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课件_第1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_第2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_第3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_第4页
旅游学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第一节旅游的概念(一)词典中对旅游的解释1、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2、截止到2002年,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旅游的解释:旅行游览一、旅游概念的各种提法(二)旅游学者对旅游的定义1、“埃斯特”(Aiest)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瑞士学者汉泽克尔(Hunziker)和克拉普夫(Krapf)于1942年在其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又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cientificExpertsinTourism)所采用2、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罗伯特·.麦金托什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旅游是由游客、旅游企业、东道主政府和东道主地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游客的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关系之和3、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出自获取报酬以外的任何目的而向其日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并在该地停留不超过一年所产生的活动二、对旅游定义的进一步探讨(一)探讨的必要性1、旅游研究需要界定其研究对象2、旅游机构需要有统一的统计口径3、旅游业管理需要明确的目标(二)以往定义达到的共识

1、旅游活动的异地性2、旅游活动的暂时性3、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4、旅游活动的综合性(三)迁徙、旅行与旅游人类离开常驻地的运动旅游:愉悦为目的迁徙:谋生的目的旅行迁徙以外的原因三、旅游的定义(一)旅游的概念定义: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4)(二)旅游的技术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二节旅游的本质与基本属性一、旅游的本质

(一)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二)旅游的本质是由旅游的目的规定的,旅游的本质在于追求愉悦

旅游愉悦旅游审美愉悦旅游世俗愉悦

旅游快感中的审美情感

旅游是与自然的亲近旅游是对文化的追寻旅游是心灵的历险无际的天空、无边的大海、狂卷的风、电闪雷鸣的降雨、高耸的山峦、低洼的山谷、春天的开花、秋天的落叶、清清的小溪、肥沃的土地、盛开的花朵、奔跑的动物……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原始生气和精神“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睛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不正是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吗?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在“人文山水”中读出历史和人生

旅游是一种意志游戏和激情游戏在挑战自我极限的体验中获得一种自我提升二、旅游的基本属性(一)消费属性(二)休闲属性第一,从旅游的目的上看第二,从旅游活动的内容构成上看第三,从旅游发生的时间上看休而不闲、闲而不悦——休闲的异化休闲的属性休闲就是将时间量度和思想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去创造一段将其他职责的约束降到最低程度的时光旅游是一种多层次多界面的对话旅游是一种时间游戏旅游是一种智力游戏旅游的价值

旅游是一种意志和激情的游戏

旅游是心灵的朝圣旅游享受学习的积极的休闲(三)社会属性人类的旅游欲望不是本能的和天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旅游需要是社会性的而存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社会发展和时代影响而演变三、旅游的特征旅游的两个突出特征是:(一)异地性:旅游活动的发生要以行为主体的空间移动为前提。(二)暂时性:旅游仅是发生在旅游者人生时间波谱中某一时段上的行为。四、旅游行为的特征(一)责任约束松弛消费攀高道德感弱化(二)占有意识外显文化干涉物质摄取第三节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类型一、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1、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2、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3、旅游活动的媒体——旅游业1、按地域范围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2、按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散客旅游3、按计价方式划分: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4、按年龄特征划分:儿童旅游、青年旅游、中年旅游、老年旅游等二、旅游的类型5、按旅游目的划分:观光型、保健型、公务型、宗教型、购物型、休闲型、求知型时尚旅游自然探秘游:探寻、解释自然奇观地质探险游:地球物理探索影视追踪游:影视情景体验徒步沙漠游:独特的旷野体验生态动物游:神奇的自然家庭修学专业游:课堂实证补充保健休假游:保健主题下的休假怀旧情景游:穿越时间隧道的光阴回顾体验第四节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一、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活动旅游学要以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为核心,研究其发生的基础、原因、性质、形态和结构特征,探究其运动规律及其形成的复杂影响因素。这种基本矛盾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包括旅游者的活动和旅游产业的活动,这两种活动恰好构成了旅游现象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加拿大学者在斯蒂芬.史密斯在其非常著名的著作《旅游分析手册》中对现代旅游的研究内容作了精彩的描述: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矛盾是旅游学研究的基本矛盾,但它不是简单经济意义上的供需矛盾(一)旅游作为一种人的经历,它的过程、活动和结果1、人为什么要旅游、旅游需要是如何产生的、旅游动机是什么2、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刻生理、心理、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3、旅游将给旅游者带来什么(二)旅游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利益与代价1、旅游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利益2、人类社会要为旅游付出什么代价(三)旅游作为一种地理现象预测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旅游流量是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旅游区域、度假区和旅游走廊进行形态学分析,对于旅游规划也很重要对旅游业运行的经济规律和可能产生的收益和可能要付出的代价都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四)对旅游的经济学研究(五)旅游作为一种商业活动旅游业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特点(六)旅游作为一种行业旅游学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行为与动机东道主与游客关系社会影响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供求关系旅游文化活动旅游经济活动旅游资源因素旅游统计因素旅游文化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统计文化学美学经济学地理学统计学旅游产业活动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业管理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旅游交通管理风景区经营管理旅游会计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市场学交通运输管理环境学市场营销社会学规划学法学行业质量管理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本章重要观点1、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迁徙:个人出自生活或生存的目的而移居异地的经历旅行:个人出自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前往异地并在该地作短暂停留所度过的经历2、旅游是一种休闲行为,旅游的目的是获取愉悦,审美是获取愉悦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一般性的休闲娱乐也是获取愉悦的渠道。3、旅游的本质是由旅游的目的规定的,旅游的本质在于追求愉悦。4、旅游不是经济现象而使社会现象,旅游与旅游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旅游是旅游者的行为,它形成旅游需求;旅游业是旅游企业的行为,它形成旅游供给,旅游学对这两种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种种影响都要研究。5、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包括这种矛盾的性质、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6、旅游学的研究内容是极其复杂的:旅游是一种人的经历、一种社会行为、一种地理现象、一种财源、一种商业活动、一种行业。7、旅游是一门跨学科,它是研究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8、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矛盾是旅游学研究的基本矛盾,但它不是简单经济意义上的供需矛盾,这种矛盾会引发各种层次、各种性质、各种形态的矛盾。第一节旅行的产生与历史分期一、旅行产生的前提条件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二、旅游的历史分期及特点(一)古代旅游时期(1840年以前)(二)近代旅游时期(1841-1945)(三)现代旅游时期(1945-现在)(一)古代旅游的特点1、交通仍不发达,主要是以自然力、人力、畜力为主的船、车等2、参加旅游人数很少,多半是黄室、贵族等特权阶层3、旅游的活动范围小(二)近代旅游的特点1、交通相当发达:火车和轮船成为主要交通工具2、旅游队伍扩大:中产阶级加入到旅游的行列3、随着旅游队伍的扩大,旅游胜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4、饭店业逐渐兴起,促进了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三)现代旅游的特点1、交通得到巨大发展,火车、轮船、飞机成为主要交通工具2、普通大众成为旅游的主体3、旅游业成了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节古代旅游一、我国古代旅行的主要类型和事件帝王巡游、外交旅行、商务旅行、文化旅行、宗教旅行等

