直接测量出来的O₂释放速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D.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一个光暗交替的时间内NADPH和ATP的积累量7.放射性心脏损伤是由电离辐射诱导的大量心肌细胞凋亡产生的心脏疾病。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过miRNA调控P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凋亡,调控机制如题7图。miRNA是细胞内一种单链小分子RNA,可与mRNA靶向结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细胞内一种闭合环状RNA,可靶向结合miRNA,使其不能与mRNA结合,从而提高mRNA的翻译水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离辐射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属于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B.前体mRNA被剪切成的circRNA含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circRNA和mRNA通过对miRNA的竞争性结合调节P基因表达D.减少细胞内miRNA含量或增大细胞内circRNA含量可抑制细胞凋亡8.高等植物的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它可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可继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两个精子。题8图是某二倍体高等植物花粉母细胞经分裂形成精子和营养细胞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曲线,下列各项中能用该曲线表示的是A.染色体数目在生殖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的变化B.同源染色体对数在花粉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变化C.染色体组数在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过程中的变化D.DNA分子数目在花粉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的变化9.在体育赛事中对男女性别的鉴定有多种方式,比如观察巴氏小体是否存在。巴氏小体是指细胞核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后浓缩成的染色质体,可在雌性哺乳动物的大部分细胞中看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是否存在巴氏小体判定性别比从外表性状上判定更加准确B.细胞中出现巴氏小体是一种变异现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某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可在其体细胞中观察到巴氏小体存在D.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其性状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10.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生物体的糖代谢和应激反应起着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切除肾上腺皮质的动物很快就会死亡,而切除肾上腺髓质则几乎没有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病人痊愈后也不能立即完全停药B.切除肾上腺髓质的动物可以利用神经元代替肾上腺髓质发挥作用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2页C.人体内环境稳态和各种激素含量变化的调节机制都是负反馈调节D.糖皮质激素作为信号分子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糖代谢过程11.褪黑素(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MEL在体内可被代谢为AMK,药物N可抑制该代谢过程。为探究MEL对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和机理,科研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①每组实验前检测一次鉴别指数(表征长时记忆强度的数据,用DI表示,DI值越大,长时记忆能力越强);②给甲组注射lmL溶解在溶剂Q中的MEL,乙组注射1mL溶解在溶剂Q中的AMK,丙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检测第二次鉴别指数;③接着给每组小鼠注射等量溶解于Q溶剂中的药物N,一段时间后检测第三次鉴别指数,结果如题11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MEL在小鼠体内可代谢为AMK,AMK能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B.注射药物N后,甲组小鼠MEL代谢速率加快,长时记忆强度降低C.注射药物N后,乙组小鼠内源性MEL减少,长时记忆强度略有下降D.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在步骤②中给丙组小鼠注射1mL生理盐水12.发作性睡病表现为白日嗜睡,晚上失眠。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人脑部下视丘细胞产生的食欲素显著减少密切相关。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机体产生的抗体除抑制病毒的增殖和扩散外,还会加速患者下视丘细胞凋亡,从而引起发作性睡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1N1可与B细胞直接接触,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个信号B.细胞毒性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后,暴露的H1N1可被巨噬细胞直接吞噬C.