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人教山西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元谋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早期人类,研究他们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文学作品2.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的图片共同见证了我国先民()A.过着定居生活 B.开始饲养家禽C.掌握磨制技术 D.学会建造房屋3.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指的是()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C.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社会急剧变化的局面4.下图是同学们参观山西博物院时拍摄的国宝级文物——侯马盟书,上面记载了春秋到战国时期晋国赵氏等六卿内争演化为四卿并立直至三家分晋的历史。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表明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山西B.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C.对研究中国书法历史有重要意义D.说明山西侯马是当时晋国都城所在地5.下面是中国银行行徽(图一),它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A.秦朝 B.汉朝 C.商朝 D.周朝6.《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材料反映了汉初()A.战乱不断 B.经济萧条 C.赋税沉重 D.休养生息7.“丝路商贸活动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随商进入的更是不胜枚举。”材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丝绸之路()A.推动了中外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加强了中外各国的政治合作 D.加速了中外民族大交融8.不同朝代疆域的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下列两幅地图相比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秦始皇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B.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域与西汉王朝的友好往来C.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D.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9.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族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A.重文轻武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10.用简表来归类概括所学历史知识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请为下面的简表选择最恰当的主题()类别内容宗教佛教传入,主张忍受苦难,修行为善道教兴起,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史学《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艺术兵马俑,气势恢宏的雕塑艺术A.百花齐放的先秦文化 B.昌盛的秦汉文化C.青铜时代的宗教、史学与艺术 D.异彩纷呈的魏晋文化11.观察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对其中历史时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B.十六国时期,北方相对安定,经济得以发展C.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政权很快瓦解D.南朝时期,江南战乱不断,南方人民纷纷北迁12.小明同学在课外学史阅读中发现这样两个片段,草船借箭的主人公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三国演义》中关于“草船借箭”的描述:用奇谋孔明借箭。●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关于“草船借箭”的描述:(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A.《三国志注》是史书,叙述较为客观真实B.《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完全脱离历史事实C.《三国演义》所述与民间流传一致,可信度高D.《三国志注》和《三国演义》都属于一手史料13.“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A.说汉语 B.穿汉服 C.改汉姓 D.迁都城14.“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的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材料意在说明()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北方分裂局面B.北魏政权最早推行了汉化措施C.北魏孝文帝改革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D.北魏政权后来分为东魏、西魏15.下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C.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D.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统治阶级为宣扬道教而开凿的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6.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的智慧,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请根据提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科技成就见证优秀传统文化】图一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文明产生了什么影响?简述图二祖冲之纪念银币发行的理由。(6分)(2)【中医和雕塑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假如你是讲解员,请任选下面一处历史遗址,为其写一份解说词。(4分)(3)【书法艺术释放传统文化魅力】概括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艺术的原因。(4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17题18分,18题16分,共34分)17.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开创了西汉强盛的局面,巩固了大一统王朝。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简述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的局面,在政治、经济上采取的具体举措。(6分)材料二(2)材料二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简述其产生的共同影响。(6分)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石榴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3)根据材料三,简述张骞通西域的作用,并概括这一时期中西方交往的特点。(6分)18.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秦始皇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材料三(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警报),区域之内,晏如(平静安宁)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卷五十四(1)根据材料一,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两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分)(2)材料二诗句所描绘的社会景象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南方经济有何发展,“无风尘之警”与“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有何关系?(4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4分)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19.魏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的时期。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学习任务。任务一【绘制图示——建立时空观念】(1)请观察下面“三国鼎立形势图”,结合图中“官渡”和“赤壁”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简述三国鼎立局面是如何形成的。(4分)(2)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三国鼎立局面的方位示意图。(要求:标明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6分)任务二【识别史料——树立实证意识】(3)史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类别。(只填序号,4分)①《三国志》②胡人牛耕魏晋墓砖画③北魏陶俑④《宋书》⑤《两晋南北朝史》⑥汉人胡食魏晋墓砖画⑦南北朝石雕佛像文献史料实物史料任务三【分析史事——形成历史解释】(4)根据下边列出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分析他的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1.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调动管理办法
- 军品立项管理办法
- 军衔晋升管理办法
- 农业用水管理办法
- 农户贷款管理办法
- 农村大集管理办法
- 农村牲口管理办法
- 农用物资管理办法
- 农行印鉴管理办法
- 冬季大田管理办法
- 复方氨基酸(19)丙谷二肽注射液-临床用药解读
- 微创外科进展课件
- 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三至六年级单词默写纸(汉译英+英译汉)
- 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手穴保健操》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造林(绿化)工期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
- 柴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评价新动向-例析TIMSS 2023的主要特点
- 水泥土搅拌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