二、古代旅行的意义:文化交流与价值变迁早期旅行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为旅行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私有制度的出现为旅行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制度的保证。商品交换等的需要对旅行的进行提出了必要性。技术进步为旅行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国家的形成和统一的环境,为旅行的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和安全上的保证。(一)帝王巡游政治旅行:封禅巡游:帝王对其统辖地区的巡查1、张骞“凿空西域”的伟大壮举

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张掖、酒泉到达敦煌后,分南北两道:南道自阳关出发,沿昆仑山北麓西行经楼兰、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至大月氏,再到安息和地中海东岸;北道自玉门关出发,沿天山山脉西行,经车师前国(今新疆吐鲁番)、直大苑、延伸至地中海罗马帝国(二)外交旅行(三)商务旅行“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四)文化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踏遍青山人未老:徐霞客(五)宗教旅行1、东来传经:为了“法流东土,泽及众生”,一代代僧侣们在宗教的动力下万里跋涉。公元67年,来洛阳的印度佛教使者迦叶摩藤和竺法兰2、西去取经东晋法显(334-420);3岁出家。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来到北印度,专研佛经,公元412年回国,《佛国记》唐代高僧唐玄奘(602-664),13岁出家公元627年西去取经,在印度十五年3、宗教信徒的朝圣

二、古代旅行的意义(二)旅行与文化交流(一)旅行与知识改变1、哲学史上的先驱: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影响人类历史的重要旅行当旅行者处于某种文化的结点时其自身知识的转变变成了一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

2、塑造了中国文史传统的司马迁3、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527)4、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5、明代药物、植物学家李时珍6、改变了人类对世界看法的达尔文1831-1836年间参加了环球旅行,他通过对各地的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的生长和生活情况,发表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找到了物种起源的科学解释,创立了伟大的进化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7、第一个东方文化的传播者马可.波罗在地中海中岸的阿迦城登陆,穿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及中亚沙漠,返越帕米尔高原,经过喀什、罗布泊、敦煌、玉门等地到达元京上都开平意大利人至今要比英国人随意,随意就有漏洞,但漏洞不能反证事件的不存在。这位随意顺兴、夸大其词的旅行家其实非常可爱,正是这份可爱,使他兴致勃勃地完成了及其艰难的历史之旅。当它已经成为欧洲人对东方的梦想底本,成为他们发现东方的动力时,有点漏洞又算什么(余秋雨:寻常威尼斯《行着无疆》)8、宗教传播:唐玄奘、鉴真让印度宗教、哲学和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的舞台的佛教旅行

1、中国发生了最早的领先世界的航海旅行发生早:1405—1433年,在欧洲“地理大发现”前半个世纪规模大:第一次,62艘船28000人;第五次,900艘船,27000人;行程长:前后历时28年,主要访问国家在东南亚沿岸、中东、东非等地,最远抵达非洲东海岸,访问国家达到50多个9、郑和下西洋:中国掀起第一次跨越海洋的历史巨浪2、开始了中国传统旅游文化的突变与转型稳健内敛的中国民族旅游性格转变的开始开始了重农轻商的“农本”观念的转变3、实现了东亚文化圈与南亚、中亚和非洲文化圈的历时性联接,但却与欧洲、美州文化圈失之交臂为什么中国错过了联接世界的机会?如果中国的帆船向好望角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南大门埃吉海角继续前进,结果会怎样?1、稳健内敛民族性格中的保守与自负宣威海外:“将南亚和东南亚诸国并入纳贡体系”2、传统重义轻利的伦理思想的束缚:郑和下西洋是“不言利”政治行为的象征3、重陆轻海的政策的束缚4、中国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随遇而安的适应性生存机制,缺乏超越性发展机制10、西方民族跨越海洋并联接世界各大文化圈我尽一切可能去寻找黄金和香料的地方。黄金,这是最好的东西,谁有了它,想什么就能干什么,甚至能把人的灵魂引入天堂哥伦布(1492)向西越过大西洋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1497)向东跨越印度洋麦哲伦(1519)越大西洋、太平洋西方探险旅游:地理大发现1、世界各大文化圈获得历史性联接马可.波罗:欧亚大陆张骞:中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接法显、唐玄奘:东亚与南亚文化圈郑和:东亚文化圈与南亚、中亚和非洲文化圈的联接,但却与欧洲、美州文化圈失之交臂2、西方文化急剧发展,获得优先发展的条件3、世界文化趋向“一体化”过程各大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交汇和交融,整个世界文化面貌发生改观西方旅游者:将欧亚大陆、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均纳入完整的世界文化体系中第三节近代旅游一、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产生的影响4、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2、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积累加快,3、交通工具的出现,远距离的旅行成为可能1、生产效率提高,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