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都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D.免疫防御功能过弱,抗体会加速下视丘细胞凋亡引发发作性睡病13.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题13图1)。河豚毒素(TTX)是一种Na⁺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神经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TTX处理前,适宜电刺激均会引起突触前和突触后微电计发生一次偏转B.TTX处理前,适宜电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从突触前神经元传导到突触后神经元C.TTX作用于Na⁺通道,导致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D.图示研究结果表明该突触前神经元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兴奋性递质14.苯丙酮尿症是一种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我国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约为0.01%。在某患者的家系(题14图1)中对II₁、II₂、II₃及胎儿III₁(羊水细胞)的DNA进行提取扩增,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如图2(III₁结果因故未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探针2是利用突变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cDNA制作而成的B.进行产前诊断时,羊水穿刺检测比孕妇血细胞检测准确度更高C.用II₁体内提取的苯丙氨酸羟化酶RNA作探针可以检测III₁是否患病D.III₁与正常人结婚,孩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1/20215.某昆虫翅色的绿色(G)对褐色(g)为显性。现有甲乙两个大小(数量)相同的昆虫种群,其个体的基因型频率如题15图所示。现将两个种群混合组成一个新的种群丙,让其中所有雌雄个体自由交配,产生F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F₁中G基因的频率与甲乙种群混合而成的丙种群不同B.丙种群中个体间相互作用发生协同进化C.丙种群中绿色个体基因型的频率为67.5%D.丙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拥有的G和g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0分)为研究苹果幼果期去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300个幼果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幼果,3天后测定叶片的CO₂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题16图1、图2。回答问题:(1)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2)实验中淀粉含量可用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进行测定,其原理是;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可以进入,再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3)出现图1和图2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4)研究者发现根系也能够从环境中吸收葡萄糖。将苹果树根系分别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检测发现,葡萄糖溶液组根系的X基因表达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组,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依据实验结果推测:苹果树根系置于含有¹³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用13C标记的CO₂处理苹果叶片根系¹³C含量(mg)非根系¹³C含量(mg)根系¹³C含量占比(%)非根系¹³C含量占比(%)野生型4.7含量极低44.2455.76X基因过表达6.230.8969.11X基因低表达3.646.7953.21①X蛋白的功能是。0台0台②根系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葡萄糖能提高苹果果实中糖含量的可能机制是。17.(10分)鱼藤酮是从豆科鱼藤属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类杀虫活性物质,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暴露于光和空气时会迅速氧化分解。如题17图所示,鱼藤酮和NADH脱氢酶与辅酶Q(CoQ)之间的某一成分发生作用,使害虫细胞的电子传递链受到抑制,从而降低生物体内的ATP水平,最终使害虫得不到能量供应,行动迟滞、麻痹而缓慢死亡。回答问题:(1)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鱼藤酮可以不受阻碍地进入线粒体最可能的原因是。(2)NADH脱掉的电子在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经过一系列转移,最终进入,ATP合成酶的能量来源于跨越线粒体内膜的驱动力。(3)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鱼藤酮农药的残留性,请设计完善该实验:①培育五组面包虫,每组100只,编号I、II、III、IV、对照,在多个甘蓝的叶表面喷洒等量且适量的鱼藤酮乳油稀释剂。②分别给Ⅰ、Ⅱ、Ⅲ、Ⅳ组喂食喷洒了鱼藤酮后1天、3天、5天、7天的甘蓝叶各100g;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③喂食12小时后统计每组面包虫的。④请你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18.(10分)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是由Cl⁻和H⁺分别分泌而形成。