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高中历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高中历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高中历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高中历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一时空坐标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奴隶制社会)夏、商、周(BC2070—BC47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制社会)秦朝清朝(BC221—AD1912)第三讲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情分析:一、考点:从汉至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二、考点: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三、考点: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本讲主要讲述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具体表现为:从汉至元中央行政体制日渐成熟,选官用人制度日益公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①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②影响: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出现了“七国之乱”。③解决: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1.汉朝:从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一个王朝,两种制度”的方针:京畿地区实行“郡县制”,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外围地区,实行“封建制”,封了许多王国,由王国自行治理。……这样一种郡县与封建并存的制度,就叫“郡国并行制”。---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1.汉朝:从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推恩令的影响: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并控制财权和军队。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唐玄宗本人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任用奸相当权,结果导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也为五代十国动荡局面的产生埋下伏笔。2.唐朝:节度使与藩镇割据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通判具有监察权)③财政:设转运使把地方赋税运到中央,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积贫(2)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消极: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埋下“积贫积弱”祸根。积弱北宋思考:图是《北宋文官出行图》,左起第一辆车为“尚书车”,第二辆为“大夫车”。为什么北宋时期文官出行会有这么庞大的仪仗队伍呢?结论:重文轻武北宋“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派文官担任知州;同样品级的文官与武官,文官的地位明显要高于武官。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①中央直管: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地。②地区行政机构: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西藏等地:宣政院。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内容(2)影响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河北、山东、山西宣政院辖地中书省直辖地总结: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比较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作用和影响不同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3.都产生一定积极的影响,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世袭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例题1[海南单科2016·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C【解析】本题考查汉初分封制。分封制在汉初的确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并非刘邦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排除A项;汉初实现了中央集权,而西周没有,同时西汉分封制和西周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不一样,两者不能等同,排除B项;“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意在解决皇室和功臣在政治权力上的分配问题,这一举措使得皇室子弟和功臣得到各自相应的政治权力,有利于统治阶层的权力分配、使统治秩序趋于合理化,减少了皇室子弟和功臣对皇位的威胁,故C项正确;汉初的政治制度大部分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排除D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例题2[课标全国Ⅲ2016·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B【解析】本题考查汉承秦制。由材料“萧何入秦,收拾文书”“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知汉朝继承了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稳固和加强统治,故B项符合题意;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黄老之术,无为而治,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才成为统治思想,排除A项;C项与题干关键信息“文书之力也”不符,排除;材料不涉及官吏对秦朝典章制度的了解程度,排除D项。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例题3[课标全国Ⅱ2015·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A【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题干中汉宣帝的这句话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后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有各自的特点,并非完全等同于汉代的郡县制,排除C项;题干说的是“上述观念”被后代帝王反复重申,而非汉宣帝本人,排除D项。二、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1.汉朝:中外朝制(1)汉初,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

①背景:

汉初丞相集权,威高权重,相权过大,威胁皇权。②措施:

A.对丞相采取谴责、罢免、处死的策略。B.起用平民、儒生为相。

汉初丞相多由功臣宿将担任,他们位高权重,位极人臣,对皇帝直言不讳。丞相的人事任免权,处理朝政大事的权利,甚至都超过了皇权。汉景帝欲立皇后兄长为侯,丞相周亚夫以“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之对,“上(汉景帝)默然而沮”。二、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1.汉朝:中外朝制(1)汉武帝时创立内外朝制(中外朝)。①内容: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组成“内朝”,形为宫中决策机构。原来宫外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沦为一般执行机构。②特点:决策实权由相府向宫廷转移,以内朝官制约外朝官,以内朝宫官排斥外朝府官。③特点: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二、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教材补遗汉代的政治特点布衣将相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汉朝:中外朝制例题4[课标全国Ⅰ2015·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专制皇权。一定要注意抓住“背景”二字。A项中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是背景,故排除;“家天下”应是重用刘姓族人而不是外戚,故排除B项;D项是在西汉初期,不适用于材料中的两汉时期,故排除;外戚能够干政的重要前提就是母族的亲属关系逐渐受到皇帝重视,被用来加强皇权,打击异己势力,故应选C项。二、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3.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1)职权与运行机制皇帝诏令→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分管)(2)作用: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央官制的完善与进步,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二、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4.北宋:二府三司制以中书门下(政事堂)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二府三司”中的“二府”指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指盐铁﹑户部﹑度支司。进一步分化相权,强化皇权最高行政机构最高军政机构宋:文官政治即文官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宋太祖留下遗训:“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代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相)、正副枢密使(军政长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品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宋代很少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的现象。宋代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断点补遗北宋:二府三司制例题5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君主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C【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和皇权的加强,这说明宋代君主专制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故C项正确;对宰相的监察是御史的职责所在,并非对相位的争夺,排除A项;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排除B项;宰相权力明显大于御史,排除D项。二、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5.元朝:一省两院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权力逐渐增大。皇帝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吏户礼兵刑工军事行政监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1.汉朝:察举制特点:由下而上标准:孝廉(品行)或秀才(儒学才能)方式:乡举里选2.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3.隋唐以后至1905:科举制(1)原因:A、九品中正制下,选拔与任命官员的权力掌握在世家大族而非中央政府手中,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阶级矛盾激化。古代科举考试(2)发展过程:·隋文帝时在举荐人才的基础上,开始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武举、殿试)

·宋代录取人数大增;实行糊名法;王安石变法废明经科,改试策论·明清时期主要是八股取士,1905年废除。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1)选官标准:由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为主。(2)选官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考试为主。(3)选官原则:逐渐制度化,形式日益严格;相对公平、公开、客观(4)选官来源: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5)千方百计把选官用官权力收归中央(科举制实现)三、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3.隋唐以后至1905:科举制(3)影响:积极影响:打除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官员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社会稳定,并对以后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有利于文化传承延续。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大多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的八股取士,不利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制约了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例题6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B【解析】本题考查东汉察举制。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本题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关于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例题7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