●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二、旅游业的开端旅行社之父托马斯·库克的一次“业余活动”与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组织570人从莱斯特出发前往洛赫伯勒参加戒酒大会

托马斯·库克被史学界誉为近代旅游业的先驱1845年夏季,●托马斯·库克首次组织了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莱斯特到利物浦,350人)●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托马斯·库克本人担任了该次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而且在沿途还聘用了地方导游●

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1841年,第一打折扣包租列车1851年,组织了有16.5万人(其中大量工人)参加的“伦敦水晶宫”世界博览会;●第一次出国游:1855年莱斯特——巴黎旅游●第一次环球旅游:1872年,组织了9人参加历时70天的环球旅游●1851年,创办第一份旅游报纸(ExcursionistandExhibitionadvertiser●1872年,创办最早的旅游支票商业饭店出现是在1908年,被后人誉为“饭店业开山鼻祖”的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饭店。斯塔特勒不但将饭店的300间客房都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铺设了通向每一间客房的供排水、暖气和输电线的管道,被后人称为“斯塔特勒管道”。他还给每一间客房内安装了电话和标准壁橱,给卫生间安置了穿衣镜和毛巾钩,在客房里还为客人安置了床头灯和文具纸张,都是现代商业饭店的基本模式。三、“饭店业开山鼻祖”——斯塔特勒四、中国近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旅游业最早产生于我国上海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工作的陈光甫先生于1923年8月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了“旅行部”,1927年春,该旅行部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旅行杂志》,1927年6月,上海商业银行旅行社单独挂牌注册,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旅行部也因此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第四节现代旅游一、现代旅游的特点(一)普及性、(二)广泛性(三)持续性大众旅游一方面指的是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大到了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规范化旅游模式广泛性主要反映在旅游流动区间的格局和旅游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程度方面:1、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世界旅游组织2、区域或边远地区旅游的局限性在逐渐消失,旅游者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三)持续性表现在旅游业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1985-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状况1985-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状况(一)世界形势的和平与稳定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进步迅速,人民支付能力大大加强2、交通工具的进步再次缩短了时空距离3、人们的工作时间不断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加(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5、教育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以及时尚消费方式的调整,使旅游更加大众化和生活化6、政府的支持促进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了更多的旅游需求

三、推动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政府行动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世界旅游会议通过的《马尼拉宣言》和1982年8月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举行的世界旅游会议通过的《阿卡普尔科文件》被誉为当代旅行和旅游历史的里程碑:两次会议使联合国成员国共同承认了旅行和旅游对当今世界的社会价值,1989年又在荷兰的海牙举行旅游问题的国际会议:《关于旅游问题的海牙宣言》,世界旅游业的新理念形成(一)“旅游业的普遍重要性”原则充分认识旅游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旅游业除了经济上的重要意义以外,还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世界旅游业的重要原则

在经济发达国家,对于收入过低无力支付旅游度假开支的贫困家庭,通过采取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组织他们外出旅游

社会旅游(二)自由旅行原则通过逐步消除对旅游、访问和逗留的行政、技术、财务和人事方面的障碍,促进旅行者和旅游者的自由旅行(三)“旅游者最优先”原则人人有休息、闲暇和定期带薪休假的权利。人人有自由离开任何国家包括其本国在内的权利,旅游业是作为改善所有人生活质量的手段(四)“旅游业持续发展”原则(五)“人力资源开发”原则(六)“政治和行政支持”原则

1、事业期(1949-1966)

2、停止期(1966-1978)

3、产业发展期(1978至今)四、中国的现代旅游(一)我国现代旅游的三个时期

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国营华侨服务社于1949年12月成立.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成立1965年6月5日,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旅游业诞生的两个事件:1、三大市场全面发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2、旅游供给全面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979年国家旅游局创立上海旅游专科学校,1980年开始本科教育

(二)1978至今,我国旅游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3、国际地位不断提高1983年10月5日,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4、走中国式的旅游发展之路坚持将旅游业作为经济产业来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本章重要观点

1、旅行产生的前提是三次社会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商人是最早的旅行者

2、古代旅行产生了复杂的社会效应:旅行成为知识获取的重要途经,当旅行者处于某种文化的结点时,其自身知识的转变和文化经验最终作为一种知识被结合到整体的文化体系中,从而导致原有文化的价值改变一、我国对国际旅游者定义

来我国大陆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不包括以下八种人:①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的部长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②各国驻华使馆人员、外交人员及其随行人员;③在我国驻期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新闻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④乘国际班机直接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的中转旅客;⑤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⑥回大陆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⑦在我国已定居的外国人和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⑧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第一节旅游者二、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是指任何一个在他居住国内到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的获取报酬的人,不包括以下七种人:①到各地巡视工作的部长以上官员;②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③调遣的武装人员;④到外地学习的学生;⑤到基层锻炼的干部;⑥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⑦无固定及驻地的无业游民。第二节旅游者产生的主观条件一、旅游需要的产生(一)旅游需要:指当人处于缺乏旅游状态时而出现的个体对旅游愉悦行为的自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是心理内驱力在潜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意识反映(二)美国心理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安全需要自尊的需要