如题18图显示了胃液中盐酸的分泌过程,胃黏膜壁细胞靠近胃腔的细胞膜(顶膜)上有质子泵,质子泵每水解一分子ATP所释放的能量,可驱动一个H⁺从壁细胞基质进入胃腔,同时驱动一个K⁺从胃腔进入壁细胞基质。壁细胞的Cl⁻通过细胞顶膜的Cl⁻通道进入胃腔,与H⁺形成盐酸。回答问题:(1)血液中的Cl⁻通过阴离子交换体进入胃壁细胞的方式是。质子泵除了转运离子外还具有功能。(2)碳酸酐酶可以将CO₂与HCO₃进行可逆转化,例如红细胞内的大量碳酸酐酶就可以将CO₂快速转化为HCO₅,进而转出红细胞,在血浆中运输;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同样有大量碳酸酐酶用以排出多余的HCO₃。据此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2页推测碳酸酐酶的重要作用是。[.[.(3)人体进食后会大量分泌胃液,进而引起血浆pH略有升高,即餐后碱潮,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4)某人长期受胃酸过多困扰,在服用奥美拉唑后,检测胃内pH值明显升高。药物奥美拉唑最可能的作用部位是胃壁细胞上的。(5)在看到或闻到美味的食物时,还未入口,胃液就开始大量分泌,这是反射的结果,直接控制胃液分泌的是(填“自主神经系统”或“非自主神经系统”)。19.(12分)神经环路(开环或闭环)由多个神经元组成,是感受刺激、传递神经信号、对神经信号进行分析与整合的功能单位。动物的生理功能与行为调控主要取决于神经环路而非单个的神经元。秀丽隐杆线虫在不同食物供给条件下,吞咽运动调节的一个神经环路作用机制如题19图所示。图中A是食物感觉神经元,B、D是中间神经元,C是运动神经元。由A、B和D神经元形成的反馈神经环路(闭环)中,其作用机制为A神经元的活动对B神经元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使D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进而使A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该兴奋处理方式为去兴奋;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开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回答问题:(1)自然状态下,图示神经元中能直接感受外界刺激的是。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细胞除神经元外,还有一大类——神经胶质细胞,其功能有(至少举2例)。(2)根据图示神经环路(开环和闭环)的活动规律可推断,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吞咽运动增强,条件下B神经元活动增强。(3)由A、B和C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环路(开环)中,神经信号处理方式为去抑制,其作用机制为。(4)为证实无论食物资源是否缺乏,C神经元对吞咽运动均具有抑制作用,可采取的实验设计思路为。20.(13分)果蝇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刚毛和截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且截毛性状为隐性性状。现用一只黄体刚毛雌蝇与一只灰体截毛雄蝇杂交,F₁中♀灰体截毛∶⊇灰体刚毛∶·黄体截毛∶’黄体刚毛为1:1:1:1(注:性别也属于生物的一种性状)。回答问题:(1)通过上述实验可判断体为隐性性状;控制黄体和灰体的基因可能位于(多选)上。A.常染色体B.X染色体C.Y染色体D.XY染色体同源区段(2)若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若B/b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则自然果蝇种群中果蝇有种可能的杂交组合(只考虑B/b基因)。(4)若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只黄体截毛雌蝇与一只灰体刚毛雄蝇杂交,子代表型的比例为。(5)将B基因和b基因扩增测序,证实b基因是由B基因突变而来的,两种基因的cDNA非模板链部分测序如下:据图可知B基因发生,造成蛋白质翻译在第位氨基酸后提前终止(终止密码子:UAA、UAG、UGA,起始密码子:AUG)。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1~5CDAAD6~10CBABC11~15ADBCC1.C。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含有磷脂分子;细胞骨架成分是纤维蛋白,几乎不含P;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2.D。蛋白M是受体蛋白,其合成与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等有关,A错误;小囊泡在细胞中运输由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提供动力,B错误;抗体与蛋白M的结合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抗体被婴儿吸收需依赖膜蛋白M的识别,形成囊泡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3.A。人体有核细胞均含端粒酶基因,A正确;端粒酶的作用是催化RNA逆转录过程,B错误;端粒是染色体两端有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不存在端粒DNA序列,C错误;端粒DNA修复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错误。4.A。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因素的影响就是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去除某种因素的影响,就是减法原理。在艾弗里实验中,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制成的细胞提取物中加入蛋白酶,去除了蛋白质的影响,属于减法原理,A正确;验证钾是植物的必需元素时,植株出现症状后在缺钾培养液中加入钾属于加法原理;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淀粉分解的影响时,在可溶性淀粉溶液中加入唾液,不是加法和减法原理,C错误;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底物和酶混合前在底物中加入缓冲物质,缓冲物质不是自变量,不属于加减法原理,D错误。5.D。