自我实现

是对食物的需要,一个还没填饱肚子的人是不会对其他需要有所奢求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人类作为生物的人需要

一个饥肠辘辘和受到威胁的人是不会对美丽的风景感兴趣的

人类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规律性的生活从而感到世界是恒常有序的,从而导致了对秩序的要求

社会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现在这个人开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谊,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而不遗余力,他会把这个看得高于世界任何别的东西,他甚至会忘了当初他饥肠辘辘时曾把爱当作不切实际或不重要的东西而嗤之以鼻”

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

自尊包括对获得自信、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成就、接收、关心、名誉、声望、地位和赏识

超越性需要——自我实现

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包括个人自由意志、探求真理和审美需要想要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三)旅游需要的产生1、积极的产生造就具有丰富感觉和深刻思想的人旅游是享受学习的积极的休闲2、消极的产生旅游是医治精神无力的最好途径:在实现生存空间转换中调节人的心理环境

消除生存的烦恼使人类从一系列规范、程序、重复、单一的现实活动中得以解脱“望一望远方碧绿的海面,浪涛汹涌澎湃,永不停息,阳光从无数闪烁的镜子中反射到你的眼里,碧绿的海同蔚蓝的镜子般的天空和金色的太阳熔化成美妙的色彩,于是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敌人及其阴谋诡计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融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的意识中”(恩克思:《风景》1942年)二、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由旅游需要所催发、受社会观念和规范准则所影响、直接决定具体旅游行为的内部动力源泉(二)旅游动机的分类

1、美国学者约翰·A·托马斯提出“18种旅游动机”:1)观察异国人民的生活状态;2)游览风景名胜;3)了解新鲜事物;4)参加一些特殊活动;5)摆脱例行公务;6)过一下轻松愉快的生活;7)体验某种浪漫生活;8)访问自己的出生地;9)到亲属或朋友曾经去过的地方;10)避寒、避暑;11)有益健康;12)参加体育活动;13)参加冒险;14)取得一种高人一筹的本事;15)追求适应性(不落人后);16)考察历史;17)社会动机(了解世界);18)经济因素(低廉的旅游开支)2、美国学者罗伯特·W·麦金托什把旅游动机分为四类①身体健康的动机:通过与身体健康有关的旅游活动,达到松弛身心的目的②文化方面的动机:了解异国他乡的异域文化的愿望(历史文化传统、文物古迹、学术交流)③人际方面的动机:探亲访友、摆脱家庭纠纷或人事纠葛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通过旅游引人注意,赢得名声,结识要人名人,得到某种承认我国学者马勇把旅游动机分为四类①健康或娱乐动机:以身体健康为目标②猎奇或冒险动机:寻求刺激、调节情趣③民族或家庭动机:探亲访友、寻根祭祖④文化动机:了解异质文化、求知欲⑤社会和自我表现动机:学术会议、考察、朝圣、修学⑥经济动机:公务、商务,包括商业目的和购物目的

动机是需要的催生(激发)形式,但动机是与满足某种需要的活动为动力的。即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意味对应着相应的需要(不一定完全一一对应);反过来,有需要,却不一定对应着有动机。需要与动机、行为的对应关系:1)一一对应关系N---------------M--------------B(如身体需要休养---度假旅游动机--到青城山度假旅游的行为);2)多种需要激发一种旅游动机、导致旅游行为的关系;N1N2M----BN3如身体健康、宗教朝觐、文化考察等多种需要激发到宗教名山胜地旅游动机--青城山(或峨眉山)度假旅游行为。3)、一种需要激发多种动机,导致旅游行为的关系;M1NM2BM3如某公司被邀请到香港参加国际商品交易会,主要是因为商务活动需要到香港,但时间正好是在圣诞节前三天,这时激发起到香港参加展销会(MI),并观光旅游(M2)和购物(M3)的多种动机--香港商务旅游、购物旅游的行为发生。4)、多种需要激发多种动机,导致旅游行为的关系;N1M1

N2M2BN3M3一个人感到需要让孩子增加书本外的知识;又感到自身需要到大自然中畅游,让身心愉悦;同时还想假日期间陪伴父母。于是产生了暑假去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古镇旅游的动机---去漓江古镇旅游行为的发生。

实际上,旅游者的一次旅游活动,往往是多种旅游需要激发多种动机复合而成的。第三节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核心旅游产品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与在这些价格水平上,潜在旅游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行为旅游体验新的需要新的动机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一)旅游需求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关系1、个人收入的概念:是社会劳动者个人通过向社会提供劳务和智能而换取的经济报酬2、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全部纳税-社会消费(健康和人寿保险、退休金预支、失业补贴的预支)-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可自由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扣除上述之后所余下的部分收入与需求的关系:一般而言,个人(或家庭)收入的增长,是与旅游需求的增长成正比关系。D=f(I)式中:D是旅游需求I是收入f是旅游需求函数.图中的A是临界点---临界系数1.88个人收入D--旅游需求D=f(I)IA旅游需求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关系Et=f(Ydis)=f[(Yd

-

Eb)i,S]式中:Et--旅游的可能支出额度;

Ydis--可自由支配收入;

Yd--可支配收入,Yd=f(Y-T);

Eb--支付于生活必需的费用总和;即Eb=f(P1‥‥Pn)其中P1‥‥Pn=生活必须开支因数(变量),i--银行利率(变量)S--储蓄总收入税收

上式表明:可自由支配收入对于旅游的支付能力,还间接的受到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如银行利率,储蓄额度,税收,生活必须开支费用的多少。如果是国际旅游,汇率将成为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问题:人们具有相当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否就一定会购买旅游产品呢?(二)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价格的关系价格在潜在旅游者心中的作用:--判断产品的价值--物有所值吗?--衡量自己的购买能力--买得起吗?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一般情况下,普通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对于旅游产品,总体上这个规则依然适用3、但有时这一规律被打破。

特殊性:如炫耀、身体健康、文化考察、探险等动机作用下,有悖反现象。

附加利益部分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

核心部分的需求量与价格附加利益部分和核心部分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二、旅游需求实现的空间障碍(一)时间约束

(二)空间隔障(三)文化差异

(四)社会责任(五)身心障碍

(六)旅游点的社会治安(一)时间约束1、可自由支配时间:又称余暇或闲暇,是指个人在扣除了用于劳动、满足生理需要、参加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等之后剩下的可自己随意支配的时间注意:一切从事与谋生有关活动的时间都不是自由时间2、可自由支配时间与旅游需求

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外出短期旅游公共假日——中、短途旅游带薪假期——外出长途旅游旅游在使用自由时间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其要求用于旅游的自由时间具有相对完整性3、不同社会状态下自由时间的结构现实生活中的四种闲暇时间每日闲暇每周闲暇(周末双休日)--我国是1995年5月开始实行的。公共节假日(法定假日)--1999年开始黄金周大假带薪假日--我国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和2006年《新劳动法》都有明确规定: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不同国家公共假日时间数量的差异国家/地区公共假日(天)香港17意大利15日本、台湾、西班牙14德国、英国、新加坡13新西兰、葡萄牙12美国、法国11比利时、中国大陆10丹麦、澳大利亚9加拿大8瑞士7不同国家带薪假日时间数量的差异国家/地区带薪假日(天)德国、丹麦、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西班牙30天左右英国、美国20-27天左右比利时24天韩国20天泰国10-20天

3、不同社会状态下自由时间的结构

结论: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是人们选择旅游必备的基本条件。(二)空间隔障空间跨度越大,障碍越多。(不确定因素多、费时、消费增加等)与空间关联的因素:交通,可达性.三、旅游需求的特点(一)需求弹性大旅游需求弹性:指由于价格、个人收入、汇兑替换性、旅游目的地形象、距离和市场等各种经济及非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旅游需求变化的程度。(二)需求敏感度强(三)需求扩展性大(四)需求的季节性明显(五)需求的依赖性强四、旅游需求的一般规律(一)旅游需求表与需求曲线(二)临界点与加速度性质(三)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旅游需求表

旅游产品的价格P游客数量Q(每人次总消费)(每月万人次)

A5009

B40010

C30012

D20015

E100201、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1)edp=△Q/Q÷△P/Pedp:需求的价格弹性;P:价格△P:价格的变动量;Q:需求量△Q:需求的变动量例如:某物品价格下跌1%,而需求量增加2%,则其价格弹性为2。注:edp<1,缺乏弹性:价格变动同总收益变化方向相同

edp>1,富有弹性:价格变动同总收益变化方向相反

edp=1,单一弹性

长期价格弹性短期价格弹性

练习:某国1995年旅游产品价格上涨50%,1996年原定旅游人数为250万人,由于价格上涨,降为100万人,计算其价格弹性。解:edp=△Q/Q÷△P/P=(100-250)/250÷50%=1.22、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

edi=△Q/Q÷△I/Iedi:需求的收入弹性;I:收入△I:收入的变动量;Q:需求量△Q:需求的变动量(四)旅游需求的替代效果(交叉弹性)1、含义:旅游需求的替代效果是假设一旅游产品其他情况不变(价格、收入、偏好等),当其他旅游产品发生价格变化时,对这一旅游产品的需求可能发生的影响。2、弹性系数:X旅游产品需求量变动率/Y旅游产品价格变动率3、旅游需求的替代效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弹性系数>0,产生可替代的现象(2)弹性系数<0,辅助性的产品(3)弹性系数=0,无关的产品(五)旅游需求的效用1、效用:消费者购买或使用某种产品与服务时所感到满意的程度。2、总效用:随产品增加而增加的效用。边际效用:产品数量每增加一单位时的总效用的增量。第四节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一、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划分类型

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对旅游资源概念的各种理解(二)如何界定旅游资源的概念(三)旅游资源概念的内涵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二、旅游资源的分类(一)自然旅游资源1、气候条件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3、动植物资源4、天然疗养条件(二)人文旅游资源1、历史文物古迹2、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3、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4、现代人造旅游资源(三)其他旅游资源1、经济建设成就2、科技发展成就3、社会发展成就4、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访问者的友善和好客的态度三、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2、吸引力的定向性3、垄断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纯经济剩余