由表可知,DNP抑制有氧呼吸过程中ATP的形成显著,不会对水的生成产生影响,主要在线粒体内膜发挥作用,A错误;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与呼吸作用无关,不受DNP的影响,B错误;实验②和④比较,说明DNP不会对无氧呼吸产生影响,C错误;有氧时,DNP会导致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大幅减少,但水的生成不受影响,可见DNP使线粒体内膜上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D正确。6.C。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进行,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ATP从叶绿体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移动,A正确;只要供给ATP和NADPH,叶绿体可在黑暗中将CO₂转变为糖,B正确;由于该实验中只存在离体的叶绿体,不存在呼吸作用,所以测出的O₂释放速率为总光合作用速率,C错误;暗反应固定二氧化碳,消耗ATP与NADPH,所以阴影部分应该表示光反应产生量与暗反应消耗量的差值,故可表示一个光暗交替的时间内NADPH和ATP的积累量,D正确。117.B。细胞凋亡属于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A正确;前体mRNA被剪切成的circRNA是环状RNA,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据图示可知circRNA和mRNA通过对miRNA的竞争性结合调节P基因表达,C正确;P蛋白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内miRNA含量或增大细胞内circRNA含量可促进P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D正确。8.A。生殖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是有丝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先不变,分裂后期因着丝粒的分裂而加倍,分裂结束时再次减半,A正确;花粉中已经不含同源染色体,其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这个过程中均无同源染色体,B错误;花粉母细胞形成花粉的过程是减数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在减数分裂Ⅰ结束时会减半,减数分裂Ⅱ后期恢复,减数分裂Ⅱ结束时再次减半,C错误;DNA有核DNA和细胞质DNA,且DNA分子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增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D错误。9.B。利用巴氏小体判定是染色体层级,相较于外表性状更加准确,A正确。巴氏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形态的变化,没有发生结构和数目变异,B错误;XXY型男性有两条X染色体,其中一条可以形成巴氏小体,C正确。部分表观遗传也可以随基因一同遗传给后代,其性状不一定遵循分离或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10.C。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由于反馈作用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自身糖皮质激素分泌量急剧降低,故不能立即停药,否则有生命危险,A正确。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第4页共6页除了负反馈调节还有正反馈调节,比如催产素的分泌、排尿反射等,C错误。糖皮质激素作为信号分子对糖代谢起调控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糖代谢过程,D正确。11.A。由题意可知,MEL在小鼠体内可代谢为AMK,AMK能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A正确;注射药物N后甲组小鼠长时记忆强度降低,原因是MEL不能代谢为AMK,进而产生作用,B错误;注射药物N后乙组小鼠长时记忆强度略有下降,原因是其抑制了小鼠内源性MEL代谢为AMK的过程,小鼠产生的MEL并未减少,C错误;为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应在步骤②中给丙组小鼠注射1ml溶剂Q,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D错误。12.D。部分侵入机体的H1N1可与B细胞直接接触,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A正确;细胞毒性T细胞将含H1N1的靶细胞裂解后,暴露的病毒可与抗体结合或被巨噬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直接吞噬,B正确;与H1N1作战时,B细胞的活化需要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作为第二信号,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C选项正确;患者免疫自稳功能异常,H1N1抗体才会将正常的下视丘细胞当成异物,加速其凋亡,进而引发发作性睡病,可见发作性睡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D错误。13.B。TTX处理前,适宜电刺激均会引起突触前和突触后微电计发生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再到静息电位的变化,微电计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A正确;TTX处理前,适宜电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到达突触前膜,转化为化学信号,到突触后膜处再由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B错误;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TTX处理后动作电位峰值下降,因此TTX作用于Na⁺通道,导致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或不能释放,使得突触后膜难以兴奋,C正确;兴奋性递质打开Na⁺通道,产生动作电位,表明突触前神经元经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属于兴奋性递质,D14.C。