即旅游资源所带来的旅游业收入在扣除开发和经营所需费用之后所剩余下来的纯收益。坐落地点

该项旅游资源所在的地点距离旅游客源地区的远近和可进入性的程度。第二节旅游资源的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一)什么是旅游资源的评价?调查评价指标分析和研究依据(二)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1、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2、确定旅游地性质(类型)3、制定旅游发展规划(三)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1、客观科学性原则2、全面系统性原则3、效益估算性原则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一)旅游资源的系列要素评价1、密度:又称丰富度2、容量:承载力、饱和度3、特质:个性、特色4、价值和功能5、地域组合特点6、性质(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区位条件:依托城市、可进入性、通讯条件2、环境因素:自然、社会、政治、投资环境3、客源条件容量、客源层次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水平、农副产品供应条件5、建设施工条件地质、地形、土地、供水6、旅游开发序位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顺序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一)定性评价方法1、卢云亭“三三六”评价方法2、四个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心理学派(认知)现象学派(经验)体验评价法一般是由公众(旅游者、各方面专家、居民)根据自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这种评价多由传播媒介或行政管理机构发起,局限在已经接待游客的旅游地。评价的目的多着眼于推销或宣传,评价的结果可提高旅游资源(地)的知名度,对旅游需求流向产生诱导作用。旅游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对于每一项旅游活动,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旅游资源因素对活动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旅游资源的评价,可用关键的旅游资源因素对确定的旅游活动进行适宜性评价,也可就某种旅游活动所要求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评价。气候适宜性评价☆气候对户外旅游活动的影响:第一,对活动时的环境和活动质量第二,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体感舒适程度。☆特吉旺(W.H.Terjung,1966)舒适指数(ComfortInden)和风效指数(WindEffectInden)。他把温度与湿度的不同组合分为11类,这就是舒适指数,把温度与风速的不同组合分为12类,这就是风数指数。综合的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可表达生物气候特征,表达旅游区哪些季节可以旅游、休养和旅游气候资源的情况。森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第一,地表坡度:平均坡度、最大坡度、各坡度所占比例。第二,斜坡转换频率:单位距离内的坡向变换;第三,高度起伏率:区域相对高度变化的度量;第四,是否具备可接近的水体,如湖泊、沼泽、水库、矿泉、地下河、溪流等;第五,阔叶树的比例:在森林中,阔叶树种所占据的份额(在英国以外的其它地方,由相应地拟出别的类型树种所占比例的变量);第六,树高:平均高度、最大高度等;第七,树距:平均树距、最大林间空地面积等;第八,林间“开放”地占据森林面积的比例;第九,对于徒步者可以深入的林间范围;第十,对于机动车辆可以深入的林中范围;第十一,森林的分散程度以及林与林之间的连接状况;第十二,森林的均匀度。海水浴场适宜性评估(美国)决定因素评估标准及计分水质清澈(5)混浊(4)污染(1)危险性无(5)有一点(4)有一些(1)水温(0C)〉22.2(5)19.4-22.2(4)19.4(1)颜色与混浊度清明(3)稍混浊(2)混浊(1)风

全季适宜(3)〉1/2季适宜(2)〈1/2季适宜(1)1.5M深水域(距海岸线)〉30.5(3)15.25-30.5(2)9.15-15.25(1)海滩状况良好(5)一般(4)差(1)地形与游憩活动的适宜性评价☆每项游憩活动都有相应的地形地貌形态要求;同一地形地貌可以开展多种游憩活动,相互兼容(包括包含、渗透、接近和远离等)的活动可以在同一地域内开展。☆游憩活动与相适的地形地貌形态相耦合,使得各类游憩活动适宜地在库区呈聚点状分布,它们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客观上形成了游憩功能的分区。(二)定量评价方法1、层次分析2、指数表示法

第三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一)什么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技术经济过程.1、商业的-----旅游产品2、非商业的-----潜在现实人旅游资源旅游者(二)类型:P96(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1、保护性开发原则2、社会营销导向原则3、总体规划原则(四)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1、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4、景点或参观点的具体规划与设计5、培训能够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五)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1、通过调查得出概念2、作出草拟的项目3、作出最后的设计4、作出开发规划二、旅游资源的保护(一)旅游资源破坏的原因1、旅游资源的自然破坏2、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方式

案例分析:武当山的“太子养生堂”

武当山的“太子养生堂”是一个三星级宾馆,由武当山文管所策划,利用保存最完整的一个道观复真观改建而成,复真观是原道人起居生活的地方,是联合国进行考察时明确记录在案的古建筑,宾馆修建全面改变了古建筑的内部结构。

据新华社武汉1月2日电(记者郭嘉轩)“新华视点”2002年12月17日播发《世界文化遗产“复真观”竟然改建成宾馆》一稿,引起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当地政府接受舆论监督立即展开整改。目前,复真观内非法改建的宾馆“太子养生堂”被拆除,复真观将按原貌进行修复。

据了解,今年联合国对我国11处世界遗产项目进行检测评估,把保护状况存在严重问题的世界遗产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武当山复真观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修建三星级宾馆,不仅严重破坏了文物,更严重违背了我国保护世界遗产的庄严承诺。

在此背景下,“新华视点”报道引起了国家文物局、湖北省委、省政府以及传媒的高度重视。稿件发出后,国家文物总局立即责成湖北省文物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尽快恢复古建筑原貌,同时要求对武当山古建筑群开展全面检查,杜绝类似事件发生。湖北省文物局则在稿件播发几小时内下发文件,要求丹江口市立即进行整改。

据湖北省文化厅文保处介绍,目前“太子养生堂”已停止一切对外经营活动,所有经营设施已全部拆除,下一步将请文物专家现场指导,彻底整改恢复原貌,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已受到严肃处理。同时,结合全面检查整改,武当山其他19处违法违规的建筑,也被要求限时整改。(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1、减缓旅游资源自然风化的对策2、杜绝认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3、已破坏的旅游资源的恢复对策加强宣传,对全民进行旅游资源保护的普及性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的自觉性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旅游资源保护立法,使旅游资源作到有法可依强化旅游管理部门职能,加强旅游管理,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地保护旅游资源科学研究科学保护2、日本旅游学者前田勇先生在《观光概论》中的定义:旅游业是为适应旅游者的需要,有许多不同的独立的旅游部门开展的多种多样的经营活动。3、美国旅游学者唐纳德。兰德伯格在《旅游业》一书中:旅游业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4、教材: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旅游消费者各种需要的综合性行业。

(二)有关旅游业的争议1、最早的时候认为“旅游业就是在旅游者和交通、住宿及其它有关单位中间,通过办理旅游签证、中间联络、代购代销,通过为旅游者导游、交涉、代办手续,此外利用本商社的交通工具、住宿设备提供服务,从而取得报酬的行业”。这种见解实际上是将旅游业等同于旅行社行业。在我国,过去也曾有人认为只有旅游局和旅行社才算旅游业部门。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类看法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在我国国内,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2、关于旅游业是不是产业的争议“产业”(1ndustry)是指“所有生产相同产品的单个企业的集合”(三)旅游业的定义:

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群体组成的集合以上定义的特点:1、是一需求取向的定义,突出了旅游产业各行业的特点-旅游者是服务对象;2、强调了旅游业的综合性;3、以服务对象为依据定义旅游业,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营销理念。

二、旅游业的构成

旅游业应包括下列各类企业:旅行社、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餐馆业、交通客运业、游览娱乐行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行业组织

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一)、直接旅游企业:指有赖于旅游者的存在而生存的企业,其典型代表就是旅行社及旅馆业(二)、间接旅游企业:那些虽然也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但其主要供应对象并非旅游者,或者说旅游者的存在与否并不危及其生存的企业可称之为间接旅游企业

对旅游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旅游业由直接旅游企业和间接旅游企业构成广义的旅游业既包括直接旅游企业,也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同时还包括支持发展旅游的各种旅游组织狭义的旅游业指直接旅游企业三、

旅游业的特点(一)综合性产业(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三)依赖性和带动性相对依赖于旅游资源;依赖于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依赖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四)敏感性(五)涉外性

第二节旅行社一、何谓旅行社

1996年10月,我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揽、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二、旅行社的分类

(一)我国的旅行社的分类1.国际旅行社国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

2、国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范围仅限于国内旅游业务(二)国外旅行社的分类

这里所谓国外旅行社主要是指欧美发达国家的旅行社:

1.旅游批发经营商:不直接向旅游者出售旅游产品2.旅游零售商旅游零售商主要以旅行代理商为典型代表三、旅行社的业务(一)组合旅游产品的设计组合旅游产品:是旅行社或其他旅游企业根据旅游者需求的综合性和连带性特点,以旅游景区为节点,以交通路线为线索,为旅游者设计、串联或组合而成的旅游过程的具体走向和连带服务的集合(二)中介职能:在旅游产品的供应者和在旅游产品的消费者之间发挥一种媒介作用(三)信息咨询和反馈职能:旅行社处于信息交流的中枢地位----各种信息汇聚于此再由此辐射出去第三节旅游业的产品一、旅游产品的概念1、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2、旅游者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项经历;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出来的以供销售的物象和劳务的总和(二)旅游产品的概念旅游产品的构成

从构成上可分为两种:1、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原初形态2、组合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终极形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而做的多重价值追加,,这种追加可以发生在生产领域,也可以是在流通领域,可以由旅游产品的生产企业来完成,也可以是销售企业完成,通过这种追加,旅游产品具有几乎可以满足旅游者旅游期间一切需要的效用与价值。例如由旅行社根据旅游地的区位、特点而设计的旅游线路,就是这样一种被大大扩展了价值成分的旅游产品。

(一)无形性(二)不可转移性(三)不可储存性(四)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五)综合性二、旅游产品的特征本章主要观点一般说,旅游企业就是生产旅游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根据旅游产旅游产品的类型不同,旅游业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业就是生产核心旅游产品的企业的集合,是严格的旅游业的概念;广义旅游业就是生产组合旅游产品的企业的集合;

旅游体验是复杂的

源于生命本身的复杂性

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

旅游者个体心理的复杂性

旅游客体的复杂性二、旅游体验的内容与特点

旅游审美愉悦

旅游体验旅游愉悦旅游世俗愉悦(一)旅游世俗愉悦及特点

旅游世俗愉悦包括亲人团聚时的天伦之乐、品味美食时的感官之乐等

1、通过视听以外的感官获得

2、人和动物共有

3、刺激过强烈会厌倦

4、这种愉悦不与情感、想象、理解相贯通,仅停留在直接的水平上,不含深刻的人生意味(二)旅游审美愉悦及特点一种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超功利性快乐1、主要凭借视听感官所获得;2、惟人独有3、可以极其强烈刺激,即使它过于强烈,也不会使人厌烦;4、这种愉悦含深刻的人生意味,是与情感、想象、理解等复杂心理活动相贯通的高级精神现象

(三)旅游体验质量的衡量满足感、淡漠感、失望感满足感:兴奋、欣慰、惊奇等心理反应淡漠感、失望感表现为疲劳、乏味,过于熟悉、严重偏离预期目标的经历三、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因素

美国学者ChrisRyan将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划分为先在因子、干涉变量、行为和结果四个因素(一)先在因子

1、旅游期望: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一种心理预测

由个性、社会等级、生活方式、旅游动机、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等综合因素导致一个有个体差异的旅游期望的产生

2、旅游期望的特点(1)总体上的片面性和模糊性(2)指向上的可转移性或可替代性(3)成为度量旅游体验质量的标尺100-1≠99100-1=0100-1=100

旅游过程中的一切可能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可怕后果

对旅游过程中的一切可能的失误都有极大的补救余地

(二)干涉变量

包括旅行经验、延误、舒适、便利、目的地可进入性、住宿质量等变量因素

(三)行为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由于个体性格、受教育程度、对旅游的理解、对旅游活动的参与程度的不同,会使旅游主体获得不同的旅游体验

第一当旅游企业过度渲染了旅游体验,旅游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期望和实际体验的反差,则产生失望感,对旅游失去热情;第二旅游期望和旅游实际体验基本对接,旅游者较满意,不会失望但也不会对旅游增加激情第三旅游企业恰当的设计旅游期望,并在旅游过程中不断协调干涉变量,积极引导旅游者进入旅游角色,旅游主体体验了未期望的经历,并制造意外惊喜,旅游体验为兴奋感(四)结果第二节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197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冲击未来》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是第四次浪潮