探针1可与正常基因杂交,探针2可与突变基因杂交,A正确。羊水穿刺检测胎儿DNA是所有产前诊断的方法中可信度最高的,B正确。II₁体内只含有突变苯丙氨酸羟化酶的RNA,无法判定III₁是患者还是携带者,C错误。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为0.01%,可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0,正常基因频率为99/100,一个正常人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101。II₂、II₃都是携带者,III₁在基因型未知的情况下有1/2概率为携带者,1/4概率为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101×1/2×1/4+2/101×1/4×1/2=1/202,D正确。)²)²15.C。甲乙种群混合而成的丙种群中G基因的频率为45%,g基因的频率为55%,丙种群自由交配得到F₁,F₁代G和g基因的频率不变,A错误;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错误;丙种群由大小相同的甲乙种群混合而来,绿色个体包括GG和Gg,基因型(GG+Gg)的频率为67.5%,C正确;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种群的基因库,而非全部个体拥有的全部G和g,D错误。16.(10分)(1)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2分)(2)淀粉遇碘显蓝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2分)筛管(1分)(3)去除幼果后,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降低,导致其在叶片中积累,进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使其CO₂固定速率下降(2分)(4)①促进根系吸收葡萄糖(1分)②根系通过表皮细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细胞利用,减少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实,提升果实中的糖含量(2分)【解析】(1)对照实验应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去除幼果的百分率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去除幼果的百分率引起的。(2)比色法是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淀粉遇碘显蓝色,其颜色深浅与淀粉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叶片光合产物可通过植物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根、茎、果实等部位。(4)①苹果根系分别置于葡萄糖溶液和清水中,检测发现,葡萄糖溶液组根系的X基因表达量和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组,可推测X蛋白促进根系吸收葡萄糖。②根系通过表皮细胞膜上的X蛋白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葡萄糖,供根部细胞利用,减少了叶片光合产物向根系的运输,使更多糖分配到果实,提升果实中的糖含量。17.(10分)(1)鱼藤酮溶于有机溶剂,可以直接穿过生物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入细胞内部(2分)(2)H₂O(1分)H⁺(1分)(3)喂食100g未接触任何农药的普通甘蓝叶(2分)死亡率/存活率(2分)设计表格示例(2分)ⅠⅡⅢⅣ对照死亡率(存活率)【解析】(1)题干中明确说明鱼藤酮可溶于有机溶剂,即可以直接穿越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生物膜,不受选择透过性影响。(2)据图NADH脱掉的电子在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经过一系列转移,最终进入H₂O,ATP合成酶的能量来源于H⁺跨越线粒体内膜的驱动力。(3)对照组应喂食未受任何处理的等量叶片,之后统计每组面包虫的死亡数/存活数/存活率/死亡率。题干中有提到鱼藤酮在空气中会分解,实际鱼藤酮施用6天后即失去活性,实验本身设置时间也较短,故推测其残留性较低。18.(10分)(1)协助扩散(1分)催化(1分)(2)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2分)(3)胃壁细胞分泌Cl⁻时,需要通过阴离子交换体将大量Cl⁻运入胃壁细胞,第一次联合诊断检测(生物学)第5页共6页同时将大量HCO3-排入血浆中,从而导致血浆pH略有升高(4)质子泵(2分)(5)条件(1分)自主神经系统(1分)【解析】(1)阴离子交换体运输时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质子泵本身会水解ATP,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2)碳酸酐酶有助于机体排出CO₂和IHCO₃⁻,可以帮助调节内环境的pH值,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3)分泌胃酸时,血浆中的氯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体进入胃壁细胞,同时将HCO₃⁻转运到血浆,引起血浆pH的升高,导致餐后碱潮。(4)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是质子泵阻断剂。(5)头期胃液的分泌中,咀嚼吞咽食物引发胃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但食物的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与食物有关的声音等刺激作用于头部的视、嗅、听等感受器而引起的胃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内脏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直接调控。19.(12分)(1)A神经元(1分)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食物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