货品和服务已经远远不够了,各种体验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一种难忘的感受和回忆

一、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体验经济的价值是会在消费者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有价值的供给—体验

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

最重要的是,没有哪两个人能够得到完全相同的体验经历,因为任何一种体验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事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升第四层次的价值

跳出商品化的陷阱让东西活起来

游客在花费时间享受旅游经营商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一到现场,就参与了一系列展开的故事中,流连忘返

当体验供给者的工作消失时,体验的价值却弥留延续

提供体验并不是如何取悦顾客,而是如何让他们置身其中

传统的旅游业价值与思维模式面临“低层格式化”

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花费的是金钱、时间和精力,留下的是回忆,得到的是感受,增长的是阅历旅游,是人类在大地上欣快的行走,在行走过程中,景色吸纳、文化吸收、生活吸引、差异吸引、构成了新型的生活方式

旅游就是永远提供全新的体验:超越社会制度的差异、超越经济水平的差异、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旅游寻求文化的碰撞,多样化的文化构成多样化的旅游,多样化的旅游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在身体的奔波中引发心灵的安宁旅游是全身心的感受,是由身入心的漫游

体验主题化

这意味着为一个参与性故事撰写剧本第一步是构思一个有良好意义的主题

主题餐厅

主题酒吧

主题宴会

主题旅游二、旅游主题公园(一)旅游主题公园的概念就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二)旅游主题公园的意义1、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推动了旅游业对旅游形态的整合旅游者休闲娱乐需求多样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旅行+游览向参与式旅游演变的结果教学目的和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市场作为旅游产品交换的场所,不仅是旅游经济运行的轴心,也是实现旅游供求平衡的重要机制。通过本章的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旅游市场的功能及运行机制,掌握旅游市场的竞争结构及市场竞争规制,在此基础上了解如何选择和开拓目标旅游市场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内容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一)旅游市场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旅游活动逐渐商品化并进入市场。一方面社会中出现旅游活动的购买者,另一方面形成了专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行业,两者间的经济联系就构成了旅游产品交换。而随着旅游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旅游市场也随之产生和扩大。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一)旅游市场的概念1、广义的旅游市场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有关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一)旅游市场的概念2、狭义的旅游市场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一定地点和条件下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消费群体,即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由旅游者、旅游购买力旅游购买欲望和旅游购买权利所构成。旅游者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是构成旅游市场主体的基本要素,而旅游者数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旅游市场规模的大小。旅游购买力。旅游市场大小不仅取决于人口数量及旅游者人数,还取决于旅游购买力。所谓旅游购买力,是指人们在其可支配收入中用于购买旅游产品的能力。旅游购买欲望。是反映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主观愿望或需求,是把旅游者潜在购买力变成现实购买力的重要条件。旅游可购买权利旅游可购买权利是指允许消费者购买的某种旅游产品的权利。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二)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1、旅游市场经营要素;2、旅游市场环境要素。(二)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1、旅游市场经营要素指旅游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各种经营手段。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二)影响旅游市场的因素2、旅游市场环境要素: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经济、人口、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环境等。

微观环境:企业的资源供应者、顾客、中间商、竞争者等。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三)旅游市场的特点

1、旅游市场的多样性2、旅游市场的季节性3、旅游市场的异地性4、旅游市场的波动性5、旅游市场的全球性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三)旅游市场的特点1、旅游市场的多样性旅游者的需求多样性形成旅游市场的多样性。一是表现为旅游产品种类的多样性;二是表现为旅游购买形式的多样性;三是表现为交换关系的多样性。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三)旅游市场的特点2、旅游市场的季节性由于旅游闲暇时间分布的不均衡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旅游市场的季节性。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三)旅游市场的特点3、旅游市场的异地性旅游产品的购买者通常是非当地居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必须通过旅游者的移动来完成。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三)旅游市场的特点4、旅游市场的波动性旅游是人们的一种高层次需求,且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多种多样,从而使旅游市场具有波动性。物价、工资、汇率、通货膨胀、国际关系格局、节假日分布、某一社会活动甚至旅游者自身心态的变化等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旅游市场的变动。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三)旅游市场的特点5、旅游市场的全球性随着生产力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际旅游市场、旅游活动及区域性旅游市场经历变化,促使旅游市场全球性形成。一是旅游者的活动范围遍布全世界各地,二是世界各国以及各地区都积极发展旅游业并积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生产和销售旅游产品。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一)旅游市场的分类

根据地理、国境、消费、旅游目的地、旅游组织形式等因素,可划分为不同的旅游细分市场,具体分类为:二、旅游市场的分类与功能1、按地域划分旅游市场可划分为欧洲、美洲、东亚太地区、非洲、中东和南亚六大区域性市场。

表5·11950-2000年世界各旅游区接待国际旅游者比重旅游地区1950196019701980199019952000欧洲地区66.472.570.566.062.459.457.8南亚地区

29.624.123.021.320.519.718.6南亚地区

0.81.03.07.311.514.816.0南亚地区

2.11.11.52.53.33.33.8南亚地区

0.91.01.42.11.62.02.9南亚地区

0.20.30.60.80.70.80.9全世界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表5·11950-2000年世界各旅游区接待国际旅游者比重2、按国境划分旅游市场可划分为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3、按消费划分旅游市场可划分豪华旅游市场、标准旅游市场和经济旅游市场。4、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市场

根据旅游者目的不同,对旅游产品需求不同,从而可划分为不同的旅游细分市场。如观光旅游市场、文化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会议旅游市场、度假旅游市场、宗教旅游市场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旅游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